最新高中生物实验大全详.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1426660 上传时间:2022-10-22 格式:DOCX 页数:34 大小:205.3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最新高中生物实验大全详.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4页
最新高中生物实验大全详.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4页
最新高中生物实验大全详.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4页
最新高中生物实验大全详.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4页
最新高中生物实验大全详.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4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最新高中生物实验大全详.docx

《最新高中生物实验大全详.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最新高中生物实验大全详.docx(3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最新高中生物实验大全详.docx

最新高中生物实验大全详

高中生物实验大全(详)

实验中选材、试剂、方法、鉴定等归类

1.经典实验的选材问题

(1)制备细胞膜时,常选哺乳动物的成熟红细胞。

(2)不能用观察叶绿体的材料来观察线粒体。

原因:

叶绿体中的色素颜色会掩盖健那绿染色后的颜色变化。

(3)观察细胞的有丝分裂或低温诱导植物细胞染色体数目的变化时,应注意观察呈正方形的根尖分生区细胞。

原因:

正方形的根尖分生区细胞处于分裂状态,长方形的细胞可能是根尖的伸长区或成熟区的细胞,没有分裂能力。

(4)观察细胞的减数分裂所选的材料可以是动物的精巢和植物的雄蕊,而不宜选用动物的卵巢和植物的雌蕊。

原因:

雄配子的产生数量远远多于雌配子,更容易观察到减数分裂的细胞。

(5)观察叶绿体时,选用菠菜叶且稍带些叶肉的下表皮。

原因:

靠近下表皮的叶肉细胞中的叶绿体较大而数目较少。

(6)观察植物细胞的质壁分离与复原应选取成熟的紫色洋葱表皮细胞。

原因:

含有紫色大液泡,便于观察。

2.高中生物实验中常用的化学药品

名称

作用

实验应用

酒精

溶液

50%的酒精

洗去浮色

检测生物组织中的脂肪

75%的酒精

杀菌、消毒

微生物的培养技术

95%的酒精

迅速杀死细胞

观察植物细胞的

有丝分裂

15%的盐酸

解离

无水乙醇(丙酮)

提取色素

绿叶中色素的

提取和分离

层析液

分离色素

注意下列药品的用途(熟练记忆,灵活应用)

①NaOH溶液:

用于吸收CO2或改变溶液的pH;

②Ca(OH)2溶液:

鉴定CO2;

③盐酸溶液:

解离或改变溶液的pH;

④NaHCO3溶液:

提供CO2;

⑤NaCl:

配制生理盐水及其他不同浓度的盐溶液,可用于测定动物细胞内液浓度或用于提取DNA;

⑥酒精:

用于消毒处理、提纯DNA、叶片脱色及配制解离液;

⑦蔗糖:

配制蔗糖溶液,用于测定植物细胞液浓度或观察质壁分离和复原。

3.高中生物实验方法汇总

(1)制作DNA分子双螺旋结构模型——构建物理模型法

(2)种群数量增长模型——构建数学模型法

(3)分离各种细胞器——差速离心法

(4)证明DNA进行半保留复制——密度梯度离心法

(5)分离叶绿体中的色素——纸层析法

(6)观察根尖分生组织细胞的有丝分裂——死体染色法

(7)观察线粒体——活体染色法

(8)探究酵母菌的呼吸方式——对比实验法和产物检测法

(9)赫尔希和蔡斯的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同位素标记法

(10)摩尔根证明基因在染色体上——假说—演绎法

(11)萨顿提出“基因位于染色体上”的假说——类比推理法

(12)调查土壤中小动物类群的丰富度——取样器取样法

(13)估算种群密度(运动能力强的生物)——标志重捕法

(14)估算种群密度(运动能力弱的生物)——样方法

4.快速检验细胞内物质、产物或结构的检测方法(指示剂)

①淀粉:

碘液;

②还原糖:

斐林试剂、班氏试剂、本尼迪特试剂;

③CO2:

Ca(OH)2溶液、酸碱指示剂、溴麝香草酚蓝水溶液;

④乳酸:

pH试纸;

⑤有O2:

余烬木条复燃;无O2:

火焰熄灭;

⑥脂肪:

苏丹Ⅲ或苏丹Ⅳ染液;

⑦蛋白质:

双缩脲试剂;

⑧染色体:

龙胆紫、醋酸洋红溶液;

⑨DNA:

甲基绿;RNA:

吡罗红;

⑩线粒体:

健那绿。

⑪酒精:

酸性条件下的重铬酸钾溶液。

5.实验结果的显示方法

①光合速率:

O2释放量、CO2吸收量或淀粉产生量;

②呼吸速率:

O2吸收量、CO2释放量或淀粉减少量;

③原子转移途径:

放射性同位素示踪法;

④细胞液浓度大小:

质壁分离;

⑤细胞是否死亡:

质壁分离、亚甲基蓝溶液染色;

⑥甲状腺激素作用:

动物耗氧量、发育速度等;

⑦生长激素作用:

生长速度(体重变化、身高变化);

⑧胰岛素作用:

动物活动状态。

6.实验条件的控制方法

①增加水中氧气:

泵入空气或吹气或放入绿色植物;

②减少水中氧气:

容器密封或油膜覆盖或用凉开水;

③除去容器中CO2:

密闭实验装置中放入NaOH溶液或KOH溶液;

④除去叶片中原有淀粉:

置于黑暗环境一昼夜;

⑤除去叶片中叶绿素:

酒精加热。

⑥避免光合作用对呼吸作用的干扰:

给植株遮光;

7.实验中控制温度的方法

①还原糖鉴定:

水浴加热煮沸;

②酶促反应:

水浴保温(最适温度或实验给定温度);

③用酒精溶解叶中的叶绿体色素:

酒精要隔水加热;

④二苯胺试剂鉴定DNA:

水浴煮沸加热;

⑤细胞和组织培养以及微生物培养:

恒温培养。

(四)调查类实验

 一般程序:

确定课题和实验方案―→实施计划―→结果分析―→结论―→建议。

实验名称

调查对象

调查方法

统计方法(计算公式)

种群密度的取样调查

动物

标志

重捕法

植物

样方法

调查人群

中遗传病

人类某种

遗传病

汇总法

发病率=

×100%

土壤中小动物类群

丰富度的研究

土壤中的

小动物

取样器

取样法

记名计算法、目测估计法

教材中各类型实验归纳

1.观察类实验

实验名称

细胞的状态

染色剂

生物材料

观察DNA、RNA在细胞中的分布

死细胞

甲基绿、

吡罗红

人的口腔

上皮细胞

观察线粒体

活细胞

健那绿

观察细胞的

减数分裂

死细胞

无(为固

定装片)

蝗虫精母细胞

低温诱导植物染色体数目的变化

死细胞

改良苯酚

品红染液

洋葱根尖细胞

观察细胞的有丝分裂

死细胞

龙胆紫(或

醋酸洋红)

观察多种多样的细胞

活或

死细胞

无(无需

染色)

酵母菌细胞、水绵细胞、叶的保卫细胞、鱼的红细胞等

观察叶绿体

活细胞

藓类的叶(或菠菜叶、黑藻叶)

观察植物细胞的质壁分离与复原

活细胞

紫色洋葱鳞片叶表皮细胞

2.鉴定类实验归类比较

实验名称

鉴定对象

试剂

颜色

生物材料

备注

淀粉的鉴定

淀粉

碘液

蓝色

脱色的叶片

还原糖的鉴定

还原糖

斐林试剂

砖红色

沉淀

苹果或梨的匀浆等

甲乙液现配现用、水浴加热

脂肪的鉴定

脂肪

苏丹Ⅲ(或Ⅳ)染液

橘黄(或

红)色

花生种子切片

需用高倍镜观察

蛋白质的鉴定

蛋白质

双缩脲试剂

紫色

豆浆、稀蛋清等

先加A液,摇匀后加B液,摇匀

尿糖的检测

葡萄糖

葡萄糖

试纸

有色

水、葡萄糖溶液、三份模拟“尿样”

绿叶中色素的提取和分离

四种色素

提取液:

无水乙醇;分离液:

层析液

胡萝卜素:

橙黄色;

叶黄素:

黄色;

叶绿素a:

蓝绿色;

叶绿素b:

黄绿色

新鲜的绿叶(如菠菜叶)

加入二氧化硅是为了研磨得更充分;碳酸钙可防止研磨中色素被破坏

教材中实验:

实验一:

使用高倍显微镜观察几种细胞(必修一P7-8)

一、实验目的:

1、学会如何使用显微镜观察细胞;

2、了解细胞的结构;

3、学会制作临时装片。

二、实验材料:

(实验材料可换)松针、动物血液、动物神经细胞永久装片

三、实验用具:

载玻片、盖玻片、蒸馏水、滴管、镊子、土豆、刀片、显微镜(物镜5X、10X、40X)

四、方法步骤:

1、制作松针的临时切片:

(1)取干净的载玻片一个平置于试验台上,用滴管在载玻片中央滴一滴蒸馏水。

(2)将土豆切成条状(截面约:

0.5X0.5cm)取两条,将一根松针夹在两个土豆条之间,用刀片削成尽量薄的薄片,削时,手腕不动,靠大臂带动小臂移动刀片。

切片数次。

从中选取较薄的切片,置于载玻片的水滴上。

(3)从一侧轻轻盖上盖玻片,不要产生气泡。

用吸水纸轻轻吸去盖玻片周围的水滴,即完成临时切片的制作。

2、观察切片:

(1)取出显微镜,置于试验台上靠左的位置,打开光源。

(2)将上步制作好的切片置于显微镜的载物台上,调整载物台位置,使盖玻片对准光源。

(3)使用5X物镜观察切片,使松针切片在视野中心,换成10X物镜,观察松针叶面横切结构。

(4)换成40X物镜观察,注意细胞及细胞内物质结构,画图。

3、动物血液临时装片的制作及观察(除了不用切片,其他类似)

4、动物神经细胞永久装片的观察。

五、考点提示:

1、松针的叶面结构是什么样的?

2、动物细胞的结构是什么样的?

与植物细胞又什么不同?

3、显微镜的物镜倍数愈大,视野的亮度如何?

物体的大小如何?

4、如何调节焦距?

5、如何才能使切片尽量的薄?

切片的厚薄对显微镜下观察的效果有什么影响。

实验二:

检测生物组织中的糖类、脂肪和蛋白质(必修一P18)

一、实验目的:

  

尝试用化学试剂检测生物组织中糖类、脂肪和蛋白质,阐明实验原理—颜色反应,识记和区分用于可溶性还原糖、脂肪、蛋白质鉴定的试剂及产生的特定颜色,初步掌握鉴定上述化合物的基本方法,学会描述实验现象,掌握NaOH溶液和CuSO4溶液的使用方法。

二、实验原理:

某些化学试剂能使生物组织中的有关有机化合物,产生特定的颜色反应。

1、生物组织中普遍存在的可溶性糖类较多,有葡萄糖、果糖、麦芽糖和蔗糖。

前三种糖的分子内都含有游离的具还原性的半缩醛羟基,因此叫做还原糖;蔗糖分子内没有,为非还原糖。

实验中所用的斐林试剂,只能鉴定生物组织中可溶性还原糖,而不能鉴定可溶性非还原糖。

可溶性还原糖(如葡萄糖、果糖、麦芽糖)与斐林试剂发生作用,可生成砖红色的Cu2O沉淀。

如:

葡萄糖+2Cu2++4OH— 加热 葡萄糖酸+Cu2O↓(砖红色)+H2O

即Cu2+被还原成Cu2O,葡萄糖被氧化成葡萄糖酸。

用斐林试剂鉴定还原糖时,溶液变化过程为:

浅蓝色→棕色→砖红色沉淀

淀粉遇碘变蓝色(直链)或紫(红)色(支链)。

2、脂肪和类脂(磷脂、糖脂、固醇脂等)统称为脂类。

它是构成人体组织的正常成分,不溶于水而易溶于酒精、乙醚、氯仿等脂溶剂中。

在化学组成上,脂类属于脂肪酸的酯或与这些酯有关的物质。

脂类的主要功能是氧化供能。

脂肪主要存积于脂肪组织中,并以油滴状的微粒存在脂肪细胞浆内。

在病理检验中,脂类染色法最常用以证明脂肪变性,脂肪栓子以及肿瘤的鉴别。

脂类染色使用最广泛的染料是苏丹染料,最常用的有苏丹Ⅲ,苏丹Ⅳ,苏丹黑及油红O等。

脂肪被染色,实际上是苏丹染料被脂肪溶解吸附而呈现染料的颜色。

经研究认为组织中脂质在液态或半液态时,对苏丹染料着色效果最好。

根据这一原理,适当提高温度(37℃-60℃)对组织切片染色效果是有好处的。

脂类染色,用冰冻或石蜡切片,以水溶性封固剂封固,如甘油、明胶和阿拉伯糖胶等。

脂肪可以被苏丹Ⅲ染液染成橘黄色或橙红色(或被苏丹Ⅳ染液染成红色),胆脂素呈淡红色,脂肪酸不着色,细胞核呈蓝色。

3、蛋白质与双缩脲试剂发生作用,产生紫色反应。

(蛋白质分子中含有很多肽键,在碱性NaOH溶液中能与双缩脲试剂中的Cu2+作用,产生紫色反应。

三、实验材料:

1、做可溶性还原性糖鉴定实验,应选含糖高,颜色为白色的植物组织,如苹果、梨。

(因为组织的颜色较浅,易于观察。

)经试验比较,颜色反应的明显程度依次为苹果、梨、白色甘蓝叶、白萝卜。

2、做脂肪的鉴定实验。

应选富含脂肪的种子,以花生种子为最好,实验前一般要浸泡3~4小时(也可用蓖麻种子)。

3、做蛋白质的鉴定实验,可用富含蛋白质的黄豆或鸡蛋清。

4、淀粉的鉴定:

马铃薯匀浆。

四、实验用具:

双面刀片、试管(最好用刻度试管)、试管夹、试管架、大小烧杯、小量筒、滴管、酒精灯、三脚架、石棉网、火柴、载玻片、盖玻片、毛笔、吸水纸、显微镜

五、实验试剂:

1.斐林试剂(包括甲液:

质量浓度为0.1g/mLNaOH溶液和乙液:

质量浓度为0.05g/mLCuSO4溶液)

2.苏丹Ⅲ或苏丹Ⅳ染液

3.双缩脲试剂(包括A液:

质量浓度为0.1g/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经管营销 > 人力资源管理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