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礼记〉二则》之《虽有嘉肴》教案设计Word下载.doc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14263239 上传时间:2022-10-21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86.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礼记〉二则》之《虽有嘉肴》教案设计Word下载.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礼记〉二则》之《虽有嘉肴》教案设计Word下载.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礼记〉二则》之《虽有嘉肴》教案设计Word下载.doc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礼记〉二则》之《虽有嘉肴》教案设计Word下载.doc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礼记〉二则》之《虽有嘉肴》教案设计Word下载.doc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礼记〉二则》之《虽有嘉肴》教案设计Word下载.doc

《《〈礼记〉二则》之《虽有嘉肴》教案设计Word下载.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礼记〉二则》之《虽有嘉肴》教案设计Word下载.doc(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礼记〉二则》之《虽有嘉肴》教案设计Word下载.doc

1、默读课题,揣摩本课内容;

2、认真阅读课前提示及第一个注释,了解有关作品;

3、朗读课文,同时画出并查阅不会读的字或不理解的词;

4、反复地诵读课文,自行理清文章思路;

6、再读课文,自主或合作完成预习检查题。

(二)预习检测

1、文常填空。

《虽有嘉肴》节选自《学记》(《礼记正义》)。

《学记》是我国最早的一部关于教育、教学活动的论著。

《礼记》,又名《小戴礼记》,儒家经典著作之一,秦汉以前各种礼仪论著的选集。

相传为西汉戴圣编撰。

《礼记》和《周礼》《仪礼》合称“三礼”。

2、给加线红字注音。

嘉肴(jiāyá

o)自强(qiǎng)兑命(说yuè

)学学半(敩xià

o)

不知其旨(zhǐ)教学相长(zhǎng)

3、解释下列加线词语。

旨(味美)至道(最好)知困(困惑)自反(反思)

兑命(通“说”)学学半(同“敩”,教导)教学相长(促进)

4、课文句式整齐,读来朗朗上口。

试将下列句子划分节奏,并朗读一下,体会古汉语特有的韵律美。

(1)虽有/嘉肴,弗食,不知/其旨也;

虽有/至道,弗学,不知/其善也。

(2)是故/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

(3)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

知困,然后/能自强也。

故曰:

教学/相长也。

《兑命》曰:

“学/学半。

”其/此之谓乎?

5、课文内容层次理解填空。

(1)课文《虽有嘉肴》主要讨论了教和学的关系。

(2)将课文分为三层(用斜线标注)

①/②③/④⑤

二、创设情境,文常导入

古人常读的《四书五经》指的是什么书?

明确:

“四书”为《论语》《孟子》《大学》《中庸》。

“五经”是《诗经》《尚书》《礼记》《周易》《春秋》。

《虽有嘉肴》就出自“五经”中的《礼记》《学记》篇。

三、检查预习,整体感知

四、合作探究,展示交流

(一)小组合作,探究问题

1、默读课文,参照注释,疏通文意。

2、本文论述的观点是什么?

运用什么方法论证这一论点的?

(二)班内展示,交流成果

听读、诵读课文

五、师生互动,讲解质疑

(一)疏通文意

虽(即使)有嘉(好、美)肴,弗食(吃,品尝),不知其旨(甘美)也;

译文:

即使有美味的肉食,不去品尝,也不知道它的味道甘美;

虽有至(最好)道,弗学,不知其善(好处)也。

即使有最好的道理,不去学习,也不知道它的好处。

是故(所以)学然后(这样以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困惑)。

所以,学习之后,才知道自己的不足,教人之后,才知道自己也有困惑。

知不足,然后能自反(反思)也;

知道了自己的不足,这样以后就能自我反思。

知困,然后能自强(勉励)也。

知道了自己困惑的地方,这样以后才能自我勉励。

教学相长(增长,促进)也。

所以说,“教”和“学”是相互促进的。

《兑(同“说”)命》曰:

“学(同“敩”,教导)学半。

《兑命》说:

“教别人,占自己学习的一半。

其(表示推测语气。

大概,恐怕)此之谓(说)乎?

大概说的就是这个道理吧。

教学反思:

第二课时(总第63课时)

1.问题探究

2.拓展延伸,达标测评

(二)问题探究

背景资料:

《学记》是《礼记》中的一篇,是中国教育史上,也是世界教育史上第一部教育学的专著。

文字言简意赅,喻辞生动,系统而全面地阐明了教育的目的及作用,教育和教学的制度、原则和方法,教育过程中的师生关系以及同学之间的关系。

问题探究:

1、练习一说说这篇短丈的中心论点是什么?

这篇短文的中心论点是“教学相长”,即“教”与“学”相互促进,“教”是“学”的另一种形式。

2、分别找出与学、教相承接的词语。

第二层与上下文有什么联系?

学——知不足——自反,教——知困——自强;

“学然后知不足”承接上文“弗学,不知其善也”进一步展开议论,并引出下文“教学相长”的观点。

3、找出与“嘉肴”“弗食”“旨”相对应的词语。

文章以“弗食”“嘉肴”开篇,有什么作用?

嘉肴——至道;

弗食——弗学;

旨——善。

以“嘉肴”喻“至道”,以“弗食”“嘉肴”来类比“弗学”“至道”不知其善的道理,引出下文对教与学关系的论述。

以生活中常见的事物作比,这种说理的方法叫做“类比推理(比喻论证)”,生动形象地引出论述的问题,并进而论证论点,使文章通俗易懂,容易被人接受。

4、“教学相长”的结论在前面已经道明,课文最后《兑命》的一段话是否多余?

不多余,通过引用《兑命》中“学学半。

”的名言,进一步论证了“教学相长”的观点,这种说理的方法叫做“引用论证”,增强了文章的说服力。

小结:

文章运用类比方法引出要阐述的观点,指出教和学是相互促进、相辅相成的,即“教学相长”,告诉我们实践出真知的道理。

语言特点:

1、多使用对偶句,读来朗朗上口,节奏感强。

文章共五句,就有三句采用对偶句。

2、有较强的逻辑性。

先是以类比强调学习,要实践,接下来指出“学”和“教”的作用(知不足和知困),再由此进一步讨论其效(自反和自强),最后得出结论。

文气贯通,层层递进。

练习三这则短文多运用对偶句,造成铺排效果,增强了文章的气势。

试从文中举一例加以分析。

“故日”之前,全都是对偶句。

第一组,以“虽有……,弗……,不知……”的句式类比论证,导出议题;

第二组,用两个“……然后知”的句式,构成对比,说明“学”与“教”的两种困境;

第三组,用两个“知……然后能……”的句式,进一步论述“学”与“教”的情境。

这种句式,两相对举,结构相同,用词相对,语气一致,相互辉映,明快有力,连用铺排,强化了比喻说理的效果。

六、拓展延伸,扩大外延

1、谈启示

从学习的角度,“教学相长”可以给我们怎样的启示?

试结合学习经验,谈谈你的看法。

(1)学是第一位的,不学,则无法获得知识,也无法知道自己的不足,也就没有完善自己的机会

(2)“教学相长”还意味着学习中的互动和交流。

有时候,可以采用教的方式学习。

比如,尝试把自己的理解讲给同桌听,看看他的反应。

如果他能明白,可能表明你确实理解透彻了;

如果他仍有疑惑,可能表明你的理解中存在漏洞或缺陷,这时就可以“知困”而“自强”。

2、品语言

练习五下面是《礼记·

学记》中的一些格言警句,查阅工具书,结合自己的学习经验,谈谈你的理解。

1.玉不琢,不成器;

人不学,不知道。

2.时过然后学,则勤苦而难成。

3.独学而无友,则孤陋而寡闻。

4.善问者,如攻坚木,先其易者,后其节目。

参考答案:

1.玉不雕琢,就不能成为器物;

人不学习,就不会明白道理。

(强调学习的重要性)

2.就学年龄过了然后才去学习,那么就劳苦而难有成就。

(强调学习的时效性)

3.独自学习而没有学友(一起研讨),就会孤陋寡闻。

(提倡共同探讨交流、相互启发,增广见闻的学习方法)

4.善于提问的人,如同砍伐坚硬的树,先砍伐纹理平顺的地方,最后砍伐(纹理不平顺)有疙瘸的地方。

(提倡先易后难,循序渐进的学习方法)

3、学方法

(1)学习过程五步骤:

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

(2)学者有四失:

或失则多,或失则寡,或失则易,或失则止。

(3)教育教学九原则:

教学相长、豫、时、孙、摩、长善救失、启发诱导、藏息相辅、因材施教。

七、当堂练习,达标测评

(一)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

1.虽有嘉肴,弗食,不知其旨也

2.虽有至道,弗学,不知其善也

3.知困,然后能自强也

4.教学相长

参考答案:

1.虽:

即使。

食:

动词,吃2.善:

好,妙(处)3.自强:

自我勉励。

4.长:

增长,促进。

(二)文言词句归类练习

1、通假字:

《兑命》曰(兑,通“说”)

2、古今异义:

虽有至道(古义:

今义:

虽然)

不知其旨也(古义:

味美。

主旨)

教然后知困(古义:

困惑。

困难)

教学相长也(古义:

促进。

增长)

然后知不足(古义:

这样以后。

然后)

3、词类活用

不知其旨也(名词作形容词,味美)

不知其善也(形容词作名词,好处)

4、一词多义

学学半(音xià

o,教)

学学半(向别人学习)

其词之谓乎(表推测。

大概,恐怕)

不知其旨也(它的)

5、文言句式

⑴弗食,不知其旨也。

(判断句)

⑵其此之谓乎?

(倒装句,宾语前置)

(三)理解默写

这是一篇短小精悍的说理短文,本文在论述时先以“________________”作比,继而引出“__________”,进而又从教与学两个方面加以说明,最后归结到“________”这个结论。

(用原文填空)

虽有嘉肴,弗食,不知其旨也虽有至道,弗学,不知其善也教学相长

(四)根据提示背诵课文

虽有,弗,不知其;

虽有,弗,不知。

是故学,教。

知不足,;

知困,。

也。

“。

”其?

八、学习评价

九、课后作业

1、背诵课文;

2、默写课文。

5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教育 > 政史地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