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音版小学二年级音乐上册教案全册Word格式.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14246703 上传时间:2022-10-20 格式:DOCX 页数:41 大小:44.9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音版小学二年级音乐上册教案全册Word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1页
人音版小学二年级音乐上册教案全册Word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1页
人音版小学二年级音乐上册教案全册Word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1页
人音版小学二年级音乐上册教案全册Word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41页
人音版小学二年级音乐上册教案全册Word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41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人音版小学二年级音乐上册教案全册Word格式.docx

《人音版小学二年级音乐上册教案全册Word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音版小学二年级音乐上册教案全册Word格式.docx(4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人音版小学二年级音乐上册教案全册Word格式.docx

1、出示幻灯:

(说说小朋友在干什么),图上画了什么?

学生自由说,教师适时鼓励。

2、按节奏朗读歌词

4/4ⅩⅩⅩⅩⅩⅩⅩ∣ⅩⅩⅩⅩⅩⅩⅩ∣ⅩⅩⅩⅩⅩⅩ∣ⅩⅩ

太阳天空照,(拍手)花儿对我笑(拍手),小鸟说早早早,你为

ⅩⅩⅩⅩⅩⅩ∣ⅩⅩⅩ║

什么背上小书包(拍手)。

3、分组编创(家动作,打击乐,编不同节奏)。

4、分组表演。

5、学生评价。

四、新歌教学:

1、导入:

师;

每天早上见到老师,小朋友都要打招呼,你知道英语“早上好”怎么说?

跟老师读一读“MORNING”

2、听录音,感受歌曲。

3、听后说说你觉得歌曲怎么样?

学生自由说。

4、联系拍手、跺脚

2/4第一拍跺脚第二拍拍手拍腿

3/4第一拍跺脚第二拍拍手第三拍拍腿

5、听录音范唱,《早上好》,感受歌曲的旋律,教师带这学生拍手,跺脚

教师提示:

感觉到有什么不同?

学生讨论

再来一边

6、教师范唱,边常边拍节奏,学生跟着做,心里默唱。

7、听歌曲录音,学生自己拍节奏,小声跟唱。

8、听老师弹琴,学生自己拍节奏,小声跟唱。

分组唱

9、唱着歌,走一走

要求:

两组学生围成小圆圈

顺时针走三拍子

逆时针走二拍子

边唱边走。

10、分组编创〈上学路上〉,边唱边表演。

如果自己感到满意,就在自己的课本上画一朵大红花。

五、小结师生再见。

教学反思

《早上好》是一首乌干达民歌,歌曲为F大调,3/4、2/4变换节拍,歌曲反映出乌干达人民真挚、友善的情感和爽朗明快的性格。

这节课我由提问“同学们,我们早上在路上在学校里遇到同学遇到老师是怎么问好的?

”导入课题,这个问题引起学生的兴趣,许多学生都举手回答,回答各种各样,有“早上好”“老师您早”“你好”等等,接着进入歌曲的学习。

这首歌曲是由3/4、2/4拍的混合拍子组成,但在教学过程中,我没有明确的让学生知道3/4和2/4,根据一年级的学生模仿力强的特点,我通过让他们跟唱、模仿唱的方法,同时在唱第一部分让学生拍手,唱第二部分让学生拍肩膀这两个不同的动作让学生感受拍子的不同。

歌曲中第二部分最后三小节都有带附点八分音符的切分音,学生唱起来不清楚,我就用念节奏的方法将其解决,也让学生初步认识了反复记号。

本堂课我基本上完成了歌曲的教学,大部分学生会唱歌曲,但我忽略了学生编创表演的环节,忽略了去激发学生表演的兴趣、培养学生的表演能力,整堂课都让学生坐在位置上反复学唱和做基本的声势动作,对处理学生课堂纪律方面缺乏一定的经验。

因此在今后的音乐教学中,我将做好编创活动环节,以及设计适当的动作让学生去模仿去表演,逐步发掘学生的创造潜力和音乐表现力。

第二课时

1、表演〈小麻雀〉

2、复习〈早上好〉

一、组织教学师生问好歌

二、复习〈早上好〉

边跺脚拍手、拍腿唱一边

指名学生唱一唱。

其他学生律动。

三、新歌教学:

请小朋友听一首歌曲,说说听到了什么?

你觉得小麻雀怎样?

幻灯出示图画,说说图上画了什么?

2、听歌曲录音拍节拍,感受歌曲旋律

放录音让学生试着分别拍击三拍子和二拍子。

4、听教师范唱,学生轻唱歌词

5、听教师弹琴,边唱边看图、做动作,用动作记忆歌词。

6、听录音,分组编创歌词和动作。

7、将六组学生编的歌词和动作综合成六段,分段表演。

A、分组边唱边表演。

B、学生评价

8、选择打击乐器,为歌曲〈小麻雀〉伴奏

A、出示图谱

B、让学生自行选择

C、分组选择,每组选择三种乐器搭配在一起练习,尝试搭配的效果,下节课演示给大家听,看哪一组演奏得协调、好听。

D、分组活动。

四、小结,布置下节课带好水彩笔,师生再见。

讲完《小麻雀》这一课,我想这对麻雀母子对学生的心灵触动是比较大的。

这是一篇童话故事,重点是通过文章里的重点词句体会任务的心情以及小麻雀的成长过程,并从中吸取成长经验,全面、正确的认识这对母子。

其实,自然界的动物是和人有着相似的经历的。

动物们有它们的育子方式,更何况我们人类呢,何尝不是一样的?

学生通过体验小麻雀普季克的成长经历,很容易联系自身实际并从中吸取成长经验,相信会感悟到许许多多的东西。

在学习课文中写妈妈对普季克的五微关爱以及普季克的自作聪明时,通过分角色读这对母子的对话让学生用心感受这字字句句所要表达的深层意思。

学生听得很认真,分析的也特别用心,想必此时学生们的感受也是最真的吧。

虽然,有的学生不喜欢举手发言或者没有发言的机会,但是从他们的眼神可以感觉到,这对母子的不同行为所产生的感悟已经触及到孩子们的灵魂深处了。

五年级的孩子已经属于小学高年级阶段,对文章深层意思的理解已经有一定的感悟能力了。

学生读普季克对那个庄稼汉自以为是的看法时,在读到“他翅膀上的毛都让猫给咬掉了,光剩下两根骨头了!

”时,不少学生情不自禁地发出了笑声。

不言而喻,学生知道普季克的理解自然是错误的,而普季克与妈妈争执时,又说要让所有的东西都能飞。

这些内容又照应了前文,进一步表现了普季克固执、强硬的性格。

他不愿意相信妈妈的话,这其实就暗示了这样自作聪明不听劝告是要吃亏的。

在这一点,学生理解的也不错。

当普季克遇到危险时,他妈妈为之奋不顾身的情形时,也让人感动。

学生通过理解体会“扑、推、竖、张、瞪”这些动词时,个个踊跃发言,看法都比较深刻,都谈出了自己真实的感受。

结合生活实际,自然就体会到了作为母亲对孩子点滴呵护所折射出的伟大母爱。

学生举例子谈体会,可以真实体会到自己的母亲其实也亦如此。

所以,像这样一篇如此触动人心的文章作为课文,我觉得真是特别好。

文章的无声言语所赋予的教育意义,学生在字里行间通过读去怎样做人处事,去感悟那伟大的母。

从而,这些东西就变成了自己的理解,无声胜有声,潜移默化,甚好。

 

第三课时

1、聆听〈森林水车〉

2、复习〈小麻雀〉用打击乐器伴奏

3、表演,〈早上好〉

二、复习〈早上好〉边唱边表演

三、复习〈小麻雀〉

1、拍节拍唱一边。

2、边唱边表演

3、选择打击乐器,为歌曲〈小麻雀〉伴奏

提示:

第一行图谱:

可选择木鱼或双响筒。

第二行图谱:

可选择串铃或沙球

第三行图谱:

可选择三角铁或碰钟。

4、演示:

四、聆听〈森林水车〉

1、初听:

音乐让你想到了什么?

你仿佛看到了什么?

心情怎样?

注意听音乐(小溪潺潺流水声,小鸟啾啾叫,仿佛轻风吹拂着)

2、结合图片,幻灯介绍欧洲古老的水车。

水车是欧洲农村里最常见的大型灌溉工具,它整体为圆形,周围装有许多水斗,用水力或风力牵引,在我国南方的农村也有这种水车。

3、复听音乐

要求用彩色笔涂颜色或画线条表现自己听到的水车声、流水声、鸟叫声和太阳升起的感觉。

五、小结,师生再见。

《森林水车》是二年级音乐的第一节欣赏课,由于初次接触有点不太习惯,  

所以我在课前对学生提出了一些欣赏课的必须要求,如提问,这样使得学生在聆听时能够静下心来。

水车,对于城市的孩子来说,是十分陌生的,更别说是国外的水车。

所以我在课前就搜集了一些关于水车的图片和介绍,首先给了孩子直观的感受,再让学生猜一猜水车的功能。

这样通过对水车一步步认识的加深,在欣赏乐曲《森林水车》的时候,学生就能结合对大森林的想象听出乐曲所表现的内容。

  

同时在聆听的过程当中,让学生发挥想象力,想象森林里除了水车还吸引来了很多的动物小朋友,使水车变的突然生动起来,然后发挥他们的创造力创造出来自森林的不同的声音。

整节课让学生感受到了来自大自然的声音,能够感受声音的长、短、高、低、同时也了解和认识了水车这种劳动工具。

对于本节课学生收益良多,但也有部分学生对欣赏课还不太适应,所以在以后的教学中要多让学生聆听,欣赏,培养学生,尤其是在欣赏能力方面较弱的学生的审美能力和情感体验。

第二课幸福的歌

教学目标:

1、能够用自然的声音、欢快的情绪演唱《彝家娃娃真幸福》和《乃哟乃》,表达对幸福生活的赞美。

能相互合作用打击乐器为歌曲进行伴奏,并背唱《彝家娃娃真幸福》。

2、能准确模唱“solmido”三个音,并能用这三个音自由组合进行简单的编创练习。

3、能够用动作体会和表现彝族音乐《快乐的罗嗦》的风格,并能记住乐曲的主题旋律。

4、感受《阳光下的孩子》的音乐情绪,能听辨出歌曲中的领唱与合唱,并能够用肢体动作来表现。

教学重点:

演唱《彝家娃娃真幸福》和《乃哟乃》,表达对幸福生活的赞美。

教学难点:

能准确模唱“solmido”三个音,并能进行简单的编创练习。

课时安排:

3课时

教学内容:

演唱歌曲《彝家娃娃真幸福》,聆听领唱、合唱《阳光下的孩子》

一、师生问好歌

二、演唱 歌曲《彝家娃娃真幸福》

教学基本要求

1、用《幸福拍手歌》第一段歌词作为背景音乐,师生律动导入教学。

2、聆听歌曲,引导学生感受歌曲的情绪和节拍,并在衬词“阿里里”处拍手伴奏。

3、教师简单介绍这是一首彝族歌曲,以及“阿里里”这个衬词的含义。

师生合作读歌词和衬词。

4、用师生接唱和男女生接唱等方式学唱歌词。

5、在图形谱的辅助下,引导学生用打击乐器为歌曲伴奏(可参阅活动设计中的图形谱)。

6、用舞蹈律动表现歌曲。

活动设计

1、《彝家娃娃真幸福》活动设计

活动目的:

让学生在有趣的音乐活动中学会歌曲,表现歌曲。

活动准备:

图谱、打击乐器

活动开始:

(1)聆听歌曲,教师带领学生做律动,用问题引导学生思考。

如:

歌曲中很有特点的衬词是什

么?

学生听出之后,教师作简介:

“阿里里”是彝族歌曲中常用的衬词,表示很高兴、很快乐的意思。

(2)引导学生用欢快的情绪边拍手边接读衬词。

教师读歌词,学生用有弹性的声音接读

“阿里里”。

(3)教师引导学生接唱歌词(或唱名),用图谱辅助学生练习衬词的音高,并边唱边用手划旋律线。

图谱设计:

在这个过程中,教师从单手弹琴开始,循序渐进地指导学生正确演唱。

在唱好衬词后,师生交换唱,最后完整演唱歌曲。

唱会歌曲后,还可将衬词部分换成字母谱,让学生模唱衬词部分的唱名。

(4)用打击乐器为歌曲伴奏,用图谱辅助学生合作演奏乐器。

可参考下图:

(以两小节为例,一个方格代表一拍)

(5)用律动进一步表现歌曲:

学生10个人为一组,围成一个圆圈。

第1小节拉起手,先迈右腿向右走四步,第2小节衬词时,单数学生向右、双数学生向左,与身边的小伙伴按照“”的节奏双手击掌。

第3、4小节反方向做动作,击掌的伙伴也换成另一侧的同学。

活动策略:

在图谱的有效辅助下,通过师生接读、接唱等互动形式,提高学唱歌曲的效率。

过生生合作的形式,用打击乐器和律动的形式表现歌曲,在提高学生音乐表现力的同时,感受合作的乐趣。

三、《彝家娃娃真幸福》律动设计(内为小节数)

准备姿势: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教育 > 幼儿读物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