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历史二轮复习第一部分古代篇第2讲魏晋南北朝隋唐宋元中国古代文明的成熟与繁荣讲案Word格式.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14245544 上传时间:2022-10-20 格式:DOCX 页数:24 大小:575.0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三历史二轮复习第一部分古代篇第2讲魏晋南北朝隋唐宋元中国古代文明的成熟与繁荣讲案Word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4页
高三历史二轮复习第一部分古代篇第2讲魏晋南北朝隋唐宋元中国古代文明的成熟与繁荣讲案Word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4页
高三历史二轮复习第一部分古代篇第2讲魏晋南北朝隋唐宋元中国古代文明的成熟与繁荣讲案Word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4页
高三历史二轮复习第一部分古代篇第2讲魏晋南北朝隋唐宋元中国古代文明的成熟与繁荣讲案Word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4页
高三历史二轮复习第一部分古代篇第2讲魏晋南北朝隋唐宋元中国古代文明的成熟与繁荣讲案Word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4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高三历史二轮复习第一部分古代篇第2讲魏晋南北朝隋唐宋元中国古代文明的成熟与繁荣讲案Word格式.docx

《高三历史二轮复习第一部分古代篇第2讲魏晋南北朝隋唐宋元中国古代文明的成熟与繁荣讲案Word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三历史二轮复习第一部分古代篇第2讲魏晋南北朝隋唐宋元中国古代文明的成熟与繁荣讲案Word格式.docx(2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高三历史二轮复习第一部分古代篇第2讲魏晋南北朝隋唐宋元中国古代文明的成熟与繁荣讲案Word格式.docx

3.文化上:

思想上,在社会的剧变中,儒学完成复兴,建立了全新的理学体系;

科技上,火药、活字印刷术等发明的应用使中国古代的科技发展到一个新的高度;

文艺上,科举制度的推行及商品经济的发展深刻影响着文学艺术的发展方向。

自主学习·

通史整合

对接一轮  固本培元

温馨提示:

先根据本讲涉及的时空范围自主回忆相应的必记知识点,然后依据下面的“知识梳理”检验一下,效果更好。

一、政治制度的成熟与发展

1.魏晋南北朝

形成三省制;

九品中正制维护世家大族的政治特权。

2.隋唐

(1)确立并完善了三省六部制,分割了相权,加强了皇权,提高了行政效率。

(2)科举考试选官取代了按门第选官的制度,扩大了统治基础。

(3)唐末“藩镇割据”影响了社会的发展。

3.宋元

(1)宋代:

中央实行二府三司制,增设参知政事、枢密使和三司使,分割宰相的行政权、军权和财权;

地方设置通判监督知州,设转运使收财权,加强了中央对地方的控制。

(2)元代:

中央设中书省,地方实行行省制度,巩固了统一的多民族国家。

二、农耕经济的继续发展与繁荣

1.农业

(1)生产工具:

隋唐时期出现曲辕犁,将中国的犁耕技术推向成熟。

(2)生产技术:

魏晋南北朝时期出现耕耙耱技术;

宋代以后江南地区的一年两熟或一年三熟制,推动了精耕细作农业的发展。

(3)土地制度:

魏晋南北朝和唐朝前期实行均田制,宋代不抑制土地兼并,租佃关系有了较大发展。

(4)经济格局:

南北朝时经济重心开始转移,唐宋时经济重心逐渐南移,南宋时经济重心南移完成。

2.手工业

(1)魏晋南北朝:

出现灌钢法的炼钢技术,北朝烧出成熟的白瓷。

(2)隋唐:

制瓷等手工业技术发展,形成“南青北白”两大制瓷系统。

中国瓷器开始大量输往国外。

丝织技术吸收了波斯的织法和图案风格。

(3)宋代:

景德镇成为“瓷都”,出现五大名窑。

(4)元代:

黄道婆改进棉纺织技术;

进入彩瓷时代。

3.商业

北方商业一度遭到严重破坏。

城市实行坊市制,商业活动受时空限制;

出现柜坊和飞钱。

(3)宋朝:

商业环境相对宽松;

城市商业突破时间和空间限制;

出现世界上最早的纸币交子;

海外贸易兴盛,出现了许多大港口。

(4)元朝:

商业繁荣,大都成为国际性的大都会,泉州被誉为当时世界第一大港。

三、理学的形成和科技文化的繁荣

1.思想

魏晋南北朝时期,佛教盛行,佛教、道教迅速传播;

隋唐时期,佛道盛行,形成“三教合一”局面;

宋代儒学融合佛道思想,形成了以理为核心的新儒学体系“理学”。

程朱理学成为南宋以后居统治地位的官方哲学。

2.科技

隋唐发明雕版印刷术;

宋代发明活字印刷术,火药广泛用于军事,指南针用于航海。

3.文学艺术

(1)文学:

唐朝时,诗歌进入黄金时代,出现了李白、杜甫等诗人;

宋代,文学成就是宋词,主要分为婉约派与豪放派;

元代,元曲繁盛。

(2)书法:

魏晋时期,书法进入自觉阶段,主要代表人物是王羲之等;

唐宋风格多样,楷书、草书流行,出现了欧阳询、颜真卿、怀素等书法名家。

(3)绘画:

魏晋时期,士大夫文人画出现,主要代表人物是顾恺之;

唐代绘画艺术进入了繁盛时期;

宋代文人山水画兴起,风俗画发展。

(4)戏曲:

元杂剧表明古代戏曲走向成熟。

1.中国古代官僚政治取代贵族政治开始于科举制。

(×

提示:

中国古代官僚政治取代贵族政治开始于郡县制。

2.汉代中期以后的诸侯王与西周、春秋战国时期的诸侯王的本质相同。

汉代中期以后的诸侯王与西周、春秋战国时期的诸侯王有着本质的不同,这时分封诸侯王主要是体现政治经济地位,并非是其统治一方。

3.唐代中书省等同于元代中书省。

唐代的中书省是中央决策机构之一,掌管国家政令的草拟;

元代中书省是全国最高行政机构,掌管六部。

应该说唐代尚书省相当于元代中书省。

4.元朝在全国实行行省制度。

元朝的山东、山西、河北由中书省直接管辖;

西藏由宣政院直辖;

其他地方设行省;

边远民族地区设宣慰司进行管理。

5.家庭手工业产品主要用来供民间消费。

家庭手工业是农户的副业,其产品主要用来交纳赋税和家庭消费,一小部分出售。

6.官营手工业并非一直占主导地位。

(√)

在明代中叶以前,官营手工业一直占据主导地位,它代表着当时生产技艺的最高水平。

明中叶以后,纺织、制瓷、矿冶等行业中,民营手工业甚至超过官营手工业,占据全社会手工业生产的主导地位,并孕育出了“机户出资,机工出力”“计日受值”式的雇佣劳动关系。

7.唐朝“柜坊”是兼营旅店货栈和交易的场所。

唐朝“柜坊”不是兼营旅店货栈和交易的场所,它专营货币的存放和借贷,是我国最早的银行雏形。

8.宋代商业发展进入一个新阶段,市和坊的界限被打破。

宋代商业发展进入一个新阶段。

唐代长安城坊、市之间存在严格的界限,市的营业时间受官府的严格控制;

而北宋的东京城坊、市界限不复存在,市的营业时间不再受限制,商品交易额巨大,还出现了“瓦子”等供人们娱乐的场所。

9.草市、夜市的区别明显。

“草市”主要指在农村交通便利的地方自然形成的民间集市,打破了“市”的地域限制。

“夜市”打破了政府对“市”的时间限制。

10.小农经济是我国封建社会农业生产的唯一模式。

小农经济是我国封建社会农业生产的基本模式而不是唯一模式。

中国古代的封建经济虽然以小农经济为基础,小农经济是我国封建社会农业生产的基本模式,但除了小农经济模式外,还有皇家经济、封建地主庄园经济、租佃经济。

11.小农经济的基本特征是“自给自足”,因此小农不与市场联系。

自给自足不等于不与市场联系,小农经济带有自给自足的封闭性,但不是不与市场联系。

如农民生产所需的铁农具和生活必需品等都需要从市场购买。

12.“三教合一”的含义就是儒、佛、道三教合而为一家。

“三教合一”指儒、佛、道三者在彼此反复辩驳中相互吸纳和渗透,绝对不是三教合而为一家。

13.格物致知就是实践出真知。

格物致知认为“理”是先天存在的,接触世间万事万物是为了加深对“理”的体验和理解;

实践出真知是在实践的基础上得出事物发生发展的规律,即“真知”并不是先天存在的,而是在实践的基础上总结出来的。

二者有本质的区别。

14.儒家的三纲五常在宋代披上了哲学色彩(理学)的外衣。

宋代理学在社会道德规范上是儒家的三纲五常。

“二程”认为“人伦者,天理也”,“父子君臣,天下之定理”,其意思即三纲五常是天理。

朱熹主张天理就是作为道德规范的三纲五常,是人性的最高境界;

人性与天理一致,具有仁、义、礼、智、信等美德。

朱熹的观点是要人们接受封建道德观念(存天理,灭人欲),可见儒家的三纲五常在宋代披上了哲学色彩(理学)的外衣。

15.不管是程朱理学还是陆王心学,都属于唯心主义思想。

两者都是唯心主义思想,都为维护封建君主专制统治提供理论支撑。

但它们在宇宙观方面有所不同。

理学属客观唯心主义,心学主张心即理,是主观唯心主义。

16.中国四大发明的西传是西欧社会进步的根本推动力。

中国四大发明的西传推动了欧洲社会的进步,但是绝不能夸大其作用。

欧洲社会的进步,其根本推动力是生产力的进步,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

中国四大发明只是外部因素,起了催化剂的作用。

17.西方近代科技与中国传统科技的主要区别是一个发生在近代,一个发生在古代。

两者的主要区别不是时间上的差别。

中国古代科技领域主要是应用科学,科学研究主要是采取整理典籍和总结经验的方法。

近代科技主要是理论研究,大多数科学家研究的方法是观察和实验,以及数理逻辑推导的方法。

18.中国古代的四大发明在我国古代没有发挥太大的作用,说明其作用不大。

中国古代的四大发明在我国古代没有发挥太大的作用,但不能说明其作用不大,只能说明任何重大科技发明创造,只有在它适应社会发展需要的时候,才能发挥改造社会的巨大作用。

19.毕升是最早发明印刷术的人。

毕升不是最早发明印刷术的人,因为在隋唐时期就已经有了雕版印刷术,并在隋唐时期就开始西传到阿拉伯。

毕升是最早发明活字印刷术的人。

20.词是在宋代才出现的。

宋词并非在宋代才出现。

宋词是宋代伴随着商业的发展、城市的繁荣、市民数量的增加,逐渐成为文学的主流形式和标志的,但词作为文学形式最早出现于唐代。

热点考向·

活化思维

主题微课 模拟演练

主题一 政治上的成熟与发展

典例1 (2016·

新课标Ⅰ卷)史载,宋太祖某日闷闷不乐,有人问他原因,他说:

“尔谓帝王可容易行事耶……偶有误失,史官必书之,我所以不乐也。

”此事反映了(  )

A.重史传统影响君主个人行为

B.宋代史官所撰史书全都真实可信

C.史官与君主间存在尖锐矛盾

D.宋太祖不愿史书记录其真实言行

[解题流程]

历史追问|●>

(1)上题中提到“宋太祖某日闷闷不乐”,其实,在北宋建立之初,宋太祖在政治制度建设方面遇到了很多让他高兴不起来的事情,你知道有哪些吗?

他是怎样解决的呢?

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产生了怎样的消极影响呢?

(2)上题中的史官,会记录历史的真相吗?

你是怎样理解的?

(言之有理即可)

提示 

(1)①藩镇割据,地方势力强大,威胁中央集权;

相权威胁皇权。

②加强中央集权:

把主要将领的兵权收归中央,“杯酒释兵权”;

充实中央禁军;

派文官担任地方长官,设通判监督;

地方财政大部分上交中央。

加强皇权:

设立中书门下作为最高行政机构,最高长官行使宰相职权。

为制约宰相,增设参知政事、枢密使和三司使,分割宰相的行政权、军权、财权。

③消极影响:

形成冗官、冗兵、冗费的局面,埋下了积贫积弱的祸根。

(2)不会。

史官代表地主阶级利益,为皇权服务,君臣关系实质上是“主子”和“奴才”的关系,皇帝有奖赏、惩办、提拔、贬斥的权力,皇权至高无上,因此史官在记录历史事件时以维护王朝的统治、维护皇权为目的,难以真正记录历史真相。

(其他答案,言之成理即可)

练习1-1 (2016·

江苏卷)“宋沿唐制,亦贵进士科。

然唐时犹兼采誉望,不专辞章。

宋则糊名考校,一决文字而已。

”由此可见,与唐代科举相比,宋代(  )

A.考试程序更加公正

B.取士科目有所减少

C.进士及第尤为尊贵

D.录取人数大大增加

解析 从材料信息可知,唐代科举“兼采誉望,不专辞章”;

而宋代实行糊名法,依据考试成绩择优录取。

这说明宋代考试程序更加公正,故选A项。

材料信息未涉及取士科目和录取人数的变化,可排除B、D两项;

C项与材料信息无关。

答案 A

练习1-2 (2016·

新课标Ⅱ卷)两汉实行州郡推荐、朝廷考试任用的察举制;

经魏晋九品中正制,至隋唐演变为自由投考、差额录用的科举制。

科举制更有利于(  )

A.选拔最优秀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教育 > 幼儿读物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