串票明代收税的技术发明Word下载.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14245117 上传时间:2022-10-20 格式:DOCX 页数:4 大小:20.0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串票明代收税的技术发明Word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串票明代收税的技术发明Word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串票明代收税的技术发明Word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串票明代收税的技术发明Word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串票明代收税的技术发明Word下载.docx

《串票明代收税的技术发明Word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串票明代收税的技术发明Word下载.docx(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串票明代收税的技术发明Word下载.docx

朱廷益传》万历年间另两则史料记载“三连串票”的史料,提到了串票的格式。

一则是万历《南安府志》的记载:

“洪有助,……尝摄大庾、南康,清洗宿弊,立征收串票之法(每号给一票纳户,一登柜口,一登都图,三款比串相同),无重追虚纳增减之害,两邑益爱戴。

”另一则是万历《武进县志》的记载。

万历二十九年(1601),知县晏文辉“立收放稽查钱库法”,有十三项,其中第四项为立“银头收银流水簿”:

“……今设立刊刻号簿,并三连串票,责令银头编号,同三串票钤印。

如遇限下收银,随即登簿发票。

一票给人户存照,一票给总催,一票存县查考。

”可以看到,洪、晏二人设立的三联串票,格式完全相同,与后来清朝颁行的“联三版串”也完全相同。

其中,晏氏的“一票给总催”就是洪氏的“一票登都图”,也就是《大清会典》中的“一付差役应比”;

“一票存县查考”就是“一票登柜口”,也就是《大清会典》中的“一存州县”。

可以肯定,清代康熙二十八年所颁行的“三联串票”,采用的就是万历年间已经成熟的单票技术。

其中,“存县查考”的那一页“连票”,用来与“流水日收簿”等帐簿“核对”,这就是今天我们还在“发票”上沿用的所谓“存根”。

至于还有一连给付纳户收执的单票,不用赘言,就是现在发票中的“收据”。

今天通常所使用的“发票”,也用“三联”的格式,一联为存根,一联为记帐凭证,一联为收执。

这种三联票的技术,在四百多年前的明代万历年间已经形成。

不过,明代所产生的“三连串票”,其中“一票登都图”或“一票给总催”的连票,与今天的“发票”中“记帐联”,还有不同。

明代串票中的这一联,虽然也有“记帐”的作用,但主要的作用不是记帐,而在于“催征”和“比较”钱粮。

这一联由都图的催征人役收掌,目的在于让“总催”这样的催征人役知道所经管的纳户所交钱粮的完欠情况,以便其向纳户催征未完的钱粮。

“三连串票”的这种技术,是与地方行政的具体运作一致的。

这种情况,一直延续到清代雍正年间。

雍正八年所颁行的“联三版串”:

一给纳户执照,一发经承销册,一存州县核对。

其中“发经承销册”的一联,就与今天发票中的“记帐联”完全一样了。

从明代万历年间至清代雍正年间,地方政府在钱粮征收的具体运作发生了一些变化,这个变化导致了三联串票在技术上的变化。

从今天所使用的“发票”的角度看,三联串票的技术,产生于明代万历年间,成熟于清代雍正年间。

这种单票技术的成熟,距今也已有二百八十年。

“三连票”是从“二连票”发展而来的。

“二连票”在明代后期一直存在,并没有被“三连票”所取代。

“二连票”的格式,是一幅付纳户,一幅存户房查算,也就是一幅是收执,一幅是存根。

这是在出现官府在衙门内设置“柜收”,令民户“自封投柜”之后产生的。

而且,这种“二连票”的产生,是与赋役折银征收,也就是与“折色银”的产生直接相关联的。

大体地说,明代赋役征派有一个由“本色”征收到“折色”征收的转化。

从嘉靖以后,徭役折银征收,且将征收对象从“人丁”转向“地亩”,这已是一个不可逆转的趋势。

嘉靖后期,江西、浙江和南直隶等省份,实际上已普遍地实行了将“徭役”折银,以银代役的做法,且“折色银”的折征范围,已经扩大到除漕、白二粮之外的田赋。

梁方仲先生早就指出:

“从历史看来,一条鞭法的产生,它的最初和最主要的目的是为改革役法,田赋方面的改革是由于役法的改革而来的。

”(《明代一条鞭法的论战》)而役法的改革,在明代中期可以说既是一场政治运动,又是一场社会运动。

改革的核心是“以银代役”,所以“银差”的出现,是明代役法改革的一个转折点。

这也是“一条鞭法”的起点。

梁方仲先生梁方仲文集明代中叶,徭役中普遍地出现“银差”。

“银差”之银,征收时仍然沿用原来由粮长、里甲来负责,但收缴的银两要用于雇役,需要对雇佣的人役给以“工食”。

按照官府里的做法,“工食”与“俸薪”一样,是一季发放一次。

于是,粮长、里甲所负责的“银差”征收,就需要更为及时,不得有丝毫拖欠。

而严重的问题是,粮长对于“银差”出现了侵蚀、挪用的舞弊。

原来粮长负责征收本色粮食,侵蚀的情况也存在,但因为是粮食,总不可能将全部粮食消耗殆尽,但对于“银子”,情况就大不同。

一旦发生即使数量只有几两银子的侵蚀,也成为一个大问题。

官府不能及时收到“银差”,无以应付各种名目的差徭,在粮长、里甲与纳户之间,也产生了严重的麻烦。

解决的办法,其实也很简单,就是将银差征收的权力上收,收到州县衙门。

嘉靖十六年,苏州府“立柜头”,“令各县置柜,窍其上方,纳户于包封上自填姓名银数,当官秤收”(万历《武进县志》),这就是将征收银差及其他杂役的折役银征收,上收到州县衙门的做法。

由此而产生设柜收纳和“自封投柜”的办法。

“自封投柜”出现在嘉靖年间,是与全国普遍地出现“银差”相一致的。

原来由粮长(收头)负责征收“银差”之时,也一定有给付纳户收执的单票。

但目前尚未看到资料,可以证明这就是“连票”。

粮长收粮或者收银,一定会登记簿册,但给付纳户的“收执”,大约不是“连票”,而只是“登簿发票”或者“出票注簿”。

这个“票”,并不是与“存根”相对应的单票,而是与“簿册”相关联的单票。

这种最简单的单票技术,也就是所谓“登簿发票”,是一票一簿相对应、相配合的。

如吴遵《初仕录》记载:

常平仓收贮“赎谷”,置簿两扇,一存县,一给斗级。

“犯人赎谷,先书县簿,给小票挂号,发犯人赴仓交纳。

斗给亦书簿,给与犯人收票,赴县销缴。

”这里的“收票”就是与册簿相配合的“收执”。

在票簿相对应的簿票技术中,“册簿”是主体,单票是一种辅助性手段。

而在“连票”出现之后,虽然“册簿”的地位没有改变,但“单票”在功能上独立了。

质言之,“存根联”的产生,使单票在功能上自我满足。

“连票”一票作收执,一票为存根,因为“存根联”的出现,在技术上复杂化了。

这是在一票一簿基础上的演进。

为什么会出现“连票”或者“串票”?

简单地说,是为了防止收纳税粮过程出现侵蚀等舞弊。

从文献记载看,“连票”的出现,与“自封投柜”相关。

让纳户把交纳的银子“包封”,再投入不易取出的“柜”中,就是为了防止柜收在纳户交纳之后可以方便地侵蚀舞弊。

但是,还有一层,即簿票处理上还有空子可钻。

“登簿出票”,给付纳户以“收执”,但在诸如柜收的“流水日收簿”上到底如何登记,存在“多交少登”的空间。

因此,制度上必须作出反应,且需要可操作的办法来防止这种极容易产生,又会导致一系列行政麻烦的舞弊行为。

于是,单票的“存根联”便应运而生。

有了“存根”,原来的单票就演变为“连票”。

“收执”与“存根”是刻印在一张纸上的两“幅”单票。

这种将两幅单票印在一张纸上的做法,目的显而易见,就是让填注在两幅单票的数目完全一致。

纳户上柜交银、“自封投柜”之时,可以“眼同”柜头吏役填注单票。

这其中除柜收自我监督之外,还有让纳户监督的作用在内。

而有了“存根”,相关吏役再要在“流水日收簿”和“日收总簿”上“多收少登”,就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了。

在史料中可以看到,当时官府要求隔三五天,甚至每天晚上将这些“簿”、“票”送呈居于衙门内的官员查核。

如果这个过程,每个环节都认真做,“柜头”的舞弊当可杜绝。

从技术上说,“自封投柜”和“存根”的出现,解决了柜收的舞弊。

明代在单票技术的发展上,不仅在原来的簿票技术上产生了“二连票”,而且还进一步发展出了“三连票”。

“三连票”是在“存根”和“收执”二票基础上,增加登都图或给总催的一票而形成的。

为什么“二连票”会发展成“三连票”?

易言之,为什么需要给一票与“都图”或“总催”?

傅岩在《歙纪》中记载:

歙县所用的连票“旧止两连”,这种“二连票”有一个问题,就是“临期迫促,不能逐里查对,弊蠹自生”,所以需要“增连票以便查对”。

所增的连票是“第一幅每日晚堂缴进,候临比日查对比单,知差错拘究。

”歙县的做法,是将这一幅连票缴进“内衙”,但其用途在于“临比日查对比单,知差错拘究”。

易言之,这一幅连票的作用在于催追民户未完的钱粮。

但从万历年间各地出现的“串票”格式看,这一幅连票通常用于交给“都图”或“总催”,作用则与歙县的连票相同,是催比钱粮。

这是明代后期的普遍做法。

清代康熙年间颁行“三联印票”,所增的一联也是用于“会差役应比”。

所以,明代后期流行的“三连票”,是分别由三方收掌:

一票为存根,存于衙门,以便核算;

一票为收执,给付纳户,以为交纳的凭证(执照);

一票则给催比钱粮人役执掌,以为催比钱粮的依据。

在“一条鞭法”之前,钱粮征收由粮长和里甲长负责。

“一条鞭法”,将所有的徭役折银,由官府征收“银差”,再由官府雇役。

但这个改革是不彻底的。

政府雇役的部分,仅限于“均徭”和“杂泛”。

“里甲正役”(包括粮长),虽然也在革除之列,但实际上仍然存在,他们还是以“力役”的方式为官府服务。

同时,由于赋役合并折银,徭役和田赋变成了“条银”,“见年里长”的处境更为艰难了。

原来在“本色”征收之时,“任土作贡”,原则上是产什么就交什么,所以夏税秋粮所征收的主要是实物(粮食、布匹、丝绢等)。

这些产物都是季节性的,征收非时,根本做不到。

但当这些征收物被折算成银子(货币)交纳之后,情况就发生了变化。

官府将民户一年承担的“条银”,分摊到除过年前后官府的“封印”期和夏季农忙时的“停忙”期大约两个月的时间之外的其余月份,用“分限”的办法,要求民户陆续交纳。

这种分限交纳的办法,在明中期“银差”出现之后就开始了。

但在普遍推行“一条鞭法”之后,这种分限交纳的办法,分得更为细致,许多州县,尤其是长江下游地区的南直隶、浙江、江西等省份,开始分“十限”交纳的办法。

限期届临,“见年里长”都要到州县衙门去“应卯”。

因为其目的是“比较”各里钱粮在本限内的完欠情况,所以又称为“应比”。

里长的“应比”,相当于官员的“述职”,但又不同。

官员的述职是向上司陈述自己的政绩,当然也要作自我对照、自我检查。

而里长的“应比”,完全是所谓“听比”。

钱粮征收的完全情况,掌握在官府之手。

官府有柜收的“流水日收簿”、“日收总簿”、还有连票的“存根”,负责一州一县的“户房”在一个限期将到之时,还会开具“比单”。

因此,里长完全是听凭官府告知本里的钱粮完欠情况。

完成情况好,当然会得到官府的奖励,但更多的是“责罚”,而且这种责罚不仅仅是口头上,往往有行为上的体罚。

“责罚”的目的,当然在于让“见年里长”着力催追拖欠的钱粮。

但这样的“听比”,也让“见年里长”常常觉得冤枉,因为他们并不知道所在里甲民户在本限内的实际完欠情况。

他们在年初之时,从官府里领取了本里民户所纳钱粮的“由帖”或“由票”,分发给本里民户,但每限的交纳,是纳户自己到衙门里“自封投柜”,“见年里长”并不都眼同交纳。

这些纳户在交纳钱粮之后,并没有告知“见年里长”,“见年里长”本身也只是普通的民户,不过轮年值役而已,也有生产、完粮的责任。

因此,当“听比”之时,因为一里内有民户未完本限钱粮而受责罚,不免冤枉。

再者,一年分作十限,即使以十次听比而言,每次都要受到责罚,“见年里长”已无可承受。

上海图书馆藏嘉靖四十一年严州府遂安县十八都下一图六甲黄册(引自栾成显《明代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经管营销 > 经济市场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