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 第二单元 第5课 爱琴文明与古希腊城邦制度课时作业 岳麓版必修1文档格式.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14244005 上传时间:2022-10-20 格式:DOCX 页数:17 大小:63.5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中历史 第二单元 第5课 爱琴文明与古希腊城邦制度课时作业 岳麓版必修1文档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高中历史 第二单元 第5课 爱琴文明与古希腊城邦制度课时作业 岳麓版必修1文档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高中历史 第二单元 第5课 爱琴文明与古希腊城邦制度课时作业 岳麓版必修1文档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高中历史 第二单元 第5课 爱琴文明与古希腊城邦制度课时作业 岳麓版必修1文档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高中历史 第二单元 第5课 爱琴文明与古希腊城邦制度课时作业 岳麓版必修1文档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高中历史 第二单元 第5课 爱琴文明与古希腊城邦制度课时作业 岳麓版必修1文档格式.docx

《高中历史 第二单元 第5课 爱琴文明与古希腊城邦制度课时作业 岳麓版必修1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中历史 第二单元 第5课 爱琴文明与古希腊城邦制度课时作业 岳麓版必修1文档格式.docx(1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高中历史 第二单元 第5课 爱琴文明与古希腊城邦制度课时作业 岳麓版必修1文档格式.docx

二、古希腊城邦

1.兴起:

公元前8~前6世纪。

2.代表:

以斯巴达和________为代表。

3.含义:

是一种____________,一般以一个________为中心,包括其周边的________构成。

城邦居民的主体是拥有政治参与权的____________集体。

4.地理环境

(1)特征:

80%是山地,适宜农耕的土地较少;

三面环水,____________。

(2)影响

①有利于________与________交流。

②古希腊人积极向海外殖民扩张。

③促进了古希腊各地的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有利于吸收________字母文字等先进文化成果。

三、古希腊城邦政体

1.城邦特征:

____________,各邦长期独立自治。

2.城邦政体

(1)划分标准:

各邦公民在____________中参政权利的大小。

(2)政体种类: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君主制、寡头制和僭主制。

3.公民政治

(1)公民含义:

指具有公民身份、有权参加公民大会的____________。

(2)影响:

古希腊城邦的公民政治,使____________享有较充分的政治权利,为后世提供了宝贵的借鉴经验。

知识点一 克里特文明与迈锡尼文明

1.下列关于克里特文明和迈锡尼文明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二者同时出现,共同组成了克里特文明

B.是希腊文明的开端

C.二者都产生了君主制国家

D.二者都亡于希腊人的入侵

2.右图可以向我们提供的信息不包括(  )

米诺斯宫复原图

A.克里特文明处于高度繁荣时期

B.透露出克里特文明具有祥和的气息

C.克里特人具有高超的建筑技术和较高的艺术水平

D.克里特文明是当时世界上最先进的文明

知识点二 古希腊城邦

3.希腊多山多岛的地理环境对希腊历史发展产生的最大政治影响是(  )

A.是希腊城邦民主传统形成的一个地理因素

B.港湾众多,促进了航海业的发展

C.是希腊民主制度产生的根源

D.有利于同外部世界交流

4.右图的D、E两处(  )

A.是古希腊最强大的两个城邦

B.其中之一是克里特文明的发祥地

C.两个城邦采用相同的政治体制

D.其中一处是雅典,另一处是雅典的殖民地

5.春秋战国时期和古希腊的城邦国家时期处于同一时代,但却创造了不同的政治文明模式。

造成这种不同的主要原因是(  )

A.地理环境的巨大差异

B.人口素质的巨大差异

C.思想文化的繁荣程度

D.经济活动形式的显著不同

6.古代希腊人进行海外殖民主要是(  )

A.为了解决人口增长与土地资源的矛盾

B.掠夺商品倾销市场和原料产地

C.因为古希腊人生来就有侵略扩张的传统

D.对外推广古代希腊的民主政治

知识点三 古希腊城邦政体

7.希腊城邦存在的政体形式中,公民在公民大会中参政权利最大的是(  )

A.贵族制B.寡头制

C.民主制D.僭主制

8.在古希腊城邦里,城邦公民是指(  )

A.全体成年公民

B.具有公民身份、有权参加公民大会的男性成员

C.外邦移民

D.公民家庭的妇女

9.假设某年雅典全国人口约30万,自由民约为26.8万,其中成年男性公民约6.7万人,外邦人约4万人,奴隶约1万人。

其中有权参加公民大会的人数是(  )

A.约26.8万人B.约6.7万人

C.约11.7万人D.约10.7万人

10.古希腊城邦实行的公民政治出现的根本原因是(  )

A.吸收了东方先进文化成果

B.古希腊人几百年来斗争的结果

C.商品生产和海外贸易发展的结果

D.古希腊的地理环境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11.阅读下列材料:

据古希腊历史学家希罗多德记载,约公元前630年前后,铁拉岛七年无雨,颗粒无收,于是铁拉人用抽签的办法从每两兄弟中选一人到非洲殖民。

中签者泪流满面地离开家乡,结成生死与共的患难弟兄,终于在异邦开辟出一片新天地。

殖民虽情非所愿,但殖民者及其后代往往因此获益,得到发展,从而吸引更多的人加入殖民队伍。

请完成:

(1)依据材料分析,铁拉人到非洲殖民的直接动机是什么?

 

(2)古希腊人开展殖民活动有哪些有利条件?

对希腊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12.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大约公元前8世纪,城邦逐渐发展起来,成为最大的政治单位,为人们所熟知的有,大陆上的雅典、底比斯、麦加拉,伯罗奔尼撒的斯巴达、科林斯,小亚细亚的米利都,爱琴海岛屿的萨莫斯等。

斯巴达面积3000平方英里,雅典1060平方英里,它们是最大的城邦,其他平均不足100平方英里。

鼎盛时期,斯巴达人口约为400000,近似为多数邻国人口的三倍。

材料二 古代希腊地处地中海东部,扼欧、亚、非三洲要冲。

在希腊,找不到肥沃的大河流域和开阔的平原,连绵不绝的山岭沟壑将陆地分割成小块。

但是,浩瀚的海域却赋予希腊先民以广阔的发展空间。

这里海岸线曲折,绿岛相连,港湾众多,地中海气候温和宜人,海洋资源得天独厚。

材料三 ……由于诸侯国之间竞争激烈,各国不得不在政治、经济和军事等方面进行变革。

经商鞅变法后,秦国逐渐强大起来,经过100多年的奋斗,它先后消灭了韩、赵、魏、楚、燕、齐等国。

公元前221年,秦王嬴政结束了数百年割据混战的局面,建立了空前统一的大帝国。

(1)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希腊城邦的特点。

(2)为什么说希腊城邦的特点有利于希腊民主制的发展?

(3)希腊各城邦与中国各诸侯国有何不同?

【答案解析】

第5课 爱琴文明与古希腊城邦制度

知识清单

一、1.克里特文明 迈锡尼文明

2.

(2)象形文字

3.

(2)王宫 泥版文书

二、2.雅典

3.国家形态 城市 村社 男性公民

4.

(1)港湾众多 

(2)①航海 文化 ③商品生产海外贸易 东方

三、1.小国寡民

2.

(1)公民大会 

(2)贵族制 民主制

3.

(1)男性成员 

(2)城邦公民

对点训练

1.A [克里特文明出现的时间约在公元前2000~公元前1700年间,迈锡尼文明出现在公元前16世纪上半叶,故“同时出现”错误,B、C、D表述正确。

]

2.D [古希腊文明深受东方文明的影响,不能说克里特文明是当时世界上最先进的文明。

3.A [本题学生易误选C,原因在于误认为地理环境对希腊民主制度的形成起决定性的影响,实际上犯了“环境决定论”的错误。

正确的理解应是:

古希腊民主制度的形成是多种因素相互影响的结果,地理环境是一个重要的因素。

4.A [图中的D、E两处分别是斯巴达城邦和雅典城邦,它们分别是民主制和贵族寡头制的代表。

可见,B、C、D三项均不正确。

5.D [不同的政治文明是由不同的经济活动形式决定的。

地理环境的巨大差异是导致经济活动差异的因素,思想文化的繁荣程度是受政治文明制约的。

人口素质在这里无法体现。

6.A [古希腊人多地少,且土地贫瘠,这种生存的压力迫使古希腊人去海外殖民。

7.C [贵族制是贵族集体领导的制度,实行贵族平等协商、少数服从多数的原则,国家权力掌握在贵族手中;

寡头制是少数贵族的统治,国家权力集中在30人组成的元老院手中,公民大会居于次要地位;

民主制的基本特点是人民主权和轮番而治,公民大会是最高权力机关;

僭主制本质上等同于君主制。

由此可见,在民主制中公民在公民大会中的参政权利最大。

8.B [根据教材知识可知,出身于公民家庭的妇女拥有不完整的公民权,外邦移民被排除于公民范畴之外,因此排除A、C、D三项。

9.B [外邦人及奴隶被排除在城邦公民范围之外,无权参加公民大会。

10.C [商品生产与海外贸易需要以等价交换为前提,于是古希腊人在长期的商品生产和贸易活动中形成了平等、民主的观念。

综合运用

11.

(1)为了生存(到海外谋生)。

(2)希腊三面环水,港湾众多,通向西亚的航路上遍布岛屿,有利于航海;

古希腊航海业发达,海军较为强大。

扩展了古希腊人的生存空间,解决了地少人多的矛盾;

促进了希腊各地的商品生产和海外贸易,使希腊人打开了眼界;

吸收东方先进文化成果,为创造自己的独特文明奠定了牢固的基础。

12.

(1)小国寡民,各邦长期独立自治,农耕经济不发达,但商品经济活跃,海外活动频繁。

(2)面积小,使公民有更多机会直接参与政治;

独立自治使城邦民主发展具有连续性;

商品经济发达和海外活动频繁,开阔了人们的眼界,促进了思想的自由发展,使希腊人较早地接受了平等、民主观念。

(3)希腊城邦间是平等的邻邦,是自然形成的;

中国的诸侯国主要是由国王分封的,与国王是从属关系;

希腊城邦普遍实行共和政体,王权衰微,有的城邦甚至建立了比较发达的民主政治;

中国春秋战国时期的各诸侯国王权日益强大,最后发展成为君主专制制度。

教材问题解答

自我测评

1.主要特点是小国寡民,各邦长期独立自治。

殖民扩张促进了希腊城邦的发展,形成了多中心的古希腊世界。

2.主要形式和各自的特点:

贵族制:

由少数贵族通过元老院或贵族会议掌握最高权力。

民主制:

公民大会掌握最高统治权,人民主权与轮番而治。

寡头制:

极少数贵族集体统治。

君主制与僭主制:

都属于个人专制,但后者是通过非法手段夺取政权。

共同点:

都是公民政治。

2019-2020年高中历史第二单元第5课西方人文主义思想的起源学案新人教版必修3

[课标要求] 了解古希腊智者学派和苏格拉底等人对人的价值的阐述;

理解人文主义的内涵。

一、“人是万物的尺度”

1.历史背景

(1)公元前5世纪,雅典民主政治发展到顶峰。

(2)人们越来越多地参与政治生活,人在社会中的地位日益突出,有些学者的研究越来越关注“人”本身。

2.智者学派

(1)研究领域:

智者学派以人和人类社会为探索的主题,研究人类,反思人类自己。

(2)代表人物:

普罗泰格拉。

(3)主要观点

①智者学派特别强调人的价值,提出“人是万物的尺度”。

②智者学派反对迷信,强调自由,认为一切制度、法律和道德都是人为的产物。

③在社会道德方面,每个人都应该有自己的判断标准。

(4)历史意义

①否定神的意志是衡量一切的尺度,树立了人的尊严和权威。

②体现了希腊文化人文主义的本质。

[误区警示]智者学派否定神的意志是衡量一切的尺度,但并不怀疑和否定神的存在,而且还借助古希腊的神话传说进行人文思想的宣传。

二、“美德即知识”

1.社会背景

(1)智者学派重视人的作用,但忽视道德。

(2)雅典社会世风日下、道德沦丧。

(3)希望重新建立人们的道德价值观,以挽救衰颓中的城邦制度。

2.思想主张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教育 > 幼儿读物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