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教师读书笔记《教育中的心理效应》Word格式.docx
《幼儿教师读书笔记《教育中的心理效应》Word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幼儿教师读书笔记《教育中的心理效应》Word格式.docx(1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这种以启发自我反省、满足自我需要而产生的心理反应,被称为南风效应,有时也被称为温暖法则。
这个语言告诉我们:
感人心者莫先乎情,说服往往胜于压服,和风细雨有时要强于暴风骤雨。
一次温暖的教育,会照亮孩子的一生。
我们的教育是什么?
不就是在孩子心目中种下真善美的种子,并促使他生根发芽,让孩子成为一个至真至善至美的人么?
工作久的许多老师都遇到过这样的事,因为曾经自以为非常正确的一次批评,数年后被孩子提起。
学生成长道路上的错误,就像学习走路的幼儿跌跟头,绝大部分和道德品质并没有多大关系。
学生年少无知,又容易冲动,犯错误是不可避免的,教师批评学生也就成为日常工作必不可少的一部分。
有的老师对犯了错误的老师,总是怀着“恨铁不成钢”的心情,动不动就声色俱厉地训斥,命令孩子写检查,甚至对孩子采取罚站、打骂等简单粗暴的方式,这“呼呼北风”只能引起孩子的对立情绪和逆反心理,既不利于改正错误,也不利于孩子身心健康。
人在犯错误时,往往都会产生自责心理,如果试着去使用南风,看起来平淡无奇,缺乏力度,却触及了孩子的心灵,达到了润物细无声的效果。
面对犯错误的孩子,让我们对他们多一份宽容和尊重,让其自发自醒。
这难道不是表明教育除了是一门技术外,更是一门艺术,一门对人性理解的艺术吗?
三、系列位置效应的启发。
1、系列位置效应表明,如果学习材料中各部分的位置不同,学习效果就不同。
所以,要把最重要的事情安排在开头和结尾的部分。
同学们要在最重要的时间做做最重要的事情。
2、老师在课堂的开始和结尾要讲最重要的内容,处理重要的事情。
3、学生要重视一节课的开头和结尾。
上课之前准备好相关学习用品,不要让上课的前十分钟在找练习本中度过,也不要让快下课的后十分钟在想象课后如何玩中度过。
4、背诵文章、单词时变换开始位置。
5、每次学习的时间不宜过长,学习时间过长,中间部分就相应增多,学习效率就会下降。
6、合理安全学习材料的顺序,同一学习材料的学习时间不要过长,前后两段时间中学习的材料要不一样,这样可以避免材料间的相互干扰。
《教育心理效应》读书笔记
井头二中朱彩凤教书育人,育人为先。
“教书”知识教育的直接任务,而“育人”才是教育的根本任务。
胆在我们实际的教育教学过程中,往往对分数、考试、成绩等关键词过度专注,如学校的好坏以升学率为标准,教师的好坏以考试的结果为标准,学生的优劣以分数为标准?
?
而这些无不是以学生的内心世界被严重忽视为代价的。
在以分数为中心的功利化教育环境中,学生无不背负着巨大的压力,倾力追逐着成绩的提高。
随之而来的则是学生各种心理问题的出现,轻者产生心理障碍,重者甚至可能患上各种心理疾病。
因此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是学生健康成长的需要,是推进素质教育的必然要求,也是培养21世纪人才的需要。
一个真正的老师不应只是传授知识的教书匠,而且应该成为学生人生道路的引路人,成为育人的艺术家。
(一)加强交流,了解学生
由于各种主客观原因,一些学生难得向老师白由地表达自己的思想。
这就要求每一个教师特别是要经常深人班级,利用适当的机会和场所,让学生自由自在地表达思想情感,从中了解学生的心理现状,有针对性地开展工作。
通过个别谈心,可以发现、掌握某些同学的不健康心理,再“对症下药”,通过耐心细致的工作,对学生进行有效的心理调节,帮助他们克服缺点,促使他们养成良好的心理素质。
要使个别谈心取得良好的效果,班主任只有做学生的知己、朋友,才能取得学生的信任,学生才能将自己的烦闷向老师倾诉。
当一些学生在学习上遇有困难,家庭生活受挫折时,他们心情苦闷,情绪失衡时,老师要及时帮助他们,安慰他们,开展谈心活动,老师应以诚恳的态度耐心倾听他们的诉说,让他们把心里的积郁情绪渲泄出来,摆脱不良情绪的困扰。
(二)尊重学生,关爱学生
教育者和被教育者尽管角色不同,但人格上是平等的,教师应该在保证正常进行的前提下,民主治班,平等对待每一个学生。
尊重学生包括尊重学生的人格,尊重学生的劳动,尊重学生的成绩,尊重学生的隐私等。
(三)创造环境,多样教育
为了提高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除了常规教育外,更要注意言传身教。
老师在教学实践和日常生活中,要不断提高自己各方面的能力,保持积极向上、平和开朗的心境,用自己的人格魅力,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
学生在不知不觉中模仿老师。
心理学的模仿,指在没有外在压力条件下,个体受他人的影响,仿照他人,使自己的行为与他人相同或者相似的现象。
(四)因材施教
不同学生有不同的气质,心理学的气质是指人的心理活动表现在强度、速度、稳定性和灵活性等方面动力性质的心理特征。
教师应该学好心理学基础知识,分清每个学生的气质类型,因材施教。
瑞士教育学家裴斯泰洛奇曾说过,教育要心理学化。
也就是说,教育要对准学生的心灵,指向教育的根本—育人。
古人有云:
经师易得,人师难求。
教师不仅要以深厚的功底做好教学工作,更要关注学生的内心世界。
每个学生都是一块璞玉,期待着能够懂得和理解他的良师来开发并将其打造成才。
教育中的十大心理效应
提高家长科学教子水平是全社会的责任本报记者邢兆远刊发时间:
xx-03-1409:
00:
06光明日报[字体:
大中小]“两会期间,胡锦涛同志在纪念‘三八’国际劳动妇女节100周年大会上发表讲话,强调要推动形成‘人人相互关爱、家家幸福安康、社会和谐发展’的良好局面。
这进一步启示我们,家庭幸福与国家、、社会进步紧密相联。
”山东省泰山民族中学副校长宋文新代表说:
“现在,我们要在家庭教育方面注意形成有效的科学指导和规范
。
”
“目前,我国家庭小型化、独生子女多,出现了青少年监护人缺乏教育主体意识,对子女教育责任归属不明,缺乏科学育儿方法,不能以身作则正确教育引导子女等众多问题,对孩子们的健康成长不利。
”宋文新说。
宋文新代表建议,家庭教育立法是时代所需。
在时机成熟时,应以专门法的方式确定家庭教育的重要地位与性质,将其纳入科学化、规范化、制度化管理体系。
要把普及家庭教育科学知识、提高家长科学教子水平作为全社会的责任,把家庭教育纳入城乡社区公共服务
罗森塔尔效应.美国著名的心理学家罗森塔尔曾做过这样一个试验:
他把一群小白鼠随机地分成两组:
a组和b组,并且告诉a组的饲养员说,这一组的老鼠非常聪明;
同时又告诉b组的饲养员说他这一组的老鼠智力一般。
几个月后,教授对这两组的老鼠进行穿越迷宫的测试,发现a组的老鼠竟然真的比b组的老鼠聪明,它们能够先走出迷宫并找到食物。
于是罗森塔尔教授得到了启发,他想这种效应能不能也发生在人的身上呢?
他来到了一所普通中学,在一个班里随便地走了一趟,然后就在学生___上圈了几个名字,告诉他们的老师说,这几个学生智商很高,很聪明。
过了一段时间,教授又来到这所中学,奇迹又发生了,那几个被他选出的学生现在真的成为了班上的佼佼者。
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现象呢?
正是“暗示”这一神奇的魔力在发挥作用。
每个人在生活中都会接受这样或那样的心理暗示,这些暗示有的是积极的,有的是消极的。
妈妈是孩子最爱、最信任和最依赖的人,同时也是施加心理暗示的人。
如果是长期的消极和不良的心理暗示,就会使孩子的情绪受到影响,严重的甚至会影响其心理健康。
相反,如果妈妈对孩子寄予厚望、积极肯定,通过期待的眼神、赞许的笑容、激励的语言来滋润孩子的心田,使孩子更加自尊、自爱、自信、自强,那么,你的期望有多高,孩子未来的成果就会有多大!
超限效应.美国著名作家马克·
吐温有一次在教堂听牧师。
最初,他觉得牧师讲得很好,使人感动,准备捐款。
过了10分钟,牧师还没有讲完,他有些不耐烦了,决定只捐一些零钱。
又过了10分钟,牧师还没有讲完,于是他决定1分钱也不捐。
等到牧师终于结束了冗长的演讲开始募捐时,马克·
吐温由于气愤,不仅未捐钱,还从盘子里偷了2元钱。
这种刺激过多、过强和作用时间过久而引起心理极不耐烦或反抗的心理现象,被称之为“超限效应”。
超限效应在
家庭教育中时常发生。
如,当孩子犯错时,父母会一次、两次、三次,甚至四次、五次重复对一件事作同样的批评,使孩子从内疚不安到不耐烦乃至反感讨厌。
被“逼急”了,就会出现“我偏要这样”的反抗心理和行为。
可见,妈妈对孩子的批评不能超过限度,应对孩子“犯一次错,只批评一次”。
如果非要再次批评,那也不应简单地重复,要换个角度、换种说法。
这样,孩子才不会觉得同样的错误被“揪住不放”,厌烦心理、逆反心理也会随之减低。
德西效应.心理学家德西曾讲述了这样一个寓言:
有一群孩子在一位老人家门前嬉闹,叫声连天。
几天过去,老人难以忍受。
于是,他出来给了每个孩子10美分,对他们说:
“你们让这儿变得很热闹,我觉得自己年轻了不少,这点钱表示谢意。
”孩子们很高兴,第二天仍然来了,一如既往地嬉闹。
老人再出来,给了每个孩子5美分。
5美分也还可以吧,孩子仍然兴高采烈地走了。
第三天,老人只给了每个孩子2美分,孩子们勃然大怒,“一天才2美分,知不知道我们多辛苦!
”他们向老人发誓,他们再也不会为他玩了!
在这个寓言中,老人的方法很简单,他将孩子们的内部动机“为自己快乐而玩”变成了外部动机“为得到美分而玩”,而他操纵着美分这个外部因素,所以也操纵了孩子们的行为。
德西效应在生活中时有显现。
比如,父母经常会对孩子说:
“如果你这次考得100分,就奖励你100块钱”、“要是你能考进前5名,就奖励你一个新玩具”等等。
家长们也许没有想到,正是这种不当的奖励机制,将孩子的学习兴趣一点点地消减了。
在学习方面,家长应引导孩子树立远大的理想,增进孩子对学习的情感和兴趣,增加孩子对学习本身的动机,帮助孩子收获学习的乐趣。
家长的奖励可以是对学习有帮助的一些东西,如书本、学习器具,而一些与学习无关的奖励,则最好不要。
南风效应.南风”效应也称“温暖”效应,源于法国作家拉·
封丹写过的一则寓言:
北风和南风比威力,看谁能把行人身上的大衣脱掉。
北风首先来一个冷风凛凛、寒冷刺骨,结果行人为了抵御北风的侵袭,便把大衣裹得紧紧的。
南风则徐徐吹动,顿时风和日丽,行人觉得春暖上身,始而解开纽扣,继而脱掉大衣,南风获得了胜利。
故事中南风之所以能达到目的,就是因为它顺应了人的内在需要。
这种因启发自我反省、满足自我需要而产生的心理反应,就是“南风效应”。
由此我们可以知道,家庭教育中采用“棍棒”、“恐吓”之类“北风”式教育方法是不可取的。
实行温情教育,多点“人情味”式的表扬,培养孩子自觉向上,才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木桶效应.“木桶”效应的意思是:
一只沿口不齐的木桶,它盛水的多少,不在于木桶上那块最长的木板,而在于木桶上最短的那块木板。
一个孩子学习的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