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少年儿童主观幸福感及其影响因素的研究少研中心精Word文件下载.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14241552 上传时间:2022-10-20 格式:DOCX 页数:8 大小:25.2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上海市少年儿童主观幸福感及其影响因素的研究少研中心精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上海市少年儿童主观幸福感及其影响因素的研究少研中心精Word文件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上海市少年儿童主观幸福感及其影响因素的研究少研中心精Word文件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上海市少年儿童主观幸福感及其影响因素的研究少研中心精Word文件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上海市少年儿童主观幸福感及其影响因素的研究少研中心精Word文件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上海市少年儿童主观幸福感及其影响因素的研究少研中心精Word文件下载.docx

《上海市少年儿童主观幸福感及其影响因素的研究少研中心精Word文件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上海市少年儿童主观幸福感及其影响因素的研究少研中心精Word文件下载.docx(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上海市少年儿童主观幸福感及其影响因素的研究少研中心精Word文件下载.docx

关键词

少年儿童 主观幸福感 影响因素

一、概念界定与研究方法

(一)概念界定

主观幸福感是指评价者根据自定的标准对其生活质量的总体评价,是衡量个体生活质量的综合性指标,反映主体的社会功能和适应状态。

主观幸福感包括两个基本成分:

生活满意度和情感体验。

生活满意度是对生活质量的整体评估,即在总体上对个人生活做出满意判断的程度。

情感体验是指个体在生活中的情感感受,包括积极情感(愉快、高兴等)和消极情感(抑郁、压力等)。

生活满意度越高,体验到的积极情感越多,消极情感越少,那么个体的幸福感越高。

主观幸福感是个体内在因素与外在因素交互作用的结果。

(二)研究方法

本研究从小学生和初中生在学校中队生活的实际出发,采用问卷调查等方法对上海市小学生和初中生的主观幸福感进行调查,分析其影响因素,并提出培养和提高学生主观幸福感的建议。

调查采用自编的《上海市中队集体建设与“快乐指数”调查问卷》,以全市九年义务教育的学生(小学生、初中生)为调查对象,采取整群分层随机抽样的原则,发放问卷550份,收回问卷505份,其中有效问卷共494份。

样本分布兼顾了性别、年龄及区域,基本符合随机抽样的原则。

二、调查结果

(一)关于中小学生主观幸福感的总体情况

在对中小学生“快乐指数”的调查中,“快乐指数”为4分或5分的学生占70%以上,为3分的学生占到22.5%。

另外,约有5%的学生给出了较低的2分和1分。

学生给出的“快乐指数”整体上处于中等以上水平,表明大多数的学生的主观幸福感较高。

其中,“快乐指数”最高的是“与队友交往”,快乐平均分为4.36,其次是“与父母相处”4.35、“中队生活”为4.06、“与辅导员交往”3.91,最低的是“课程学习”3.69。

(二)关于中、小学生在中队生活方面的主观幸福感调查

中小学生在中队生活方面的“快乐指数”平均得分为4.06,有57.5%的学生的“快乐指数”在4分或5分,有3.4%的学生给出1分或2分。

调查反映了不同性别、不同年级、不同职务、不同区域对学生中队生活“快乐指数”的影响。

从城郊比较看,郊区“快乐指数”平均分为4.07,城区“快乐指数”平均分为4.06,可以看出不同区域对“快乐指数”的影响微乎其微。

从性别比较看,男生“快乐指数”平均分为3.97,女生4.15,男生的“快乐指数”低于女生,差距较大。

从职务比较看,总体来说,随着职务的降低,学生给出的“快乐指数”越来越低。

从年级比较看,初中预备~初一学生与初二~初三学生“快乐指数”差距较小,而小学三~五年级学生与两组高年级学生之间有明显差异,随着年级的升高,学生给出的“快乐指数”越来越低。

调查发现,中队生活“快乐指数”较高的原因主要集中在队员交往和中队活动两个方面,其中回答“大家友好相处,在一起学习、玩、交流开心”占感受快乐学生人数的40.5%,“大家互相帮助”占14.2%,“活动丰富有趣,中队生活充实热闹”占11.2%。

“快乐指数”较低的原因则主要集中在中队活动、队员交往和学习三个方面,其中“活动少,中队生活乏味、平淡、无新鲜感”排在首位,占22.8%。

(三)关于中、小学生在课程学习方面的主观幸福感调查

中小学生在课程学习方面的“快乐指数”平均得分为3.69,有55.5%的学生的“快乐指数”在4分或5分,有6.9%的学生给出1分或2分。

调查发现,“课程学习”快乐的原因,除了“课程有趣或喜欢”、“学到知识”外,“老师的积极对待方式,如风趣、认真、负责等”也对学生的感受起着积极影响。

而不快乐的原因中,除了“课程乏味或不喜欢”以外,还有“学习紧张、累、压力大”和“作业多”。

(四)关于中、小学生在人际交往方面的主观幸福感调查

从队员与队员交往、与父母相处、与辅导员相处三方面考察中小学生在人际交往方面的“快乐指数”,平均得分依次为4.36、4.35、3.91。

其中,在与队员交往、与父母相处两方面均有约85%的学生的“快乐指数”在4分或5分,给出1分或2分的比例仅占2.8%和3.9%。

而在与辅导员相处方面,仅有约66%的学生给出4分或5分,有6.5%的学生给出1分或2分。

从区域比较看,学校所在区域对上述三个方面的“快乐指数”影响较小。

从性别比较看,男生在上述三个方面的“快乐指数”均低于女生,且差距明显。

从年级和职务比较看,随着年级的升高和职务的降低,“快乐指数”越来越低,小学三~五年级学生与两组高年级学生之间有明显差异。

值得注意的是,在与队员交往上,初中预备~初一学生“快乐指数”最低。

另外,职务的不同对学生与父母相处影响不大,但在与辅导员相处上表现出的影响则比较明显。

分析影响学生人际交往方面主观幸福感的因素可知,在“与队员交往”快乐的原因中,“友好相处,在一起学习、玩、交流开心”占44.7%;

不快乐原因中,“交往少或交往质量差”比重最大,占47.8%;

但是,有21.7%学生认为“友好相处,在一起学习、玩、交流开心”、“互相帮助”,却仍给出较低分数。

在“与辅导员相处”不快乐的原因中,28%的学生认为与辅导员“没相处过或相处少或难相处”,但是认为“老师关爱、帮助、鼓励我们”,却仍给出较低分数的学生比例也占到了10.7%。

值得注意的是,在回答原因时,有一部分学生只报告了自己的感受体验,如“快乐”、“不快乐”、“一般”等,对于原因不作解释。

另外,相对于“报告快乐的原因”时,报告“不快乐的原因”时使用这种回答方式的学生所占比重更大,几乎是前者的两倍。

(五)关于对学生获得快乐的途径调查

学校里什么事情让学生觉得最快乐和最不快乐,以及自己希望获取快乐的事是什么?

根据学生的回答内容,分类(活动、交往、课程学习、休闲娱乐、老师影响力等)进行归因,“最快乐的事”排在第一位的是活动,其次是交往,第三是学习。

“最不快乐的事”由高到低依次排序为学习、交往、与老师交往。

“目前最希望获取快乐的事”由高到低依次排序为学习、交往、休闲。

具体分析可知,学生在学校中最快乐的事、最不快乐的事以及希望获取快乐的事,494位学生给出了585个回答。

在最快乐的事情中,有四成以上的学生回答了“活动”;

在最不快乐的事情中,“学习”和“交往”所占人数比例分别达到33.0%和28.3%;

在希望快乐的事情中,有43.1%的学生的回答与“学习”有关。

这与前面对快乐感受的调查结果是一致的,即学生在与队员交往上“快乐指数”最高,在课程学习上分数最低。

三、分析与讨论

(一)多渠道开展快乐中队创建取得基本成效

创建“快乐中队集体”是上海市少工委自2002年8月起,在全市初中和小学少先队基层组织中开展的一项可持续发展的组织建设活动。

此次调查显示,经过五年努力,队员们从组织自主管理、活动参与、友好交往中获取多项自我认定和满足,有3/4的队员对少先队中队集体生活感到满意或基本满意,72.8%的队员给出的综合“幸福指数”为4-5分,并对中队组织生活、课程学习和交往三个方面给出了介于3.69-4.36之间的平均分值,整体处于中等以上,这表明大多数的队员的主观幸福感较高,少先队快乐中队集体创建取得了初步成效。

1、借助民主自治,获取情感体验和满足

少先队组织在建设快乐中队集体过程中,为队员们创设了决策、管理、执行等建设流程的多重参与机会。

队员们通过情景体验,规范行为,认知社会,获取自我满足,感受幸福。

调查显示,小社会里自我意愿的表达和付诸行动的自动化运作,依旧是队员们非常看重的自治方式。

有72.9%的队员为中队取了自己喜爱的名字,52.4%的队员为中队设计了有趣的吉祥物,86.2%的队员认可自己参与选举队干部,71.1%的队员参与制定了中队公约,70.2%的队员知道自己中队设置了队角。

队员们非常关注自己的想法在中队中的认可度。

少先队的各项细小的“当家”项目渗透于中队民主生活中,使队员有机会把个人的想法融入中队的自治管理,从而提升了他们民主选举、民主评议、民主监督、民主管理的意识,得到治理“成功”的心理满足。

值得注意的是,虽然队员们对中队队角的知晓度很高,但仅有19%的队员表示经常参与布置队角,28.3%的队员有时参与布置,整体动手参与率并不高。

这表现出,队员们对短期性、一过性的参与治理行为有着积极的兴趣,而对长期性、重复性、单一的队工作则兴趣不大。

如何帮助队员克服怕吃苦、厌烦等消极情绪,持久保持管理的“新鲜感”,增强队员的工作情趣,还需教育者进一步研究,以引导队员通过实践,不断提高认识,增强对幸福的感知。

2、借助活动开展,感受成长的基本需求——快乐

少年儿童成长的最基本需求是快乐,这也是他们的第一需求。

胡锦涛总书记在第五次全国少代会上对队员们提出的三点要求之一就是“快乐生活”。

我们从少先队组织开展的多种活动的不同表现形式入手,分别对队员们参与的活动进行抽样调查,活动包括假日小队活动、主题队会、10分钟队会、争章活动和其他少先队组织的课外活动。

调查显示,在假日小队活动方面,21.5%的队员经常参加,43.1%有时参加,12.1%从来没有参加;

在中队主题队会方面,43.2%的队员经常参与和开展,36.2%有时参与和开展,只有3.4%从来没有参加;

在10分钟队会方面,31.8%的队员经常参与和开展,27.3%有时参与和开展,13%从来没参加;

在雏鹰争章活动方面,49%的队员经常参加,25.5%有时参加,9.7%从不参加;

在少先队组织的其他课外活动方面,31.6%的队员经常参加,26.5%有时参加,15%从不参加。

总体而言,上述活动在全市基层中队建设中基本处于正常运作状态,队员的活动参与率较高,尤以主题队会和争章活动较为突出。

值得注意的是,十分钟队会一直以简便、灵活、机动、多样、能充分发挥队员自主自动和创造性而受到队员们的喜爱。

但问卷显示,队员们“经常”和“有时”参与仅为59.1%,很多队员午间休闲和活动时间被教师过多的订正和“补差”占用,队员时间的配置、活动意愿的释放以及学科知识修正之间的矛盾,需要得到教师科学、合理、充分的调试和支持。

如何正确看待能力提高和知识掌握,如何把知识学习和队员喜爱的少先队活动有机结合,还需要辅导员、任课教师共同研究,从而使队员的脑力、体力、学力获得自然整体科学地发展。

另外,中队活动带给队员的快乐极其重要。

活动不仅可以让队员体验到快乐,提高他们对活动的兴趣,而且可以使他们在学业之外放松自己,表现出个人价值,增强他们的人际交往能力,进而增强整个中队的活力和凝聚力。

与先前中队综合快乐数据相比较,队员们评述理由时,认为少先队活动生动有趣、中队生活充实热闹的队员仅占11.2%,更多的则认为中队生活乏味、平淡、无新鲜感。

说明虽然队员的活动参与率尚可,但真正从活动中感受到的快乐和幸福的队员却很少。

调查启示我们:

少先队在开展各项活动前需要加强调查研究,精心设计,辅导员需采用多种教育手段和方法,多角度启发、合理“干预”和扶持,使活动更具趣味性、多样性,让活动变为“磁石”吸引队员,并通过各项活动,让队员获得需要的满足,感受情绪的基本体验——快乐,同时开阔视野、拓宽知识、认知社会、规范行为、提高能力,从中获得持久的主观感受——幸福。

3、借助交往互助,成为获取主观幸福感的首要来源

少先队组织具有引导队员与他人、与社会建立良好交往条件与方式的功能。

少先队组织也通过活动为队员们提供了多向交往平台,帮助队员沟通信息、建立纯真的友谊、学会合作、学会助人。

Kwan和其他学者发现,和谐的友谊或个体与他人关系协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职业教育 > 中职中专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