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历史专题复习微练习题Word下载.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14241208 上传时间:2022-10-20 格式:DOCX 页数:7 大小:22.1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三历史专题复习微练习题Word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高三历史专题复习微练习题Word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高三历史专题复习微练习题Word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高三历史专题复习微练习题Word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高三历史专题复习微练习题Word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高三历史专题复习微练习题Word下载.docx

《高三历史专题复习微练习题Word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三历史专题复习微练习题Word下载.docx(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高三历史专题复习微练习题Word下载.docx

C.政权统治具有更迭频繁特征

D.神权控制政权色彩

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根据材料内容可知,材料只是强调了夏商周朝代的更替,统治者以代表上天的意志来使部下听命于他,从而推翻前朝,故体现了王权的神秘色彩,本题答案选B项。

A项错在“武力”;

C项不是材料的主旨;

D项错在“控制”。

答案 B

2.(2018·

四川绵阳热身考文综)在西周时代,贵族在幼年时由父亲题取“名”,“字”则是成年后“冠礼”或“笄礼”时所取。

“字”全称有三个汉字:

第一字表长幼行辈(伯、仲、叔、季等),第二字任意,末一字为“父”字。

这种名字制度的作用主要是(  )

A.明长幼        B.定尊卑

C.彰个性D.求吉瑞

解析 依据“贵族在幼年时由父亲题取‘名’”“第一字表长幼行辈(伯、仲、叔、季等),第二字任意,末一字为‘父’字”可知,这种姓氏名字制度能够很好地起到确定血统、长幼、尊卑的作用,起到的主要作用应该从血统的角度分析,也就是定尊卑,故B项正确;

“明长幼”不是这种名字制度的主要作用,且“明长幼”是为了“定尊卑”,故A项排除;

“彰个性”“求吉瑞”均在题干中无体现,故C、D两项排除。

3.(2018·

山东德州高三第二次模拟考试)中国古代刑法起初并无公开条文,只是由判决者临事决定惩罚标准,贵族阶层以此拥有家长式的生杀予夺权力。

但到春秋后期,郑国“铸刑书”,晋国“铸刑鼎”,都是将成文刑法铸在铜器上公诸于众。

这反映了统治者(  )

A.出于形势所迫实行依法治国

B.非常注重寻找权力合法的依据

C.适应现实需要调整统治方式

D.接受注重道德规范的儒家思想

解析 古代中国也有刑法,只是并未成文,故A项错误;

将成文刑法铸在铜器上公诸于众并非为了寻找权力合法的依据,故B项错误;

刑法从“并无公开条文”到“将成文刑法铸在铜器上公诸于众”反映了刑法由不成文到成文的演变,这是适应地主阶级兴起、贵族逐渐衰落的需要,故C项正确;

材料强调刑法,未体现注重道德规范的儒家思想,故D项错误。

答案 C

4.(2018·

苏中三市高三第二次调研)“至于秦以一皇帝高出乎公、卿、守、令百僚之上,固若王室益尊,异乎前轨,然亦事势推迁所必至,非秦君臣处心积虑欲为此以便专制也。

秦廷有集议之制,……君臣集议,犹与春秋列国贵族世卿之世略似。

……亦非一君权专制独伸之象。

”材料认为秦朝政治制度(  )

A.强化了君主个人独裁

B.顺应了时代的趋势要求

C.承继先秦的分封制度

D.削弱了三公九卿的权力

解析 强化了君主个人独裁与材料中“亦非一君权专制独伸之象”不符,故A项错误;

材料中“亦事势推迁所必至”表明顺应了时代要求,故B项正确;

秦始皇在全国范围内推行郡县制,分封制度与材料中“秦以一皇帝高出乎公、卿、守、令百僚之上”不符,故C项错误;

“削弱”与材料中“秦廷有集议之制,……君臣集议”不符,故D项错误。

5.(2018·

北京市石景山区高三一模)有学者认为“用现代的说法,可以说战国的军队在硬件上大都相同,即弓弩、青铜武器与盔甲。

可是秦国在软件上更胜一筹”。

秦国“软件”是指(  )

A.有效的管理制度B.优越的地理位置

C.承继了西周疆土D.首创了郡县制度

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秦国的制度,旨在考查学生分析比较相关所学的能力。

根据题干可知该学者强调的是秦国治理国家的措施,注意题干要求的是“软件上”,所以B、C项排除,首创郡县制是楚国,排除D项;

有效的管理制度是协助秦统一六国的强大条件,A项符合题意。

答案 A

6.(2018·

河南郑州高三第二次模拟考试文综)社会经济困境特别考验政府的执政能力。

管子认为:

人君应“视国羡(剩余、丰富)不足而御其财物。

谷贱则以币予食,布帛贱则以币予衣”。

唐朝宰相刘晏也认为:

“灾沴之乡,所乏粮耳……(政府)多出菽粟,恣之粜运,散入村闾。

”他们共同强调(  )

A.政府提供补贴以减少农业震荡

B.国家干预经济以消灭经济危机

C.调整市场供给以稳定经济

D.增加粮食生产以弱化市场矛盾

解析 材料没有涉及政府提供补贴,A项排除;

材料没有反映出国家的经济干预消灭了经济危机,B项排除;

“视国羡不足而御其财物”“所乏粮耳……(政府)多出菽粟”,说明政府调整市场供给以稳定经济,C项正确;

材料没有涉及政府增加粮食生产,D项排除。

故选C。

7.(2018·

海南省海口市高三高考调研)战国时,长梧地方守护封疆的人对子牢(孔子的学生)说,从前我种庄稼,耕地粗疏马虎,而庄稼收获时也就用粗疏马虎的态度来报复我。

我来年改变了原有的方式,深深地耕地,细细地平整,禾苗策茂、果实累累。

材料表明(  )

A.战国时生产力已有较大提高

B.耕作态度对产量有决定性影响

C.耕作技术水平低导致了歉收

D.当时的农业已经出现精耕细作

材料表明战国时耕作方式的改变,没有体现生产力的较大提高,故A项错误;

材料反映出耕作方式对产量有决定性影响,故B项错误;

耕作方式落后导致了歉收,故C项错误;

“深深地耕地,细细地平整”符合精耕细作的特点,故D项正确。

答案 D

8.(2018·

贵州黔东南州高三第一次高考模拟)据文献记载:

“往者豪强大家,得管山海之利,采铁石鼓铸,煮盐。

一家聚众或至千余人,大抵尽收放流人民也。

远去乡里,弃坟墓,依倚大家,聚深山穷泽之中,成奸伪之业。

”因此,西汉统治者采取的主要措施是(  )

A.设置官员,强化私营产业的管理,规范市场

B.盐铁官营,政府直接控制关键手工业的生产

C.颁布法令,禁止人民离开土地,从事工商业

D.征收重税,从私营工商业活动中掠夺利润

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准确解读材料信息和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文献记载该事业是“奸伪之业”,可知该事业是民营手工业,盐铁酒三业起初可私营,汉武帝始由朝廷垄断经营,所以B项正确;

A、C、D三项在材料中并未体现,故排除。

9.(2018·

福建厦门一中高三下期模拟)“古典文明”时期的中国汉朝、古希腊、古罗马帝国,都投入很多资源开辟道路、修建桥梁、改善交通,这个时期形成连接欧亚大陆的“丝绸之路”。

交通建设的主要目的是(  )

A.控制本国广阔的疆域

B.提高行政与军事能力

C.促进各地文化的交流

D.适应大规模经济贸易

解析 据材料提到,“古典文明”时期的中国汉朝、古希腊、古罗马帝国,都投入很多资源开辟道路、修建桥梁、改善交通,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古代统治者交通建设的主要目的是行政与军事方面,故B项正确。

控制本国广阔的疆域,与连接欧亚大陆的“丝绸之路”不符合,故A项排除。

促进各地文化的交流,与政治军事相比不是主要目的,故C项排除。

经济贸易也不是主要目的,故D项排除。

10.(2018·

河北石家庄市高三毕业班第一次模拟考试)先秦某位思想家主张:

“不富无以养民情,不教无以理民性。

”其意在说明(  )

A.政治教化以百姓富裕为前提

B.以德治民与依法治国相结合

C.改善民生与思想教化相辅相成

D.重义轻利的观念利于国家统治

解析 材料中的思想主张来自于荀子,提出使百姓富裕和教化百姓对调养百姓思想感情和整饬百姓本性的重要性,而没有提到百姓富裕与政治教化孰先孰后的问题,故A项错误;

荀子治国理念的核心为礼法并重,然而材料中并没有提到德治与法治,故B项错误;

材料中强调改善民生和思想教化对加强统治的作用,故C项正确;

材料中改善民生并不能体现重义轻利的观念,而且也不能全面体现材料内涵,故D项错误。

11.(2018·

陕西咸阳高三下第二次模拟文综)梁漱溟在《中国文化要义》中认为:

“中国文化以周孔种其因,至秦汉收其果,几淤有一成不变之观。

”这里所指的“一成不变之观”是(  )

A.宗法血缘关系B.君权神授思想

C.法家治国精髓D.儒家传统道德

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儒家思想,旨在考查学生分析比较相关所学的能力。

根据题干中“以周孔种其因,至秦汉收其果”可知,儒家思想在春秋战国时期创立,到汉武帝时期确立了儒学独尊的地位,所以题干中“一成不变的观念”是指传统儒家道德,符合题意的是D项。

题干中没有侧重表明宗法血缘思想,排除A项;

B项是董仲舒提出的思想,排除;

C项是法家思想,不符合题意。

所以答案选D。

12.(2018·

湖南益阳高三模拟)文人高续增在《〈诗经〉为证,我们曾经浪漫过》中写道:

“《诗经》不是按照‘上头’的尊意做出来的赞美诗,它是社会生活的真实写照,……那时的华夏先民们灵魂还未被奴化,君主们包括天子也能认真地听取来自民间的呼声。

”这可以看出(  )

A.《诗经》反映了中国古代民主平等的政治制度

B.《诗经》是先秦时代社会现实的文化反映

C.《诗经》开创了中国古典浪漫主义文学的先河

D.《诗经》反映了宏大进取的大一统时代风貌

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诗经》,旨在考查分析比较相关所学的能力。

根据所学,《诗经》是古代先秦时期文化的产物,符合题意的是B项,A项中的“民主平等”错误,其开创的是现实主义文学先河,不是浪漫主义,排除C项,D项中的“大一统”表述错误。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2小题,第13题26分,第14题26分,共52分)

13.(2018·

安徽省合肥市高三第一次模拟考试)制度建设是维护社会秩序的重要保障。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春秋时犹宗周王,而七国则绝不言王矣;

春秋时犹严祭祀、重聘享,而七国则无其事矣;

春秋时犹论宗姓氏族,而七国则无一言及之奂……邦无定交,士无定主,此皆变于一百三十三年之间……不待始皇之并天下,而文、武之道尽矣。

——《日知录》

材料二 周文武所封子弟同姓甚众,然后属疏远,相攻击如仇雠,诸侯更相诛伐,周天予弗能禁止。

今海内赖陛下神灵一统,皆为郡县,诸予功臣以公赋税重赏赐之,甚足易制。

天下无异意,则安宁之术也。

——《史记·

秦始皇本纪》

材料三 梁启超建议,仿行西方资本主义法律制度……以取代中国封建主义的诸法合体的中华法系。

……如果法的主旨是为了“谋求国民最多数之最大幸福”“循所谓最多数最大幸福之正鹄”,就是“善法”“良法”。

……强调法的严肃性,坚决认真贯彻执行,做到令行禁止,取信于民。

……(他认为)“立法权如果操于一人,必立有利于一人的专制之法;

立法权如果操于众人,则所立之法必然是有利于众人的民主之律。

——邱远猷《梁启超的法治思想》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二,概括指出战国时期“诸侯更相诛伐”的原因,秦朝是如何破解这一困局的?

(10分)

(2)根据材料三,概括指出梁启超的基本主张。

(8分)

(3)概括指出材料三与材料一、二在制度建设上的本质区别。

解析 

(1)本题主要考查商周时期的政治制度和秦朝中央集权体制的形成,旨在考查正确解读材料的能力。

第一小问“原因”由材料一中的信息“春秋时犹宗周王,而七国则绝不言王矣;

春秋时犹论宗姓氏族,而七国则无一言及之矣……文、武之道尽矣”即可得出“分封制、宗法制逐步瓦解”“礼崩乐坏”的结论,由材料二中的信息“周文武所封子弟同姓甚众,然后属疏远,相攻击如仇雠……周天予弗能禁止”即可得出“血缘关系逐渐疏远”“王室衰微”的结论;

第二小问“破解”由材料二中的信息“海内……一统,皆为郡县”即可得出“统一国家,推行郡县制”的结论。

(2)本题主要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教育 > 育儿知识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