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师大版八年级物理下册知识总结(6-8章)Word下载.doc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14230414 上传时间:2022-10-20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5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北师大版八年级物理下册知识总结(6-8章)Word下载.doc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北师大版八年级物理下册知识总结(6-8章)Word下载.doc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北师大版八年级物理下册知识总结(6-8章)Word下载.doc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北师大版八年级物理下册知识总结(6-8章)Word下载.doc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北师大版八年级物理下册知识总结(6-8章)Word下载.doc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北师大版八年级物理下册知识总结(6-8章)Word下载.doc

《北师大版八年级物理下册知识总结(6-8章)Word下载.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北师大版八年级物理下册知识总结(6-8章)Word下载.doc(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北师大版八年级物理下册知识总结(6-8章)Word下载.doc

二、凸透镜成像

1、当物距大于2倍焦距时,成倒立缩小的实像,像距在1倍焦距和2倍焦距之间。

2、当物距等于2倍焦距时,成倒立等大的实像,像距等于2倍焦距。

3、当物距在1倍焦距和2倍焦距之间时,成倒立放大的实像,像距大于2倍焦距。

4、当物距小于焦距时,成正立放大的虚像,像距大于1倍焦距。

5、放大镜的使用:

放大镜成正立、放大的虚像,物像同侧。

使用时应使物体尽量远离透镜,但物距不得超过一倍焦距。

6.物距越小,像越大,像距越大。

物与物距成正比,像与像距成正比。

7.焦点处是成实像与虚像的分界点。

二倍焦距处是成放大像与缩小像的分界点。

8.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实验中,要调节烛焰、凸透镜、光屏的中心,使它们的中心大致在同一条直线上,这样做的目的是使像成在光屏的中央。

三、生活中的透镜

1、幻灯机与投影仪:

幻灯片或投影片到凸透镜的距离为物距,镜头到屏幕的距离为像距。

原理:

当物距在1倍焦距和2倍焦距之间时,成倒立放大的实像,像距大于物距。

屏幕上要成正立的像,幻灯片必须倒放。

要使屏幕上得到的像更大,应当使凸透镜与幻灯片或投影片的距离减小,同时使屏幕远离透镜,即应把幻灯机或投影仪远离屏幕。

投影仪中平面镜的作用是改变光的传播方向。

2、照相机:

照相机的镜头相当于凸透镜,景物到镜头的距离为物距,镜头到底片的距离为像距。

当物距大于2倍焦距时,成倒立缩小的实像,像距在1倍焦距和2倍焦距之间。

要使底片上的像大一些,应减小物距、加大像距,即照相机离景物近些,同时将镜头与底片的距离调大些。

3、显微镜:

目镜和物镜都是凸透镜,物镜相当于幻灯机,目镜相当于放大镜。

它是对物体的两次放大,物镜成放大实像,目镜成放大虚像。

显微镜对物体的放大倍数=物镜的放大倍数×

目镜的放大倍数

4、望远镜:

目镜和物镜都是凸透镜,物镜相当于照相机,目镜相当于放大镜,先由物镜把远处的物体拉近成实像,再由目镜放大成虚像。

我们看远处的物体通过望远镜使视角变大了,所以能看得很清晰。

四、眼睛和眼镜

1、眼睛:

眼睛相当于照相机,瞳孔相当于照相机的光圈,晶状体相当于照相机的镜头,视网膜相当于照相机的底片。

眼睛中的角膜、瞳孔、晶状体和玻璃体共同作用,相当于凸透镜,视网膜相当于屏幕。

眼睛通过睫状肌来改变晶状体的弯曲程度,使物体的像总能落在视网膜上。

当晶状体最扁平时,眼睛能看清最远点,正常眼的远点在无穷远。

当晶状体最凸起时,眼睛能看清最近点。

正常眼睛的明视距离为25cm.。

2、近视眼:

近视眼的明视距离小于25cm,配载用凹透镜制作的近视眼镜可以得到矫正。

3、远视眼:

近视眼的明视距离大于25cm,配载用凸透镜制作的远视眼镜(老花镜)可以得到矫正。

4、眼镜的度数:

凹透镜的度数是负的,凸透镜的度数是正的。

凸透镜越厚,焦距就小,度数就越大。

凹透镜中心越薄,焦距就小,度数就越大。

度数=100/f 

 

(f为焦距,单位:

米)

第七章运动和力

一、力

1、一个物体对另一个物体的推、拉、提、压、吸引、排斥等作用叫做力。

力不能脱离物体而存在,当讨论某一个力时,一定涉及两个物体,一个是施力物体,另一个是受力物体。

2、只有一个物体不能产生力,物体与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3、力一般用字母F表示。

力的单位是牛顿,简称牛,符号N。

在手中两个较小的鸡蛋对手的压力约1N。

一名中学生对地面的压力约500N。

4、力的作用效果

①力可以使物体发生形变。

②力可以使物体的运动状态发生改变。

(运动状态改变包括:

静止到运动,运动到静止,运动方向改变、运动快慢改变)。

力的大小、方向和作用点都影响力的作用效果。

5、力的三要素:

力的大小、方向、作用点,叫做力的三要素。

用一根带箭头的线段把力的三要素都表示出来的方法,叫力的图示法。

线段的长度表示力的大小;

箭头的方向表示力的方向;

线段的起点表示力的作用点。

(力的示意图只表示出力的方向和作用点)。

二、力的测量

1、弹簧测力计的结构:

弹簧、拉杆、刻度盘、指针、外壳等。

2、测力计的原理:

在一定范围内,弹簧受到的拉力或压力越大,弹簧的形变量越大。

(或者说,在弹性限度内,弹簧的形变跟受到的拉力或压力成正比)

3、测力计的使用

(1)、测量前要观察测力计的指针是否与零刻线对齐,进行校正或记下数值。

(2)、测量时对测力计拉杆施力要沿着弹簧的中心轴线方向。

(3)、读数时指针靠近哪条刻度线就取哪条刻度线的值。

(4)、被测力不能超过测力计的量程,否则会损坏测力计。

三、重力

1、由于地球的吸引而使物体受到的力叫做重力。

物体所受重力的施力物体是地球。

重力在物体上的作用点叫做物体的重心,对于一些质量分布均匀、形状规则的正方形、球等,重心在物体的几何中心上。

2、重力的方向总是竖直向下的。

我们把与重力方向一致的线叫做重垂线。

3、物体受到的重力跟它的质量成正比。

同一地点物体受到的重力与它质量的比是一个定值,一般取9.8N/kg,读作“9.8牛每千克”,用g表示,即g=9.8N/kg,它表示质量为1kg的物体受到的重力是9.8N。

4、重力的计算公式:

G=mg

四、同一直线上二力的合成

1、几个力共同作用在一个物体上时,它们的作用效果可以用一个力来代替,这个力叫做那几个力的合力。

如果已知几个力的大小和方向,求合力的大小和方向,称为力的合成。

2、同一直线上的两个力的合成:

如果两个力的方向相同,合力方向不变,大小为二力之和。

如果两个力的方向相反,合力方向与较大的力方向相同,大小为二力之差。

3、注意:

同一直线上的两个力,方向相同时,合力必大于其中的任何一个力。

方向相反的两个力,大小相等时,合力为0;

大小不等时,合力一定小于较大的力,可能大于较小的力,也可能小于较小的力。

五、二力平衡

1、平衡:

物体保持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叫做平衡。

平衡力:

平衡的物体所受到的力叫做平衡力。

二力平衡:

如果物体只受两个力而处于平衡状态,这种情况叫做二力平衡。

2、二力平衡的条件是:

作用在同一物体上的两个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且作用在同一直线上,即合力为零。

六、摩擦力的大小与什么有关

1、滑动摩擦:

一个物体在另一个物体表面上发生相对滑动时,产生阻碍相对滑动的现象,叫做滑动摩擦。

2、滑动摩擦力:

在滑动摩擦过程中产生的力。

其方向与物体运动方向相反。

3、与滑动摩擦力大小有关的因素:

接触面的粗糙程度,压力的大小。

4、静摩擦:

两个相对静止的物体间产生的摩擦叫做静摩擦。

静摩擦产生的条件是:

相互接触,且有相对运动的趋势。

静摩擦力的方向与物体运动趋势的方向相反。

5、滚动摩擦:

一个物体在另一个物体上滚动时所产生的摩擦,叫做滚动摩擦。

6、增大摩擦的方法:

(1)使接触面更加粗糙

(2)增大压力。

7、减小摩擦的方法:

(1)把滑动摩擦转变为滚动摩擦可以大大减小摩擦。

(2)加润滑油使接触面变光滑也可以减小摩擦。

七、运动和力的关系

1、惯性:

我们把物体保持运动状态不变的性质叫做惯性。

2、惯性定律:

一切物体在没有受到外力作用的时候,总保持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或静止状态。

这个规律叫做牛顿第一定律,也成为惯性定律。

3、力是使物体运动状态发生变化的原因。

4、惯性是物体的一种固有属性,一切物体都有惯性,惯性的大小是由物体的质量决定的,与物体的运动状态、运动快慢、物体的形状、所处的空间、是否受力无关,物体的质量越大惯性越大。

5、惯性和惯性定律的区别:

惯性定律是描述物体运动规律的,惯性是物体本身的一种性质;

惯性定律是有条件的,惯性是任何物体都具有的。

第八章压强与浮力

一、压强

1、压力:

垂直作用在物体表面上的力叫做压力。

压力的作用效果是使物体发生形变。

2、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压力的大小和受力面积的大小有关:

当受力面积相同时,压力越大,压力的作用效果越显著;

当压力大小相同时,受力面积越小,压力的作用效果越显著。

3、压强:

作用在物体单位面积上的压力叫做压强。

用符号p表示。

压强是为了比较压力的作用效果而规定的一个物理量。

4、压强的计算公式及单位:

公式:

p=F/s,p表示压强,F表示压力,S表示受力面积。

压力的单位是N,面积的单位是m2,压强的单位是N/m2,读作“牛每平方米”,物理学中将压强的单位叫做帕斯卡,简称帕,符号Pa。

1Pa=1N/m2(帕斯卡是一个很小的单位,一粒平放的西瓜子对水平面的压强大约为20Pa)

5、增大、减小压强的方法

增大压强的方法是:

增大压力或减小受力面积。

减小压强的方法是:

减小压力或增大受力面积。

二、液体内部的压强

1、液体内部压强的产生是因为液体具有重力,同时具有流动性。

2、液体内部压强的特点:

液体内部向各个方向都有压强;

在同一深度处,液体向各个方向的压强大小相等;

液体内部压强随深度的增加而增大;

液体内部的压强还与液体的密度有关,在深度相同时,液体密度越大,压强越大。

液体内部的压强只与液体的密度和液体的深度有关,与液体的质量、体积无关。

3、液体内部压强的公式:

p=ρgh

ρ指密度,单位:

kg/m3,g=9.8N/kg,h指深度,单位:

m,p指压强,单位:

Pa

注意:

h指液体的深度,即某点到液面的垂直距离。

三、连通器

1、连通器:

上部开口,底部连通的容器。

连通器至少有两个开口,只有一个开口的容器不是连通器。

2、连通器的原理:

如果连通器中只装有一种液体,那么液体静止时连通器的各部分中液面总保持相平。

3、连通器的应用:

洗手池下的回水管——管内的水防止有异味的气体进入室内

水位计——根据水位计上液面的高低可以知道锅炉或热水器内的水的多少

水塔供水系统——可以同时使许多用户用水

茶壶———制做时壶嘴不能高于或低于壶口,一定要做的与壶口相平。

过路涵洞——能使道路两边的水面相同,起到水过路的作用。

船闸——可以供船只通过

4、连通器中各容器液面相平的条件是:

(1)连通器中只有一种液体

(2)液体静止不流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军事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