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教版科学中考复习讲义空气氧气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浙教版科学中考复习讲义空气氧气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浙教版科学中考复习讲义空气氧气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2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解析:
氢氧化钠溶液能使无色酚酞变红色;
也能与硫酸铜溶液反应产生蓝色沉淀;
但不与纯碱溶液反应。
氯化钙是中性盐,所以不能选;
盐酸与纯碱溶液反应不能产生白色沉淀,但能产生气泡
2、下列实验方案中,能达到预期目的是( )
A.用NaOH溶液除去CO2中混有的HCl气体
B.用点燃的方法除去N2中混有的少量CO
C.用稀盐酸除去热水瓶胆壁上的水垢(主要成分是碳酸钙和氢氧化镁)
D.用BaCl2溶液除去KNO3溶液中混有的少量K2SO4,得到纯净的KNO3溶液
C
A、氢氧化钠溶液除去二氧化碳中混有的氯化氢气体,不能达到目的,因为这两种气体都能和氢氧化钠溶液反应,会把原物质也除去,此项错误;
B、点燃的方法不能除去氮气中混有的少量一氧化碳,因为氮气不支持一氧化碳燃烧,故此项错误;
C、用稀盐酸能除去热水瓶胆中的水垢,水垢的主要成分碳酸钙和氢氧化镁都能溶于盐酸,此项正确;
D、用氯化钡溶液能除去硝酸钾溶液中混有的少量硫酸钾,但会带入新的杂质氯化钾,不能得到较纯净的硝酸钾溶液,此项错误。
3、现有盐酸、氢氧化钠、氢氧化钙三瓶遗失标签的溶液,为了鉴别这些溶液,将它们编号为A、B、C,并按如图步骤进行实验,观察到以下现象:
(1)写出试剂的名称①是、②是。
(2)写出三种溶液的化学式:
A、B、C。
(3)写出生成白色沉淀的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4)写出A与B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5)本实验如果将步骤①与步骤②颠倒,能否达到实验的目的?
(1)酚酞,二氧化碳;
(2)Ca(OH)2,HCl,NaOH;
(3)Ca(OH)2+Na2CO3=CaCO3↓+2NaOH;
(4)Ca(OH)2+2HCl=CaCl2+2H2O;
(5)可以达到目的。
(1)氢氧化钠和氢氧化钙都是碱,都显碱性,会使酚酞变红色,盐酸显酸性不会使酚酞变红色,氢氧化钠和氢氧化钙中阳离子不同,可以加入碳酸钠等,在氢氧化钙中会生成白色沉淀,在氢氧化钠中没有现象,所以加入的试剂①是酚酞,试剂②是碳酸钠;
(2)A是氢氧化钙,B是盐酸,C是氢氧化钠;
(3)氢氧化钙和试剂碳酸钠等反应生成白色的碳酸钙沉淀和碱;
(4)氢氧化钙和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钙和水;
(5)顺序颠倒后可以先利用碳酸钠鉴别出三种物质,遇到碳酸钠产生气体的原溶液是为盐酸,遇到碳酸钠产生沉淀的原溶液是氢氧化钙,无明显变化的原溶液为氢氧化钠。
4、用“一定”“不一定”填空。
(1)碱溶液的pH大于7;
(2)酸溶液使石蕊试液变红;
(3)使酚酞试液变红的溶液是碱溶液.
(1)一定;
(2)一定;
(3)不一定
(1)碱的溶液显碱性,pH一定大于7;
(2)酸溶液显酸性,能使石蕊试液变红;
(3)使酚酞试液变红的溶液一定是碱性溶液,但显碱性的溶液不一定是碱的溶液,如碳酸钠的溶液显碱性但不是碱。
二、知识梳理
1、定义
碱:
在电离时生成的阴离子全部都是氢氧根离子(OH-)的化合物
2、碱的通性(可溶性碱:
KOH、NaOH、Ba(OH)2、NH4OH;
微溶:
Ca(OH)2)
1与酸碱指示剂反应
使紫色石蕊试液变蓝,使无色酚酞试液变红
2与某些非金属氧化物反应
CO2+2NaOH=Na2CO3+H2O
SO2+2NaOH=Na2SO3+H2O(应用:
可用于除去空气中酸性气体)
SiO2+2NaOH=Na2SiO3+H2O(应用:
不能用玻璃塞)
3与酸发生中和反应
NaOH+HCl=NaCl+H2O
Ca(OH)2+H2SO4=CaSO4+2H2O
4与某些盐反应
2NaOH+CuSO4=Cu(OH)2↓+Na2SO4
Ca(OH)2+CuSO4=Cu(OH)2↓+CaSO4
3Ca(OH)2+2FeCl3=2Fe(OH)3↓+3CaCl2
补充知识点:
(1)碱溶液和碱性溶液区分
共同点:
溶液pH>7
不同点:
碱溶液的溶质一定是碱,碱性溶液的溶质不一定是碱,某些盐也可以形成酸性溶液(如Cu2(OH)2CO3、Na2CO3)
碱性溶液包含碱溶液
(2)通性中的1、2、4只适用于可溶性碱,通性3中和反应适用于所有的碱
(3)氢氧化铁(Fe(OH)3):
红褐色絮状沉淀;
氢氧化铜(Cu(OH)2):
蓝色絮状沉淀;
其他一般都是白色沉淀
3、碱的个性
氢氧化钠
(1)俗名:
火碱、烧碱、苛性钠
(2)敞口放置(置露空气中)的变化
a.潮解:
吸收空气中的水分,没有新物质生产,属于物理变化
应用:
碱性和中性气体的干燥剂(与氧化钙混合成碱石灰)
b.变质:
吸收空气中的二氧化碳,有新物质生产(Na2CO3),属于化学变化
(3)应用:
二氧化碳(酸性气体)的吸收剂
(注意区分风化概念,风化:
晶体失去结晶水的过程)
(4)盛装氢氧化钠的玻璃瓶不能用玻璃塞(SiO2+2NaOH=Na2SiO3+H2O)
氢氧化钙
熟石灰、消石灰
(2)澄清石灰水、石灰乳的主要成分是氢氧化钠
(3)与二氧化碳反应产生白色沉淀(CaCO3)
(4)应用:
二氧化碳的检验剂
4、不能和OH-共存的离子:
H+、NH4+、Mg2+、Fe3+、Cu2+
三、题型突破
题型一:
基础知识点
1、下列物质肯定属于碱的是()
A.能电离出OH的化合物
B.水溶液呈碱性的化合物
C.能使紫色石蕊变蓝色的化合物
D.电离出的阴离子全部都是OH-的化合物
D
碱的定义
2、右图是氢氧化钠溶液与稀盐酸恰好完全反应的微观示意图,由此得出的结论不正确的是()
A.反应结束时溶液的pH=7
B.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没有变化
C.氢氧化钠溶液中存在的粒子是Na+和OH-
D.该反应的实质是H+和OH-结合生成H2O分子
A、酸碱中和生成盐和水,溶液呈中性,故A正确;
B、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不变,故B正确;
C、氢氧化钠溶液中含有钠离子、氢氧根离子和水分子,故C错误;
D、氢氧化钠和盐酸的反应为中和反应,反应的实质是酸中的氢离子和碱中的氢氧根离子结合生成了水分子,故D正确,故选C。
3、类推是学习中常用的思维方法,现有以下类推结果,其中错误的是( )
①碱的水溶液通常呈碱性,所以碱性溶液一定是碱的溶液
②氧化物都含有氧元素,所以含氧元素的化合物一定是氧化物
③酸碱发生中和反应生成盐和水,所以生成水的反应一定是中和反应
A.只有①B.①②C.①③D.①②③
①碱性溶液不一定是碱溶液.例如,碳酸钠的水溶液显碱性,它是盐.②氧化物是含有两种元素且其中一种是氧元素的化合物,含有氧元素的化合物不一定是两种元素,例如碳酸中含有氧元素,但它不是氧化物.③生成盐和水的反应不一定是中和反应.例如,石灰水和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钙(盐)和水,但不是中和反应.所以类推结果错误的为①②③
题型二:
碱与酸盐混合物的反应
1、向烧杯中逐滴加入x溶液至过量(图甲),生成沉淀或气体的质量与加入x溶液的质量关系符合图乙的是( )
烧杯中的物质
x溶液
A
稀盐酸和硫酸铜溶液
烧碱溶液
稀硫酸和稀盐酸
氯化钡溶液
镁铝合金
稀盐酸
氯化钠和碳酸氢钠溶液
A.AB.BC.CD.D
A、烧碱可以和硫酸铜反应生成沉淀,但是生成的沉淀可以和稀盐酸反应而生成可溶性的氯化铜,所以在盐酸存在的情况下难以形成沉淀,只有把盐酸消耗就完全,才能产生沉淀,故A正确;
B、稀硫酸和氯化钡溶液反应生成难溶于水且难溶于酸的沉淀,即将氯化钡溶液滴加入稀硫酸和稀盐酸的混合溶液中马上产生沉淀,即生成沉淀的起点为原点,故B错误;
C、镁铝都能和盐酸反应生成气体,且只要接触就能产生氢气,即生成气体的起点为原点,故C错误;
D、氯化钠不能喝稀盐酸反应,而碳酸氢钠能够和稀盐酸反应生成二氧化碳气体,该反应常温下即可反应生成气体,即生成气体的起点为原点,故D错误
2、向H2SO4和CuSO4的混合溶液中逐滴加入NaOH溶液至过量,下列图象横坐标表示加入NaOH溶液的质量,纵坐标表示反应的有关变化情况,其中正确的是( )
B
C
D
A、加入NaOH溶液至过量可知最后pH值大于7,故A错;
B、由于在没加入氢氧化钠之前,没有生成硫酸钠,所以应该从0点开始,故B错误;
C、加入氢氧化钠后,氢氧化钠先与硫酸反应,把硫酸反应完再与硫酸铜反应生成氢氧化铜沉淀和硫酸钠,所以一开始没有沉生成,故C正确;
D、由于氢氧化钠过量,所以最后硫酸被反应完了,所以硫酸的质量分数最后变为零,故D错
3、已知M、N分别是稀盐酸、氢氧化钠溶液中的一种。
某化学兴趣小组同学在一定量的M中不断滴加N,并测定所得溶液的pH值,如图所示。
(1)M是一种,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2)反应过程中,老师取a、b、c三处反应后的溶液,打乱顺序后,请同学们不测定溶液的pH值,用其它方法对三种溶液进行探究。
小明和小红分别取其中一种溶液进行实验:
小明向所取溶液中加入溶液,观察到有蓝色沉淀生成。
结论:
是a处溶液。
小红向少量另一种溶液中滴加酚酞溶液,观察到。
是b处或c处溶液。
为进一步确定该溶液成分,小红又设计并完成如下实验:
实验步骤
实验现象
结论
取少量该溶液,向其中滴加石蕊溶液(合理即可)
溶液变红
为c处溶液,并推知溶液中的离子有(填写离子符号)
剩余一种为b处溶液。
通过实验,同学们知道了酸碱反应过程中pH的变化和用不同方法确定溶液成分。
(1)氢氧化钠溶液NaOH+HCl=NaCl+2H2O;
(2)CuSO4[或CuCl2或Cu(NO3)2]溶液呈无色(或酚酞不变色);
Na+、H+、Cl-
题型三:
气压差问题
1、某化学课堂上同学们正在进行酸、碱、盐知识的探究,以下是教学片断,请你参与其中并认真填写空格。
【学生实验】将二氧化碳分别通入澄清石灰水和氢氧化钠溶液中,观察到前者变浑浊,后者无明显现象
【学生板演】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原理(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提出问题】二氧化碳通入氢氧化钠溶液中无明显现象,两者是否发生了化学反应?
【猜想假设】猜想①:
两者发生了化学反应;
猜想②:
两者没有发生化学反应
【实验探究】
(1)小华设计了如图所示的A、B两个实验。
实验现象:
A中软塑料瓶変瘪,B中
(2)小红认为小华的实验是可行的,其共同原理是二氧化碳和氢氧化钠溶液反应,使容器内压强降低。
小明同学却对此提出质疑,他认为小华的实验不严谨,其理由是,要得到科学严谨的结论,仍利用该装置,补做的对比实验是。
(3)小宁设计的是通过检验生成物来验证猜想,请帮她填写实验报告。
实验结论
向B实验后的溶液中加入
验证了二氧化碳和氢氧化钠溶液反应
【实验结论】二氧化碳和氢氧化钠溶液发生了反应。
【反思拓展】通过此探究实验,我们发现,对于没有明显现象的化学反应,可以从两个不同的角度证明反应的发生,这两个角度是;
【学生板演】CO2+Ca(OH)2═CaCO3↓+H2O;
(1)气球膨胀变大(合理说法均可);
(2)二氧化碳能与水反应,也能使容器内压强降低;
将氢氧化钠溶液换成等体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