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物理浮力典型例题精讲及答案(强烈推荐)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14229107 上传时间:2022-10-20 格式:DOC 页数:26 大小:727.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初中物理浮力典型例题精讲及答案(强烈推荐)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6页
初中物理浮力典型例题精讲及答案(强烈推荐)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6页
初中物理浮力典型例题精讲及答案(强烈推荐)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_第3页
第3页 / 共26页
初中物理浮力典型例题精讲及答案(强烈推荐)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_第4页
第4页 / 共26页
初中物理浮力典型例题精讲及答案(强烈推荐)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_第5页
第5页 / 共26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初中物理浮力典型例题精讲及答案(强烈推荐)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

《初中物理浮力典型例题精讲及答案(强烈推荐)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初中物理浮力典型例题精讲及答案(强烈推荐)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2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初中物理浮力典型例题精讲及答案(强烈推荐)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

  计算物体重力:

G=物gV物

  计算物体在液体中受的浮力:

F浮=液gV排.可以说:

从计算的方法上没有本质的区别,但计算的结果却完全不同.

  已知:

m=79g=0.079kg  铁=7.9g/cm3

  求:

m铁、G铁、m排、F浮

例3 (广州市中考试题)用弹簧测力计拉住一个重为43N的空心铜球,全部浸在水中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33.25N,此铜球的空心部分的体积是________m3.(已知铜的密度为8.9×

103kg/m3)

G=43N,浸没水中F=33.2N

V空

 

  例4 体积相同的A、B、C三个物体,放入水中静止后,处于图1—5—1所示的状态,试比较三个物体受的重力GA、GB、GC和密度A、B、C.

图1—5—1

精析 不同物体的重力可借助浮力的知识来比较.

  例5 将一个蜡块(蜡=0.9×

103kg/m3)分别放入酒精、水和盐水中静止后,试比较它受的浮力大小和排开液体的体积大小.(盐水>水>蜡>酒精)

  精析 确定状态→受力分析→比较浮力→比较V排.

  此题考查学生能否在判断状态的基础上,对问题进行分析,而不是急于用阿基米德原理去解题.

  

  例6 (广州市中考试题)将重为4.5N、体积为0.5dm3的铜球浸没在水后放手,铜球静止后所受的浮力是________N.

  精析 此题考查学生是否注意了在解题前先要对物体作“状态的判定”,即铜球静止时是漂浮于水面,还是沉于水中.有的学生拿到题后,就认定V排=0.5dm3,然后根据F浮=液gV排,求出浮力F浮=4.9N.

  【分析】 当题目未说明铜球静止时处于什么状态,可以用下面两种方法判定物体的状态.

例7 (广州市中考试题)把一实心金属块浸在盛满酒精的杯中静止后,溢出酒精8g(酒精=0.8×

103kg/m3),若把这一金属块浸在盛满水的杯子中静止后,从杯中溢出水的质量是 (  )

  A.15g   B.12.5g   C.10g   D.8g 

  精析 分析出金属块在酒精和水中的状态,是解决问题的关键.

  例8 体积是50cm3,质量是45g的物体,将其缓缓放入装满水的烧杯中,物体静止后,溢出水的质量是________g.将其缓缓放入装满酒精的烧杯中,溢出酒精的质量是________g.(酒=0.8×

  例9 (南京市中考试题)如图1—5—3中,重为5N的木块A,在水中处于静止状态,此时绳子的拉力为3N,若绳子突然断了,木块A在没有露出水面之前,所受合力的大小和方向是  (  )

  A.5N,竖直向下   B.3N,竖直向上

  C.2N,竖直向上    D.8N,竖直向下

图1—5—3

  精析 结合浸没在水中物体的受力分析,考查学生对受力分析、合力等知识的掌握情况.

  例10 以下是浮力知识的应用,说法正确的是   (  )

  A.一艘轮船在海里和河里航行时,所受浮力一样大

  B.一艘轮船在海里和河里航行时,在海里受的浮力大

  C.密度计漂浮在不同液体中,所受浮力不同

  D.密度计在不同液体中漂浮,浸入液体体积越大,所测得的液体密度越大

例11 (北京市西城区中考试题)如图1—5—5,展示了一个广为人知的历史故事——“曹冲称象”.曹冲运用了等效替代的方法,巧妙地测出了大象的体重.请你写出他运用的与浮力相关的两条知识.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图1—5—5

  精析 此题考查学生通过对图形的观察,了解此图中G象=G石的原理.

  例12 (长沙市中考试题)已知质量相等的两个实心小球A和B,它们的密度之比A∶B=1∶2,现将A、B放入盛有足够多水的容器中,当A、B两球静止时,水对A、B两球的浮力之比FA∶FB=8∶5,则A=________kg/m3,B=________kg/m3.(水=1×

103kg/m3) 

  精析 由于A、B两物体在水中的状态没有给出,所以,可以采取计算的方法或排除法分析得到物体所处的状态.

  例13 (北京市中考试题)A、B两个实心球的质量相等,密度之比A∶B=1∶2.将它们分别放入足够的酒精和水中,它们受到浮力,其浮力的比值不可能的是(酒精=0.8×

103kg/m3) (  )

  A.1∶1   B.8∶5   C.2A∶水   D.2酒精∶B

  例14 (北京市中考试题)如图1—5—6(a)所示,一个木块用细绳系在容器的底部,向容器内倒水,当木块露出水面的体积是20cm3,时,细绳对木块的拉力为0.6N.将细绳剪断,木块上浮,静止时有的体积露出水面,如图(b)所示,求此时木块受到的浮力.(g取10N/kg)

(a)    (b)

图1—5—6

  精析 分别对(a)(b)图当中的木块进行受力分析.

图(a)V露1=20cm3=2×

10—5m3,F拉=0.6N

  图(b)V露2=V

图(b)F浮木′,

  例15 如图1—5—7所示,把甲铁块放在木块上,木块恰好浸没于水中,把乙块系在这个木块下面,木块也恰好浸没水中,已知铁的密度为7.9×

103kg/m3.求:

甲、乙铁块的质量比.

图1—5—7

精析 当几个物体在一起时,可将木块和铁块整体做受力分析,通常有几个物体,就写出几个重力,哪个物体浸在液体中,就写出哪个物体受的浮力.

铁=7.9×

103kg/m3

例16 (北京市中考试题)如图1—5—8所示的木块浸没在水中,细线对木块的拉力是2N.剪断细线,待木块静止后,将木块露出水面的部分切去,再在剩余的木块上加1N向下的压力时,木块有20cm3的体积露出水面.求木块的密度.(g取10N/kg)

图1—5—8

  精析 分别对木块所处的几种状态作出受力分析.

  如图1—5—9(a)(b)(c).

    

(a)      (b)    (c)

图1—5—9

  图(a)中,木块受拉力F1,重力和浮力.

  图(b)中,细线剪断,木块处于漂浮状态,设排开水的体积为V排.

  图(c)中,将露出水面的部分切去后,木块仍漂浮,这时再

  施加F2=1N的压力,仍有部分体积露出水面.

例17 如图1—5—10(a)所示的圆柱形容器,底面积为200cm2,里面装有高20cm的水,将一个体积为500cm3的实心铝球放入水中后,球沉底(容器中水未溢出).

(a)     (b)

图1—5—10

(1)图(b)中水对容器底的压强容器底增加的压力.

  

(2)图(b)中容器对水平桌面的压强和压力.(不计容器重,铝=2.7×

103kg/m3,g取10N/kg)

  精析 铝球放入后,容器中水面增加,从而造成容器底=500cm3=5×

10—4m3,铝=2.7×

10—4m3.

(1)图(b)中水对容器底p,增加的压力△F,

  

(2)图(b)中水对容器底p′,增加的压力△F′,

  例18 (河北省中考试题)底面积为400cm2的圆柱形容器内装有适量的水,将其竖直放在水平桌面上,把边长为10cm的正方体木块A放入水后,再在木块A的上方放一物体B,物体B恰好没入水中,如图1—5—11(a)所示.已知物体B的密度为6×

103kg/m3.质量为0.6kg.(取g=10N/kg)

图1—5—11

(1)木块A的密度.

  

(2)若将B放入水中,如图(b)所示,求水对容器底部压强的变化.

例19 (北京市中考试题)在水平桌面上竖直放置一个底面积为S的圆柱形容器,内装密度为1的液体.将挂在弹簧测力计下体积为V的金属浸没在该液体中(液体未溢出).物体静止时,弹簧测力计示数为F;

撤去弹簧测力计,球下沉并静止于容器底部,此时液体对容器底的压力为容器底对金属球的支持力的n倍.

  求

(1)金属球的密度;

(2)圆柱形容器内液体的质量.

  精析 当题目给出的各量用字母表示时,如果各量没用单位,则结果也不必加单位.过程分析方法仍从受力分析入手.

例20 如图1—5—13(a),在天平左盘放一杯水,右盘放砝码,使天平平衡.

(a)       (b)

图1—5—13

  

(1)将一质量为27g的铝块(铝=2.7g/m3)放入左盘水中,水不溢出,天平还能平衡吗?

  

(2)将铝块如图1—5—13(b)方式放入左盘中,天平还能平衡吗?

  例21 如图1—5—14中,容器内分别装有水和盐水,在液面上浮着一块冰,问:

(1)冰在水中熔化后,水面如何变化?

(2)冰在盐水中熔化后,液面如何变化?

图1—5—14

  精析 这道题可以用计算的方法来判断,关键是比较两个体积,一是冰熔化前,排开水的体积V排,一个是冰熔化成水后,水的体积V水.求出这两个体积,再进行比较,就可得出结论.

例22 (北京市中考试题)如图1—5—15(a),在一个较大的容器中盛有水,水中放有一个木块,木块上面放有物体A,此时木块漂浮;

如果将A从木块上拿下,并放入水中,当木块和A都静止时(水未溢出),下面说法正确的是 (  )

   

图1—5—15

  A.当A的密度小于水的密度时,容器中水面上升

  B.当A的密度大于水的密度时,容器中水面下降

  C.当A的密度等于水的密度时,容器中水面下降

  D.当A的密度大于水的密度时,将A拿下后悬挂在木块下面,如图1—3—15(b),容器中水面不变

  例23 (北京市东城区中考试题)自制潜水艇模型如图1—5—16所示,A为厚壁玻璃广口瓶,瓶的容积是V0,B为软木塞,C为排水管,D为进气细管,正为圆柱形盛水容器.当

  瓶中空气的体积为V1时,潜水艇模型可以停在液面下任何深处,若通过细管D向瓶中压入空气,潜水艇模型上浮,当瓶中空气的体积为2Vl时,潜水艇模型恰好有一半的体积露出水面,水的密度为恰水,软木塞B,细管C、D的体积和重以及瓶中的空气重都不计.

图1—5—16

(1)潜水艇模型.的体积;

  

(2)广口瓶玻璃的密度.

  精析 将复杂的实际向题转化为理论模型.把模型A着成一个厚壁盒子,如图1—5—17(a),模型悬浮,中空部分有”部分气体,体积为y1.1图(b)模型漂浮,有一半体积露出水面.中空部分有2V1的气体.

图1—5—17

  设:

模型总体积为V

  例24 一块冰内含有一小石块,放入盛有水的量筒内,正好悬浮于水中,此时量筒内的水面升高了4.6cm.当冰熔化后,水面又下降了0.44cm.设量筒内横截面积为50cm2,求石块的密度是多少?

(水=0.9×

  精析 从受力分析入手,并且知道冰熔化,质量不变,体积减小,造成液面下降.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教育 > 其它课程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