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平市域城镇体系规划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14227675 上传时间:2022-10-20 格式:DOCX 页数:200 大小:251.5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南平市域城镇体系规划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00页
南平市域城镇体系规划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00页
南平市域城镇体系规划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00页
南平市域城镇体系规划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00页
南平市域城镇体系规划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00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南平市域城镇体系规划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南平市域城镇体系规划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南平市域城镇体系规划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20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南平市域城镇体系规划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南平市位于福建省北部、武夷山脉东南坡、闽江上游,故俗称“闽北”。

东与宁德市交界,南与三明市相邻,西与江西省接壤,东北与浙江省毗连。

界于北纬26º

14′~28º

02′、东经117º

12′~119º

12′之间。

代管省辖邵武、武夷山、建阳、建瓯四市,辖延平区及顺昌、光泽、政和、浦城、松溪五县。

2000年末,总人口304.08万人,土地总面积26280.54平方千米,是福建省面积最大的设区城市。

二、历史沿革

南平是中国南方开发最早的地区之一。

早在4000多年前,古闽越先民就在这块土地上开疆拓土、繁衍生息,创造了辉煌灿烂的古闽越文化。

秦汉时期是闽越国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

历代曾出现过李纲、宋慈、朱熹、杨时等一大批著名历史人物。

素称“闽北邹鲁”。

南宋时成为理学的中心,称为“道南理窟”。

从历史沿革上看,秦代隶闽中郡。

汉时,初属闽越国,后为侯官地。

建安初年(196~199年)分侯官地置建安(今建瓯)、南平(今延平)、汉兴(今浦城)、侯官(今福州)等5县,成为福建历史上最早的县级行政建置。

三国时期,南平为东吴辖地。

吴永安三年(260年)以会稽南部置建安郡,是福建历史上第一个郡,郡治建安。

下辖10县,即建安、建平(今建阳)、吴兴(今浦城)、东平( 今松溪)、将乐、昭武(今邵武)、绥安(今建宁、泰宁)、南平、侯官、东安(今同安、南安一带)。

唐武德四年(621年),改建安郡为建州,治建安。

五代时期析建州地置剑州,治所延平,辖延平、剑浦、富沙三县,成为南平境内第二个州级建置。

北宋置邵武军,辖邵武、归化(今泰宁)、建宁三县,是南平境内第三个独立行政区。

此后,元为建宁路、延平路、邵武路;

并与福州等地一起称福建行省。

明清为建宁府、延平府、邵武府。

民国初期曾改称北路道、建安道,后各县直属省。

建国初,分设南平专员公署和建阳专员公署。

1956年合并为南平专区,专署驻地南平。

1970年专员公署迁至建阳,1989年建阳地区行政公署迁回南平,称南平行政公署。

1995年撤消南平地区,设立地级南平市(原县级南平市改为延平区)至今。

其中,1983年邵武县改市、1989年崇安县改制武夷山市、1993年建瓯县改市、1994年建阳县改市。

三、资源特点

(一)热量资源

南平市地处亚热带,属中亚热带海洋性季风气候。

夏无酷暑、冬无严寒,四季分明、冬短夏长。

年均气温17~19℃,秋温高于春温;

年均日照1700~2000小时,春季日照少、夏季日照多;

无霜期为227~315天。

由于市域内地形起伏变化,热量资源在垂直方向的变化非常显著。

(二)水资源

南平市年均降水量1750~1900mm,北部高山、半高山地区在1800~2000mm之间,是全省最大的降水中心之一。

降水主要集中在4~6月,约占全年降水的三分之一。

南平市境内河流众多,福建最大的河流——闽江干流横贯其中,闽江三大支流中的建溪、富屯溪两大溪流及支流遍布全市,有“一江三溪七十二支流”之称。

河网密度平均达0.18公里/平方公里,流域面积在100平方公里以上的河流就有70条。

水资源非常丰富,水资源总量272.62亿立方米,人均8938立方米、亩均8600立方米;

分别为全省人均水平的2.61倍、亩均水平的13.41倍和全国人均水平的4倍、亩均水平的44倍。

由于地处山区,水能资源丰富。

水能理论蕴藏量387.4万千瓦,可开发水力资源150万千瓦,现已开发66.33万千瓦,开发率仅为44.2%,还有较大的开发潜力。

主要河流有建溪、富屯溪、沙溪和闽江干流南平段。

降水是区内河流的主要补给,因而径流量的季节变化比较明显。

春、夏、秋、冬径流量分别约占年径流总量的36%、39%、14%和11%。

表1-1 南平市主要河流概况

河流

长度(km)

流域面积(km2)

年平均流量(m3/s)

年径流量(亿m3)

建溪

294.7

16396

579

164

西溪※

285

13733

482.8

152

闽江干流

70

3235

1430

450

※西溪为富屯溪与沙溪在南平境内汇合而成。

全市现有小

(二)型以上水库441座,总库容76236万m3,兴利库容59313万m3。

其中,大

(二)型水库一座(总库容10180万m3),中型水库13座(总库容37543万m3),小

(二)型水库360座(总库容6775万m3)。

“九五”期间新建引提水工程50多处,全市农田灌溉面积达到243.32万亩,占现有耕地面积的78.23%。

现有防洪堤总长863.67km,其中十个城区防洪堤总长82.13km。

(三)森林资源

全市林业用地3259.3万亩,占市域面积的82.58%。

其中,有林地面积2946.2万亩,占全省有林地面积的四分之一;

人均拥有林业用地10.86亩。

森林覆盖率74.7%,绿化度93.1%,活立木蓄积量1.8亿立方米,约占全省活立木蓄积量的三分之一,为南方重点林区。

同时,南平还是全国竹林面积最大的地区之一,现有竹林524万亩。

其中,毛竹林518万亩,毛竹立竹7.1亿根,竹林面积占全国的十分之一、占全省的五分之二;

丰产毛竹42万亩,占竹林面积的8.02%。

国家林业部首批命名的全国十个“中国竹子之乡”中有两个在南平(建瓯、顺昌)。

同时,全市林区还是全国小区域单位面积上野生动植物种类数量最为丰富的地区之一,生物多样性、特异性和过渡性十分突出。

省级以上自然保护区9个,总面积659.96平方千米,占市域土地总面积的2.5%。

各县(市、区)建有自然保护小区1127处,面积达810.73平方千米。

其中武夷山自然保护区拥有“蛇的王国”、“鸟的乐园”、“昆虫的世界”、“世界生物圈保护区”、“全球多样性保护区”等美称。

(四)土地资源

南平市域地势西北高、东南低,境内山岭耸立、低山起伏、丘陵广布、河谷与盆地错综其间。

武夷山西北28千米处的黄岗山,海拔2158米,为华东第一高峰。

基岩多为片岩、片麻岩、花岗岩构成。

山地和丘陵面积约占市域总面积的85%以上。

主要土壤类型有红壤(海拔700米以下)、黄壤(海拔700~1900米)、黄棕壤(海拔1000~1300米)、山地草甸土(海拔1500米以上)。

市域土地面积26295平方千米(3942.15万亩)。

根据土地详查情况,截止1998年底,南平市的土地利用现状如下(表1-2)。

其中,南平市的耕地面积占全省耕地面积的19.21%,人均耕地面积1.03亩,为全省人均水平的1.98倍。

这是南平市发展商品性农业生产的重要基础。

但从发展来看,“八山一水一分田”的南平,实际可耕地面积逐年减少的趋势不容忽视,其人均耕地已比1988年减少了0.4亩,耕地资源的保护已成为南平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

同时,南平的山林资源极其丰富,这也是南平未来经济结构调整的资源优势所在。

(五)矿产资源

南平市目前已发现四大类,48种具有工业意义的矿产,已探明储量的有41种。

其中,大型矿床11处、中型矿床17处;

铌钽矿、萤石矿储量居全国前列;

花岗岩、硫铁矿、金矿等具有很高的开采价值。

有12种优势矿产的已探明保有储量和可望在近中期(2005年前)探明开采储量,其潜在的初级产品经济总价值超过1300亿元(1997年价格水平的静态值)。

表1-2 南平市土地利用状况(1998年底)

土地利用类型

面积(万亩)

占地类面积的比重(%)

占土地总面积的比重(%)

土地总面积

3942.15

100

耕地

342

8.68

灌溉水田

175.3

51.26

望天田

150.7

44.06

旱地

13.63

3.99

菜地

2.37

0.69

园地

118.3

3

果园

68.23

57.68

桑园

0.16

0.13

茶园

41.72

35.27

其他园地

8.19

6.92

林地

3144.23

79.76

有林地

2659.4

84.58

灌木林

15.77

0.5

疏林地

18.51

0.59

未成林造林地

440.2

14

迹地

10.1

0.32

苗圃

0.25

0.01

牧草地

0.54

突然草地

0.05

9.26

人工草地

0.49

90.74

居民点及工矿用地

61.63

1.56

城市用地

2.53

4.11

建制镇用地

4.42

7.17

农村居民点用地

40.58

65.84

独立工矿用地

10.54

17.1

特殊用地

3.56

5.78

交通用地

32.88

0.83

铁路

1.9

公路

16.43

49.97

农村道路

14.55

44.25

港口码头

 

水域

101.16

2.57

河流水面

45.18

44.66

湖泊水面

水库水面

5.06

5

坑塘水面

5.11

5.05

苇地

0.84

滩涂

11.7

11.57

沟渠

33.08

32.7

水工建筑物

0.19

未利用土地

141.41

3.6

#荒草地

80.16

56.69

沼泽地

0.06

0.04

沙地

0.47

0.33

裸土地

0.55

0.39

裸岩、石砾

4.01

2.84

田埂

56.13

39.69

其他

0.03

0.02

 注:

土地面积数据来源于2000年南平市土地管理局详查资料。

(六)旅游资源

南平市山川秀丽、历史悠久,旅游资源非常丰富。

市域内武夷山国家级风景名胜区、武夷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已列入世界自然与文化遗产名录,在全国面积最大(999.75平方千米)。

4个省级风景名胜区(茫荡山、归宗岩、湛庐山、浮盖山),3个省级自然保护区(万木林、茫荡山、将石),3处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城村汉城遗址、宝山寺大殿、宋代古瓷窑),26处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表1-3)。

此外,还有邵武、建瓯、武夷山3座省级历史文化名城,1座省级历史文化名镇(延平峡阳镇)和1处省级历史文化名村(浦城县水北街镇观前村)。

表1-3 南平市主要旅游资源

级别

数量

地名

国家级风景名胜区

1

武夷山风景名胜区

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武夷山自然保护区

国家级重点重点文物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经管营销 > 经济市场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