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研历史学基础模拟题及答案解析20Word文件下载.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14227092 上传时间:2022-10-20 格式:DOCX 页数:17 大小:32.3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考研历史学基础模拟题及答案解析20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考研历史学基础模拟题及答案解析20Word文件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考研历史学基础模拟题及答案解析20Word文件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考研历史学基础模拟题及答案解析20Word文件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考研历史学基础模拟题及答案解析20Word文件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考研历史学基础模拟题及答案解析20Word文件下载.docx

《考研历史学基础模拟题及答案解析20Word文件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考研历史学基础模拟题及答案解析20Word文件下载.docx(1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考研历史学基础模拟题及答案解析20Word文件下载.docx

B

算赋和口赋都是人口税,算赋是丁税,十五至五十六岁的男女,每人每年纳一百二十钱(一算)。

口赋是儿童税,七至十四岁的儿童每人每年纳二十钱。

更赋始于秦代,汉初仍袭用此法规定22岁一56岁的男子,都要服更赋。

田租又称田赋出自《管子·

幼官》:

“令日:

田租百取五,动赋百取二,关赋百取一,毋乏耕织之器”。

第3题:

夷陵之战的交战双方是()。

A.曹魏与孙吴

B.孙吴与蜀汉

C.蜀汉与西南少数民族

D.孙吴与东南少数民族

刘备势力的强大,特别是荆州关羽的发展,严重威胁了孙吴的安全,于是孙吴与蜀汉以争夺对荆州的统治权而爆发了夷陵之战。

建安二十四年(219年),孙权乘关羽集中兵力在襄樊一线进攻曹军之际,派吕蒙袭杀关羽,夺回荆州。

这一行动,将刘备彻底封锁于三峡之内,使刘备两面钳击中原的计划流产。

222年,刘备企图重新夺回荆州,以实施两面钳击中原战略。

于是以替关羽报仇为名,调集所有兵力,亲征东吴,孙权任陆逊为大都督,率五万士卒,以逸待劳,在夷陵(今湖北宜昌东南)用火攻,蜀军大败。

这就是历史上另一个以弱胜强的著名战例“夷陵之战”。

自这次战役之后,蜀、吴的势力处于均衡状态,但都弱于曹魏。

两国为了共抗曹军,又互相遣使通好,恢复联盟关系,三国鼎立局面完全形成。

第4题:

范仲淹在()中提出了具体的改革方案。

A.《答手诏条陈十事疏》

B.《明定国是诏》

C.《统筹全局折》

D.《万言书》

庆历三年(1043年)九月,范仲淹被任命为参知政事,他在富弼、欧阳修等人的支持下,向宋仁宗上《答手诏条陈十事疏》,提出十项改革方案。

第5题:

最早设立翻译局的洋务企业是()。

A.安庆内军械所

B.京师同文馆

C.江南制造总局

D.马尾船厂

C

李鸿章在上海设立的江南制造总局,是洋务派设立的最大的军工工厂,以造军火为主,同时造船,并设有翻译馆,翻译出版西方科技书籍,这也是最早设立翻译局的洋务企业。

第6题:

中国第一条自行设计修建的铁路是在()。

A.洋务运动期间

B.戊戌变法期间

C.清末新政期间

D.辛亥革命期间

中国第一条自行设计修建的铁路是在1905年到1909年由詹天佑主持修建的京张铁路,这条铁路是在英国和俄国的激烈争夺之下由中国人自行设计修建的,打破了帝国主义对我国铁路修建的垄断,属于清末新政时期。

第7题:

中国同盟会的革命纲领中没有提到的是()。

A.土地纲领

B.推翻清朝统治

C.反对帝国主义

D.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

1905年8月20日,中国同盟会在东京正式成立。

同盟会以“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立民国、平均地权,,为纲领。

孙中山在《民报发刊词》中,将同盟会的十六字纲领归结为民族、民权、民生三大主义,即三民主义。

三民主义是一个比较完整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纲领,它的提出,对于统一革命党人的思想、动员号召群众,起到了巨大的作用。

但是,它没有明确提出反对帝国主义的口号,也没有提出彻底的土地纲领。

第8题:

顾颉刚先生对于传说时代的历史提出一个著名的理论,它是()。

A.长时段理论

B.层累地造成的中国古史

C.二重证据法

D.区系类型学说

顾颉刚从1920年开始考辨古史,次年提出“层累地造成的中国古史”的观点。

第9题:

日本关东军认为()事件是军事干涉东北的最好借口。

日本驻沈阳总领事林久治郎向辽宁省政府提出正式抗议。

A.九一八事变

B.中村事件

C.宝山事件

D.七七事变

1931年6月26日晚,日军参谋部上尉中村震太郎等奉命到兴安岭索伦山一带进行非法军事地理调查。

返回途中,被中国屯垦军查获,遂下令秘密处死中村一行。

7月底,中村等人被杀为日本特务侦知。

关东军认为这是军事干涉东北的最好借口,此即所谓“中村事件”。

第10题:

“五四”以后中国史学的研究取得许多成果,梁启超在其研究领域对中国史学作出了重要贡献,下列著作不属于梁启超的是()。

A.《中国史叙论》

B.《清代学术概论》

C.《中国史纲》

D.《中国近三百年学术史》

《中国史纲》是20世纪40年代张荫麟先生为高中生编写的通史教材。

《中国史叙论》是梁启超先生1901年所著。

《清代学术概论》是一部阐述清代学术思潮源头及其流变的经典著作,也是梁启超先生的代表作品之一。

《中国近三百年学术史》为梁启超先生讲述中国三百年学术史的讲义。

第11题:

古埃及著名的埃赫那吞改革发生在()。

A.古王国时期

B.中王国时期

C.新王国时期

D.第二中间期

新王国第18王朝中朝,神庙祭司集团通过插手王室内部争夺王权的斗争,扩大了其政治实力,逐渐威胁到王权。

阿蒙霍特普四世(公元前1379—前1362年)统治时期,法老和神庙祭司集团的矛盾达到了相当尖锐的程度。

阿蒙霍特普四世采取独特的宗教改革形势,与阿蒙神庙祭司集团展开了斗争。

这次改革被称为埃赫那吞改革。

第12题:

以下同盟建立后成为雅典争霸工具的是()。

A.伯罗奔尼撒同盟

B.提洛同盟

C.科林斯同盟

D.阿卡亚同盟

公元前478年,以雅典为首的一些希腊城邦为反抗波斯结成的提洛同盟,后成为雅典与斯巴达为首的伯罗奔尼撒同盟争霸的工具;

科林斯同盟是马其顿国王腓力二世公元前337年在科林斯城召开的全希腊会议;

阿卡亚同盟是公元前280年希腊城邦建立的反马其顿同盟。

第13题:

在中国古书中罗马被称为()。

A.大秦

B.大夏

C.大食

D.安息

大秦是古代中国对罗马帝国的称呼。

大夏是西夏的国号。

大食,是中国唐、宋时期对阿拉伯人、阿拉伯帝国的专称和对伊朗语地区穆斯林的泛称。

安息又作“帕提亚”,伊朗高原古代国家,中国史籍称“安息”、“安息国”。

第14题:

基辅罗斯国家对居民征税的方式是[)。

A.伊克塔制

B.采邑制

C.封君封臣制

D.索贡巡行

D

基辅罗斯又称古罗斯、罗斯国。

初期的王公们以征战劫掠和对外贸易作为主要任务。

他们强迫被征服居民纳贡,每年都要举行“索贡巡行”,挨家挨户征收贡物,索取毛皮、蜂蜜等物。

征来的贡物都要在春季运到君士坦丁堡出售。

第15题:

下列国家或地区在16世纪都进行了宗教改革,其中仍坚持以天主教为国教的是()。

A.德意志

B.英国

C.瑞士

D.法国

1562—1598年的胡格诺战争实质是法国南北两个封建集团争夺王权的斗争,1598年亨利四世颁布了《南特敕令》,规定天主教仍是法国的国教。

第16题:

德川庆喜采取以退为进的策略,在1867年10月提出()。

A.王政复古

B.大政奉还

C.版籍奉还

D.辞官纳地

德川庆喜迫于各方压力,采取以退为进的策略,向朝廷提出辞职的报告,将“大政奉还”给新登基的孝明天皇之子睦仁,企图以此来剥夺倒幕派起兵的借口,继续维持其反动统治。

第17题:

第一次世界大战中的第一次大规模战略决战是()。

A.马恩河战役

B.坦能堡战役

C.凡尔登战役

D.索姆河战役

1914年9月5日爆发了马恩河战役。

马恩河战役是第一次世界大战中的第一次大规模战略决战,双方参战人数达150多万,前后持续8天,以德军第一次撤退和失败,联军取得胜利告终。

马恩河之战是大战的第一个转折点,德军在6周内打败法国的计划宣告破产。

第18题:

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成立时期的加盟共和国有()。

①俄罗斯②外高加索③乌克兰④白俄罗斯⑤阿塞拜疆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⑤

C.①③④⑤

D.①②④⑤

1922年12月30日,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首次苏维埃代表大会在莫斯科召开,斯大林在会上作关于成立苏联的报告,列宁被推为大会的名誉主席,大会通过了苏联成立宣言和联盟条约。

当时加入苏联的有俄罗斯、外高加索、乌克兰和白俄罗斯4个加盟共和国。

不包括阿塞拜疆,所以本题选A。

第19题:

下列东欧社会主义国家改革中,得到国内热烈拥护,形成改革热潮的是()。

A.南斯拉夫改革

B.匈牙利改革

C.波兰改革

D.捷克斯洛伐克改革

从20世纪60年代起,捷克斯洛伐克的工业产值不断下降,到1967年经济发展陷入严重困境,1968年1月5日,杜布切克取代诺沃提尼,当选为捷克斯洛伐克共产党中央第一书记。

杜布切克等人执政后,大力推行全面改革。

1968年4月,捷共制定了《行动纲领》。

《行动纲领》的公布和实施,得到全国人民特别是知识分子的拥护。

由此,捷克斯洛伐克出了一个被人们称为“布拉格之春”的改革新局面。

第20题:

首次采取“多边自主外交”的日本首相是()。

A.田中角荣

B.福田赳夫

C.大平正芳

D.中曾根康弘

1972年7月,田中内阁提出“多边自主外交”战略,即以日美同盟为基轴,借助中国,发展日中友好,联合第三世界抗衡苏联。

二、名词解释

第21题:

二里头文化

 

二里头的典型遗址位于河南偃师县二里头,发现于1959年,另外相同文化类型的遗址在豫西、晋南又有多处发现。

二里头文化晚于河南龙山文化,又早于同地区的先商文化,在年代上大体处于夏朝纪年之内,有可能为夏文化遗址。

二里头文化分为两个类型,一是以山西夏县东下冯遗址为代表的“东下冯类型”;

二是以二里头遗址为代表的“二里头类型”。

据测定,二里头文化的年代大约在公元前2395年~前1625年之间。

一般将它分为四期。

考古学家对于这四期文化的归属有较大分歧。

二里头文化中以第三期的内涵最丰富,迄今为止已经发现两座宫殿遗址。

包括夯土台基、殿堂、廊庑、庭院、殿门等配套建筑,还有用于排水的管道。

台基面积约I万平方米,高近1米。

这样大型的宫殿建筑,应当是王权的象征。

宫殿周围还发现了陶器、骨器等作坊遗迹,特别是铜器、铜渣、坩埚碎片的出土,表明此时已经开始进入青铜时代。

详细解答:

第22题:

鹅湖之会

鹅湖之会是历史上一次著名的辩论,在朱熹和陆九渊之间展开,因发生在鹅湖书院,故得名。

淳熙三年(1176年),陆九渊和朱熹在江西信州鹅湖寺进行学术辩论。

实质是朱的客观唯心主义和陆的主观唯心主义的一场争论。

关于“理”的性质,朱熹认为“理兼体用”,是客观外在的,并体现于万物,心本身不等于理,心之性才是理。

陆九渊则认为心性无别,理心合一,由内向外贯诸万物。

关于修养途径,朱熹强调格物致知,即物穷理,累积递进,以求贯通。

陆九渊则主张由内人手,直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教育 > 幼儿读物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