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建宁演讲“中西方园林文化之差异“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
《朱建宁演讲“中西方园林文化之差异“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朱建宁演讲“中西方园林文化之差异“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1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中国强调人为核心,信奉天人合一的思想,认为应该顺其自然,并提倡人格精神。
古代皇帝重视天文历法,每年要举行隆重的祭天仪式,祈求来年风调雨顺。
教条、仪式和组织。
西方的基督教就是一种典型的宗教,它主导着西方人的人生观,认为人生只应该是灵魂不断趋向上帝,积德行善,才能从上帝那里看到人生的积极意义和价值,才有希望在末日审判时获得上帝垂怜,回归天堂乐土。
这是基督教的教义。
西方人把崇拜的对象归之于外在的人格化的神,以基督为代表,是绝对的权威,人类只是他的羊群,神职人员被称为“牧师”,老百姓都归他们放牧。
中国人对宇宙的认识可就大不一样。
宇宙本体对我们来说,基本上是一个自我感性的本体。
意思是说,中华民族对待客观世界重感性,爱把客观世界纳入主观世界之中,以感性认识为起点,用社会性和哲学的观点来理解自然,注重伦常之理,着重于人的主观内省。
我们的先祖非常富有人文情怀,爱把客观事物都赋予伦理道德和人性的色彩。
一句话:
重伦理道德、重感情、重人性、以人为本。
西方人讲自然也讲社会,但主要是自然科学化的社会;
中国人讲社会也讲自然,但却是感性化、社会伦理化的自然。
我们因为用社会伦理化和人性化的感情眼光来看待自然,所以大自然无不打上人的思想感情的烙印,山水花鸟皆写意,落花流水都是情。
这个差别引起了东方和西方在哲学思想上、道德观念上、艺术思想上一系列的差异。
中国的自然环境
西方的自然环境
中、西方文化之差异
中国的语言文字使用意音文字,注重形意关系,汉字的构成形式削弱了语音的作用,并不利于直接交流,但是汉字包含的释义更有利于后人释读,以能够更好的延续前人经验,可以说中国的文字是相对语言作用而言,而更加注重了书面的交流。
而西方的文字,采用音义文字,语音直接交流,和中国文字相反,西方文字更加便于语言的交流,也更有利于文明传递,但由于西方的字母文字和语言思维则在一定程度上割断了与原始经验的联系,也会导致不利后人释读的缺憾,在西方人们重视语言地位,同样也强调对语言的研究。
汉语书写符号是方块汉字,它注重形象联想,适合艺术创作,而且还具模糊性特点,突出具象比喻。
优点在于表达的直观快捷,但难以刻画内心,汉语文学有时需要一番领会,才能得其背后的真谛,而有的时候也会存在一些玄之又玄的概念,制约思想的传承。
汉字为形象思维提供了方便的工具,使中国人长于形象思维。
西方语言的书写形式是仅仅表音字母文字,它完全割断了与形象的直接联系,是一种纯粹的记录语言的符号。
这种纯粹记录语言的字母文字频繁地、广泛地刺激人们的大脑,使得西方人形成抽象思维形式,形成概念判断推理的习惯,强调追求事物本质和客观发展过程,相较直接感知事物更偏爱于抽象认识活动,以摸清事物本质,并提出明晰深刻的概念,并习惯把握事物局部,分析利于精确,精确性的思维,利于科学理论。
这样就逐渐地形成了西方人擅长于语言思维的特点,使之语言思维特别发达。
文字影响思维方式,思维方式又影响文化的发展特点。
中西文字和思维方式的不同,使中西文化表现出各自的独特风貌。
中国的文化
西方文化
正是中、西方不同的自然环境和语言文化造就了中、西方迥异的园林文化。
“通过对比分析,我们可以揭示出中国的园林文化该向哪个方面发展”朱建宁教授表示。
中国园林文化的代表--网师园
网师园概况
网师园原为南宋吏部侍郎史正志之万卷堂旧址,亦称渔隐。
清时由光禄寺少卿宋宗元于1770年购其地筑园。
因园毗邻王思巷,谐其间喻渔隐之义,称为网师园。
乾隆末年园归瞿远村,按原规模修复并增建亭宇,俗称瞿园。
今网师园规模、景物建筑是瞿园遗物。
网师园占地约5400平米,以建筑精巧和空间尺度比例协调而着称。
园分三部分,东部为住宅,中部为主园。
网师园按石质分区使用,主园池区用黄石,其他庭用湖石,不相混杂。
网师园突出以水为中心,环池亭阁环山水错落映衬,疏朗雅适,廊庑回环,移步换景,诗意天成。
古树花卉以古、奇、雅、色、香、姿见着,与建筑、山池相映成趣,构成主园的闭合式水院。
水池东、南、北方向的射鸭廊、濯缨水阁、月到风来亭及看松读画轩、竹外一枝轩,集中了春、夏、秋、冬四季景物及朝、午、夕、晚一日中的景色变化。
网师园
网师园的立意
朱建宁教授分析认为,网师园虽然也有自然的要素,如水体、植物、光影等,但是这些并不是园林的主体,不是园林主人最关心的内容,这些自然的东西仅是一些客观存在。
拥有这些自然要素的目的并不是研究自然、阐释自然,而是为了阐释一种内心感受、心理感受,自然环境并不是最主要关注的。
西方园林文化的代表--兰特庄园
兰特庄园位于罗马以北96公里的维特尔博城附近的巴涅亚小镇,是保存最完整的16世纪中期庄园之一。
1566年,维尼奥拉接受红衣主教甘巴拉邀请,设计了这座夏季别墅,前后用了20年时间才大体建成,维尼奥拉因此一举成名。
庄园建在朝北的缓坡上,用地规整,呈76米x244米的矩形,面积1.85公顷。
全园高差近5米,设有四个台层。
兰特庄园以水景序列构成中轴线上的焦点,将山泉汇聚成河、流入大海的过程加以提炼,艺术性地再现于园中。
从全园制高点上的洞府开始,汇集的山泉从八角形泉池中喷出,顺水阶梯急下,在第三台层上以溢流式水盘形式出现,流进半圆形水池;
餐园中的水渠在第三台层边缘呈帘式瀑布跌落,再出现在第二层台地的圆形水池中;
最后在底层台底上以大海的形式出现,圆岛上的喷泉做为高潮而结束。
各种形态的水景动静有致、变化多端,相互呼应,结合阶梯及坡道的变化,使得中轴线上的景色既丰富多采,又和谐统一。
兰特庄园
西方园林的文化立意
朱建宁教授表示,西方园林和中国园林相反,一般不太去强调从整体上表现自然,而是习惯分解成各种要素,从各个要素的角度去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例如兰特庄园,园林是从自然山林地里面分出来的人工空间,人工空间营造的目的不是和自然空间完全一样,而是通过人工空间来认识自然空间。
结语
朱建宁教授谈到,我们研究中、西方园林文化差异的目的不在于关注西方园林怎么发展,而在于探求我们的园林应该如何发展。
现如今,自然环境日益受到重视,我们要利用这个的机会,学习西方园林的科学精神,学会如何保护和利用自然,通过改变对自然的认识,确定风景园林的发展方向。
中西园林由于历史背景和文化传统的不同而风格迥异、各具特色。
尽管中国园林有北方皇家园林和江南私家园林之分,且呈现出诸多差异,而西方园林因历史发展不同阶段而有古代、中世纪、文艺复兴园林等不同风格。
但从整体上看,中、西方园林由于在不同的哲学、美学思想支配下,其形式、风格差别还是十分鲜明的。
尤其是15-17世纪的意大利文艺复兴园林和法国古典园林与中国古典园林之间的差异更为显著。
人工美/自然美
中、西园林从形式上看其差异非常明显。
西方园林所体现的是人工美,不仅布局对称、规则、严谨,就连花草都修整的方方正正,从而呈现出一种几何图案美,从现象上看西方造园主要是立足于用人工方法改变其自然状态。
中国园林则完全不同,既不求轴线对称,也没有任何规则可循,相反却是山环水抱,曲折蜿蜒,不仅花草树木任自然之原貌,即使人工建筑也尽量顺应自然而参差错落,力求与自然融合,“虽由人作,宛自天开”。
人化自然/自然拟人化
既然是造园,便离不开自然,但中西方对自然的态度却很不相同
。
西方美学著作中虽也提到自然美,但这只是美的一种素材或源泉,自然美本身是有缺陷的,非经过人工的改造,便达不到完美的境地,也就是说自然美本身并不具备独立的审美意义。
黑格尔在他的《美学》中曾专门论述过自然美的缺陷,因为任何自然界的事物都是自在的,没有自觉的心灵灌注生命和主题的观念性的统一于一些差异并立的部分,因而便见不到理想美的特征。
“美是理念的感性显现”,所以自然美必然存在缺陷,不可能升华为艺术美。
而园林是人工创造的,他理应按照认得意志加以改造,才能达到完美的境地。
中国人对自然美的发现和探求所循的是另一种途径。
中国人主要是寻求自然界中能与人的审美心情相契合并能引起共鸣的某些方面。
中国人的自然审美观的确立大约可追溯到魏晋南北朝时代,特定的历史条件迫使士大夫阶层淡漠政治而邀游山林并寄情山水见,于是便借“情”作为中介而体会湖光山色中蕴涵的极其丰富的自然美。
中国园林虽从形式和风格上看属于自然山水园,但决非简单的再现或模仿自然,而是在深切领悟自然美的基础上加以萃取、抽象、概括、典型化。
这种创造却不违背蔼然的天性,恰恰相反,是顺应自然并更加深刻的表现自然。
中国人看来审美不是按人的理念去改变自然,而是强调主客体之间的情感契合点,即“畅神”。
它可以起到沟通审美主体和审美客体之间的作用。
从更高的层次上看,还可以通过“移情”的作用把客体对象人格化。
庄子提出“乘物以游心”就是认为物我之间可以相互交融,以致达到物我两忘的境界。
因此西方造园的美学思想是人化自然而中国则是自然拟人化。
形式美与意境美
由于对自然美的态度不同,反映在造园艺术上追求便各有侧重。
西方造园虽不乏诗意,但刻意追求的却是形式美;
中国造园虽也重视形式,但倾心追求的却是意境美。
西方人认为自然美有缺陷,为了克服这种缺陷而达到完美的境地,必须凭借某种理念去提升自然美,从而达到艺术美的高度。
也就是一种形式美。
早在古希腊,哲学家毕达哥拉斯就从数的角度来探求和谐,并提出了黄金率。
罗马时期的维特鲁威在他的《建筑十书》中也提到了比例、均衡等问题,提出“比例是美的外貌,是组合细部时适度的关系”。
文艺复兴时的达芬奇、米开朗琪罗等人还通过人体来论证形式美的法则。
而黑格尔则以“抽象形式的外在美”为命题,对整齐一律、平衡对称、符合规律、和谐等形式美法则作抽象、概括。
于是形式美的法则就有了相当的普遍性。
它不仅支配着建筑、绘画、雕刻等视觉艺术,甚至对音乐、诗歌等听觉艺术也有很大的影响。
因此与建筑有密切关系的园林更是奉之为金科玉律。
西方园林那种轴线对称、均衡的布局,精美的几何图案构图,强烈的韵律节奏感都明显的体现出对形式美的刻意追求。
中国造园则”,景自然也属于物质形态的范畴。
但其衡量的标准则要看能否借它来触发人的情思,从而具有诗情画意般的环境氛围即“意境”。
这显然不同于西方造园追求的形式美,这种差异主要是因为中国造园的文化背景。
古代中国没有专门的造园家,自魏晋南北朝以来,由于文人、画家的介入使中国造园深受绘画、诗词和文学的影响。
而诗和画都十分注重于意境的追求,致使中国造园从一开始就带有浓厚的感情色彩。
清人王国维说:
“境非独景物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