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万吨高压法硝酸工程项目可行性分析报告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14217227 上传时间:2022-10-20 格式:DOCX 页数:24 大小:42.9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5万吨高压法硝酸工程项目可行性分析报告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4页
5万吨高压法硝酸工程项目可行性分析报告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4页
5万吨高压法硝酸工程项目可行性分析报告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4页
5万吨高压法硝酸工程项目可行性分析报告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4页
5万吨高压法硝酸工程项目可行性分析报告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4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5万吨高压法硝酸工程项目可行性分析报告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5万吨高压法硝酸工程项目可行性分析报告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5万吨高压法硝酸工程项目可行性分析报告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2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5万吨高压法硝酸工程项目可行性分析报告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数量

备注

1

生产规模

万吨/年

5

2

产品方案

稀硝酸

吨/年

12500

折100%硝酸

浓硝酸

37500

3

年操作率

小时

8000

4

主要原料消耗

液氨

15000

公用工程用量

(1)

冷却水

吨/时

1630

(2)

设备负荷

KW

3375

供电负荷

2109

年耗电量

万度

1687.2

(3)

蒸汽

用量

15

压力

Mpa

1.4

6

三废排放量

废气(含NOx)

NM3/m

380

含NOx≤300PPM

废水(含HNO3)

Kg/h

废渣

7

运输量

输出硝酸

50000

8

装置定员

38

其中工人

36

技术人员

9

占地面积

M2

6240

其中厂房战地面积

558

建筑面积

2466

10

项目总投资

万元

6000

其中建设投资

5400

建设期利息

流动资金

600

11

工厂成本

单位成本

元/吨

924

年成本

4620

12

销售收入

6625

13

年利润总额

1664.15

14

年销售税金

340.85

财务评价指标

投资利润率

%

36.98

利税率

44.5

投资回收期(税后)

2.70

贷款回收期

税前内部收益率

税后内部收益率

劳动生产率

万元/人

 

第二章市场需求预测

2.1产品国内市场需求预测、市场现状及变化趋势

2.1.1国内现有生产能力

中国国内现有生产能力约450万吨。

2.2产品用途

(1)浓硝酸消费市场分布:

行业

化工

冶金

制药

其他

所占比例

65

20

(2)化工行业中分布:

炸药

染料

农药

硝盐

30

35

(3)江苏消费量约33.4万吨,分布如下:

厂家

梅兰

四力

扬农

红光

南京化工厂

淮河化工厂

新浦

3.0

1.5

2.0

4.5

16.5

2.3价格趋势

近年来硝酸的产量在节节攀升,而其耗量更是大幅度增长,市场的需求有近一半的脱节。

导致2004年下半年其价格增长较高,基本稳定在1800~2000元,从目前形势来看,其价格定位在1600元/吨较为合适。

第三章产品方案及市场规模

3.1产品品种及质量指标(GB/T337.1.2-2002)

稀硝酸浓度55%~60%

浓硝酸符合98酸标准

浓硝酸产品质量符合国家标准GB337.1-92,质量指标如下表

项目

97酸

98酸

HNO3的质量分数≥

98.0

97.0

HNO2的质量分数≤

0.50

1.0

硫酸的质量分数≤

0.08

0.10

灼烧残渣的质量分数≤

0.02

注:

硫酸含量的控制仅限于硫酸浓缩法制得的浓硝酸

稀硝酸产品质量符合国家标准GB/T337.2-2002,质量指标如下表:

指标

68酸

62酸

50酸

40酸

68.0

62.0

50.0

40.0

0.20

4.2生产规模

稀硝酸12500吨/年

浓硝酸37500吨/年

第四章工艺技术方案

4.1稀硝酸生产原理及生产方法选择

4.1.1工艺原理

工业上生产稀硝酸的方法几乎全部采用氨氧化法,即以氨为原料在铂为主体的网状铂合金催化剂下接触氧化生成NO,然后在氧气过量的条件下,NO氧化为NO2。

最后用水吸收制的稀硝酸。

主要反应过程如下:

4NH3+5O2=4NO+6H2O+216.7千卡

(1)

2NO+O2=2NO2+29.5千卡

(2)

3NO2+H2O=2HNO3+NO+17.59千卡(3)

总反应式NH3+2O2=HNO3+H2O(4)

由式(3)可知,在生成HNO3的过程中同时生成NO,NO需再氧化为NO2,再次被水吸收,故吸收过程中同时存在NO的再氧化过程。

氨氧化和NO氧化所需的氧均来于空气,故生产过程有大量的N2带入系统,最后在尾气中排入大气。

氨氧化过程中生成水,空气中也带入少量水分,但吸收过程中还需要补充一定量的水成为稀硝酸,浓度在50~60%,取决于压力、温度等操作条件。

4.1.2生产方法选择

氨氧化反应速度与压力关系不大,但压力对酸吸收有较大的影响。

故稀硝酸的生产方法分氨氧化和酸吸收二部分。

氨氧化与酸吸收均为常压,称为常压法。

氨氧化为常压,酸吸收为加压称为综合法。

氨氧化与酸吸收升到同一压力称为单加压法。

根据压力高低,又分低压法、中压法和高压法。

加压氨氧化后,又升压酸吸收称为双加压法。

生产方法的选择取决于生产规模,对环保的要求程度及当地的具体条件而定。

一般来说,大规模厂以双加压法为好,小规模厂可选择单加压法。

常压法生产装置因环保问题属国家禁止使用的工艺。

低压法生产装置,因其稀硝成品浓度较低造成浓缩蒸汽消耗高,同时尾气排放超标,不应选用;

双加压法因投资过大(国产化机组就需1个亿左右),同时公司合成氨产能不能与之形成配套而不宜采用;

故而本装置较为合理的工艺路线是在中压法和高压法间作出选择。

中压法硝酸工艺:

压力0.45Mpa(绝压)因其吸收压力较低,尾气需经碱洗处理(或其他工艺方法)方可达标排放。

高压法硝酸工艺:

压力0.945Mpa(绝压),其技术先进,能源利用合理,稀硝浓度高(58~60%),尾气(浓度〈300PPM〉无须处理可直接排放。

二种工艺方法的主要技术指标如下:

名称

中压法

高压法

操作压力

0.45

0.98

空气量Nm3/t100%HNO3

4252

铂消耗g/t100%HNO3

0.1

0.12

稀硝酸浓度%

50

60

消耗(t100%HNO3)

296

305

304

320

170

200

尾气浓度

500

300

投资(万元)(按5万吨计)

6730.45

生产成本元/吨

1075.8

1007.8

本装置推荐使用高压法,

4.2浓硝生产方法选择

浓硝酸不能由稀硝酸直接蒸馏。

因为硝酸和水的二元混合物蒸馏时形成共沸点,共沸点随压力变化而变化,但共沸点相对应的硝酸浓度几乎不变,故无法用直接蒸馏的办法制取浓硝酸。

工业上制取浓硝酸主要采用以下三种方法:

(1)脱水法

加入脱水剂,如硝酸镁、硝酸钙、硝酸锌、硫酸等,改变HNO3-H2O二元相图为三元相图,打破原有共沸点,经精馏制取98%的浓硝酸,该方法是主要制取浓硝酸的方法。

(2)直硝法

该方法是氨氧化制取NO,经浓硝酸氧化为NO2,再液化制取N2O4用纯氧和水在高压釜内直接氧化制取浓硝酸。

(3)超共沸酸精馏法

氨氧化制Nox,经冷却后析出冷凝酸,经酸水漂白塔后Nox返回系统,酸水排出系统,脱水后系统总物料超过稀硝酸的共沸点,经氧化塔、超共沸吸收塔、次共沸吸收塔和真空精馏塔等制得浓硝酸。

4.3工艺流程说明

4.3.1全厂总流程图

见附图

4.3.2稀硝酸工艺流程(高压法)简述

液氨经蒸发成为气氨后,再经过滤、加热进入氨-空混合器。

空气经过滤入鼓风机加压到0.98Mpa(绝)后经过滤进入空气预热器预热,再进入氨-空混合器与氨混合,混合气体充分混合后进入氧化反应器进行催化氧化反应。

氨被氧化成NO,高温混合气体依次进入NO再预热器、空气预热器、废热锅炉、铂过滤器、NO预热器回收热能。

再进入快速冷却器降温进入吸收塔,在吸收塔顶部加入尾气吸收塔底来的酸性水与从底部来的NO气体逆流接触生成稀硝酸,尾气进入尾气吸收塔与从顶部来的水进一步逆流接触脱除NO气体后进入NO加热器、预热器经氨还原工段去除残存的NO后进入再热器换热,温度提高到500℃进入透平机做功后,入排气筒放空。

流程见附图。

4.3.3浓硝酸工艺流程简述

稀硝酸工段来的稀硝酸与浓硝酸镁溶液经计量、混合后进入提馏塔。

稀硝酸中的水被硝酸镁吸收,硝酸蒸气进入精馏塔。

硝酸提浓后,一部分回流到精馏塔,一部分去漂白塔,经漂白后去成品槽。

吸收了水的硝酸镁进入膜式蒸发器浓缩成浓硝酸镁溶液,循环使用。

硝酸冷凝器中不凝性气体经水喷射器后排放。

工艺流程见附图。

4.4原材料及动力消耗

4.4.1稀硝酸原材料及动力消耗表(以100%吨硝酸计)

名称及规格

消耗量

液氨(98%)

Kg

g

锅炉给水

m3

0.6

吸收塔用水

0.873

237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 材料科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