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人教版一年级上册语文全册教案.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1421362 上传时间:2022-10-22 格式:DOCX 页数:7 大小:21.1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部编人教版一年级上册语文全册教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部编人教版一年级上册语文全册教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部编人教版一年级上册语文全册教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部编人教版一年级上册语文全册教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部编人教版一年级上册语文全册教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部编人教版一年级上册语文全册教案.docx

《部编人教版一年级上册语文全册教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部编人教版一年级上册语文全册教案.docx(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部编人教版一年级上册语文全册教案.docx

部编人教版一年级上册语文全册教案

2019年部编人教版一年级上册语文全册教案

本为WORD档,请点击地址全地址

我上学了

单元说明

儿童离开家庭,离开幼儿园,进入学校学习,角色发生了转换,对自我需要有一个新的认识,同时也面临对新环境的心理适应。

编排入学教育这部分内容就是为了帮助学生尽快完成角色转换,适应新的学习环境。

入学教育以儿童的口吻“我上学了”引领儿童走进学校生活,凸显了儿童的主体地位。

内容分“我是中国人”“我是小学生”“我爱学语”3部分。

3部分有着较强的逻辑关系从“我是中国人”身份的认同,到“我是小学生”角色的转换,再到“我爱学语”学科的定位,将情感熏陶、习惯养成与语言学习进行了有机整合。

第一部分以“我是中国人”为主题,渗透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

教材以蝴蝶页开篇,整幅画面以雄伟的天安门城楼、鲜艳的五星红旗为背景,展现了各民族小朋友,穿着各具特色的民族服装,欢快地团聚在一起的情景。

第二部分以“我是小学生”为主题,开启小学生学习生活的快乐旅程。

通过听读儿歌《上学歌》,体验“我”背着书包去上学的喜悦与自豪,同时又让儿童有一个鲜明的角色转换意识,知道从今天起,将要从家庭生活或幼儿园生活走向更有规律、有计划的小学学习生活了,明白做一名小学生的基本要求。

第三部分以“我爱学语”为主题,以图结合的方式,呈现了一些基本的语学习活动读书、写字、讲故事、听故事,激发儿童学语的兴趣。

让他们知道读书、写字是语学习的基本内容,初步了解读书、写字的正确姿势和执笔方法;以听、讲儿童喜爱的经典故事为切入口,通过观察插图,感受讲故事的乐趣,激发学习语的热情。

我上学了1

教学要点和时安排

分类内容时教学要点

1知道中国是我们的祖国,初步了解我国是一个多

我是中国人1民族的国家。

2感受作为中国人的自豪。

1听读儿歌,感受成为小学生的喜悦,体会与家庭

上我是小学生2生活、幼儿园生活的不同。

学2认识老师、同学,感受同学间的友爱,参观校

了园,初步树立小学生的角色意识。

1了解语学习的基本内容和意义;初步体会正确

我爱学语2的读书、写字姿势和执笔方法。

2通过听故事、讲故事,感受语学习的快乐。

我是中国人

教材解析

本以“我是中国人”为主题,展现了身着各民族服装的小学生背着书包,手拉着手,肩并着肩,快乐地团聚在一起的画面。

各民族小学生一张张动人的笑脸传达出快乐、幸福的情绪。

画面右上方配有字“我是中国人”,犹如各民族小学生们的真诚呐喊,传达出作为中国人的自豪感。

通过图画告诉学生庄严的天安门城楼、鲜艳的五星红旗,是我们祖国的象征;我们的祖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

通过画面观察与听读“我是中国人”,感受作为中国人的自豪,激发爱国之情。

这是对入学第一天小学生的人生洗礼。

教学目标

1通过听读句子,知道中国是我们的祖国,感受作为中国人的自豪。

2通过观察图画,初步了解我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

【教学重点】知道中国是我们的祖国,感受作为中国人的自豪。

【教学难点】初步了解我国是个多民族的国家。

教学建议

建议教学时观察画面与讲述有关的少数民族故事、举行升旗仪式等结合,感受作为一个中国人的自豪。

1知道中国是我们的祖国,培养爱国主义感情。

简单提示世界上有很多国家,中国是其中一个国家。

可以出示中国地图,初步认识中国。

借助插图,引导学生观察画面中的远景,说说看到了什么,从中了解雄伟的天安门是中国的重要建筑标志。

有的学生在幼儿园大班期间已经在“祖国”的主题学习中接触过天安门,有的学生甚至已经去过天安门,可以让这些学生说说自己的感受。

教师出示国旗,启发学生说说这是什么,在哪里见过。

告诉学生升国旗时,要立正向

我上学了3

国旗敬注目礼。

在初步认识国旗的基础上,教师播放国歌,有条的可以播放天安门广场的升旗仪式,让全体学生起立伴随着国歌向国旗敬注目礼。

并告诉学生中国就是中华人民共和国。

可以引导学生说一说我们的祖国是中华人民共和国。

2了解中国是多民族国家,了解自己民族的特点,增强民族自豪感。

引导学生看图了解中国有56个民族。

重点启发学生说说自己是什么民族的,自己民族有什么特点。

也可以引导学生说说自己民族的服装、节日等,激发民族自豪感。

还可以引导学生看图说说自己知道的其他民族的特点。

在看图交流的基础上,从图画中感受各民族小朋友团聚在一起的快乐,从中体会我们每个中国人都爱自己的国家。

教师带领学生有感情地读一读我是中国人。

教学中,注意在引导学生观察图画、了解祖国的一些相关知识的过程中,体现语性,充分进行听、说、读的语实践活动。

如,能跟着老师说说“我是中国人。

”“我们的祖国是中华人民共和国。

”“我们的祖国有56个民族。

教学资

插图说明。

我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有汉族、蒙古族、回族、藏族、维吾尔族等56个民族。

各民族有不同的生活习惯和民族服饰。

教学设计举例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揭示题

1播放歌曲《大中国》,提问这首歌唱的是什么?

引导从通俗易懂的

学生说中国是我们的家。

歌曲入手,结合图

2出示插图,提问图上这些小朋友都是中国人吗?

为画进行教学,易调什么他们穿的衣服不一样?

动学生的学习兴趣。

讲解我们的国家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一共有56个民族,其中汉族人数最多。

虽然民族不一样,但我们都是中国人,是一家人。

3讲解不同民族的故事,引导学生认识壮族、回族、满

族、藏族等。

我上学了5

二、看图说话,听读句子1引导学生观察画面中的远景,说一说看到了什么。

(1)引导学生看图简单介绍天安门。

(红的墙、黄的瓦)

(2)引导学生认识五星红旗。

五星红旗是我们的国旗,是

我们伟大祖国的象征。

出示天安门前升国旗的图片或录像,加深对国旗的认识。

2提问天安门是中国的象征,是我们国家的代表性建筑,你还知道我们国家的哪些代表性建筑?

(教师事先可准备相关图片进行展示,如故宫、长城。

3教师带读句子我是中国人。

三、唱一唱,跳一跳师生一起唱《我们的祖国是花园》。

四、朗读儿歌,激发情感

1朗读儿歌。

我爱鲜花,我爱白鸽,我爱万里长城,我爱长江黄河,我是中国人,我爱我的祖国。

2跟读句子。

教师我们为自己是中国人而感到自豪。

齐读我是中国人。

通过看图说话,让学生初步了解天安门等中国的标志,增强“我是中国人”的自豪感。

刚入学的孩子注意力集中的时间比较短,中间穿插和学习内容有关的间操,不仅能缓解学生的疲劳,还能激发学生继续学习的热情。

通过朗诵儿歌,激发学生热爱祖国的情感。

6

我是小学生

教材解析

本呈现了一首流行于上个世纪五六十年代的儿童歌曲《上学歌》,它曾伴随一代又一代的小学生走过童年时代。

歌词通俗易懂,曲调简洁欢快,凸显“我是小学生”这个主题。

图画中红红的太阳挂在天空中,小鸟在欢快地飞翔,同学们背着新书包三两成群,有说有笑地走在上学的路上,表达了小学生快乐上学的情绪与乐观向上的态度。

画面正上方配有字“我是小学生”,鲜明的角色定位,让学生知道快乐的小学生活开始了。

“我是小学生”既点明小学阶段快乐的学习旅程的开始,又借助儿歌提示做一名小学生“不迟到、爱学习、爱劳动”等一些基本要求。

通过图片观察、儿歌听读,学生可以初步感受同学间的纯真友情,激发成为一名小学生的自豪感。

教学目标

1观察图画,听读儿歌,初步感受成为小学生的喜悦。

2认识同桌、周围同学及老师,熟悉教室,参观校园,感受同学的友爱、教师的亲切、校园的美丽。

3初步了解做一名小学生的基本要求,建立小学生的角色认同感。

【教学重点】认识同学和老师;参观校园,熟悉教室;初步感受成为小学生的喜悦。

【教学难点】初步了解做一名小学生的基本要求。

教学建议

本以“我是小学生”为主题,《上学歌》简洁欢快,贴近生活。

建议教学时,采用多种形式听读、跟读,让学生感受儿歌的韵律,体会上学后的变化。

1激发学习兴趣,感受上学的喜悦。

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按照一定的顺序观察图画,说说同学们是怎样的,感受同学间的友

情与共同学习的快乐。

还可以引导学生联系自己,说说第一天上学自己是怎么做的,心情

我上学了7

怎样,感受成为小学生的喜悦。

可以顺势带读“我是小学生”。

多种形式朗读儿歌。

教师可以通过范读、带读,让学生听读、跟读,从而学会听读此

首儿歌。

有条的学校还可以播放《上学歌》,让学生在边听边唱中感受儿歌的韵律,感受上学的乐趣。

2认识老师同学,了解学校生活。

认识老师和同班同学。

教师可以先简单介绍班级的总人数及男、女生人数,呈现程

表,介绍各学科任老师。

接着以同桌、四人小组等形式,组织学生相互认识,然后可以请学生上台,进行简单的自我介绍“我是××学校一年级的小学生。

”“我叫××,我特别喜欢什么或者有什么特长。

参观校园。

教师可以带领学生参观校园,参观阅览室、图书室、科学实验室、美术室、音乐室、电脑室、心理辅导室等专用教室;认识与他们在校生活密切相关的地方,如厕所、传达室、食堂、卫生室。

一边参观一边认认标识牌,熟悉校园。

教师还可启发学生说说读小学和读幼儿园有什么不同、对新学校有什么印象、认识了哪些新同学等。

组织学生交流自己印象最深或者最喜欢的地方,引导学生关注变化,接受环境改变,激发学生热爱学校、向往学习生活的感情,从而顺利实现角色转变。

3了解小学生的基本要求。

儿歌中“不迟到、爱学习、爱劳动”是小学生最基本的要求,教师可借助儿歌,引导学

生看图说说哪些时候不能迟到,什么样的行为是爱学习、爱劳动的行为。

开学第一周,各学科都有入学教育的内容,教师要重视学科特点,在观察图画、读儿

歌的基础上,凸显语学科听说能力的培养,引导学生自我介绍时能说清楚一两句话,做到声音响亮,吐字清晰,态度自然。

教学资

1问好歌。

小学生,有礼貌,见到老师敬个礼,见到同学问声好,快快乐乐上学校。

2发言歌。

要发言,先举手。

人站正,声音响。

吐字清,大家明。

3上歌。

丁零零,上了,快进教室坐好,书具放整齐,等待老师上。

老师说话认真听,提出问题声音响,大家夸我做得好。

8

我爱学语

教材解析

本围绕“我爱学语”的主题,由3幅图和4个词语组成,分成两个板块。

第一、二幅图以良好的读写习惯为主题。

第一幅图上,一位女同学正在读书,她坐姿

端正,身体自然放松,双手拿书,书本直立略向外倾斜,眼睛和书本保持一尺左右的距离。

第二幅图上,一位男同学正在写字,作业本平放,他头正、肩平、背直,胸离桌一拳,眼离本子一尺,两臂平放桌上,左手按本,右手执笔。

他用右手拇指和食指握住笔杆下端,距离笔尖约一寸,同时用中指在内侧抵住笔杆,无名指和小指依次自然地放在中指的下方并向手心弯曲,笔杆握得松紧适度,笔杆上端稍稍向右偏,紧贴虎口上,与纸面约成45°角。

两幅图的左上角分别配有字“读书”“写字”。

这两幅图可以让学生初步了解读书、写字的姿势和执笔的方法,为今后养成良好的读书、写字习惯打好基础。

第三幅图以同学一起讲故事、听故事为主题。

图中4名小学生正在津津有味地讲故事、听故事,从他们的头饰中可以看出,一名男生正在绘声绘色地讲述《西游记》中的故事,另三名小学生听得津津有味。

4名小学生都戴着头饰,这可以让学生既了解故事的内容,又感受学语的乐趣。

这3幅图让学生初步了解语学习的基本内容,感受语学习的快乐和意义。

初步体会读书、写字的正确姿势和正确的执笔方法,为养成良好的语学习习惯打好基础。

教学目标

1了解语学习的基本内容和意义。

依据画面提示,初步体会读书、写字的正确姿势和正确的执笔方法。

2通过讲故事、演故事,感受语学习的快乐。

【教学重点】了解语学习的基本内容,感受语学习的快乐和意义。

【教学难点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小学教育 > 语文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