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1421255 上传时间:2022-10-22 格式:DOCX 页数:30 大小:44.0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0页
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0页
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0页
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0页
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0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docx

《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docx(3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docx

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

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

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

题:

(2013·江苏卷)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5~8题。

李丰,字安国,故卫尉李义子也。

黄初中,以父任召随军。

始为白衣时,年十七八,在邺下名为清白,识别人物,海内翕然,莫不注意。

后随军在许昌,声称日隆。

其父不愿其然,遂令闭门,敕使断客。

初,明帝在东宫,丰在文学中。

及即尊位,得吴降人,问:

江东闻中国名士为谁?

降人云:

闻有李安国者。

是时丰为黄门郎,明帝问左右安国所在,左右以丰对。

帝曰:

丰名乃被于吴越邪?

后骑都尉、给事中。

帝崩后,为永宁太仆,以名过其实,能用少也。

正始中,迁侍中尚书仆射。

丰在台省,常多托疾,时台制,疾满百日当解禄。

丰疾未满数十日,辄暂起,已复卧,如是数岁。

初,丰子韬以选尚公主,丰虽外辞之,内不甚惮也。

丰弟翼及伟,仕数岁间,并历郡守,丰尝于人中显诫二弟。

及司马宣王久病,伟为二千石,荒于酒,乱新平、扶风二郡而丰不召,众人以为恃宠。

曹爽专政,丰依违二公间,无有适莫,故于时有谤书曰:

曹爽之势热如汤,太傅父子冷如浆,李丰兄弟如游光。

其意以为丰虽外示清净,而内图事,有似于游光也。

及宣王奏诛爽,住车阙下,与丰相闻,丰怖,遽气索,足委地不能起。

至嘉平四年宣王终后,中书令缺,大将军谘问朝臣:

谁可补者?

或指向丰。

丰虽知此非显选,而自以连婚国家,思附至尊,因伏不辞,遂奏用之。

丰为中书二岁,帝比每独召与语,不知所说。

景王知其议己,请丰,丰不以实告,乃杀之。

其事秘。

丰前后仕历二朝,不以家计为意,仰俸廪而已。

韬虽尚公主,丰常约敕不得有所侵取,时得赐钱帛,辄以外施亲族;及得赐宫人,多与子弟,而丰皆以与诸外甥。

及死后,有司籍其家,家无馀积。

(节选自《三国志》裴松之注引《魏略》)

5.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其父不愿其然

然:

这样

B.及即尊位

及:

等到

C.时台制,疾满百日当解禄制:

节制

D.丰尝于人中显诫二弟

诫:

警告

〖试题解读〗本题考查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的能力。

A.然是这样的意思,古文中常出现,如《劝学》中有虽有槁暴,不复挺者,使之然也的句子。

B.及是等到到了……的时候的意思,在古文中出现的频率也很高,如《项羽本纪》中有及楚击秦,诸将皆从壁上观的句子。

C.制,句中将制理解成节制,显然不合语境,结合下文,应解释为制度。

D.诫是个常用词,古文中既可理解成告诫,也可以理解成警告。

警告这一义项至今还保留在一些词语中,如诫勉。

答案:

C。

〖参考译文〗

李丰,字安国,是以前卫尉李义的儿子。

黄初年间,凭借父亲的关系被征召随军。

当初还是一介平民的时候,年纪在十七八岁,在邺下有品行纯洁的名声,善于品评人物,天下的人一致称颂,没有不重视他的。

后来随军到许昌,声誉一天比一天高。

他的父亲不愿意他这样,于是让他闭门,命令他断绝同客人往来。

起初,明帝还是太子,李丰是文学侍从。

等到明帝登基,得到吴国一个投降的人,问他:

你在江东听说中原地区的名士是谁呢?

投降的人回答说:

听说有个叫李安国的人。

当时李丰担任黄门郎,魏明帝问左右臣子安国在哪里,左右臣子用李丰来回答。

明帝说:

李丰的名字竟然在吴越广为传扬吗?

后来李丰任骑都尉、给事中。

明帝死后,李丰担任永宁太仆,因为他的名声超过了他的实际才能,能够被任用的机会很少。

正始年间,李丰升任侍中尚书仆射。

李丰在台省,经常假称有病,当时台省的制度,有病满一百天应当停止俸禄。

李丰称病不满几十天,就暂时复出工作,不久又称病休养,像这样达几年。

起初,李丰的儿子李韬被选中娶公主为妻,李丰虽然表面上推辞,而内心不怎么害怕。

李丰的弟弟李翼及李伟,做官几年之间,都担任郡守。

李丰曾经在众人面前公开告诫两个弟弟。

等到宣王司马懿长久生病,李伟担任二千石的官职,沉溺于酒中,使新平、扶风二郡的治理混乱,而李丰却放任不管,众人认为他这是依仗得宠而不问事。

曹爽专权,李丰在曹爽、宣王司马懿两派之间态度暧昧,李丰似乎没有什么偏心,所以当时有毁谤他的文字说:

曹爽的权势如开水一样热,太傅父子的气势如浆水一样冷,李丰兄弟如游动的光。

它的意思是认为李丰虽然对外表现出无欲无求,而内心却有所图谋,就好像游光一样。

等到宣王司马懿上奏诛杀曹爽,把车停在宫阙之下,把情况告诉李丰,李丰害怕,立即吓得大气不敢出,腿脚像粘在地上迈不动步了。

到了嘉平四年宣王死后,中书令一职空缺,大将军征询朝臣意见:

合适补任的人为谁?

有人提出李丰。

李丰虽然知道这不是显要的职位,但自认为同国君联姻,想依附皇上,就伏地谢恩没有推辞,于是大将军上奏朝廷任用他。

李丰担任中书令两年,皇帝接连单独召见他与他说话,不知说的什么。

景王知道他们议论自己,请求李丰(告诉他情况),李丰不以实情相告,景王就杀掉了他。

这件事做得很隐秘。

李丰当官前后经历两代皇帝,不把家产放在心上,仰仗俸禄生活而已。

李韬虽然娶了公主,李丰经常约束命令他不得侵占夺取财物,不时地得到皇上赏赐的钱帛,就用来送给亲族;如果是得到赏赐的宫人,别人大多送给自己的子弟,而李丰都把他们给自己的那些外甥。

等到他死后,有关部门登记他的家产,家中没有多余的财物。

江苏省《考试说明》对古代诗文阅读提出的要求是:

阅读浅易的古代诗文。

浅易指合格的高中毕业生能够基本读懂的程度。

1.识记A

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

名句不限于教材内容,名篇篇目见附录。

2.理解B

(1)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

(2)理解常见文言虚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

常见文言虚词:

而、何、乎、乃、其、且、若、所、为、焉、也、以、因、于、与、则、者、之。

(3)理解与现代汉语不同的句式和用法

不同的句式和用法:

判断句、被动句、宾语前置、成分省略和词类活用。

(4)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

3.分析综合C

(1)辨析文句意义

(2)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

4.鉴赏评价D

考查材料以唐宋诗词为主,也可选择其他时代、其他体裁的作品。

(1)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

(2)评价文章的思想内容和的观点态度

江苏省《考试说明》在古代诗文阅读的理解能力层级所列的四个考点,本单元涉及两个:

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

理解常见文言虚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

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包含三层意思:

其一,理解一词体现文言文阅读方面的要求,告诉我们不考对词义的死记硬背,不在名词术语上做文章,而是着眼全篇,根据文意去感悟;其二,常见告诉我们,所考内容为文言文中出现频率较高或中学教材中经常涉及的实词,而不考那些生僻难懂的;其三,文中说明这些文言实词的含义是在上下文中体现出来的,而不是单纯字典的释义,须结合语境作判别。

具体涉及一词多义、古今异义、通假、偏义、活用等语言现象。

课改前《教学大纲》所列必须掌握的120个常见实词(见《附录》),可作为我们复习的范围。

理解常见文言虚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有三个要点:

着眼于理解,立足于常见,侧重于用法。

在文中的用法是相对于在词典中的用法而言的,这里大致表现为常见用法。

所谓用法,应该包括三个方面:

一是虚词的词性,二是虚词的语法作用,三是虚词与现代汉语语词的对应关系。

尤要提醒考生注意的是,2014年《考试说明》中规定的常见文言虚词增加了乎也者,达18个。

这18个虚词的意义和用法,可参见本书附录。

备考中,除了必须熟记这18个虚词的意义和用法,还要注意兼词和复音虚词。

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

考点透视

命题范围:

江苏卷对文言实词的考查以单音节词为主,也涉及双音节词;以一词多义为主,同时涉及对词类活用、古今异义、通假字的考查。

考查对象多为常见常用词,即附录中所举的120个实词,这提醒我们在学习文言文时,要注意出现频率较高的实词。

此外,近年也偶有生僻词出现,比如,2009年的魁垒,2010年的容止,2011年的戢蠲,这类词语的词义要根据上下文来判断。

命题方式:

高考对这一考点的考查,主要体现在选择题(实词释义正误判断)和翻译题上。

设误特点:

1.不辨词义:

主要是针对一词多义的现象,命题者常常用以甲义项代替乙义项的方式设置错误。

2.忽略活用:

命题者有意忽略某一词的活用现象,用活用前的词义解释它,设置答题陷阱。

3.以今释古:

命题者常借用以今义释古义的方式考查学生对实词的掌握情况,这种设误角度多针对古今异义词而言。

4.不看语法:

命题者常常会通过故意忽略词间搭配,造成词性错误的方式命题。

典题例析

例1:

(2010·江苏卷)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5~8题。

南阳县君谢氏墓志铭

欧阳修

庆历四年秋,予友宛陵梅圣俞吴兴,出其哭内之诗而悲曰:

吾妻谢氏亡矣。

丐我以铭而葬焉。

予未暇作。

居一岁中,书七八至,未尝不以谢氏铭为言,且曰:

吾妻故太子宾客谢涛之女、希深之妹也。

希深父子为时闻人,而世显荣。

谢氏生于盛族,年二十以归吾,凡十七年而卒。

卒之夕,殓以嫁时之衣,甚矣吾贫可知也。

然谢氏怡然处之,治其家,有常法。

其饮食器皿,虽不及丰侈,而必精以旨;其衣无故新,而浣濯缝纫必洁以完;所至官舍虽卑陋,而庭宇洒扫必肃以严;其平居语言容止,必怡以和。

吾穷于世久矣,其出而幸与贤士大夫游而乐,入则见吾妻之怡怡而忘其忧,使吾不以富贵贫贱累其心者,抑吾妻之助也。

吾尝与士大夫语,谢氏多从户屏窃听之,间则尽能商榷其人才能贤否,及时事之得失,皆有条理。

吾官吴兴,或自外醉而归,必问曰:

‘今日孰与饮而乐乎?

’闻其贤者也则悦;否,则叹曰:

‘君所交皆一时贤隽,今与是人饮而欢邪?

’是岁南方旱,仰见飞蝗而叹曰:

‘今西兵未解,天下重困,盗贼暴起于江淮,而天旱且蝗如此。

我为妇人,死而得君葬我,幸矣!

’其所以能安居贫而不困者,其性识明而知道理多类此。

呜呼!

其生也迫吾之贫,而殁也又无以厚焉,谓唯文字可以著其不朽。

且其平生尤知文章为可贵;殁而得此,庶几以慰其魂,且塞予悲。

此吾所以请铭于子之勤也。

若此,予忍不铭?

(选自《欧阳修全集》,有删节)

5.对下列句子中加点字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年二十以归吾

归:

出嫁

B.其平居语言容止

容止:

形貌

C.谓唯文字可以著其不朽

著:

彰显

D.庶几以慰其魂

庶几:

希望

〖思维导引〗A.归释为出嫁,现代汉语不常见,但为其基本义项,中学教材有后五年,吾妻来归,时至轩中,从余问古事(归有光《项脊轩志》),代入文中亦可通。

B.容止应为并列式语素构成的合成词。

容,仪容;止,举止。

不单指形貌。

C.著有明显,显出写作登记等意,将彰显代入原文可推断意思正确。

D.庶几有差不多意思,表可能;也有但愿的意思,表希望。

结合语境来看,此处作希望讲符合文意。

答案:

B。

〖参考译文〗

庆历四年的秋天,我的朋友宛陵梅圣俞先生从吴兴来看我,拿出他悼念亡妻的诗作,并悲伤地说:

我的妻子谢氏死了。

请我写一篇墓志铭来安葬她。

我当时没有空闲写作。

过了一年,他写了七八封书信来,书信中没有不提到给谢氏写墓志铭的,并且说:

我妻子是已故太子宾客谢涛的女儿、谢希深的妹妹。

希深父子当时都是很有名望的人,并且世家荣耀。

谢氏生在一个富盛的家族,她20岁嫁给了我,总共过了17年就去世了。

死的那天晚上,用出嫁时的衣服(给她)穿上入棺,我的贫穷超乎寻常,就可以知道了。

可是谢氏却安适自在(不嫌弃),治理家庭,有她一贯的办法。

家里的饮食器皿,虽然不是很多,但(饭菜)一定做得精细又美味;我们的衣服不论旧的新的,都一定清洗得干干净净,并缝补得整整齐齐;居住的房舍虽然简陋卑微,但一定把庭院洒水清扫得干净整洁;她的一言一行和日常起居,都很和悦从容。

我一世贫穷由来已久,外出时有幸能与贤士大夫共游而感到快乐,回家又能见到我妻子的淡静怡然从而忘掉烦忧,让我不因为财富多少、地位高低而焦虑,这是妻子对我的帮助吧。

我经常与士大夫交谈,谢氏多从屏风后悄悄听我们谈话,过后,她对某人的才能、品德好坏以及时事的得失都能作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小学教育 > 语文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