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认识的数Word文档格式.docx
《我们认识的数Word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我们认识的数Word文档格式.docx(1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二、说一说:
1、(出示课件:
课本P22教室图及录音)
师提出听的任务:
这几个小朋友在说话时用了哪几个数?
(42,75,36,54)
提问:
这几个数中谁最大?
谁最小呀?
你也能用100以内的数来说一句话吗?
学生四人小组互相说一说,集体交流。
指名学生说。
3、师示范用2个数说话.
例:
今天我在路上共看见了10辆公共汽车,碰到了16个小朋友。
师:
你能用2个或更多的数来说话吗?
教师还可示范用基数、序数来说话。
我们的宿舍里楼共有18层,我家住在第6层。
4、想一想:
刚才我们说的话中都有什么?
小结:
我们刚才说的话中都有数,有了数就讲清楚了,讲具体了,生活中没有数还真不行!
5、师示范用年龄来说话,引出年龄这一话题。
(出示课件:
课本P22全家福图)
问题:
小明家有一个人,今年是64岁,这个人可能是谁?
还可能是谁?
为什么?
(出示答案:
爷爷)
小明家有一个人,年龄比爷爷小一点,这个人可能是谁?
(答案:
奶奶)那你能猜猜奶奶今年多大吗?
(62岁)
小明家有一个人,年龄和你们差不多,这个人是谁?
(小明)
三、猜一猜:
1、教师先出示中等大小的糖果和一个透明的小杯,猜一猜:
一杯大概能装几粒?
请一学生上台动手验证猜想。
2、(出示大糖)提问:
如果装这样的糖呢?
猜一猜大约能装多少粒?
动手验证,把装的糖数一数,看看你猜对了吗?
3、(出示课件:
板栗、大米、黄豆、花生图片)
猜一猜装一小杯,以上四种东西什么的数量会最多?
什么的数量会最少?
(让学生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来判断,培养学生初步的数感。
)
你是怎么想的?
装什么东西会比装板栗的数量更少呢?
装什么会比大米的数量更多呢?
(发散提问,开拓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的思维创新能力。
4、师演示:
将一杯大米和一杯板栗混在一起,重新用杯子去装,会出现什么样的情况呢?
提供几种可能出现的情况:
一杯
一杯多
两杯
两杯多
到底会怎样呢?
请你回家和爸爸妈妈一起做一做实验!
想一想:
这到底是为什么?
5、区间套游戏:
请一个学生在黑板上写下一个两位数,学生当小老师,用“小一些、大一些、大的多、小的多“等语言来描述,教师来猜这个数。
师生玩。
小组内互相玩。
四、数一数:
在校园里、社区里找一找,数一数,你能找到哪些数?
下次说给老师听,看谁找到的数最多。
五、小结:
小朋友们,在我们的生活中,处处都有数学,只要你做个有心人,多观察,多思考,你一定能发现更多的数学奥秘,你们愿意吗?
宝应县范水中心小学王翠莲
教科书第22-23页我们认识的数。
1、通过实践活动,学生学会用100以内的数说一句话,了解数字在日常生活中的简单应用。
2、在活动中,培养学生与他人合作交流的经验,增强用数字观念看周围事物以及日常生活的意识。
3、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获得积极的数学学习情感。
教学重点:
用100以内的数说句话。
估算
教学难点:
教具、学具准备:
数字娃娃,糖果、花生米、黄豆、记录纸
出示形态各异的100以内的数字娃娃,自然导入主题。
小朋友们看,谁来了?
今天,我们班来了许多的数字娃娃来和我们做游戏,你们开心吗?
一、说一说
1、你们会用100以内的数字娃娃说一句话吗?
学生独立思考,小声说一说,再指名说,鼓励学生多说。
教师可帮助开拓视野,进行示范。
如:
我班有47名同学,男生25人,女生22人。
我家的电视机能收到27个频道。
我们的住宅小区住了86户人家。
我家买了55个苹果。
同桌先自由讨论,再指名回答。
2、你能说一说家中每个人的年龄吗?
学生根据课前收集的信息,说出家中每个人的年龄。
先同桌互相说一说,再指名个别回答,尽量让每一个学生都能说出自己收集的信息。
3、玩游戏:
猜猜他是谁。
教师:
小明家中有一个人,今年是64岁,这个人是谁呢?
你能猜出来吗?
组织学生看图并进行小组讨论,全班交流说说是怎么猜的。
讲述:
你们都猜对了,在你们的家里,爷爷、奶奶的岁数比较大,一般在60岁左右,爷爷妈**年龄中等,大约三十几岁,而你们的年龄是最小的,今年还不到10岁。
二、猜一猜
教师说明活动要求:
组员按要求操作,小组长记录组员猜数,数数的结果。
①抓一把糖,数数有几粒。
②抓一把花生米,有猜再数。
③抓一把黄豆,先估计再数。
各小组长汇报各组结果,并评选出"
合作优胜组"
。
请几名学生把自己猜数,数数的结果告诉大家。
猜花生米的粒数为什么比糖粒数多呢?
指名说。
教师说明:
有的小朋友刚才猜的没动脑筋,乱猜了一个数,可能不是太准,而有的小朋友认真动脑筋了,所以猜的比较准。
三、数一数
要求:
学生说出自己在校园里能数出哪些物体的个数。
从二楼到一楼共走了25级楼梯
校园里有43棵树
从篮球场的这一头到那一头,我走了42步。
教师带着学生在校园里走一走,学生按要求数一数。
指名回答:
让每个学生都能发表自己的见解。
学生按教师的要求分组活动,各组进行汇报,汇报完毕,回教室。
教师评价:
刚才小朋友表现得非常出色,观察得真仔细,数得也非常好,在我们的生活中处处都有数学知识,只要我们小朋友做个有心人。
小朋友,今天,你们与数字娃娃玩得开心吗?
你们为什么觉得开心?
我们认识的数
作者:
江苏省无锡师范附属小学杨晨
国标苏教版第二册P22“我们认识的数”。
教学目的:
1、进一步了解数在不同的背景中具有不同的意义。
2、对生活中的数有一定的认识。
3、能用数来表达,交流。
4、对数的多少能有一定的估计能力。
1、糖,花生米,黄豆,枣子若干,盆三个,表格一张。
2、相关信息。
3、课件。
小朋友,我们已经认识了100以内的数,今天我们就来说一说、猜一猜、数一数,我们认识的数和数做做游戏。
1、学生说数。
(1)示范:
(课件)
(2)让学生汇报收集到的数据。
用数可以说清楚许多事情。
(3)在小朋友说数的过程中,我发现有许多同学都说到了“*”这个数,请说到“*”的同学再说一遍。
同样的一个数在不同的情况下可以表示不同的意义!
2、老师说数
(1)鞋子:
从鞋号中你们知道谁的鞋最大,谁的鞋最小吗?
(2)门票:
这是宜兴三洞的票价,看了这三个不同的价格你想到了什么?
小结:
从不同的数中我们看到了同一类事物之间的差别!
3、说年龄,填表。
我
爸爸
妈妈
爷爷
奶奶
(1)请五个小朋友汇报自己和家人的年龄。
(2)仔细观察这五个小朋友的年龄。
你能来说一说,我们自己的年龄大概是几岁吗?
(3)说说我们小朋友的爸爸妈妈的年龄大概是多少岁?
(4)用自己的话来描述一下爷爷奶奶年龄。
(5)小明要考考大家了,先让我们找到小明家——白云路84号。
小明的家人中,今年64岁的,可能是谁?
(6)猜一猜杨老师的年龄,怎么样?
小结过渡:
小朋友,通过刚刚的说数,我们对数有了进一步的认识。
下面让我们和数做个游戏。
1、明确规则。
2、活动开始。
(1)抓糖:
请几组汇报。
怎么会抓得有多有少?
(手有大小,抓得有松紧。
(2)抓花生:
猜猜看同样是1号小朋友紧紧地抓一把花生米大约会有多少粒?
猜得对不对?
想一想你有什么办法知道?
按刚才的分工来完成抓花生的活动。
(指导填表)。
猜
数
(3)抓黄豆:
猜一猜抓一把黄豆大约有多少粒?
然后再数一数。
黄豆比较多。
怎样数可以又对又快?
继续按分工完成,填好表格。
3、汇总5组的数据,看着表格中的数据讨论。
(1)这种类型的糖小朋友紧紧地抓一把大约可以抓多少?
花生米呢?
黄豆呢?
(2)看看上面的图再看看表格中的数对照一下你有什么发现?
4、展示一颗红枣,估计可能会抓多少颗?
5、引导学生一起小结:
看来同样的手去抓不同的东西,东西越大,抓的个数就越少,东西越小,抓的个数就越大。
要使猜得与实际比较接近,得仔细观察,多多思考。
6、其实刚才同学们的“猜”也可以说是估计,这是一项本领,不光抓花生、抓黄豆的时候要用到估计,平时学习生活中很多地方都要用到估计。
(举例)
三、总结(略)
四、数一数
(1)快下课了,美丽的校园在召唤我们,你看已经有小朋友走向了校园数数了!
(看课件)
(2)小朋友,你觉得还有什么可以数的呢?
就让我们奔向校园的怀抱,出去数一数吧!
P22、23。
1、用学过的100以内的数描述生活中的事物,培养数感。
2、培养估算的意识,提高估算能力。
3、积累活动经验,学会与他人合作与交流,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和自信心,增强用数学的观念看周围的事物和看日常生活的意识。
教学过程
教师帮助
学生活动
说一说
1、你能在生活中找到100以内的数吗?
比一比,谁说得多,谁说得好。
2、×
×
家有一个人,今年是64岁,这个人可能是谁?
只要细心观察,你还会在生活中发现更多的数。
比如:
全班交流。
猜一猜
1、抓一把糖,会有多少粒?
(数一数)
(将汇报的结果作适当板书。
2、猜花生米的粒数。
(1)抓一把花生米,不要数,先猜一猜大约有多少粒?
把你估计的结果告诉组长。
(2)把手中的花生米数一数,数的结果告诉组长。
(3)你能把自己猜数、数数的结果告诉大家吗?
(做适当板书)你猜得怎么样?
(4)你是怎么猜的?
为什么一把花生米比一把糖的粒数多?
原来,猜测也有一定的方法呢!
我们一般叫做“估计”。
3、猜黄豆的粒数。
(1)抓一把黄豆,不要数,先估计一下大约有多少粒?
(2)把手中的黄豆数一数,数的结果告诉组长。
(3)你觉得自己估计得怎样?
你是怎样估计的?
(4)请同学说说自己估计的方法。
一粒黄豆比一粒花生米小得多,所以在估计的时候应该想到一把黄豆比一把花生米的粒数多得多,这样估计出的结果就会和实际的结果比较接近。
小组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