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整word版)部编版五年级下册语文各课重点资料.doc

上传人:b****9 文档编号:141949 上传时间:2022-10-04 格式:DOC 页数:18 大小:70.2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完整word版)部编版五年级下册语文各课重点资料.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完整word版)部编版五年级下册语文各课重点资料.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完整word版)部编版五年级下册语文各课重点资料.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完整word版)部编版五年级下册语文各课重点资料.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完整word版)部编版五年级下册语文各课重点资料.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完整word版)部编版五年级下册语文各课重点资料.doc

《(完整word版)部编版五年级下册语文各课重点资料.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完整word版)部编版五年级下册语文各课重点资料.doc(1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完整word版)部编版五年级下册语文各课重点资料.doc

第一单元童年往事情

一《古诗三首》

A《四时田园杂兴(其三十一)》【宋】范成大

1断句:

昼出/耘田/夜绩麻,村庄/儿女/各当家。

童孙/未解/供耕织,也傍/桑阴/学种瓜。

2字词:

杂兴:

随兴而写的诗

昼:

白天

耘田:

在田间除草

绩麻:

把麻搓成线

儿女:

男女

当家:

男女都不闲着,各自做各自的事情

童孙:

孩子们

解:

理解,懂得

供:

从事

傍:

靠近

阴:

树荫

3译文:

白天触地,夜晚搓麻线,农家男女各自都忙着自己的事情。

小孩子们不会耕地也不会织布,但也在桑树荫附近学着种瓜。

4主题:

《四时田园杂兴》描写了乡村农民耘田、绩麻以及儿童学着大人的样子种瓜的情景,展现了农家夏天忙碌时热烈的劳动场面,塑造了农村儿童天真、勤劳、可爱的形象,流露出诗人对热爱劳动的农村儿童的喜爱和赞美之情。

5重点:

三幅画面:

1.昼景(耘田)。

2.夜景(绩麻)。

3.儿童学种瓜。

前两句:

农家人日夜劳碌,紧张地劳动,可以看出他们朴素、善良、勤劳的特点,表达了诗人对劳动人民的敬重之情。

后两句:

有趣味性,小孩子模仿大人种瓜是农村常见的现象,表现了农村儿童的天真可爱,表达了诗人对热爱劳动、天真可爱的农村儿童的喜爱和赞美之情。

B《稚子弄冰》【宋】杨万里

1断句:

稚子/金盆/脱晓冰,彩丝/穿取/当银钲。

敲成/玉磬/穿林响,忽作/玻璃/碎地声。

2字词:

稚子:

幼小的孩子。

金盆脱晓冰:

早晨从金属盆里把冰取出来。

钲:

一种金属打击乐器

磬:

一种玉或石制成的打击乐器

玻璃:

天然玉石,不是现在的玻璃

3译文:

清晨,小孩子从金属盆里把冰取出来,用彩色的丝线穿起来当做银钲敲。

敲出来的响声像玉磬一样清脆,穿过树林传得很远,忽然听见冰碎了,发出了像水玉落地破碎的声音。

4主题:

《稚子弄冰》写小孩子在冬天的一场嬉戏。

全诗清新明快,画面有声有色,富有情趣,稚子的喜乐与失望浮现在眼前,表现了童年生活的丰富多彩和孩子的天真烂漫。

5重点:

前两句:

“脱”字用的好.作者用”脱”这个字非常形象地写出了小孩子取冰的动作,表现出了小孩子天真可爱与氦气活泼的天性.

后两句:

“忽”字极为准确地写出了冰块碎落的猝不及防,让人更容易想象出当时小孩子瞬间由喜笑颜开到失望无比的神态变化。

写法特色:

:

全诗描绘了稚子弄冰的画面,通过写“晨起脱冰—穿线作钲—敲冰—冰碎”这一过程,表现了稚子天真烂漫、活泼可爱的特点。

诗歌既从视觉方面刻画了稚子的动作,如“脱、穿、敲”,又从听觉方面描写了敲击冰块发出的如玉磬般清脆的响声,以及冰块像水玉落地玻碎的声音,使人物形象栩栩如生,画面富有情趣。

C《村晚》【宋】雷震

1断句:

草满/池塘/水满陂,山衔/落日/浸寒漪。

牧童/归去/横牛背,短笛/无腔/信口吹。

2字词:

陂:

池岸

衔:

口里含着,文中指落日挂在山腰像被山含住。

漪:

水中的波纹

归去:

回家

横牛背:

横坐在牛背上

腔:

曲调。

信口:

随口

3译文:

池塘里长满了水草,池水几乎漫上了堤岸,山衔着落日,他们的倒影浸在寒冷的水中。

回家的牧童悠闲地横坐在牛背上,拿着短笛随意地吹着不成调的曲子。

4主题:

《村晚》描绘了乡村傍晚恬静优美、富有生活情趣的景色,勾勒出一副牧童晚归图,前两句写景,后两句写人。

流露出诗人对乡村自然风光的热爱和赞美,对闲适自由、无忧无虑生活状态的喜爱与向往之情。

5重点:

前两句(写景):

两个“满”字写出了这个季节生机勃勃的特点,“衔”和“浸”字写出了落日西山时,山和落日倒映在水中的美景,给人一种画面十分优雅美丽之感。

后两句(写人):

描写了一副牧童悠闲地横坐在牛背上,手握短笛随意吹奏的画面,刻画了一个天真可爱、纯朴自然的牧童形象。

D课外:

描写童年生活的古诗

1《村居》[清]高鼎草长莺飞二月天,拂堤杨柳醉春烟。

儿童散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

2《池上》[唐]白居易小娃撑小艇,偷采白莲回。

不解藏踪迹,浮萍一道开。

3《所见》[明]袁枚牧童骑黄牛,歌声振林樾。

意欲捕鸣蝉,忽然闭口立。

4《小儿垂钓》[唐]胡令能蓬头稚子学垂纶,侧坐莓苔草映身。

路人借问遥招手,怕得鱼惊不应人。

二《祖父的院子》选自《呼兰河传》作者萧红

A理解词语:

明晃晃:

光亮闪烁。

闪烁:

光亮摇摆不定,忽明忽暗。

马马虎虎:

形容做事草率、敷衍、随便、不细心。

承认:

表示肯定,同意,认同

存心:

怀着某种念头。

本文指怀着要追上的念头。

光芒:

向四面放射的强烈光线。

随意:

任凭自己的意思。

阴凉:

太阳照不到而凉爽。

B反义词:

新鲜-糜烂漂亮-丑陋承认-否认黑暗-明亮随意-拘束马马虎虎-认认真真

C近义词

闪烁-闪耀瞎闹-胡闹存心-故意愿意-乐意

D主题:

本文通过对祖父的园子的介绍,以及描述作者跟随祖父在园子里自由自在地玩耍的美好感受,表现了作者儿时天真活泼、顽皮可爱的特点,表达了作者幸福、自由、快乐的心情和热爱大自然的感情。

E课文层次:

第一部分(1-3)对园子的初步描绘:

写园子里的昆虫和树。

(各色昆虫-新鲜漂亮,园中之树-富有活力)

第二部分(4-14)难忘的园中往事:

写“我”跟着祖父在园中栽花、拔草、种小白菜、铲地、浇水,以及自己自由自在地玩耍。

(跟着祖父:

栽花、拔草、种小白菜、铲地、浇水。

自由游戏:

摘黄瓜吃、追逐蜻蜓、采倭瓜花、捉蚂蚱玩)——快乐

第三部分(15-16)园子里的一切:

写不只是“我”,园子里的一切都是自由自在的。

(太阳下的园子:

健康、漂亮。

植物动物:

自由有灵性)

第四部分(17-19)园中快乐入梦:

写“我”在园子里玩累了便快乐地入梦。

以地为床、草帽遮脸

F重点:

1作者回忆了童年时代在园中时的哪些情景?

“我“在祖父的园子的心情是怎么样的?

(1)跟随祖父栽花、拔草、种小白菜、铲地、浇水。

(2)摘黄瓜吃、追逐蜻蜓、采倭瓜花、捉蚂蚱玩。

(3)沐浴阳光,感受花鸟虫果的自由。

(4)用草帽遮住脸睡觉。

园子是“我”的童年乐园,在那里“我”感到自由、快乐。

2文中的“我”是一个怎样的孩子?

祖父是一个怎样的老人?

“我”是一个天真活泼、顽皮可爱的孩子,有一颗自由的心。

祖父是一位勤劳、慈爱、幽默、宽容的老人。

3为什么说是“祖父”的园子?

因为“我”的自由快乐源于领“我”到园子的慈爱的祖父,所以称园子是“祖父”的园子。

作者之所以怀念这个园子,是因为这个园子里有祖父的疼爱,有快乐的童年。

三《月是故乡明》作者:

季羡林

A反义词

澄澈-浑浊不可胜数-寥寥无几恍然大悟-百思不解

B近义词

孤单-孤独陪衬-衬托不可胜数-不可计数澄澈-清澈旖旎-绮丽巍峨-雄伟

C主题:

本文以月作为抒情线索,通过对故乡和自己童年生活的回忆,抒发了作者对故乡永远的怀念与眷恋。

D层次:

第一部分

(1):

写每个人都爱自己故乡的月亮。

第二部分((2-6):

写“我”年近耄耋,仍然怀念故乡的月亮。

第三部分(7):

篇末点题——月是故乡明。

E重点:

1作者由月亮想到了哪些往事和经历?

抒发了哪些感受?

往事:

数星星、捉知了、看月亮、梦月亮。

感受:

在作者的故乡,几个大苇坑占了村子面积的一多半,坑边的月景给作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给他的童年带来了无限的乐趣。

通过对故乡往事的回忆,抒发了作者对故乡的眷恋与怀念之情。

经历:

①作者离乡背井,在世界各地见到过许多美妙绝伦的月亮,但念念不忘的还是故乡的小月亮。

②作者居住的朗润园景色优美、环境优雅,是赏月的胜地,但作者心中所想的仍然是故乡苇坑里的平凡的小月亮。

感受:

无论是在莱蒙湖上、非洲大沙漠中、大海中,还是在高山上,都看到过美妙绝伦的月亮,甚至作者居住的朗润园这样的赏月胜地见到的奇景,都无法撼动故乡的小月亮在作者心中的地位,足见作者对故乡月亮的怀念,对故乡的怀念。

2为什么说“月是故乡明”?

在故乡的月夜,“我”数星星、捉知了、看月亮、梦月亮,月亮成为“我”童年生活的一部分,无可替代。

月亮在何处都是同一个月亮,甚至他乡的月亮景致比故乡的月亮景致会更好。

只是,人不仅用眼睛看月亮,还会带着情感去体味月亮,所以会感觉“月是故乡明”。

F关于思乡的诗句

1《静夜思》唐·李白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2《除夜作》唐·高适旅馆寒灯独不眠,客心何事转凄然。

故乡今夜思千里,愁鬓明朝又一年。

3《回乡偶书》唐·贺知章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

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

4《夜雨寄北》唐·李商隐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

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

5《泊船瓜洲》宋·王安石京口瓜洲一水间,钟山只隔数重山。

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四《梅花魂》作者:

陈惠瑛

A反义词

偶尔-经常爱惜-糟蹋训斥-表扬郑重-轻率欺凌-关爱凉飕飕-暖烘烘低头折节-不屈不挠

B近义词

偶尔-偶然分外-格外爱惜-珍惜顿时-立刻训斥-斥责慈祥-慈爱郑重-庄重眷恋-留恋

C主题:

课文记叙了“我”回忆外祖父读诗词落泪、珍爱墨梅图、因不能回国而哭泣、赠“我”墨梅图、送“我”绣着梅花的手绢这五件事,表现了外祖父对祖国的热爱和眷恋之情。

D重点:

1外祖父为什么把自己最珍爱的墨梅图和绣着梅花的手绢送给“我"?

一方面,外祖父希望“我”向梅花学习,做一个有梅花秉性的人,做个有气节的中国人;另一方面,外祖父也是把自己的思乡情寄托在墨梅图和梅花手绢上,随“我”回到祖国

2对题目的理解。

题目中的“魂”指的是精神。

“梅花魂”即梅花的精神,梅花的精神是“不管历经多少磨难,不管受到怎样的欺凌,从来都是顶天立地,不肯低头折节”,这也正是中华民族的民族精神。

E文中诗句出处:

1《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唐】王维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2《山中送别》【唐】王维山中相送罢,日暮掩柴扉。

春草明年绿,王孙归不归?

3《浣溪沙》【宋】秦观漠漠清寒上小楼,晓阴无赖似穷秋。

淡烟流水画屏幽。

自在飞花轻似梦,无边丝雨细如愁。

宝帘闲挂小银钩。

园地一

原文:

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

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

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译文:

慈母用手中的针线,为远行的儿子赶制身上的衣衫。

临行前一针针密密地缝缀,怕的是儿子回来得晚衣服破损。

有谁敢说,子女像小草那样微弱的孝心,能够报答得了像春晖普泽的慈母恩情呢?

赏析:

这是一首母爱的颂歌,采用白描的手法,通过回忆一个看似平常的临行前缝衣的场景,凸显并歌颂了母爱的伟大与无私,表达了诗人对母爱的感激以及对母亲深深的爱与尊敬之情。

第二单元古典名著之旅

五《草船借箭》选自三国演义,作者罗贯中

A词语理解

妒忌:

对才能,地位,名誉,学识,财富,处境等比自己好的人心怀怨恨。

都督:

古时候的军事长官。

军令状:

接受军令后写的保证书,表示如不能完成任务,愿依军法治罪。

迟延:

耽搁,延误

吩咐:

口头指派或命令;嘱咐

草把子:

捆扎在一起的一把一把的草

自有妙用:

自然有巧妙的用处

翎毛:

羽毛

疑惑:

怀疑,困惑

调度:

管理并安排

水寨:

水边用于防卫的栅栏、营垒

呐喊:

大声喊叫助威

虚实:

虚和实,本文指曹操因为江上的雾大,不了解对方的情况。

神机妙算:

惊人的机智,巧妙的谋划。

B反义词

推却-接受迟延-提前齐全-短缺

C近义词

妒忌-嫉妒推却-推辞紧急-紧迫吩咐-嘱咐探听-打听疑惑-困惑调度-调遣神机妙算-料事如神

D《三国演义》的成语:

望梅止渴三顾茅庐初出茅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