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三年级下册音乐教案1111文档格式.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14190939 上传时间:2022-10-19 格式:DOCX 页数:21 大小:27.8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小学三年级下册音乐教案1111文档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1页
小学三年级下册音乐教案1111文档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1页
小学三年级下册音乐教案1111文档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1页
小学三年级下册音乐教案1111文档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1页
小学三年级下册音乐教案1111文档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1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小学三年级下册音乐教案1111文档格式.docx

《小学三年级下册音乐教案1111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学三年级下册音乐教案1111文档格式.docx(2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小学三年级下册音乐教案1111文档格式.docx

4、欣赏优秀的歌曲,简介人声分类和演唱形式。

欣赏优秀器乐曲,简介常见乐器和演奏形式。

欣赏优秀民歌、民间歌舞。

5、初步了解速度、力度、节拍、音色、音区等在音乐中的表现的作用。

6、学习并感受音的高低、音阶排列的顺序。

感受并认识24、34、44及其强弱规律。

学习连线、换气、延长、反复、顿音、力度、速度等常用记号。

进行节奏和旋律短句的练习。

7、随着音乐进行有表情的律动、模仿动作和即兴动作。

学做音乐游戏,学习歌表演、集体舞等,注意音乐与动作的配合。

四、改进教学方法,提高质量措施:

1、以新课程理念为先导,深化课堂教学改革,形成师生互动、共同发展、共同感受、共同创造、表现和享受音乐美的过程。

2、自己的教育、教学活动及时总结和认真反思,使自己的思想观念与教育教学行为得到不断的修正,形成“学习——实践——反思”良性循环的路子。

3、教学研究,特别是适合课程改革的课堂教学新模式的构建以及教法与学法的研究。

4、加强自身的基本功的训练,根据本年级的实际情况加以灵活运用。

五、全册教学进度:

单元及课题

课时

周次

第一单元童趣

5

一、二、三

第二单元可爱的家

4

四、五

第三单元农家孩子的歌

六、七

第四单元绿色的梦

八、九

第五单元小乐队

十一、十二

第六单元歌声中的回忆

十三、十四

第七单元五十六朵花

十五、十六

第八单元七彩的生活

十七、十八

第九单元期末测试

2

十九

第一单元 

童趣

第一课时课题:

快乐宝贝

教学目标:

1、这是一节以声乐为主、律动为辅的综合课。

学生通过自学和教师指导的学习方式,正确掌握歌曲的旋律、节奏。

2、为歌曲创编律动。

教学过程:

一、律动

师生活动:

跟着音乐做律动。

二、教唱歌曲

1、范唱(师范唱)。

2、接龙游戏(师生接唱)。

3、学唱歌曲(学生跟着录音自己学唱歌曲。

4、指导纠正。

重点指导:

说的部分切忌大声喊叫;

衬词“噜啦”的咬字要清晰,突出快乐宝贝的得意心情;

第16小节的“宝贝”用气息支持,唱满四拍。

5、巩固新授。

通过领唱、齐唱,用自然、和谐的声音表现歌曲欢快、活泼的情绪。

三、创编活动:

一边唱《快乐宝贝》,一边即兴表演。

第二课时课  题:

《对鲜花》

1、通过歌曲学习,让学生熟悉对唱的这种形式。

2、在音乐学习过程中丰富学生的自然科学知识,并能根据自己对花卉知识的了解为歌曲续编歌词。

一、导入

请同学们观看电影《刘三姐》对歌的片断,介绍这种一问一答的演唱形式叫“对歌”,大家通过对歌,比谁机智、谁的生活经验丰富,引入《对鲜花》。

1、听录音范唱,感受歌曲情绪。

2、跟着录音范唱,用哼鸣小声模唱歌曲旋律。

3、用听唱法学习歌曲。

4、指导、纠正。

三、歌曲处理。

(重点指导:

“什么”两字要加重语气,唱出一定要难倒对方的心情;

“瞒不了我”一句要唱出得意之情;

结束句的衬词用富有弹性的声音唱出回答上问题后的高兴与得意。

四、创编活动

1、创编歌词:

根据自己了解的知识续编歌词。

2、设计演唱形式(分小组对唱、一领众对、男女对唱等),完整演唱歌曲《对鲜花》。

第三课时课题:

《在钟表店里》

通过欣赏《在钟表店里》这首管弦乐曲,提高学生感受音乐、表现音乐的能力,以及对音乐丰富的联想与想象能力。

一、为乐曲命名

一起欣赏一首管弦乐曲,听完后请同学们根据自己的感受和体验给乐曲起个名字(欣赏第一乐段),根据学生回答,出示课题。

二、主题欣赏

1、在这首乐曲中有一段旋律反复出现多次,这就是乐曲的主题音乐(播放主题音乐)。

2、生一边听一边轻轻晃动身体。

3、模唱主题旋律,感受体会这个主题表现了什么?

(表现了钟表店里的钟表在准确地走着;

钟表店里的工人们在快乐地招呼客人……)

三、完整欣赏

1、初听,主题旋律出现了几次(四次)?

乐曲的速度有什么变化(快—慢—快)?

2、复听,教师可带领学生随着乐曲做一些简单的律动,如表现钟表走动的动作等,以便帮助学生理解音乐作品。

3、表演欣赏,在琳琅满目的钟表店里,修表工人在清脆的钟表声中愉快的工作的情景。

四、小结

第四课时课 题:

《鸟店》

通过欣赏《鸟店》这首管弦乐曲,教育学生爱鸟、护鸟,为建设我们的绿色家园做出自己的贡献。

一、初听

1、出示词语卡片:

紧张、恐怖;

宁静、安详;

欢快、优美。

要求听音乐,根据乐曲的情绪,把这几种情绪进行排序。

(播放《鸟店》录音)

2、生边听边排序(第一是宁静、安详;

第二是欢快、优美;

第三是紧张、恐怖;

死四又是欢快、优美。

二、复听

作曲家用音乐表现各种不同的情绪为我们讲述了一个发生在鸟店里的故事,请同学们看着图画听着音乐再来仔细地欣赏一遍这首乐曲,然后给大家讲讲你从音乐中听到的故事。

三、分段欣赏

四、表演欣赏

1、边听音乐边表演。

2、情感升华:

小鸟是那样的可爱,它们给我们的生活增添了无穷的乐趣,我们应该用实际行动爱护它们,使它们有一个安全的港湾。

那我们该怎么做呢?

3、生展开讨论。

4、鸟店老板被我们感动了,在猫离开后他打开鸟笼,放小鸟飞回大自然。

5、学生模仿小鸟在音乐声中“飞出”教室。

第五课时课题:

《打秋千》

通过学唱歌曲《打秋千》,培养学生的合唱能力,在合唱中学会与人合作。

一、二声部发声练习

二、导入:

观看荡秋千录像;

简单介绍仡佬族的风土人情。

三、学唱歌曲

1、听录音范唱,感受二声部的音响效果。

2、哼唱歌曲旋律,学生以模唱的形式学唱高声部。

3、指导、纠正

4、学生以模唱的形式学唱低声部。

5、指导、纠正

(1)指导学生唱准八分休止符的时值,以表现铃铛的清脆。

(2)纠正“叮当”的咬字、发音。

第二单元 

可爱的家

第一课时课 题:

《小船》

1、引导学生感受44拍歌曲优美的意境,感受家庭的温暖,深情的演唱歌曲。

2、引导学生认识全音符、了解44拍的含义和强弱规律。

一、导入:

听音乐做律动(播放《小小的船》歌曲录音)。

1、分别听歌曲《小小的船》和《小船》第一段歌词,熟悉歌曲旋律。

(1)复习34拍号的含义和强弱规律,引导学生学习44拍号的含义和强弱规律。

(2)用身体动作感受和表现44拍的强弱规律。

如第一拍拍手;

第二拍手打开;

第三拍拍腿;

第四拍手打开。

2、完整聆听《小船》的范唱录音,让学生再次感受44拍的韵律,进一步熟悉44拍的强弱规律。

3、用哼鸣模唱歌曲旋律。

4、教师声情并茂地范唱歌曲,学生轻声跟唱。

5、学生随伴奏演唱歌曲。

三、指导学生演唱好弱起拍,休止符处声断气连,注意倚音的演唱。

四、这首歌曲表现的是小主人公感到了家庭的温暖,父母的关爱,你们觉得我们该用什么样的声音来表达呢?

第二课时课 题:

《内依巴河》

欣赏《内依巴河》,了解拉丁美洲民族特色的歌曲,感受作者对内依巴河旁充满爱的、温暖的小草房的眷恋之情。

一、复习歌曲《小船》

二、复习乐理知识

表现44拍的强弱规律;

全音符的形状和时值;

巩固对44拍含义的理解和运用。

三、欣赏歌曲《内依巴河》

1、初听歌曲,感受歌曲的节拍和情绪。

2、简介歌曲的风格特点(拉丁美洲民族特色)。

3、复听歌曲,看歌片心里默唱,进一步感受歌曲风格。

4、分组讨论:

为什么说“小草屋如同天堂”?

四、音乐创造

1、师生朗读歌词。

2、轻声跟着歌曲录音演唱歌曲。

3、编配打击乐伴奏。

第三课时课 题:

《可爱的家》

以饱满、深情的声音演唱歌曲《可爱的家》,表达对家的热爱。

一、音乐游戏:

七色迷宫

游戏规则:

找到一条路时,必须把这条路线经过的音唱准确,小组形式找路线,比一比哪个小组找的路线最多,唱的最准确。

二、学唱歌曲

1、听《可爱的家》录音范唱。

2、学习曲谱,教师范唱曲谱。

学生随琴学唱第一、二乐句曲谱。

3、教师弹奏第三至第六乐句,学生模唱。

4、朗诵歌词。

5、轻声随琴演唱歌曲。

6、讲述自己“可爱的家”,感受体会爸爸、妈妈对自己的爱和家庭的温暖。

7、小组讨论:

用什么样的声音来演唱这首歌曲?

三、为歌曲伴奏

四、歌表演《可爱的家》。

《布娃娃》

通过欣赏《布娃娃》启发孩子们珍惜自己的幸福并且关爱每一个需要帮助的人。

教师弹奏钢琴,学生听辨模唱,并且在迷宫中找到老师弹奏的路线。

复习歌曲《可爱的家》。

三、欣赏歌曲《布娃娃》

1、欣赏歌曲,感受歌曲的情绪。

2、复听歌曲,轻声跟唱,进一步熟悉歌曲旋律和歌词。

3、了解歌曲的演唱形式、速度等音乐要素对音乐情绪的影响。

4、再次欣赏并演唱歌曲《布娃娃》。

第四单元 

绿色的梦

《苗岭的早晨》

1、指导学生根据音乐的情绪为音乐分段。

2、了解小提琴和口笛的音色和作曲家俞逊发,激发学生对中国民族音乐的热爱之情。

一、引入教学:

播放《爱我中华》的歌曲,学生走进教室。

二、欣赏《苗岭的早晨》

1、多媒体展示苗岭风景画面(播放第一乐章音乐)。

2、交流听了这段音乐之后的感受。

3、边听边学生随教师一起用右手走旋律。

4、介绍乐曲《苗岭的早晨》,多媒体放映有关苗族服饰、居住、歌舞图片。

5、多媒体播放苗族飞歌特点歌曲《小背篓》,感受苗族歌曲的特点。

6、让我们再欣赏一遍用口笛演奏的具有苗族飞歌特点的第一乐章。

演示文稿展示乐器口笛,向学生简单介绍乐器口笛。

拓展有关乐器的知识,开阔学生视野。

四、听全曲,说说你的收获。

五、小结

第二课时课题:

《少先队植树造林歌》

1、以活泼、欢快的情绪,饱满而富有弹性的歌声,表现种树时的愉快心情,及盼望小树成材的愿望。

2、体会连音线在歌曲中的作用,用律动的方式进行表演。

一、 

复习上节课内容《苗岭的早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教育 > 幼儿读物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