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厂化育苗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14188206 上传时间:2022-10-19 格式:DOCX 页数:31 大小:52.3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工厂化育苗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1页
工厂化育苗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1页
工厂化育苗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1页
工厂化育苗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1页
工厂化育苗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1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工厂化育苗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工厂化育苗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工厂化育苗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3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工厂化育苗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二、光照的调节与控制

三、水分的调节与控制

四、营养的调节与控制

五、气体的调节与控制

第三节工厂化育苗的质量标准

一、成苗标准

二、秧苗质量标准

三、秧苗贮运质量保持标准

四、秧苗质量控制关键技术

第四节育苗过程病虫害控制

一、生理病害的种类与防治

二、传染性病害的种类与防治

三、虫害的种类与防治

四、苗期其他灾害

第五节秧苗的贮藏与运输

一、运前准备

二、包装与运输工具

三、秧苗贮运质量保持技术

 

工厂化育苗一般是以大型的育苗企业(如种苗中心、公司)为生产场所,根据市场的需求,采用优良品种及先进的育苗技术有计划地成批生产秧苗,以商品的形式为生产者提供优良种苗。

这种有计划专业化的秧苗生产方式完全是模拟工厂生产商品的过程,这样严格按照商品规格进行秧苗生产的方式,只有在各种因子的全面严格控制条件下,才能保证在育苗生产中“量”和“质”目标的实现。

因此必须了解和明确秧苗质量的概念及其控制的意义,才能为工厂化育苗质量控制提供有力的技术保障。

本章将详细介绍工厂化育苗的质量标准和环境生理及其各项调控技术。

环境条件包括广义的营养条件即营养面积和气象及栽培因子(温度、光照、水分、气体、养分)。

工厂化育苗对环境要求严格,可控性强、能创造最适的环境条件是培育壮苗的技术关键,也是获得早熟高产的前提条件。

幼苗期环境条件是决定秧苗质量的重要因素,幼苗对营养面积和温光水肥气方面的要求既严格又敏感,因此,正确认识和掌握幼苗的各种环境生理,制定环境调控措施,对于培育符合生产需要的健壮幼苗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工厂化育苗一般均采用穴盘式育苗,穴盘育苗是高度集约化的育苗方法,即在较大的资金与技术投入条件下,在相对较短的育苗期内,培育出单位育苗面积更多更好的蔬菜秧苗。

做到这一点重要的基础在于营养,而实现的手段就是适宜的苗龄+合适的营养面积。

也就是说,依据营养面积确定苗龄或根据一定大小的苗龄选定不同孔穴的穴盘就成为穴盘育苗中值得重视的首要问题。

大量试验和生产经验证明,苗龄大小主要影响产量的分布,大苗具有明显的早熟性,早期产量增高,但由于早衰,总产量有所下降;

虽然小苗龄早期产量较低,但由于活力较强,生长旺盛,总产量较高;

中等大小的秧苗兼有大苗与小苗双方的特点,在保证较高前期产量的情况下,总产量仍能保持在较高的水平。

针对穴盘育苗的条件,应提倡培育适龄中苗:

如番茄5~6片真叶,育苗期40~45天;

黄瓜3~4片叶,育苗期30~35天;

茄子、辣椒7~8片叶,育苗期50~55天。

其次,育苗营养面积的大小应与苗龄相匹配,在穴盘育苗时,培育上述中苗以采用普遍使用的72孔穴盘为宜;

营养面积增大,如应用50孔穴盘育苗,秧苗质量稍有提高,但单位育苗面积的成苗率却明显降低,育苗成本增加。

即使如此,在上述的苗龄与营养面积条件下育苗,不一定能够完全满足秧苗生长对营养面积的要求,秧苗生长到一定大小时,就容易出现秧苗徒长的问题,特别是容易徒长的瓜类蔬菜,必要时应采取一定的控制措施,如矮化技术的使用,以保证秧苗的质量。

因此,穴盘育苗的苗龄与营养面积必须处理好。

更应该强调的是,传统育苗中的长龄大苗已经不适于当今的育苗要求,随着生产的发展,特别是进入产业化阶段,市场供应发生很大的变化,片面强调通过培育大苗来提高前期产量的意义不大,不仅对生产效益没有多大好处,而且还明显降低秧苗质量尤其是总产量。

工厂化育苗必须根据不同的作物种类,不同的育苗目标(苗龄)来确定适宜的营养面积,这是幼苗发育首要的环境条件。

温度对幼苗生长发育起着重要的影响作用,幼苗对温度的适应性显得既敏感又严格,因此是决定秧苗质量的关键因素。

温度对幼苗的影响主要通过气温和地温来实现。

(一)气温

气温的影响主要有两个方面:

第一,影响生长速度及生长量;

第二,影响幼苗质量。

作为生长的动力因素,在一定范围内提高日均温可加速生长或增高一定期间的生长量,从而,在一定程度上提前生育,起到了相当于延长生育期的效果。

温度升高达到一定程度后再继续提高,虽然生长量仍然增大,但幼苗质量下降,突出的生态表现是叶薄、色淡、T/R值增大,茎高/茎粗增大,表现出徒长的现象,生理上的反应为消耗型,即积累少,消耗多。

降低日均温,幼苗形态为矮壮苗,但与适温比较,其生理反应为迟缓型,生长较缓慢,消耗不太多,积累也较少。

但与高温消耗型比较,这种苗的生产力还是较高的。

气温对产量特别是早期产量的影响程度以及产生何种影响必然与幼苗的生长总量即苗龄的大小相联系。

一般来说,大苗龄处理在较低温度下获得较高产量,而小苗龄处理反以较高温度产量更高。

昼夜温差对幼苗生长发育的影响是一个比较复杂的问题。

仅从幼苗的营养生长来看,生长量的大小主要决定于日均温高低,甚至昼夜温差的影响都不一定重要。

蔬菜正常生长需要有一定的昼夜温差。

昼夜温差的影响包括日平均温度的影响及夜温的影响两个方面,不可能存在单纯的昼夜温差的影响。

合理的昼夜温差的确定实质上就是根据日温而确定适宜的夜温,不存在固定不变的适宜温差。

(二)地温

幼苗出土后,虽然地温和气温同时作用于幼苗的生长,但气温比地温对幼苗生长的影响更大,起着主导作用。

在子叶生长阶段,除茎粗外,株高、全株干重、根干重、叶面积受气温的影响显著地高于地温。

秧苗生长中后期,大部分生长指标都表现为气温极显著地大于地温。

可见,气温对生长的主导作用从幼苗出土后就表现出来,随着植株生长量增加愈益明显。

地温是否适宜,比较明显地反映在以下几个生态指标上,可以作为判断地温适宜程度的参考指标。

第一,根冠比是从生态上判断适宜土温的重要指标。

地上地下部重量一般均随土温增高而增加,但往往地上部增长迅速且对高温抑制作用的反应慢,而根系增长速度较缓慢,且温度一增高即产生抑制。

这样,刚开始T/R是随土温升高而降低,当温度升高至一定程度后即很快上升,显出徒长的趋势,愈是耐高温的作物,这种趋势愈明显。

因此,在寒冷季节采取措施提高土温是有实际意义的,但必须控温,超过适宜土温无利而有害。

应该指出,T/R并不是一个绝对指标,壮苗应有适宜的T/R值,但具有这样T/R值的秧苗不一定都是壮苗。

第二,H/D(株高/茎粗)是地上部对土温反应比较敏感的指标。

H/D一般随着土温的提高而增高,也就是说,与T/R一样,随着土温的升高,茎高增长快,茎粗增长缓慢,H/D加大;

愈是生长较快的作物,在提高温度条件下这种趋势愈明显。

H/D值的增大是好还是不好?

这个问题应具体分析,因为它往往是和生长量联系在一起的,低土温下H/D小有时是因为低土温抑制了生长。

如果在保证正常生长速度的前提下,注意到适当的H/D有利于培育健壮植株,特别在密度很大的育苗条件下更应注意这一点;

反之,如果为了降低H/D值而过分抑制生长就又有些本末倒置了。

第三,干重/鲜重也可看作衡量土温实际效果的指标之一。

通过提高土温能提高干/鲜比,说明较高地温有利于幼苗体内的养分积累。

但是,如果土温过高,特别是夜间土温过高,也会出现干/鲜下降的情况。

当然,与以上两项指标比较,干/鲜指标难以直接用于生产。

地温与气温之间也有一定的补偿作用,如高气温且地温在适温下限以上时,地温高低均对幼苗生长无太大影响,地温提高可明显促进生长,起到一定的补偿作用,这种补偿作用随着气温的升高而降低,但是这种通过提高地温对气温不足的补偿作用是有限度的,实际生产中应尽量同时控制适合的气、地温。

光照影响的构成要素主要有光强、日长及光质,它们分别对幼苗生育产生不同的影响。

根据光照对大多数需要育苗的主要作物幼苗相关壮苗指标的证明,育苗期间的光照以8-12小时为宜,在我国北方冬季育苗光照最短时只有5~6小时,如能将其延长至8~10小时对幼苗质量的提高将会产生明显的效果。

但要注意,如果在光补偿点以下补光反而生育延迟,光照时数越长,由于光呼吸加盛而延迟生育,叶色淡,叶绿素含量降低;

如果照度合适(正常应大于3Klux),随着光照时间的延长(4—16小时),对生育的促进作用愈明显,尤其在高照度下(25Klux)更加显著,高照度下延长光照时间对生育的促进作用主要表现于前、中期,到生育后期则不同,照明时间越长,下位叶的叶脉黄化越显著,叶片凋萎、下垂,以致最后下位叶枯死,生育延缓。

与此同时,低照度区虽然生育较为缓慢,但此时叶色加浓,株高及叶片生长都较正常。

这种黄化现象的产生不单是因为暗期不足,且与受光数量(光强或接受能量的时间)有关。

光照强度除了影响秧苗的生长量之外,对花芽分化的影响更大,较强的光照有利于花芽分化。

如在茄子幼苗期,光强减弱,花发育延迟,花器官发育不良,花小,使长花柱花减少,短花柱花增多,这种影响可达第五个花以上。

不同光质对秧苗的影响,有人以普通日光型荧光灯为对照,研究不同光质荧光灯对黄瓜、番茄幼苗的生长影响,研究结果表明,黄瓜和番茄幼苗对光质反应的趋势基本一致,红光下幼苗的干物质积累多,叶面积扩展快,光合速率、叶绿素含量、可溶性糖及总糖的含量均较高;

叶绿素a/b比值及总氮含量最低。

两种蔬菜对光质反应有量上的差异,可能与它们原产地的光环境不同有关。

红、兰混合光下生长的幼苗稍优于红光(王羽梅,1988)。

这为开发蔬菜育苗中补充光照的理想光源提供了依据。

水分对幼苗的影响作用首先表现在生长速度和最终的生长量上,幼苗根、茎、叶干重及株高、茎粗、叶面积等形态指标同基质含水量呈显著相关性,大部分作物种类在60%-80%的基质水分含量条件下幼苗生育速度最快,成苗生长量最大,而且具有较高的增产潜力。

此外,干旱胁迫与过湿胁迫对作物的危害虽然都能导致植株生理的紊乱,如光合速率、根系活力等关键性指标降低,但起因不同。

过湿胁迫主要是由于根系缺氧而消耗大量呼吸基质而导致植株生育障碍,而干旱胁迫主要是因为直接缺水而导致一系列生态和生理的发育紊乱,这是两种途径和方式,且两种胁迫危害的程度有异,从某种意义上说,过湿胁迫要比干旱胁迫程度缓和些,加之从生产上对水分的要求和水分的变化特点来看,在工厂化无土育苗条件下,对水分的要求应以促为主,因此掌握的原则应该是“宁湿不干”,但理想状态应该是保持在最适水分管理指标范围之内。

一直以来工厂化育苗均采用营养液浇灌的供养方式,营养液的配制是养分供应的关键。

严格说,营养液的成分必须具备碳、氢、氧、氮、磷、钾、钙、镁、硫、铁、铜、锌、锰、钼、硼和氯16种元素,其中有氮、磷、钾、钙、镁、硫六种大量元素、其它微量和碳、氢、氧三种非矿质元素。

其中氮、磷、钾被称为“肥料三要素”。

在一定的范围内,各种矿质元素(N、P、K)浓度越高,越能促进生长,提前花芽分化,降低花芽着生节位,增加花数,增大花器官,花的素质提高;

反之,矿质营养水平降低,花芽分化期推迟(一般并不影响花芽的分化),花芽着生节位上升,花芽数减少,花芽发育缓慢,有的在发育过程中(在雄蕊突起—花药形成期)停止发育,花小。

尽管大部分情况如此,但不同的作物对矿质营养的要求不尽一致,如黄瓜是对N、P较敏感的蔬菜,即使在苗期也表现很明显。

黄瓜幼苗对N素适应范围较窄,床土中施N太多,容易发生生理性障碍:

新叶迅速黄化,向内侧翻卷,有时出现浓绿色的缩叶,严重时生长点停止生长,花包顶株率不断增加。

黄瓜对P素的适应范围较广,适当增高浓度有较明显地促进生长的效果,水培下以100--200mg/L为宜。

此外,同一种元素的不同存在形态对蔬菜作物生长的影响也不一样,如N素的铵态N及硝态N对幼苗的作用有显著差异。

以典型的好硝酸性作物番茄为例,在营养液育苗条件下,铵态N超过一定的比例(30%左右)生育下降,这种现象特别在低温条件下更为严重。

还有试验证明,在采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表格模板 > 书信模板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