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林县利周清水鸭板鸭生产加工及冷链物流项目投资可行性建议书Word文档格式.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14185783 上传时间:2022-10-19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27.3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田林县利周清水鸭板鸭生产加工及冷链物流项目投资可行性建议书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田林县利周清水鸭板鸭生产加工及冷链物流项目投资可行性建议书Word文档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田林县利周清水鸭板鸭生产加工及冷链物流项目投资可行性建议书Word文档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田林县利周清水鸭板鸭生产加工及冷链物流项目投资可行性建议书Word文档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田林县利周清水鸭板鸭生产加工及冷链物流项目投资可行性建议书Word文档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田林县利周清水鸭板鸭生产加工及冷链物流项目投资可行性建议书Word文档格式.docx

《田林县利周清水鸭板鸭生产加工及冷链物流项目投资可行性建议书Word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田林县利周清水鸭板鸭生产加工及冷链物流项目投资可行性建议书Word文档格式.docx(1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田林县利周清水鸭板鸭生产加工及冷链物流项目投资可行性建议书Word文档格式.docx

机构信用代码证:

G1*******000102506。

主要经营:

良种鸭苗繁育、商品肉鸭养殖、屠宰加工、冰鲜冷冻储藏、烧烤、卤制加工熟食产品包装销售,基本开户行:

中国农业银行田林县支行新市分理处,账号:

20626301040001071。

本合作社现有宜林牧地1020亩,在建良种清水鸭养殖基地(堰坝)60亩,生产加工包装区10亩,成为生产(育种、养殖)、加工及冷链物流、销售为一条龙的市级最大合作企业。

建成后合作社具体目标:

繁育鸭苗100万羽,养鸭突破50万只,加工板鸭15万只,加工白条鸭20万只,出售毛鸭15万只,本合作社实行“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自我发展、自我制约”的独立核算管理体制,严格按照合作社章程和食品加工标准进行工程、生产、财务和销售管理等,制订和实行系列管理管现制度。

合作社实行董事会的总经理负责制,合作社下设生产养殖基地、财务、技术咨询、市场营销、行政等部室,新建项目进展正常,银行信用等级A级。

第二章 

项目基本情况

一、项目背景与概况

(一)、项目背景:

利周瑶族乡位于田林县东部,距离县城19公里,地处桂西第一峰—国家级生态自然保护区的岑王老山脚下。

全乡总面积262平方公里,下辖9个行政村81个自然屯,总人口1.6万人。

是典型的农业乡,区位优势明显,资源较为丰富,尤其是畜牧业已成为全乡农业增效、农民增收致富的重要支柱产业,其中传统放养在岑王老山脚下汇流的清水河上而得名的清水鸭早已声明远播,闻名内外,素有“清水鸭之乡”的美称,是清水鸭唯一的原产地。

因此“利周清水鸭”已成为田林县乃至百色市久负盛名的水禽优良品种。

从明清时期至今,利周群众一直保持着饲养清水鸭的传统,积极性很高,广大养殖户的经济收入大部分来源于饲养清水鸭。

经过多年的培育和发展,现在全乡饲养清水鸭的养殖户已达200多户,常年商品鸭存栏量75000多羽,年出栏商品鸭可达100000多羽,年产值500多万元。

蛋鸭存栏量5000多羽,年产鸭蛋50000多斤,年总产值可达500多万元。

在利周饲养清水鸭已成为全乡广大养殖户的主要经济产业,目前全乡9个村81个自然屯已有7个村48个自然屯饲养清水鸭。

其中年可出栏5000至10000羽的规模养殖场有10个,年可出栏3000至5000羽的规模养殖场有20个。

独特的地理条件和气候环境使利周山青水秀,气候温暖湿润,雨量充沛而水域广阔,水草及浮游生物丰富,盛产螺蛳、泥鳅、小鱼、小虾等动物性饲料,为鸭子提供了一个良好的生长环境,而利周又是优质稻米之乡,素有“利周好白米”之称。

因此,加上有着丰富而优质的稻谷喂养的清水鸭就保持着野鸭那股鲜香滑嫩的口感和原味,利周传统的稻鸭共育模式就是让利周清水鸭声名鹊起,从而形成了具有地方特色的养殖产业。

(二)、项目概况:

1、项目名称

田林县利周清水鸭养殖生产加工及冷链物流项目

2、项目承办单位

田林县利周清水鸭养殖专业合作社

法定代表人:

罗炳荣

3、报告工作的依据与范围

(一)、报告工作的依据

(1)、国家、田林县《国民经济和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

(2)、国家发改委颁布的《轻工业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内容深度规定》(QBJS5-2005)。

(3)、近几年中共中央国务院1号文件。

(4)、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令第503号“国务院关于加强食品安全监督管理的特别规定”。

(5)、食品行业“十二五”规划纲要。

(6)、国家现行的工程投资项目前期工作有关规定及现行的设计有关规范、规程、法规等。

(7)、项目建设单位提供的有关基础资料。

(8)、资金申请报告咨询合同书。

(二)、报告工作的范围

对繁育鸭苗100万羽,养鸭50万只,加工板鸭15万只,加工白条鸭20万只,外调毛鸭15万只的生产、加工及冷链物流项目从建设规模、产品方案、市场需求、建设条件、工程技术方案、环境保护、投资估算、资金筹措及项目的财务评价等方面进行全面的分析研究。

二、项目提出理由与过程

1、项目提出的理由

(1)、“三农”问题,是中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难题。

虽然近些年来,随着改革开放政策的实施,农民的生产生活条件较前些年已经有了很大的改善,但依然存在城乡差距较大、贫富差距较大的客观现实。

为此,党中央、国务院非常重视农产品加工业的发展。

连续几年中央一号文件明确指出,要“以发展农产品加工业为突破口,走新型工业化道路,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和地区经济发展”。

今年的中央一号文件进一步强调“加强农产品市场体系建设。

加大力度支持重点产区和集散地农产品批发市场、集贸市场等流通基础设施建设。

推进大型粮食物流点、农产品冷链系统和生鲜农产品配送中心建设。

”温家宝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要“推进农业产业化,大力发展农村二、三产业特别是农产品加工业,壮大县域经济。

”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农产品加工业发展要围绕现代农业建设,农民就业增收、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及农村和谐社会建设,以科学规划为导向,以科技创新为支撑,切实转变经济增长方式,重点发展精深加工,逐步由粗级加工向精深度加工的转变、由数量效益提高转变。

促进物流业结构和振兴,壮大白条农产品冷链物流、加快建设现代农业、提升畜禽产品加工技术水平、增强市场竞争力、提升企业整体规模效益、满足市场需求是激活地方经济、为地方财政和企业带来新的相对稳定的骨干项目,符合国家产业政策和行业规划,符合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发展方向。

(2)、田林是个农业县,农村人口占全省人口的比例很大,但农民收入不高,农村消费水平较低,内需不旺制约了全县经济的发展。

本项目建设有利于大力发展田林县的鲜活农产品,尤其是水禽养殖业,有利于促进农村经济结构调整,促进农村由“粮—经”二元结构向“粮—经—饲”三元结构转变,实现农业产业结构优化和产品质量升级,切实解决“三农”问题,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3)、田林县乐里镇地处桂西北部,镇内建起了通讯、水电、商业服务、金融贸易、文化娱乐、体育卫生等一系列完备的基础设施,并在全镇形成了风格各异、功能不同的工业、仓储、市场、住宅、金融、商业、文化、休闲等小区,

(4)、乐里镇交通区位优势明显,是西林、隆林、乐业三县交界处,是田林县的北大门。

东邻乐业县,北接隆林县,西界西林县,南连右江区。

南距百色机场才80公里;

324国道,南昆铁路穿境而过,隆百高速公路旁镇而行,境内还有三级火车站。

交通运输极为便利。

无论南下粤闽,还是北上江浙,交通都非常方便。

(5)、本项目养殖生产清水鸭养殖基地位于田林县利周瑶族乡,距县城19公里,距百色市78公里,田林至乐业二级公路穿境而过,距高速公路较近。

可以有效地接受田林县域经济和文化的辐射,人流、物流、信息流等相对发达,区位和交通优势明显。

加工及冷链物流项目位于田林县乐里镇新昌村。

“纵横贯通”的网络和供水、供电、通讯、排水、排污等基础设施建设集全。

项目建设基础条件较好。

(6)、我国加入WTO后,已经与世界经济接轨,既面临机遇也面对挑战。

根据WTO规则,我国政府要放宽进口贸易管制、弱化技术性进口壁垒和扩大开放服务贸易领域,促进公平贸易。

这样中国肉类行业首行面对的是那些在生产加工技术和营业员销方式上处于世界领先水平的肉类产销强国,与之相比,我国生鲜肉类加工产业的总体素质不高、综合竞争力不强、差距十分明显。

我国进入世界500强的9家企业中没有一家是肉类食品企业。

我国生鲜肉类食品企业,规模化低,产业分散,流通阻滞,市场秩序混乱,生产技术水平较低,工业化程度较低,尤其是生鲜肉食品卫生质量较差,难以达到国际质量标准。

将来的市场竞争异常激烈,外国或以高质低价产品直接冲击中国,另外,随着入世后国民经济的迅猛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的饮食结构将发生较大的变化,需求不仅趋于多样化,对产品质量特别是安全性的要求更显得迫切。

中国目前的生鲜鸭及其制品,产品质量不高,生产效益不明显,规模不够,资源浪费严重,这些都远远适应不了未来市场对肉食品产品的质量需求,更难使产品走出国门。

因此,引进良种、先进科学技术和管理技术,对于提高我国板鸭产品的市场竞争力,发展有我国特色的板鸭食品产业是十分必要的。

田林县利周清水鸭养殖专业合作社将以企业为中心,把原料产业延伸到基地,延伸到农户,从理论和实践上进行有益于农村致富这一主题的探索,把商品销售的链条嫁接到省外、国外网络,从而使企业的源头和终端都形成了“活水”状态。

以繁育鸭苗、加工板鸭为纽带,培育优良品种,严格按照相关标准组织实施,以“合作社+基地+农户”的模式,统一繁殖、统一屠宰、统一销售,强化生产、加工贸易的标准化和管理规范化,以统一的标准和良好的形象面对市场,走“农、工、商一体化,产、供、销一条龙”的发展道路。

本项目实施后,可以带动当地饲料业、种植业、养殖业、包装业、运输业及服务业等相关行业的共同发展,由此而带动本市畜牧业的大力发展,更为本合作社今后形成以繁育清水鸭为龙头,产、供、销一体化新格局打下坚实的基础,为全县农牧业产业化良性循环创造有利条件。

由此可以看出,本项目的提出是可行的,建设是非常必要的。

2、项目提出的必要性

(1)、在2006年12月中央农村工作会议,温家宝出席会议并作重要讲话强调: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必需认真贯彻党在农村的一系列方针政策,坚持农村的基本经济制度,坚持多予、少取、放活,特别是要在多予上下功夫,真正实行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的方针,全面推进农村的发展。

在经营模式上,实行“公司+农户+技术指导+质量监督”的模式,帮助农村内引外联,实行养殖、加工一体化运行机制,坚持以市场为导向,以效益为中心,以科技为先导,以生态建设为基础,形成合理的农业产业生态结构布局。

(2)、农产品的污染,已经成为目前全世界共同关注的焦点。

未来食品市场的竞争,其核心竞争力就是品质,即新鲜、安全、营养、卫生、美味。

提高食品品质,不仅是针对食品本身而言,而是针对食品生产加工的全过程。

这是一个系统工程,务必要从整个产业链的源头和全过程抓起。

田林县利周清水鸭养殖专业合作社提高产品质量从源头抓起,从养殖、屠宰到加工都有一整套高质量的技术、管理体系。

项目建成后可为市场提供放心的优质食品。

(3)、本项目的建设符合国家农业结构调整政策,符合我国实现生态资源可持续利用的发展政策,是解决“三农”问题的有效途径。

农副产品加工及综合利用是当前国家重点鼓励、发展的产业。

我国把提高农业产业化经营的发展水平作为一项重要举措,将大力发展的扶持龙头企业,促进多形式、多层次发展格局的形成,鼓励龙头企业把科技创新放在重要位置。

推动我国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提高当地特色产品附加值,提高农业整体效益,根本上解决“三农”问题。

形成以田林县利周清水鸭养殖专业合作社为核心,县为中枢,镇为依托,乡为基础的多功能的市场网络。

因此,本项目建成后可带动周边地区经济发展,使农民走上致富道路。

(4)、我国已经加入WTO,与世界经济接轨,既面临机遇也面对挑战。

农畜产品将进入国际市场,参与有序竞争。

但是一些国家为了保护本国利益,凭借其科技优势,通过立法或制订严格的强制性技术法规、标准和质量认证以及名目繁多的商品包装、标志、检验和卫生、环保等要求,使我国农畜产品出口的主要壁垒由在入世前的关税、数量限制等变为更为隐藏、更难应对的技术壁垒,即“绿色壁垒”。

如俄罗斯是我国鸭肉出口的最大市场,近年来,俄罗斯对冻肉类的卫生要求更加严格,限制农残的种类增加,原仅为10种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教育 > 幼儿读物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