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产5万吨富硒有机农业化肥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14185018 上传时间:2022-10-19 格式:DOCX 页数:14 大小:32.8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年产5万吨富硒有机农业化肥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年产5万吨富硒有机农业化肥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年产5万吨富硒有机农业化肥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年产5万吨富硒有机农业化肥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年产5万吨富硒有机农业化肥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年产5万吨富硒有机农业化肥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年产5万吨富硒有机农业化肥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年产5万吨富硒有机农业化肥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1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年产5万吨富硒有机农业化肥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三、项目拟建地点

xxx省xxx市xxx县

第二节 

可行性研究的依据

1、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意见》

2、国家计委发布的《建设项目经济评价方法与参数》(第二版)及现行财税制度

3、《农业项目可行性研究与经济评价手册》

4、项目单位对项目的要求和提供的相关基础资料

第三节 

可行性研究的范围

一、项目提出的背景及建设的必要性

二、需求分析

三、工程技术方案

四、主要原材料的成本分析

五、环境保护

六、效益分析

第四节 

成果来源及知识产权情况

一、成果来源

该项目的技术核心来源于xxx农科院的研究成果,形成了利用畜禽粪便生物处理、生产有机肥的方法和生产工艺。

二、技术水平

该技术利用畜禽粪便、农作物秸秆等农业有机废弃物经生物处理生产有机肥,在生物处理方面有创新,通过细菌、放线菌、乳酸、酵母等多个菌株复合发酵菌剂处理畜禽粪便、农作物秸秆等农业有机废弃物,显著提高了畜禽粪便、农作物秸秆等农业有机废弃物中养分的有效性,一般可使作物增产10%~20%。

该项技术处于xxx省先进水平。

第五节 

项目概述及研究结论

一、生产工艺

该项目技术工艺流程

有机肥生产的工艺流程

二、效益分析

1、经济效益

按照有机肥行业的平均价格和平均利润计算,该项目达产后实现销售收入3500~3750万元,年利润可达500~750万元,固定资产投资回收期2年,盈利能力较强。

2、社会效益 

该项目的建设有利于改良土壤,提高土壤肥力和养分资源利用率;

充分利用当地丰富的农牧业有机废弃物资源,促进当地经济发展;

产品的使用可降低农民生产成本、提高作物产量,增加农民收入,促进肥料生产的产业化,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

3、生态效益 

该项目生产的有机肥中含有大量有机质和植物活性成分,能够有效的改良、提高土壤的生物、物理和化学性能,并且提高肥料的利用率,增强农作物的抗病能力,减少化肥、农药的施用量,有利于改善由于肥料施用过量而造成的作物品质下降、地下水污染、水体富营养化、农业环境承载力下降等问题,对于环境保护以及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生态效益明显。

三、研究结论

本项目技术可行、经济效益良好、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显著。

建议上级部门批准,尽快组织本项目的建设,尽快投入生产,发挥其经济和社会效益。

第二章 

项目建设的背景及必要性

项目背景

众所周知,我国虽然是一个农业大国,但又是一个人多地少的国家,以世界7%的耕地养活着世界22%的人口,人均耕地不足1.5亩,仅为世界人均耕地的三分之一。

我们面临来自人口膨胀,资源短缺和环境污染三大问题的压力,从八十年代起,全球兴起了有机农业和持续农业热潮,其目标主要是:

不断提高作物单位面积产量,合理利用自然资源,改善农业生态环境,保持和提高土壤肥力,保护耕地的数量与质量,是农业持续发展的关键。

而我国的土壤有机质含量低,土地的可持续生产能力差。

近年来有机肥提供的养分在总施肥中占的比例越来越小,50~70年代中期,有机肥提供的养分投入占总养分投入的99%~66%,80年代以后不到50%。

有机质在土壤中的作用是任何其它元素所不能替代的。

发达国家在农业上采用休耕法、回归制,即耕地间断种植作物,使耕地有休闲期;

收获庄稼时,只收果实,随后将秸秆粉碎后还田施入土壤中。

这样,不仅增加了土壤中有机质含量,而且还改良了土壤。

我国由于种种原由,土壤中有机质含量逐年减少。

有机肥投入不足导致土壤有机质含量低,土壤肥力低且稳产性差。

化肥的不合理使用,造成地下硝酸盐和亚硝酸盐的污染,常饮用含硝酸盐和亚硝酸盐的地下水会危害健康,因硝酸盐摄入人体后可变成亚硝酸盐,亚硝酸盐与胺反应生成亚硝胺,是强致癌物质。

地表水中含有氮、磷容易引起水体富营养化。

无机营养元素与有机质的结合,不仅具有改良土壤、培肥地力、增加肥效的作用,还具有改善产品品质的作用,所以化学肥料与有机肥料的结合势在必行。

增加有机肥料、减少化学肥料的使用量,有效地利用一切有机资源,对农业可持续发展和环境保护具有重要的意义。

有机肥中含有丰富的有机质和各种营养元素、糖类、脂类和氨基酸等,它具有改良土壤、培肥地力的作用。

有机肥中腐殖质能够促使土壤颗粒形成团粒结构,改良土壤的通气性,提高土壤的保水、保肥能力。

施用有机肥还能够使土壤中有益微生物大量繁殖,转化土壤中作物难利用的磷钾和中微量元素为作物可利用的有效养分,拮抗土壤中病原菌的活动,提高作物的抗病性。

有机肥中的有机酸和其他一些物质,能够活化土壤中的难溶养分,能够刺激作物生长,提高作物产量。

施用有机肥能够改善农产品品质,提高农产品质量。

虽然有机肥有着以上优点,但由于肥料性质和农业环境条件的综合影响,我国肥料的生产与使用仍存在以下几个主要问题:

1、肥料施用不合理 

一方面造成土壤生态环境、土壤理化性状以及土壤微生物区系不同程度的破坏,土壤出现盐渍化、酸化和板结等,尤其是过多施用单一化学肥料,已使土壤中营养元素比例严重失调,土壤持续生产能力下降。

另一方面化肥的大量施用造成地下水硝酸盐污染,地表水富营养化等,农产品品质降低,对人类健康造成了巨大威胁。

目前困扰中国环境污染的十大问题中与化学肥料的不合理使用关系密切的有三个:

水环境污染问题、大气污染问题和水土流失问题。

2、肥料的利用率低 

近年来对xx、xx等8省44个县3000多个农户调查研究表明,在集约化农业区,氮肥的年施用量已超过450-600公斤/公顷纯氮,如xxx省1997年仅小麦生产中就多用了40.2万吨纯氮(即比高产施氮量180公斤/公顷高出的纯氮部分),相当于山西省当年的施氮总量;

大棚蔬菜施肥量更高,寿光市60多户随机抽样的大棚每季平均施氮量高达1632公斤/公顷纯氮,氮肥利用率只有5-10%。

1998年对寿光市井水的硝酸盐含量的监测表明,80多个样本中有29%的超标(≥45mg/L,NO3-),而2001年检测的超标率则高达49%。

在太湖地区水稻生产中,氮肥的利用率平均为30%-35%,损失率却高达50%左右。

3、化肥引起的农产品污染日益增多 

主要表现在蔬菜和果品中硝酸盐和亚硝酸盐的超标。

1988年到1995年对北京、天津、上海、杭州等大城市蔬菜调查表明:

根茎叶菜类硝酸盐和亚硝酸盐达到轻度到重度污染。

1996年对济南市48种蔬菜取样分析表明:

23.0%的蔬菜硝酸盐含量超标,对青岛市25个蔬菜样品取样分析,硝酸盐含量超标率达84.0%,2001年对xxx省内三大蔬菜生产基地抽取9类164个蔬菜样品分析,43个有害物质含量超标,其中30个是亚硝酸盐含量超标,占超标总数的70%。

4、新型肥料的研制与应用严重滞后 

肥料类型及相应的施肥技术远远不能适应我国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要求。

作物专用肥料作为配方施肥的物质载体,近几年在农业中推广应用,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农业的发展,但科技含量不高而且存在肥效期短、提高肥料利用率作用不大的问题。

随着设施农业的兴起与大力发展,作物种植方式的变化,发展优质农业,提高农产品品质,都需要与之相适应的节约资源、降低投入和劳动强度、减少污染的新型肥料品种及相应的实用技术,为农业生产发展提供新的技术支撑。

该项目针对我国肥料行业的现状,采用项目单位所研究的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国内领先的成果和专利技术,生产肥料产品,对提高肥料利用率、降低农业生产成本、增加农民收入、改善生态环境、提高农产品品质,实现农业的跨越发展具有重大意义。

建设的必要性

有机肥料对发展“两高一优”农业和实现“绿色工程”以及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均具有重要的意义,是为农业基础服务的工业项目。

该产品含有大量有机质和有益微生物,迎合中国肥料发展的方向,完全符合中国可持续发展农业和以工带农、以工业反哺农业的要求。

农业生产的过程是一个能量转换的过程。

作物在生长过程中要不断消耗能量,也需要不断补充能量,需要不断调节土壤中水、肥、气、热等的含量。

有机肥中所含的有机质、腐植酸、多糖等物质,在农业生产中有很高的利用价值,可以通过有机肥的使用归还到土壤。

普通有机肥具有脏、臭、不卫生、养分含量低、肥效慢和使用不方便的缺点,甚至因堆肥处理不好,使用后对作物生长造成危害。

畜禽粪便等农牧业有机废弃物经过工业化堆肥处理后,生产商品有机肥是比较理想的有机肥使用途径。

有机、无机结合也是生产绿色无污染农产品的重要施肥途径。

有机、无机结合能够提高肥料利用率,提高农产品品质,能够提高作物的抗病性,防止由于施肥不合理造成的环境污染,充分发挥肥料的效果。

有机、无机结合是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基础,我国已经越来越重视有机废弃物的资源化利用,正鼓励有机废弃物以不同的方式回归农田,以维持和改善土壤的理化性状,为子孙后代保留下尽可能多的肥沃、无污染的耕地资源。

化学肥料是我国农业生产必不可少的,对提高农作物的产量有重要作用。

有机肥和化肥结合使用,既可提高或维持土壤的肥力,为子孙后代保留下更多的肥沃、无污染的耕地资源;

又可满足当代人的衣食需求,保障我国的食物安全。

大量使用化肥,产生诸多不利影响和危害,迫使我们从生态环境和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高度重新审视和定位肥料的发展方向,尤其是我国加入WTO之后,农产品要参与国际竞争,迫使我们生产无公害、优质、富含营养的安全、健康食品,否则,我国的农产品在国际竞争中就难争一席之地。

这种严峻的形势就要求我们研究开发多元、高效、无污染的有机肥来改变目前滥用化肥的局面,使农业生态环境从根本上得到改善,并生产出无公害的绿色食品。

这不仅有益于人们的健康,有利于参与国际竞争,而且也将使农用土地免遭污染,得以永续利用。

所以,生产优质、高效的有机-无机肥料,利在当代,功在千秋。

一、发展高产、高效、优质农业的需要

肥料作为“粮食的粮食”已成为世界共识,肥料对粮食的贡献率是40%-60%。

在我国,肥料占据我国农业投入的1/2,支撑我国1/2以上的农产品产量,养活1/2的中国人。

目前,我国肥料消费量在4000万吨/年以上(折纯),占全球总量的1/3;

农民每年购买肥料费用高达1300亿元,在农业生产资料投资中占相当大比重。

如何充分发挥肥料的作用,是我国农业持续发展中最突出的问题之一。

随着高产、高效、优质农业的发展,肥料在我国农业中的地位将更为重要。

二、有利于改善肥料行业的不良现状

通过本项目建设,生产的肥料具以下优点,可对现状有较大的改善。

1、提高化肥利用率。

有机原料与化学肥料结合,一方面可以对化学成分起到一定的缓释作用;

另一方面可以促进土壤中微生物的活性,从而提高肥料利用率。

2、培肥地力。

有机、无机肥料化学元素与有机原料配比合理,有利于改善土壤物理结构,维持土壤中微生物区系的平衡和各种营养成分的均衡。

3、优质有机、无机肥料能够提供作物均衡全面的营养,作物长势旺盛,减少病虫害的发生,减少农药的用量,提高作物品质,减少污染。

4、元素配比合理,减少了养分淋溶,减轻土壤退化(如土壤pH值降低,土壤次生盐渍化)和地下水污染。

5.有机肥的大量施用,有利于改良盐碱地,尤其对黄河三角洲地区来说,更具重要意义。

6、改善农产品品质,提高市场竞争力,增加农民收入。

三、促进农业产业化和调整农业产业结构的需要

提高农产品质量,扩大农产品出口,增加农民收入,是农业产业化发展和产业结构调整的重点。

扩大蔬菜、果树和花卉等作物的种植面积是增加农民收入的重要措施。

近年来蔬菜、果树和花卉尤其是种植蔬菜的面积在不断扩大。

这些作物大量使用未经处理的畜禽粪便和过量的化学肥料,对土壤、水(地下水、地表水)和产品造成了严重污染。

将畜禽粪便发酵熟化或将风化煤通过活化生产成腐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教育 > 幼儿读物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