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长沙市雨花区南雅中学中考二模化学试题 答案和解析Word下载.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14181968 上传时间:2022-10-19 格式:DOCX 页数:15 大小:9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湖南省长沙市雨花区南雅中学中考二模化学试题 答案和解析Word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湖南省长沙市雨花区南雅中学中考二模化学试题 答案和解析Word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湖南省长沙市雨花区南雅中学中考二模化学试题 答案和解析Word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湖南省长沙市雨花区南雅中学中考二模化学试题 答案和解析Word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湖南省长沙市雨花区南雅中学中考二模化学试题 答案和解析Word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湖南省长沙市雨花区南雅中学中考二模化学试题 答案和解析Word下载.docx

《湖南省长沙市雨花区南雅中学中考二模化学试题 答案和解析Word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湖南省长沙市雨花区南雅中学中考二模化学试题 答案和解析Word下载.docx(1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湖南省长沙市雨花区南雅中学中考二模化学试题 答案和解析Word下载.docx

C.工业上常用分离液态空气的方法制取O2

D.稀有气体可用作电光源

4.下列对有关化学实验的现象描述正确的是()

A.铁丝在氧气中燃烧时火星四射,生成黑色的四氧化三铁固体

B.硫在空气中燃烧发出微弱的淡蓝色火焰

C.红磷在空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白色烟雾

D.木炭在空气中燃烧发红光,生成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

5.下列微观解释错误的是()

A.炒菜时闻到香味说明微粒在不断地运动

B.夏天衣服更容易晒干,是因为温度越高分子运动速度越快

C.水烧开后把壶盖顶起是由于分子数目变多

D.过氧化氢分解生成氧气和水,说明分子在化学变化中可再分

6.长沙地处江南,水资源总量较丰富。

下列有关水的说法正确的是()

A.硬水一定属于混合物,软水一定属于纯净物

B.过滤可以除去水中所有杂质

C.生活污水、废水可不经处理直接排入河流

D.自来水生产过程中加入明矾的作用是吸附悬浮杂质,促进其沉降

7.预防新型冠状病毒,要养成勤洗手的好习惯。

某免洗抑菌洗手液能在15秒内快速杀灭99.99%的细菌,其有效成分是对氯间二甲苯酚(化学式是C8H9ClO)。

下列有关对氯间二甲苯酚的说法正确的是()

A.对氯间二甲苯酚属于氧化物

B.对氯间二甲苯酚由8个碳原子、9个氢原子、1个氯原子和1个氧原子构成

C.对氯间二甲苯酚由碳、氢、氯、氧四种元素组成

D.对氯间二甲苯酚的相对分子质量为156.5g

8.宋代著名的医学家宋慈编写的《洗冤集录》中有“银针验毒”的记载,“银针验毒”的原理之一是:

4Ag+2H2S+O2=2X+2H2O,X的化学式是(  )

A.Ag2SB.SC.AgD.SO2

9.下列关于碳和碳的氧化物的说法正确的是()

A.用煤火取暖时应注意通风,防止CO2中毒

B.CO2和CO在一定的条件下都能与CuO反应

C.CO2和CO都是植物进行光合作用必需的物质

D.古代用墨书写或绘制的字画长久不变色,是因为常温下碳的化学性质不活泼

10.下列突发事故的处理措施正确的是()

A.有人不慎跌入含有大量二氧化碳的溶洞中,不采取任何防护措施,立即下洞救人

B.厨房中的煤气大量泄露时,立即关闭气阀,开窗通风

C.眼睛里不小心溅进氢氧化钠溶液,立即滴入稀硫酸中和

D.图书馆珍贵档案起火,立即用大量水浇灭

11.现有X、Y、Z三种金属,X可将Z从其盐溶液中置换出来,再将X和Y两种金属分别放入硫酸中,Y表面有气泡产生,X无明显现象,则三种金属活动性强弱顺序正确的是()

A.X>

Y>

ZB.Y>

X>

ZC.Z>

YD.Y>

Z>

X

12.“关爱生命,拥抱健康”是人类永恒的主题,下列做法科学的是()

A.用甲醛的水溶液浸泡海产品,延长保鲜时间

B.霉变的大米用水清洗后继续食用

C.炒菜时使用加铁酱油预防缺铁性贫血

D.为了保持良好的身材,只食用蔬菜水果,不吃肉类

13.酸、碱、盐在工农业生产和日常生活中具有广泛的应用,下列说法不合理的是()

A.稀硫酸、稀盐酸在工业生产中都可用于金属表面除锈

B.生石灰常用作食品干燥剂

C.碳酸铵和熟石灰灰混合施用,既能给农作物施加氮肥,又能改良酸性土壤

D.被蚊虫叮咬后会感到痛痒,是因为蚊虫分泌出蚁酸,可涂抹呈碱性的肥皂水减轻痛痒

14.通过初中所学习的化学知识,下列转化不能一步完成的是()

A.CO→CO2B.Fe2O3→FeCl3C.NaNO3→KNO3D.HCl→NaCl

15.下列实验所选试剂和操作方法错误的是()

实验目的

所选试剂及操作

A

鉴别铁粉和氧化铜粉末

加适量的稀盐酸观察现象

B

除去NaOH溶液中少量Na2CO3

加适量的稀盐酸溶液

C

除去N2中混有的少量O2

将混合气体通过灼热的铜网

D

回收KCl和MnO2混合物中的MnO2

加足量的水溶解、过滤、洗涤、烘干

 

A.AB.BC.CD.D

二、填空题

16.用化学用语填空:

(1)镁元素_____;

(2)2个氢分子_____。

17.写出下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1)铁丝在氧气中燃烧:

_______________;

(2)氧化铜和稀硫酸反应:

____________。

18.如图是甲、乙、丙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请回答:

(1)t1℃时,甲物质的溶解度_____乙物质的溶解度(填“>

”、“<

”或“=”);

(2)要使丙的饱和溶液变成不饱和溶液,可采用的方法是______(写一种);

(3)当甲中含有少量杂质乙时,可采用_____(填“蒸发”或“降温”)结晶的方法提纯甲物质。

19.今年上半年,新冠肺炎疫情的联防联控牵动着亿万国人的心,其中医用防护服也引起了群众的广泛关注。

目前,医用一次性防护服多选用聚乙烯透气膜制成复合无纺布,严禁重复使用,使用后应按医院和环保部门要求进行处理,否则易造成病毒传播和“白色污染”。

请回答:

(1)聚乙烯透气膜属于_____________(填“合成材料”或“天然材料”);

(2)“保护环境,人人有责”。

为减少“白色污染”,我们可以采取的措施有______________(举一例具体措施)。

三、流程题

20.无水氯化钙在工业上有广泛的用途。

以石灰石矿粉(含有SiO2、Fe2O3、MgSO4等杂质)为原料,生产无水氯化钙的流程如图。

试回答:

①过滤操作中用到的玻璃仪器有烧杯、漏斗和_______________;

②加入BaCl2溶液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

③滤渣3中除有Ca(OH)2外,还有_____________(填化学式)。

四、推断题

21.A~G为初中化学常见的七种物质,其中A、B、C、D、E属于五种不同类别的物质(单质、氧化物、酸、碱、盐),C、G的水溶液均呈碱性,且C广泛应用于制取肥皂和做炉具清洁剂。

D、E中不含相同的元素。

它们之间发生反应或转化的关系如图所示(“—”表示两种物质之间能发生化学反应,“→”表示两种物质之间能通过一步反应转化,部分反应物、生成物以及反应条件已略去)。

(1)C的化学式_____________;

(2)E和F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

五、实验题

22.实验室常用如图装置制取气体并验证气体的性质,请根据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编号所指仪器的名称:

①____________;

(2)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气体应选用的发生装置和收集装置是____________;

(3)如装置F所示,点燃两支短蜡烛,然后沿烧杯内壁倾倒二氧化碳,根据所观察到的实验现象可得出CO2具有____________的性质。

六、科学探究题

23.在一次实验课上,兴趣小组的同学们完成了NaOH溶液和Na2CO3溶液的鉴别,并对废液成分展开探究活动。

活动一:

通过小组讨论,同学们一致认为实验3设计不合理,理由是_______________。

活动二:

小南同学将六支试管中的剩余物质全部倒入一个洁净的大烧杯中(如图),充分搅拌、静置,观察到烧杯内上层是红色溶液,下层有白色沉淀。

由此可以确定:

上层溶液中一定不含的溶质是___________(填化学式,下同)。

小组同学对上层溶液中除酚酞外可能含有的溶质进行了如下探究。

实验步骤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取少量上层溶液于试管中,滴加足量稀盐酸

溶液红色褪去产生气泡

据此现象,上层溶液中一定含有的溶质是__________

取少量上层溶液于试管中,加入过量的BaCl2溶液

_____________

上层溶液中一定含有NaOH

(结论与交流)

(1)经过综合分析,最终确定上层溶液中一定存在溶质有______________(酚酞除外)。

(2)小雅同学认为在实验二中,若将BaCl2溶液换成Ba(OH)2溶液,也能得出正确结论。

你认为小雅的说法是否合理,请说明理由____________。

七、计算题

24.已知:

CO2+2NaOH=Na2CO3+H2O。

现将适量二氧化碳气体通入100克氢氧化钠溶液中,恰好完全反应后,得到104.4克碳酸钠溶液。

请计算:

(1)参加反应的二氧化碳的质量为g;

(2)该氢氧化钠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

参考答案

1.B

【详解】

A、洁厕灵除垢生成了二氧化碳等物质,属于化学变化,不符合题意;

B、钢丝球刷碗,没有生成新物质,属于物理变化,符合题意;

C、糯米酿甜酒,生成了酒精,属于化学变化,不符合题意;

D、铜制品生锈,生成了碱式碳酸铜,属于化学变化,不符合题意。

故选:

B。

2.C

A、取用固体药品时瓶塞应该倒放,防止污染药品,A错误;

B、加热试管中的液体时,液体体积不能超过试管容积的

,B错误;

C、熄灭酒精灯用灯帽盖灭,C正确;

D、过滤时需用玻璃棒引流,并遵循“贴、二低、三靠”的原则,图中操作漏斗的下端没有紧靠烧杯内壁,D错误。

C。

3.B

A、N2化学性质不活泼,可作保护气,说法正确;

B、氧气约占空气体积的21%,说法错误;

C、工业上常用分离液态空气的方法制取O2,说法正确;

D、稀有气体在通电时能发出不同颜色的光,可用作电光源,说法正确。

4.B

A、铁丝在氧气中剧烈燃烧,火星四射,放出大量的热,生成黑色的四氧化三铁,是实验结论而不是实验现象,故选项说法错误。

B、硫在空气中燃烧,发出微弱的淡蓝色火焰,产生一种具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故选项说法正确。

C、红磷在空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的白烟,而不是白色烟雾,故选项说法错误。

D、木炭在空气中燃烧,只能烧至红热,生成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无味气体,故选项说法错误。

5.C

【分析】

原子、分子、离子等微粒的基本特征:

微粒质量和体积都很小;

微粒之间有间隔;

微粒是在不断运动的;

同种物质的构成微粒性质相同,不同种物质的构成微粒性质不同。

A、微粒是在不断运动的,炒菜时,含有香味的微粒通过不断地运动向外扩散,使人闻到味道,选项A正确不符合题意;

B、温度越高,微粒运动越快,夏天气温较高,使水分子的运动加剧向外扩散,湿衣服就更容易晒干,选项B正确不符合题意;

C、水烧开后,温度升高,水分子间隔距离变大,壶盖被顶起,选项C不正确符合题意;

D、在化学变化过程中,分子分裂为原子,然后原子重新组合成新的分子,故化学变化中分子是可以再分的,选项D正确不符合题意。

故选C。

【点睛】

6.D

A、硬水一定属于混合物,软水中不含或者含有少量的钙镁化合物,可能是纯净物,也可能是混合物;

故选项错误;

B、过滤只能除去不溶性杂质,可溶性杂质不能除去;

C、生活污水、废水可不经处理直接排入河流错误,因为会污染水源;

D、自来水生产过程中加入明矾的作用是吸附悬浮杂质,促进其沉降;

故选项正确;

D。

7.C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教育 > 幼儿读物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