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医讲堂第四讲 王琦教授皮肤病治疗经验传授关于治疗银屑病医案的探讨Word文件下载.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14180518 上传时间:2022-10-19 格式:DOCX 页数:9 大小:31.4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国医讲堂第四讲 王琦教授皮肤病治疗经验传授关于治疗银屑病医案的探讨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国医讲堂第四讲 王琦教授皮肤病治疗经验传授关于治疗银屑病医案的探讨Word文件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国医讲堂第四讲 王琦教授皮肤病治疗经验传授关于治疗银屑病医案的探讨Word文件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国医讲堂第四讲 王琦教授皮肤病治疗经验传授关于治疗银屑病医案的探讨Word文件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国医讲堂第四讲 王琦教授皮肤病治疗经验传授关于治疗银屑病医案的探讨Word文件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国医讲堂第四讲 王琦教授皮肤病治疗经验传授关于治疗银屑病医案的探讨Word文件下载.docx

《国医讲堂第四讲 王琦教授皮肤病治疗经验传授关于治疗银屑病医案的探讨Word文件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国医讲堂第四讲 王琦教授皮肤病治疗经验传授关于治疗银屑病医案的探讨Word文件下载.docx(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国医讲堂第四讲 王琦教授皮肤病治疗经验传授关于治疗银屑病医案的探讨Word文件下载.docx

大家通过医案讨论,开拓了临证诊疗的思路,领悟了用药的心法,对临床疑难病证的理解也更加深刻,使我们更好地认识和接近了临床:

其中,我想这首先得益于《中医药通报》杂志给咱们提供了这样一个难得的机会,一方面促使咱们定期地进行学习和交流,一方面把咱们的思想传播出去,使中医学人互相学习,共同提高。

当然,这也离不开大家的积极参与,大家或以讲堂形式,或门诊交流,或以QQ群聊等对病案进行了讨论和总结,已经取得非常不错的效果。

希望大家继续努力,坚持做好每一期的医案探讨。

今天我们要讨论的是银屑病临床诊疗的医案。

银屑病是临床常见的一种慢性皮肤病,以皮肤浸润性红斑上覆盖多层银白色鳞屑,有薄膜现象及点状出血为皮损特点:

本病容易反复发作,病程长,不易治愈,累及人群较广,对患者造成的生活影响很大,是公认的疑难病。

其发病机理尚未完全明确,目前认为与遗传、感染、代谢障碍、内分泌影响、神经精神因素及免疫紊乱等有关。

在治疗上,西医常用激素控制类药物治疗,药效明显迅速,但是易复发,且复发后加重病情,长期使用可导致皮质功能亢进等不良后果:

作为临证疑难病之我认为银肩病的治疗急需解决的疑点和难点问题,就是如何彻底治愈、防止复发。

中医药在防治银屑病中有其独特的优势,并积累了丰富的经验。

下面请郑燕飞同学(王琦老师2011级博士研究生)介绍一下我在临床中的一则治疗银屑病的医案,大家通过医案展开,发表自己的想法,共同探讨银屑病的诊疗思路。

2病案介绍

郑燕飞:

下面由我来向大家介绍一下王老师门诊中治疗的一则银屑病医案。

这位患者从初诊到末次来诊我都一直密切关注。

她的皮肤从初次来时满背鲜红脱屑直至现在皮肤近乎光滑,我们都一点一滴看在眼里,这再一次让我们感受到了中医药的神奇和伟大,让我们再次领略到了王老师高超的临床技术。

2.1验案举例患者吴某,女,60岁。

20]1年7月6日初诊:

素罹甲亢、过敏之疾,周身红疹水泡,瘙痒不适,禀赋血热湿毒内伏明诏。

六年前予西药疗过敏之疾,诱血中风热湿毒,透出肌肤,致遍身癣痒难忍,皮损焮红,局部增厚粗糙,诊为银屑病。

火升不寐,舌淡红暗苔薄黄,脉弦数。

此素体血热内伏,营血暗耗生风,湿毒蕴结,逼于肌肤,治宜清热利湿、凉血解毒、祛风调体,予自拟牛角银屑汤,方含《备急千金要方》犀角地黄汤、青黛、草河车、土茯苓、生石膏、制首乌等品,清解透达而不伤阴,专为此病而设,加减与之,以观进退:

处方:

紫草10g,乌梅20g,蝉衣l0g,黄连I0g,连翘30g,丹皮l0g,土茯苓20g,制首乌30g,金银花20g,生石膏30以先煎),白茅根30g,草河车20g,青黛l0g(布包)。

30剂,水煎服。

2011年8月10曰二诊:

上肢、后背、下肢皮损脱屑增厚较前减轻,皮损色红赤、瘙痒略减,舌脉同上血热内伏,营卫尚不能流通,增清解和营通络之剂。

上方加徐长卿20g,银花藤20g,首乌藤30g,全蝎3g(布包)。

30剂,水煎服2011年9月]4日三诊:

皮色红赤、瘙痒渐少,皮损明显减轻,舌脉同上。

蕴毒湿热留恋,营卫郁滞,循序失常,一时未易清澈。

再拟清热化湿,活血祛风通络:

紫草10g,乌梅20g,蝉衣10g,皂角刺30g,忍冬滕30g,白茅根30g,青黛10g(布包),草河车20g,徐长卿20g,炮山甲6g,制首乌30g,马齿苋30g,白鲜皮20g。

2011年10月12日四诊:

皮肤瘙痒减轻,皮损渐略减。

舌淡苔黄,脉弦。

湿热毒邪有疏通之机,仍虑阴液有受伤之象,有一份阴液便有一份生机,病情夹杂,难许速效,姑拟养阴清温,以制其焰。

制首乌30s,野生灵芝10g,乌梅20g,蝉衣10g,青黛l0g(布包),草河车15g,白茅根30g,徐长卿20g,马齿苋30g,白鲜皮20g,龙胆草l0g,干地黄20g,土茯苳20g,炮山甲6g(分冲)。

2011年11月23日五诊:

皮肤瘙痒减,红疹渐消,皮损进一步减轻连投清热凉血,活血利湿解毒之品,已见效机,仍有血中余焰未清,宗《千金方》犀角地黄汤之意,予水牛角易犀角,清热凉血,直折其火。

制首乌30g,野生灵芝10g,乌梅20g,蝉衣10g,青黛lOg(布包),草河车15g,白茅根30g,徐长卿20g,马齿苋30g,白鲜皮20g,龙胆草l0g,干地黄20g,土茯苓20g,炮山甲6g(分冲),苦参15g,鱼腥草20g,丹皮l0g,水牛角30g(先煎)。

2012年1月11日六诊:

罹患银屑病六年,素禀血热内伏,湿毒浸淫,郁遏肌肤,前投清热凉血,利湿解毒,活血通络,佐以养阴之剂,自服药半年以来①皮损面积缩小50%,部分面积已转正常30%;

②皮损“红艳”如火灼,现红色已褪;

③瘙痒疼痛,瘙痒已减其七。

治已得当,渐入坦途,投清解之剂,尚觉合度。

仍守原意出入。

紫草10g,乌梅15g,蝉衣l0g,忍冬藤30g,青黛10g(布包),白茅根30g,草河车10g,徐长卿15g,苦参15g,龙胆草6g,炮山甲扣,水牛角30g(先煎),干地黄20g,土茯苓20g,丹皮10g。

30剂,水煎服.2012年3月7日七诊:

皮损已去七八,根脚渐平,肤色掀红亦少。

恐有余毒蕴湿未楚,继守前法缓图。

上方去忍冬藤,改青黛12g(布包),加白蒺藜20g,白鲜皮30g。

30剂,水煎服,2012年5月2日八诊:

近一月来全身皮损部位几近平复,皮肤红疹、瘙痒未见,惟虑该恙易从七情中来,务须恬淡虚无,心旷神怡,胜乞灵于药石。

制首乌30g,野生赤芝10g,乌梅20g,蝉衣10g,青黛3g(分冲)草河车15g,白茅根30g,龙胆草6g,水牛角20g(先煎),徐长卿30g,干地黄15g,豨莶草20g。

2012年7月4日患者告知其全身皮损完全修复,皮肤光滑完好。

2.2银屑病和神经性皮炎的鉴别郑燕飞:

为什么要对银屑病和神经性皮炎进行比较呢?

我前几天在整理这个病例的时候,突然接到张惠敏师姐(讲师,主治医师,医学博士,王琦老师2001级硕士研究生)的电话,她跟我说:

“燕飞啊,我看大家经常把银屑病、炎和牛皮癣混淆起来,其实他们之间并不一样,是有区别的。

中医、西医均有‘牛皮癣’称谓,但二者名同实异,不能混为一谈。

中医的牛皮癣,相当于西医的神经性皮炎;

西医所称的牛皮癣,又称为银屑病,相当于中医的‘松皮癣’。

二者在治疗上是不同的,应予鉴别·

·

”确实,我们经常把银屑病与神经性皮炎都称为“牛皮癣”其实,—者是不同的:

银屑病是一种常见的红斑鳞屑性皮肤病。

其特点为皮肤出现红斑,搔刮后有银白色鳞屑,层层脱落,露出半透明薄膜,刮下薄膜有点状出血本病病程漫长,具有复发倾向,以青壮年多见,可发于全身皮肤和黏膜,有的泛发全身,有的局限于某一特殊部位,可对称分布自觉症状可有不同程度的瘙痒,少数全身泛发的急性期患者可有发热及全身不适等症状。

西医临床将银屑病分为寻常型、红皮型、脓疱型和关节炎型四种,以寻常型多见。

而神经性皮炎,又称慢性单纯性苔藓,是一种常见的皮肤神经功能障碍性皮肤病,以阵发性皮肤瘙痒和皮肤苔藓化为特征。

其特点是颈、肘、膝及骶尾等部出现红斑、丘疹,融合成片,表面粗糙,纹理加深,对称分布,剧烈瘙痒,成年人多见。

具体的区别:

①神经性皮炎的鳞屑细薄,银屑病的鳞屑厚大。

②神经性皮炎的皮损表面带有光泽,皮脊高、皮纹深,相互交错呈菱形或多角形;

银屑病的皮损没有这特点,而是当将鳞屑剥离后以出现薄膜现象和点状出血点为特点:

③神经性皮炎的好发部位是颈项部,其次是肘、腰、骶、眼睑、阴部、小腿、前臂等:

银肩病的好发部位是头皮、四肢、躯干。

④神经性皮炎很少有单纯局限于头皮者,银肩病很少有单纯局限于眼睑者。

⑤神经性皮炎的皮损呈淡褐色或淡红色,银屑病的皮损只有进入静止期以后才可转为淡红色、淡褐色,皮损初起时多为鲜红色。

⑥神经性皮炎的皮损大多数是夏季严重冬季轻;

银屑病的皮损大多数是冬季严重夏季轻。

2.3银屑病与过敏体质银屑病病因复杂,病程迁延,极易复发,其发病以及复发、加重具有遗传、性别、年龄、地域、季节、外感诱因等明显的体质学特点,这些易感因素提示银屑病患者具有易感体质有学者对585例寻常型银屑病患者年发病次数与体质的关系进行了研究,发现每年发病次数为2次及以上的寻常型银屑病患者的中医体质频数的百分比特禀质最高,为86.2%,说明银屑病的发病与特禀质相关性最大。

体质决定发病与否,将调理过敏体质作为切入点防治银屑病,能有效降低银屑病的复发率。

此前,银屑病的中医研究多以辨证论治为主,辨证有血热型、血虚型、血燥型、血瘀型、湿热型等,其证候的研究众说纷纭,但此病一旦形成,多只能从症状上缓解、控制,很难治愈。

王琦老师自从上世纪70年代开始进行中医体质学研究,提出“体质可分’、“体质可调’、“体病相关”等科学论点,创建以辨体论治为中心的“辨体-辨病-辨证”诊疗模式,拓展了临床思维,丰富了诊疗体系。

中医体质学蕴含着丰富的预防医学思想和内容,干预偏颇体质是中医“治未病”的体现。

偏颇体质是疾病发生的内在基础,在证候消失或疾病痊愈之后,只有使患者的偏颇体质得到纠正,消除病证发生的基础,增强对致病因子的抵抗力,才能做到防止疾病的复发。

银屑病的发病与特禀质具有相关性,因此,调理和改变患者的特禀体质状态,使机体对外界因素刺激的适应性逐渐增强,才能从根本上治愈银屑病,防止复发.本案患者有过敏性鼻炎、过敏性哮喘等过敏性疾病史,且有确定的过敏原,可以判定该患者为特禀质。

因此,从调体入手可以从根本上解决该患者的疾病。

3王琦教授提问

请大家看后思考几个问题:

①该患者病程的演变和处方的变化如何?

②临床诊疗思路如何?

辨体-辨病-辨证、主病主方理念如何体现?

⑶具体用方和用药的特色如何?

请大家畅所欲言,自由发挥。

4现场讨论

4.1关于临床诊疗特色的探讨李英帅(讲师,医学博士,王琦老师2006级博士研究生):

我认为王老师临床最大的诊疗特色是应用“辨体-辨病-辨证”诊疗模式治疗疑难杂病。

对于本病的治疗,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先辨病。

王老师一直倡导的是先辨病,反对脱离病而谈证故对于皮肤病人,根据其皮损形态特征、伴随症状诊断所患疾病,以制定治疗的大方向古代文献中,对银屑病的治疗原则不外清热、祛风、利湿、杀虫,如《明医指掌》云:

“癖亦有五.风癖、顽瘤、湿癖、马癣、牛皮癣之别……治之之法,不过清热驱湿,疏风散郁,凉血杀虫之剂,治之不效。

”《疡医大全》记载:

“陈实功曰:

癣乃风热湿虫四者而成。

风宜散,热宜清,湿宜渗,虫宜杀,总由血燥风毒克于脾肺二经耳(《医学正宗》)”《彤园医书》曰:

有六种……郁久:

风盛则化为虫,是以瘙痒无休也。

总以杀虫、渗湿、消毒之药,从外治之……亦有脾肺风湿过盛,而兼肿痛者,内服……”。

现代治疗银屑病多分型论治,以血热、血燥、血瘀、湿热分型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教育 > 幼儿读物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