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化融合背景贯标与评定的基础知识.ppt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1416609 上传时间:2022-10-22 格式:PPT 页数:31 大小:1.25M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两化融合背景贯标与评定的基础知识.ppt_第1页
第1页 / 共31页
两化融合背景贯标与评定的基础知识.ppt_第2页
第2页 / 共31页
两化融合背景贯标与评定的基础知识.ppt_第3页
第3页 / 共31页
两化融合背景贯标与评定的基础知识.ppt_第4页
第4页 / 共31页
两化融合背景贯标与评定的基础知识.ppt_第5页
第5页 / 共31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两化融合背景贯标与评定的基础知识.ppt

《两化融合背景贯标与评定的基础知识.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两化融合背景贯标与评定的基础知识.ppt(3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两化融合背景贯标与评定的基础知识.ppt

两化融合背景、贯标与评定的基础知识,2016年4月15日,目录,一,三,四,五,六,七,两化融合的概念,两化融合的背景和意义,两化融合的应用,两化融合管理体系贯标的价值,两化融合管理体系标准和框架,两化融合管理体系的贯标,两化融合管理体系的评定,二,一、两化融合的概念,工业化和信息化:

工业化和信息化是不同的历史发展阶段,发达国家一般都先实现工业化,再实现信息化的过程。

中国工业化背景:

中国建国后提出实现工业化,赶超发达国家,到改革开放这一关键时刻,面临的是发达国家已经从实现工业化过渡到信息化的过程。

一、两化融合的概念,中国两化决策:

十六大:

“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十七大:

“大力推进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十八大:

“四化同步发展,两化深度融合”,明确两化深度融合是中国工业经济转型和发展的重要举措。

两化融合:

信息化和工业化融合发展简称“两化融合”。

并被工信部确认为立部之本。

中国的两化是跳跃式的直接融合。

二、两化融合的背景和意义,各国的工业4.0争霸德国,德国,规则缔造者,杀手锏:

工厂智能化,路径:

自下而上,传统工业的智能改造,二、两化融合的背景和意义,各国的工业4.0争霸美国,美国,大玩家,杀手锏:

物联网,路径:

自上而下,通过信息产业带动工业发展,二、两化融合的背景和意义,各国的工业4.0争霸日本,玩家三,日本,杀手锏:

能源和效率,路径:

延续德国模式,加大创新,整合IT、物联网和大数据,二、两化融合的背景和意义,工业4.0的三大主题,一:

是智能工厂“重点研究智能化生产系统及过程,以及实现网络化分布式生产设施。

二:

是智能生产“涉及整个企业的生产物流管理、人机互动以及3D技术在工业生产过程中的应用等。

三:

“智能物流”主要通过互联网、物联网、物流网,整合物流资源,充分发挥现有物流资源供应方的效率,而需求方,则能够快速获得服务匹配,得到物流支持。

二、两化融合的背景和意义,PLM产品生命周期管理,ERP企业资源规划系统,PVCS生产价值链系统,EIS(主管信息系统),KM(企业知识管理),DMS(经销商管理系统),SCM(供应链管理系统),公司对外入口,经销商,维修站,内配套厂,技术母厂,消费者,SMS(供应商信息系统),外配套厂,PP,MM,FI,CO,HR,供应链,销售服务链,B2C,内部价值链,应用支撑平台,OA办公自动化,B2B,B2B,客户关系链,LES,QM,SD,WM,电子商务,公司网站,MPS,MES,CRM,员工,二、两化融合的背景和意义,“两化融合”的国家战略,面对美国工业互联网、德国工业4.0、发达国家再工业化和制造业回流的各种举措。

“中国制造”的“市场换技术”的优势和低成本已不复存在。

推进两化融合,促进智能制造,提升产业和制造业国际竞争力,二、两化融合的背景和意义,国家战略中国制造2025,2015,2025,2035,2045,制造业第一大国,缩小与日徳差距,进入工业强国第二阵列,在工业强国第二阵列里具有领先优势,进入制造强国第一阵列,二、两化融合的背景和意义,“两化融合”的企业战略,企业开展“两化融合”在信息化环境下,打造与战略匹配的新型能力,形成可持续竞争优势。

以信息化为支撑,通过信息化手段来打造新型能力。

依托互联网+、智能制造、工业4.0的时代背景,走企业先锋创新之路。

三、两化融合的应用,工业自动化,通过信息技术和自动化设备,实现工业自动化:

计算机辅助设计(CAD)计算机辅助制造(CAM)计算机辅助工程(CAE)计算机辅助工艺设计(CAPP)PLC工控系统(可编程控制系统)高端数控机床3D打印.,三、两化融合的应用,产品智能化,信息技术或嵌入智能模块,提高智能化水平:

消费电子产品智能工业设备智能汽车智能家居.,三、两化融合的应用,管理信息化,综合集成:

ERP、MES、QIS、DPQS、PLM、SCM、CRM、BI单项应用:

设计、生产制造、采购、销售、财务、OA、SPC、LIMS工具应用:

QFD、MSA、PPAP、FMEA,三、两化融合的应用,制造服务化,从提供产品转向提供整体解决方案:

搭建产业协同创新/电商平台;西门子/GE/IBM;进入信息服务业,四、两化融合管理体系贯标的价值,1、产业政策扶持:

各所属司局,地方工信部门2、项目扶持:

系统内项目优先考虑(两化融合项目、智能制造等)3、资金扶持:

工信部专项资金,地方配套资金4、宣传资源支持:

工信部;省;市。

外部价值,四、两化融合管理体系贯标的价值,获得信息化环境下的新型能力,适应国际化大国竞争环境(互联网时代、工业4.0、新一代信息技术发展)下变革的需要,巩固、提升、打造适应时代和市场需要的核心竞争力,保持持续创新和领先地位。

内部价值,五、两化融合管理体系标准和框架,两化融合实施九大原则,五、两化融合管理体系标准和框架,两化融合基本框架,五、两化融合管理体系标准和框架,战略落地与目标实现的两线主线,企业战略,可持续性竞争优势,两化融合目标,新型能力,完成目标的举措,数据,实现目标,五、两化融合管理体系标准和框架,战略落地与目标实现的两线主线,五、两化融合管理体系标准和框架,新型能力建设脉络,实施前可能存在问题,体系实施后,企业战略,竞争优势,信息化环境下新型能力,两化融合目标,1、信息化认识不到位2、管理与战略不匹配3、重技术轻管理、信息化与管理两张皮4、重复建设,1、将信息化建设与企业战略高度结合,保障企业战略的制定充分考虑信息化环境;2、将CIO的工作与CEO的工作方向进行统一;3、形成合理的企业信息化规划方案及实现路径,将企业信息化建设工作与战略高度融合,五、两化融合管理体系标准和框架,五大保障,信息安全保障,信息资源保障,人才保障,资金保障,基础设施保障,制度安排及时性、有效性、合理性资金使用监管,人才到位培训、资质到位外聘专家,生产信息设备设备维护与保养应急响应安排,信息安全责任制技术支持风险管理,信息资源共享保密管理权责管理,六、两化融合管理体系贯标,体系建立阶段,体系实施阶段,体系认证阶段,保持和改进阶段,标准解读,编写培训,使用培训,内审员培训,五、两化融合管理体系贯标,贯标服务内容,贯标培训服务,标准解读、文件编写培训、内审培训、应审培训,体系建设辅导,帮助企业梳理文件、指导企业形成体系建设方案,结合企业实际情况指导体系文件编写和修改,战略梳理服务,指导企业进行战略资料分析、明确能力建设主线,体系运行指导,结合标准和体系文件,指导企业实际开展体系运行,内审与管理评审指导,协助企业开展内审和管理评审活动,预评估服务,第三方角度对体系运行情况进行评估,提出改善意见,五、两化融合管理体系贯标,咨询服务开展方式,培训(标准宣贯培训、条款解读培训、文件编写培训、体系实施培训、内审培训、应审培训),资料搜集,高管/管代访谈,体系文件编写辅导,体系建设运行辅导,部门交流,诊断分析,七、两化融合管理体系的评定,评审过程,初次评审,监督审核,受理评审申请,制订评审计划,第一阶段审核,第二阶段审核,评审结论、整改和推荐,制订评审计划,现场监督审核,结论、整改和证书延续,七、两化融合管理体系的评定,评定的九大过程,评审,文件化管理体系的运行,新型能力的识别及策划过程,新型能力的建设及运行过程,两化融合及管理体系绩效的评测及改进过程,资金保障过程,设施设备及资源保障过程,全员参与的意识培训过程,管理者代表的履职过程,最高管理者的履职过程,七、两化融合管理体系的评定,两化融合各工作机构,两化融合管理体系评定专家委员会,两化融合管理体系评定工作委员会,第三方评定机构(10家),两化融合服务联盟,两化融合贯标咨询服务机构,END,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考试认证 > IT认证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