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大学社会学考研历年真题试题(1997-2014)共18套经典试卷及答案.doc

上传人:b****9 文档编号:141623 上传时间:2022-10-04 格式:DOC 页数:24 大小:8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北京大学社会学考研历年真题试题(1997-2014)共18套经典试卷及答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4页
北京大学社会学考研历年真题试题(1997-2014)共18套经典试卷及答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4页
北京大学社会学考研历年真题试题(1997-2014)共18套经典试卷及答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24页
北京大学社会学考研历年真题试题(1997-2014)共18套经典试卷及答案.doc_第4页
第4页 / 共24页
北京大学社会学考研历年真题试题(1997-2014)共18套经典试卷及答案.doc_第5页
第5页 / 共24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北京大学社会学考研历年真题试题(1997-2014)共18套经典试卷及答案.doc

《北京大学社会学考研历年真题试题(1997-2014)共18套经典试卷及答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北京大学社会学考研历年真题试题(1997-2014)共18套经典试卷及答案.doc(2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北京大学社会学考研历年真题试题(1997-2014)共18套经典试卷及答案.doc

2015年北京大学社会学考研历年真题试题

(1997-2014)共18套经典试卷

目录

1997年北京大学社会学研考研真题...........................3

1998年北京大学社会学研考研真题...........................5

1999年北京大学社会学研考研真题...........................9

2000年北京大学社会学研考研真题..........................12

2001年北京大学社会学研考研真题..........................15

2002年北京大学社会学研考研真题..........................18

2003年北京大学社会学研考研真题..........................21

2004年北京大学社会学研考研真题..........................23

2005年北京大学社会学研考研真题..........................25

2006年北京大学社会学研考研真题..........................27

2007年北京大学社会学研考研真题..........................28

2008年北京大学社会学研考研真题..........................31

2009年北京大学社会学研考研真题..........................34

2010年北京大学社会学研考研真题..........................38

2011年北京大学社会学研考研真题..........................39

2012年北京大学社会学研考研真题..........................40

2013年北京大学社会学研考研真题..........................41

2014年北京大学社会学研考研真题..........................42

1997年北京大学社会学研考研真题

社会学方法

一、名词解释(每题4分,共24分)

1深度访问

2间接观察法

3同期群研究

4深度效度

5层次谬误

6理想类型法

二、简答题(每题10分,共20分)

1.分导体抽样与整群抽样的分类原则有何不同,为什么?

2.试说明研究课题具体化与操作化的主要内容。

三、论述题(16分)试比较详析模式中,条件关系分析与变量关系检验的异同。

四、为了解某地今年人民的生活比去年是否有所改善,随机抽查8户人家。

结果有7户生活有改善,1户生活下降了。

试用符号检验法,推论该地人民的生活是否比去年有所提高(X=0.05)写出:

1)原假设2)备择假设3)检验过程4)推论结果(2=0.05)(20分)

五、若根据列联表1:

n11n21n31n12n22n32计算出用于检验的统计量∑∑(n_{ij}-E_{ij})^2x^2=-----------------------------E_{ij}(注:

x^2表示x的平方;E_{ij}表示ij为E的下标)那么,根据列联表2:

Kn11Kn21Kn31kn12kn22Kn32计算出用于检验的统计量X2应等于什么?

(注意:

表2中所有格值都是表1相应格值的K倍)。

(20分)

社会学理论

一、解释概念(每题4分,共32分)

1社会物理学

2镜中自我

3社会事实

4吴文藻

5社会解组

6社会结构交换理论

7边陲国家

二、简答题(每题10分,共30分)

1、试述行动者与社会角色(规范)的关系。

2、什么是社会制度?

试述制度的社会功能及制度变迁的原因。

3、试述韦伯的社会学方法论的主要观点。

三、论述题(每题19分,共38分)

1、什么是二元结构理论?

试述近40年来我国城乡社会二元结构的特征及其变化,并分析这种变化的意义。

2、试评拉尔夫·达伦多夫的辩证冲突理论。

综合考试

一、试论本世纪我国乡镇级政权组织的结构与功能变迁,以及这些变迁中所反映的我国农村基层社会结构的变化。

(18分)

二、试论自八十年代以来我国城市居民管理体制的变化以及返些变化与城市中其它体制改革之间的关系及相互影响。

(18分)

三、试述中国传统社会中婚姻制度的主要特征及导致这些特征的因素。

四、最近,极端常常利用在一些公共场合(如车站)志愿者的热情服务被拒绝的报道,试对这类现象进行社会心理学的分析。

(10分)

五、什么叫职业流动?

试述改革前后农村劳动者职业流动的特点及其对中国社会的影响。

(18分)

六、试述我国人口老龄化的现状、原因、趋势与对策。

1998年北京大学社会学研考研真题

社会学研究方法

一、名词解释(每个4分,共20分)

1.命题和假设

2.社群图

3.抑制度量

4.典型实验设计

5.客观陈述法

二、简答题(每个8分,共16分)

1.简述科学研究的一般程序。

2.分层抽样与面额抽样有何异同?

三、问答题(每个54分,共10分)

1.设总体X服从正态分布M(从s2),其中已知,s2未知,设X1,X2,X3是取自总体X的一个样本,试指出:

(1)x1+x2+x3

(2)x2+2u(3)x1(4)max{x1,x2,x3}(5)x32(6)ux1(7)(8)(9)见图片1.哪些是统计量?

哪些不是统计量?

为什么?

2.为调查某地高校毕业生对求职的意向,从中抽查了200名应届毕业生。

问总体、个体、样本、样本容量各指什么?

四、详答题(每个12分,共24分)

1.试比较社会研究中的因果分析与结构功能分析。

2.试说明三种变量关系检验模式的区别。

五、为研究体制改革前后企业生产效益的变化,随机抽查了6家企业,结果表明它们中有4家效益增加了,其余为下降。

试用一检验方法指出上述抽样结果能否推论到总体,认为改革后企业效益增加了(X=0.01)(本题10分)六、设有以下两个二元重复情况下的方差分析:

AA1A2A3BB117132814B2391541016B35111761218AA1A2A3BB111372148B2391541016B35111761218问:

(1)两表中哪些离差平方和相同?

(2)两表中哪些离差平方和不同?

(本题20分)

社会学理论

一、解释名词(每个4分,共32分)

1.情境(景)定义2.差序格局3.社会趋同论4.精英循环

5.卡尔·曼海姆6.社会解组7.社会静力学8.《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

二、简答题(每题10分,共30分)

1.试择“仓禀实,则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管子牧民)

2.试述索罗金的“文化类型”说。

3.简述布鲁默的符号互动理论与功能主义的区别。

三、论述题(每题19分,共38分。

一般考生答1.2题;单独考试考生答1题,并在2.3两题中任选一题)

1.试析韦伯与杜尔克姆(迪尔克姆)在社会学方法论上的主要区别。

2.什么是社会制度?

试用制度功能,制度变迁理论分析我国体制改革的必要性,渐进式改革策略的意义及其效果。

3.试述改革以来我国农村城市化的状况。

当前我国城市化道路有哪些观点?

其根据何在?

你的观点如何,请说明。

综合考试

一、改革以来我国农村乡(镇)、村基层组织发生了哪些变化?

这些变化对农村经济、社会、文化有什么影响?

(18分)

二、以某一大城市为例,试比较老城E街道、居委会组织与新居民“小区”社区组织和功能方面的主要差别。

(18分)

三、试联系中国当前城乡家庭变迁的实际,评述“家庭是社会的细胞”这一观点。

(18分)

四、什么是劳动关系?

简述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劳动关系的变化,原因及影响。

(18分)

五、马尔萨斯人口论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你对此作何评论?

(18分)

六、试述我国民工潮形成的原因、现状、趋势及其城乡社会发展的影响。

(18分)

七、结合实际说明减少认知失调的方法。

(10分)注:

一般考生一、二、三、四、五、七题单独考试考生可在一、二、三、四、五、六中任选5题,并回答第七题。

1999年北京大学社会学研考研真题

1999社会学理论

一、解释名词1《群学肄言》2《地位相悖》3“社会人”假设;4芝加哥学派5情景定义6社会结构(彼得.布劳)

二、简答题1、试述默顿“手段-目标”论的内容,并举例说明之;2、试述非正式群体产生的原因及其对组织运行的影响;3、试述曼海姆的知识社会学意义

三、论述题

1、什么是社会现代化?

试述现代化的社会趋同论的内容。

并联系我国社会现代化的实际对该理论进行评论。

2、试比较韦伯和迪尔凯姆关于从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转变的理论。

综合考试

一、试分析本世纪50年代以来我国城乡居民之间的结构性差异,并分析形成这些差异的原因。

二、当前,关于我国城市发展的策略(如大中小城市的优先顺序)有哪些观点,理由何在?

三、试述90年代以来,我国农村社会变迁导致的农村家庭变迁的基本趋势

四、什么是人口转变理论?

试述发展中国家人口转变的特点;

五、目前我国存在大量下岗人员,试分析其原因,并探讨下岗现象的发展趋势。

六、怎样用认知失调理论来解释态度改变中的“以少致多现象”(less-leads-to-moreeffect)

社会学方法

一、名词解释1、个案调查2、证伪理论3、(不好意思,试卷不清楚,看不出来)4、客观陈述法5、语义差异量表6、幅度检查

二、简答题

1、简述社会学的三种研究范式;

2、简述社会计量法的特点和分析方法;

3、试距离说明对“外在变量”和“抑制变量”的检验;

三、设计题试设计一份调查问卷(8-12项问题),并说明你的研究目的,研究假设和问卷设计的框图(变量关系图)

四、统计题1、设某企业职工收入都在1000元以下,下面是收入分析直方图:

(图略)试问收入在500-800元之间的直方图高度应是多少?

2、设某单位共有10名员工,根据上级指示,年终奖金可供选择发放的标准有三档:

100,200和300元。

问:

(1)如果平均奖金为200元,标准差为0,那么该单位选择的奖金是哪几档?

每档奖金含有几人?

(2)——————————,标准差为100元,—————————————————————?

(3)——————————,能否设计标准差超过100元的奖金方案,每档奖金各有几人?

3、设根据职业(A)与地区(B)来分析收入差别。

其中职业5类,地区分5类。

得如下方差分析表:

方差来源变量A变量B剩余总平方和平方和BSSABSSBRSSTSS自由度KAKBKR平均平方和BSSABSSBRSSF值FAFB临界值FA0.01=4.77FB0.01=4.77已知:

BSSA=247.22,BSSB=42.50,RSS=39.47,求表中其它各值。

(1)到(9)题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