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力学期末习题.doc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1414712 上传时间:2022-10-22 格式:DOC 页数:12 大小:44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工程力学期末习题.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工程力学期末习题.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工程力学期末习题.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工程力学期末习题.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工程力学期末习题.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工程力学期末习题.doc

《工程力学期末习题.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工程力学期末习题.doc(1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工程力学期末习题.doc

1、根据材料的主要性能作如下三个基本假设,,

2、关于确定截面内力的截面法的适用范围,有下列四种说法:

(A)适用于等截面直杆;

(B)适用于直杆承受基本变形;

(C)适用于不论基本变形还是组合变形,但限于直杆的横截面;

(D)适用于不论等截面或变截面、直杆或曲杆、基木变形或组合变形、横截面或任意截面的普遍情况。

正确答案是。

3、甲、乙两杆,几何尺寸相同,轴向拉力P相同,材料不同,它们的应力和变形有四种可能:

(A)应力和变形都相同;

(B)应力不同,变形相同;

(C)应力相同,变形不同;

(D)应力不同,变形不同。

正确答案是。

4、图示铆钉受力如图,其挤压应力的计算有下列四种:

(A);(B);

(C);(D)。

正确答案是。

5、图示铆钉联接,铆钉的挤压应力是:

(A);(B);

(C);(D)。

正确答案是。

6、图示结构中,若1、2两杆的EA相同,则节点A的竖向位移,水平位移。

7、材料相同的两块钢板,用四个直径为d的铆钉联接。

钢板厚度。

这时钢板可能先被拉断,其最大拉应力发生在截面上,其值。

8、钢质圆截面杆的直径弹性模量。

求杆内最大应变和杆的总伸长。

9、等截面圆轴上装有四个皮带轮,如何安排合理,现有四种答案:

(A)将C轮与D轮对调;

(B)将B轮与D轮对调;

(C)将B轮与c轮对调;"

(D)将B轮与D轮对调,然后再将B轮与C轮对调。

正确答案是。

10、对于受扭的圆轴,关于如下结论

①最大剪应力只出现在横截面上。

②在横截面上和包含杆件轴线的纵截断面上均无正应力。

③圆轴内最大拉应力的值和最大剪应力的值相等。

现有四种答案

(A)①、②对;(B)①、③对;(C)②、③对;(D)全对。

正确答案是。

11、关于下列结论的正确性:

1、同一截面上正应力与剪应力必相互垂直。

2、同一截面上各点的正应力必定大小相等,方向相同。

3、同一截面上各点的剪应力必相互平行。

现有四种答案:

(A)l对;(B)l、2对;(C)l、3对;(D)2、3对。

正确答案是。

轴扭转剪应力公式适用于如下截面轴,有四种答案:

(A)矩形截面轴;(B)椭圆截面轴;(C)圆形截面轴;(D)各种形状截面轴。

正确答案是。

12、在图示受扭圆轴横截面上的剪应力分布图中,正确答案是。

13、实心圆轴①和空心圆轴②,它们的横截面面积均相同,受相同扭矩作用,则其最大剪应力有四种答案:

(A);(B);

(C);(D)无法比较。

正确答案是。

14、公式的使用条件有四种答案:

(A)圆截面杆扭转,变形在线弹性范围内;

(B)圆截面杆扭转,任意变形范围;

(C)任意截面杆扭转,线弹性变形;

(D)矩形截面杆扭转。

正确答案是。

15、实心圆轴受扭,若将轴的直径减小一半时,则圆轴的扭转角是原来的多少倍,

有四种答案:

(A)2倍;(B)4倍;(C)8倍;(D)16倍。

正确答案是。

16、任意截面形状的等直梁在弹性纯弯曲条件下,中性轴的位置问题有四种答案:

(A)等分横截面积;(B)通过横截面的形心;

(C)通过横截面的弯心;

(D)由横截面上拉力对中性轴的力矩等于压力对该轴的力矩的条件确定。

正确答案是。

17、图示矩形截面采用两种放置方式,从弯曲正应力强度观点,承载能力(b)是(a)的多少倍?

(A)2;(B)4;(C)6;(D)8。

正确答案是。

18、矩形截面梁当横截面的高度增加一倍,宽度减小一半时,从正应力强度条件考虑,该梁的承载能力的变化将有四种答案:

(A)不变;(B)增大一倍;(C)减小一半;(D)增大三倍。

正确答案是。

19、关于确定截面内力的截面法的适用范围,有下列四种说法:

(A)适用于等截面直杆;

(B)适用于直杆承受基木变形;

(C)适用于不论基本变形还是组合变形,但限于直杆的横截面;

(D)适用于不论等截面或变截面、直杆或曲杆、基本变形或组合变形、横截面或任意截面的普遍情况。

正确答案是。

20、所谓等强度梁有以下四种定义:

(A)各横截面弯矩相等;(B)各横截面正应力均相等;

(C)各横截面剪应力相等;(D)各横截面最大正应力相等。

正确答案是。

21、对于相同的横截面积,同一梁采用下列何种截面,其强度最高。

正确答案是。

22、为了提高梁的承载能力,对同一梁、相同的均布载荷(q),下列哪一种支承条件下,梁的强度最好:

正确答案是。

23、同一简支梁的跨度中央受冲击荷载作用,如图。

情况(l),重物由高度H处落下;情况

(2),重物,由高度H处落下。

对于这两种情况的动荷系数和梁内最大动荷应力为:

(A),。

(B),(C),。

(D),。

正确答案是。

24、求图示圆截面轴指定截面上的扭矩。

,。

25、一受扭圆轴,横截面上的最大剪应力,则横截面上点的剪应力。

26、称为圆轴的,它反映圆轴的能力。

27、图示受自由落体冲击的两个立柱,其最大动应力的关系有四种答案:

(A)(B)(C)(D)无法比较。

正确答案是。

28、图示三杆最大动应力之间的关系为:

(A);(B);(C);(D);

正确答案是。

29、图示重物自高度处自由下落冲击点,用公式

计算动载荷系数,有下列四种方案:

(A)是指D点的静位移;(B)是指C点的静位移;

(C)是指弹簧B的静位移;(D)是C点与D点的静位移之和。

正确答案是。

30、下列结论中哪个是正确的:

(A)若物体产生位移,则必定同时产生变形;

(B)若物体各点均无位移,则该物体必定无变形;

(C)若物体无变形,则必定物体内各点均无位移;

(D)若物体产生变形,则必定物体内各点均有位移。

正确答案是。

31、图示重物静止作用于梁截面处时,截面和处的静位移分别为和。

现考虑重物由高度处自由下落,从而得到下列结论:

(1)求梁上截面和处的动荷应力,所取动荷系数的值相同。

(2)求梁上截面和处的动荷应力,所取动荷系数的值不同。

(3)求梁上截面的动荷应力,公式中的静位移应取截面的值;

(4)梁上截面处的动荷应力,公式中的静位移应取截面的值。

下列四种答案中:

(A)

(1)(3)正确;(B)

(2)(3)正确;(C)

(2)(4)正确;(D)

(2)(3)(4)正确。

正确答案是。

32、重为的物体自由下落冲击于梁上时,其动荷系数为。

其中静位移一项,指的是梁上点沿方向的线位移。

33、图(a)、(b)、(c)为三根材料相同的圆截面直杆,受到重量相同,且从同一高度自由下落的冲击,若动荷系数可按计算,则它们的动荷系数由大到小的顺序是,它们的最大冲击应力由大到小的顺序是。

34、一体积为的立方铝块,将其放入宽为的刚性槽中。

已知,求铝块的三个主应力。

35、A、B两点的应力状态如图示。

已知该两点处的最大主应力值相同。

试求的值

36、A、B两点的应力状态如图示,已知该两点的最大剪应力值相同。

试求值。

(A点为平面应力状态,B点为单向应力状态)

37、某点应力状态如图示,若已知。

试求该点的、、和之值。

38、直径为的圆截面折杆受力情况如图所示,已知材料的许用应力为。

试用第三强度理论确定折杆的长度的许可值。

39、直径为的圆截面钢杆处于水平面内,AB垂直于CD,铅垂作用力,,如图,已知,材料。

用第三强度理论校核杆的强度。

40、受力作用的圆轴,在范围内往复转动,则跨中横截面上B点的应力循环有四种答案:

(A)对称循环(B)脉动循环(C)非脉动循环(D)静载荷。

正确答案是。

41、根据各向同性假设,可认为构件的下列各量中的某一种量在各方向都相同:

(A)应力;(B)材料的弹性常数;(C)应变;(D)位移。

正确答案是。

42、在图示交变应力曲线情况下,其平均应力、应力幅和循环特征有四种答案:

(A)

(B)

(C)

(D)

正确答案是。

43、图示四种交变应力,哪一种同时满足条件:

和。

(循环特征,:

平均应力,:

应力幅)

44、可以提高构件持久极限的有效措施有如下四种答案:

(A)增大构件的几何尺寸;

(B)降低构件表面的粗糙度;

(C)减少构件连接部分的圆角半径;

(D)尽量采用强度极限高的材料。

正确答案是。

45、分别受图示四种不同交变应力作用的试件,哪种情况最先会发生疲劳破坏?

正确答案是。

46、材料在对称循环下的持久极限为,脉动循环下的持久极限为,静载荷下的强度极限为,它们之间的关系有如下四种答案:

(A);(B);;(C);(D)。

正确答案是。

47、作梁的、图。

(1)

(2)

(3)

(4)

(5)

(6)

48、根据均匀性假设,可认为构件的下列各量中的某个量在各点处都相同:

(A)应力;(B)应变;(C)材料的弹性常数;(D)位移。

正确答案是。

49、关于下列结论:

1、应变分为线应变和角应变;

2、应变为无量纲量;

3、若物体的各部分均无变形,则物体内各点的应变均为零;

4、若物体内各点的应变均为零,则物体无位移。

现有四种答案:

(A)1、2对(B)3、4对(C)1、2、3对(D)全对。

正确答案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教育 > 英语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