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7125亩节水增效示范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Word格式.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14143038 上传时间:2022-10-19 格式:DOCX 页数:43 大小:107.9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37125亩节水增效示范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Word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3页
37125亩节水增效示范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Word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3页
37125亩节水增效示范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Word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3页
37125亩节水增效示范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Word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43页
37125亩节水增效示范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Word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43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37125亩节水增效示范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Word格式.docx

《37125亩节水增效示范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Word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37125亩节水增效示范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Word格式.docx(4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37125亩节水增效示范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Word格式.docx

++8连处于++中心地带,与7连、9连、11连、12连、13连毗邻,该项目的实施可带动周边节水灌溉的发展。

2、团场有一定的资金配套能力;

为实施该项目,团场自筹100万元。

3、当地领导重视,群众有积极性。

连队成立节水灌溉运行小组,指导农户运行管理。

群众也从这两年实施节水灌溉的农田里得到了实惠,逐步认识到滴灌的优越性,农民搞节水灌溉的积极性增强了,过去搞滴灌都是“团场找连队,群众往后退”,如今变成了“农民找连队,争着要节水”。

因此,项目建设区选择在++8连。

1.4项目建设内容及规模

项目建设内容为渠水加压膜下滴灌工程包括变压器、沉淀池、泵房、过滤及施肥装置、地埋管网、地面管网、毛管、土建等。

具体见下表:

项目名称

工程面积

3712.5亩

受益面积

5450亩

节水量

65.34万方

总投资

203.44万元

其中分项

名称

投资额(万元)

1

建筑工程

28.14

2

机电设备

138.95

3

临时工程

2.88

4

其它费用

14.98

5

基本预备费

18.49

经济评价指标

1、EBCR(is=12%):

1.3

2、动态还本年限T:

T=5.8年

3、经济内部回收率EIRR:

EIRR=16.5%

4、经济净现值ENPV(is=12%):

ENPV=156万元

资金筹措

国家专项资金100万元,++自筹103.44万元

1.5可研报告编制依据

1.《XX土地利用规划(修编)(1997-2010)》

2.《节水灌溉技术规范》SL207-98

3.《微灌工程技术规范》SL103-95

4.《水利建设项目经济评价》SL/72-94

5.《喷灌与微灌工程技术管理规程》SL236-1999

6.《灌溉与排水工程设计规范》GB50288-99

7.国家水利部大型灌区批复

1.6可行性研究报告成果构成

1.可行性研究报告正本

2.典型设计说明书及图纸

第二章项目建设的必要性及有利条件

2.1项目建设的必要性

节水灌溉项目的实施是恢复和建设良好生态系统和满足生产和生活用水日益增长的需要。

++光热资源、土地资源丰富,而水资源相对不足是农业发展的制约因素,同时,一方面水资源的严重短缺,另一方面是低效传统灌溉方式对有限水资源的浪费。

项目区为灌溉农业,农业用水占整个用水量的94%,由于长期采用传统的灌溉方式,产生大量深层渗漏和无效蒸发,导致灌溉定额偏高(地面灌灌溉定额是376方/亩,膜下滴灌灌溉定额是200方/亩),不仅造成水资源的浪费,而且造成地下水位不断上升,耕地土壤盐碱化蔓延,农业生态环境逐步恶化;

化肥施用量的加大使土壤结构进一步恶化;

所以,尽管生产成本逐年增加,农作物单产却提高缓慢,难以保证农业的持续稳定发展。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口的增加,水资源的供需矛盾越来越突出。

实施高效节水灌溉,则从根本上解决上述问题,因为实施高效节水灌溉,不仅可节水、增产,还可降低地下水位和耕作层土壤盐分的积累;

同时,节余的水量可以改造中低产田和植林种草,进行科学的草田轮作制度,发展畜牧业和二、三产业,逐步改良土壤,培肥地力,改善生态环境。

2.2有利条件

1、本项目符合当前国家的产业政策和农业结构调整的方向。

节水生态农业是今后我国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方向,也是提高土地资源利用率和农业生产效益、促进农业增长方式转变的根本途径。

党和政府高度重视节水灌溉,提出把节水灌溉当作革命性措施来抓,并在资金上予以支持。

2、发展节水灌溉的基础设施得到完善

随着我国经济发展、国家财力增强和西部大开发的战略不断深入,中央和+++++投资建设水利基础设施的力度不断加大,为水利发展提供了更广阔的空间。

特别是近三年来国家实行积极的财政政策,发行财政债券,建设水利工程,对水利枢纽建设、城市供水和污水处理、节水灌溉、大型灌区节水改造配套、病险水库除险加固、水土保持生态建设等重点水利工程建设的投入力度大大增加,进一步拓宽了供水、水电等基础设施建设资金来源渠道,都为节水灌溉的实施提供了有利条件。

3、具备了项目对建设管理的要求

经过近几年节水灌溉示范项目建设,++在建设和运行管理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培养了一支技术干部队伍,建设与管理的体制不断健全,水平逐步提高,为本项目的建设奠定了基础。

4、项目区集中连片,地形平坦,宜于发展节水灌溉;

第三章项目区概况

3.1自然地理

3.1.1地理位置

+++++**一二四团位于天山中段北麓,准噶尔盆地西南缘,行政区属乌苏市境内,界于东经84º

02´

24´

´

——84º

15´

00´

,北纬44º

20´

22´

——44º

42´

11´

之间,本团总面积140.88万亩,山区及戈壁牧场88万亩,平原垦区面积52.88万亩,现有耕地11.25万亩。

垦区南北长44公里,东西宽平均8公里,南连天山,北与甘家湖林场接壤,东临乌苏市四棵树乡,西与甘家湖牧场毗邻。

项目建设区位于8连,紧靠高双公路东侧,与连部隔路相望,距团部约23公里。

3.1.2气候

由于地处亚欧大陆腹地,距海遥远,水汽输送距离长,属北温带大陆荒漠气候区,具有典型的大陆性气候特征;

年降雨量170mm,蒸发量1770mm,最大冻土层深1.32米,垦区年平均气温7.6℃,稳定在10℃以上天数为170天,多年平均无霜期167天,气候条件能满足棉花、小麦、瓜菜、水果、甜菜等多种作物的生长需要。

项目区灾害性气象主要为冻害、干热风和冰雹等。

3.1.3项目区地形地貌

++辖区置于两河冲积平原之间,垦区东西两侧略有隆起,构成南北狭长的带状地形,海拔高程504-325米,地形走向总趋势南高北低,平均地面坡降3‰左右。

地貌由南向北分为冲积山前倾斜平原和沉积平原,由干旱荒漠平原的特性地貌逐步过渡到沼泽的地貌景观。

3.1.4土壤

项目区土壤类型以灰漠土和草甸土为主,成土母质为冲积洪积黄土状母质;

土壤肥力有机质含量为中下级,相当国家五级标准,速效氮在五级以下,土壤肥力按国家分级标准属中下。

土壤质地多为轻壤土或中壤土,透水性适中,土层深厚,宜耕性好,不利因素是地下水位偏高,易产生土壤次生盐渍化,限制土壤养分有效的发挥。

全团70%土地地下水埋深在1.8米以下,18%在1.5米以下,12%在1.2米以下。

3.1.5水资源

3.1.5.1地表水

项目区地表水主要引自古尔图河,由师统一按计划配水,通过新柳干渠直接给灌区供水,无水库调节,年内水土的主要矛盾是季节性不平衡,3—5月份为枯水期,造成的春灌紧张和“五月旱”是直接影响农业生产的重要因素,5月底或6月初后,随着气温的升高,引水量加大,基本可以满足现有农牧业生产的需要,多年平均配水量5700万m3。

3.1.5.2地下水

++属山前洪积、冲积平原,承压水主要受古尔图河和四棵树河渗漏补给,初测动储量4000万方左右。

潜水矿化度不高,大部分在3克/升以下,可用于农业灌溉,含砷、氟等有毒物质也不多(含氟0.2-0.4毫克左右,含砷极少),可作为人畜用水。

项目区目前实际开采量1000万m3。

3.2社会经济情况

++截止2002年末,全团总人口2.1万人,有从业人员2.1万人,其中第一产业4618人;

第二产业1012人,第三产业1409人,人均占有耕地5.4亩,故劳动力有保障。

截止2002年末,实现国内生产总值10820万元,其中第一产业6940万元,第二产业1399万元,第三产业2481万元;

职均收入5700元,人均收入1447元。

3.3基础设施

3.3.1交通

312国道和北疆铁路从本团团部秧龄所在地通过,前高公路的起始站是++部;

团内公路网络基本构成,交通四通八达。

3.3.2电力

++现有自备电源火力发电厂一座,装机容量2×

1500KW,且与师电力公司联网,其中一回10KV线路沿高双公路架设,距项目建设区仅一公里,故项目建设区供电有保证。

3.4水利建设现状

3.4.1水利工程现状

全团灌溉渠系由四级固定渠道组成,总有渠道长度575.33Km,已防渗率92.64%;

支渠56.36Km,已防渗44.69Km,防渗率79.29%,斗渠长度192.7km,防渗长度21.28km,防渗率11.04%;

农渠长度286.47km,没有防渗。

全团总防渗率15.48%,渠系水有效利用系数0.68,灌溉水利用系数0.57。

全团规划排水网络由四级排水渠道组成,排水沟总长677Km,已挖412Km,占规划总长61%,其中干排131Km,已挖130Km,支排1322Km,已挖122Km,斗排194Km,农排220Km,没有实施。

3.4.2项目区节水灌溉现状

项目区节水灌溉现状见下表3-1:

项目区节水灌溉现状

表3-1

年度(新增)

节水工程(万亩)

面积

合计(万亩)

效益指标

渠道防渗

滴灌

节水量(m3/亩)

棉花增产量

(Kg/亩)

水分生产率(Kg/亩)

节省运行费(万元)

2001

0.2

0.4

0.6

65

25

1.55

2002

0.3

1.67

1.97

120

35

1.7

40

第四章农业生产方案

4.1农业生产现状

++2002年农业生产总值6940万元,占国民生产总值的64.14%,各作物产量、单产、种植结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教育 > 幼儿读物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