沥青混凝土道路改造工程施工方案设计Word文件下载.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14140706 上传时间:2022-10-19 格式:DOCX 页数:65 大小:21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沥青混凝土道路改造工程施工方案设计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65页
沥青混凝土道路改造工程施工方案设计Word文件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65页
沥青混凝土道路改造工程施工方案设计Word文件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65页
沥青混凝土道路改造工程施工方案设计Word文件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65页
沥青混凝土道路改造工程施工方案设计Word文件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65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沥青混凝土道路改造工程施工方案设计Word文件下载.docx

《沥青混凝土道路改造工程施工方案设计Word文件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沥青混凝土道路改造工程施工方案设计Word文件下载.docx(6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沥青混凝土道路改造工程施工方案设计Word文件下载.docx

三、施工现场平面布置……………………………………………16

四、施工准备工作安排……………………………………………18

第四章施工工期计划及保证措施……………………………………22

一、施工总体计划…………………………………………………22

二、施工阶段划分和阶段控制工期………………………………23

三、劳动力、主要机械设备、材料计划…………………………24

四、工期保证措施…………………………………………………25

第五章主要施工方法措施……………………………………………28

一、施工测量及放线………………………………………………28

二、拆除工程………………………………………………………30

三、路基土方工程………………………………………………30

四、水泥稳定碎石基层……………………………………………32

五、路缘石安砌……………………………………………………37

六、沥青混凝土施工………………………………………………37

七、人行道砖铺设…………………………………………………46

八、电缆沟工程……………………………………………………47

九、排水工程………………………………………………………50

第六章冬、雨季和夜间施工措施……………………………………51

一、组织措施………………………………………………………51

二、物资准备………………………………………………………51

三、技术措施………………………………………………………51

四、夜间施工………………………………………………………53

第七章工程质量保证措施……………………………………………54

一、质量管理体系…………………………………………………54

二、质量管理机构…………………………………………………54

三、质量保证措施…………………………………………………55

四、质量控制点……………………………………………………57

五、质量通病防止措施……………………………………………58

六、重点工序控制要点……………………………………………60

第八章安全生产保证措施……………………………………………61

一、安全生产管理目标……………………………………………61

二、安全生产方针…………………………………………………61

三、主要安全管理制度、安全保证体系…………………………62

四、安全保障检查程序与保障措施………………………………62

第九章文明施工及解决扰民保证措施………………………………65

一、文明工地建设目标……………………………………………65

二、文明工地建设措施……………………………………………65

三、减小扰民措施…………………………………………………67

第十章施工现场消防保证措施………………………………………68

一.现场消防、包围措施…………………………………………68

二、消防设施配置…………………………………………………68

三、保卫及消防总体要求…………………………………………68

四、施工现场消防措施……………………………………………69

五、现场保卫措施…………………………………………………70

六、保卫检查措施…………………………………………………70

七、保卫信息反馈…………………………………………………71

第十一章季节性施工保证措施………………………………………71

第十二章环保节能措施………………………………………………72

一、环境保护目标…………………………………………………72

二、环境保护措施…………………………………………………72

第十三章成本控制措施………………………………………………75

一、节约材料费……………………………………………………75

二、提高生产效率…………………………………………………76

第十四章成品保护措施………………………………………………77

第十五章工程档案管理………………………………………………78

第十六章竣工后保修方案及回访……………………………………78

一、工程交付………………………………………………………78

二、工程回访………………………………………………………78

三、工程服务及保修………………………………………………79

附表

第一章、编制原则和依据

一.编制原则

1、在保证所要求的安全、质量目标的基础上,编制经济、合理的施工方案。

以设计图纸为依据,采用先进、合理、经济、高效的施工方案,并满足施工规范和设计要求,确保施工安全和质量合格。

采用先进工艺设备,调集精锐技术力量,以打造精品工程为目的。

2、在保证质量的前提下,以规定的工期为准,编制合理,最优的施工进度计划。

在充分考虑本单位自身现有的技术水平、施工管理经验和设备配套能力的基础上,已完全达到工程所要求的工期时间为目的,合理的安排施工进度计划。

3、坚决贯彻文明施工的原则,确保工程施工全过程对周边环境破坏最小、临时占用场地最小,尽可能降低施工给周围单位带来的干扰。

4、充分考虑本标段工程的施工环境和工程特点。

全面分析各种不利于施工进度和质量的因素,在工期安排、人员设备配置、施工方法等方面综合考虑并留有余地。

5、坚持优化技术方案和推广应用“四新”成果的原则,在施工中发扬创新精神,以科技为先导,应用新工艺、新技术、新材料、新设备,积极寻求为建设单位节约投资的合理化建议,对技术方案进行不断的优化。

二.编制依据

(1)

(2)根据现场考察情况以及我们自己对现场所了解的施工环境和条件等。

(3)本公司长期从事市政管线、城市道路工程建设所积累的施工经验、技术水平、管理水平和现有的施工设备情况。

(4)相关规范、规程和标准

(5)本公司质量、环境、职业健康安全体系文件。

(6)本公司对工程有关规定及操作的企业标准。

第二章工程概况

一、工程概述

本工程位于

本工程施工范围为道路工程,本工程建设单位为,

设计单位为,施工总工期90日历天,工程质量为合格

二、工程设计情况

1、道路定线

根据规划给定的坐标控制点,依据规划道路走向定线。

2、技术标准

道路等级:

城市主干道Ⅱ级;

设计车速:

主路40km/h

交通等级:

设计年限:

新建沥青混凝土路面15年。

标准轴载:

BZZ-100.

3、道路断面设计

3.1纵断面设计

纵断面设计:

新建路段主要根据道路等级、相交各条道路现况及规划控高确定。

3.2横断面设计

本次实施标准横断面为:

3(人行道及绿化)+4(人行道)+5(非机动车道)+2(绿化隔离带)+22(机动车道)+2(绿化隔离带)+5(非机动车道)+4(人行道)+3(人行道及绿化)。

原为18m机动车道将4m绿色隔离带内缩2m形成22m机动车道。

3.3路拱形式

机动车道路拱横坡为直线型路拱曲线,横坡度为1.5%,坡向道路红线一侧;

非机动车道横坡度为1.5%,人行道横坡度为1.0%,均坡向路中一侧。

3.4路基设计

压实度,图纸路基应采用重型击实标准控制。

土方路基压实度表

项目分类

路面底面以下深度(m)

压实度(%)

填方路基

0~0.3

≥94

0.3~0.8

0.80~1.5(上路堤)

≥93

1.5以下(下路堤)

≥90

零填及挖方路基

----

4、工程水文地质、气象条件

地下水埋藏条件及类型

本区地下水距自然地面1.8-2m,按埋藏条件属潜水型地下水及风化岩孔隙

水,地下水主要来源于大气降水和侧向渗流补给,水质对混凝土无腐蚀。

5、工程地质资料

5.1现场位置及地形地貌

本次新建场地地形为中段偏高两端低的地势,地面相对标高变化在9.39m-26.92m之间,相对高差约17.53m,地貌属腐蚀台地。

5.2底层岩性

钻探揭露,建筑场地第四系地层覆盖厚度0.9-6.9m,第四系堆积物除表层混凝土路面(厚0.2-0.3m)外,主要为素填土、粉质粘土,下覆全风化花岗岩和强风化花岗岩。

5.3岩土工程分析评价

本场地第②层素填土密实性较差,疏密不均厚度变化较大,潮湿状态,属

较软弱地基;

第③层粉质粘土,强度较低,属一般地基土;

第④层砂质粘土层位稳定,密实性较好,中湿状态,厚度变化不大,属较好地基土;

第⑤层全风化花岗岩、第⑥层强风化花岗岩,强度高,属较好地基土。

场地内各层层位较稳定,但第②层分部不连续,第③层局部分布、第④层厚度有变化。

综合评价,本场地大部分地段均匀稳定,适宜道路建筑;

本地区标准冻结

深度0.58m。

6、路面结构设计

根据道路等级、道路路面状况及道路交通荷载为中级的特点,结合本市同类

道路改造经验等因素确定,新建沥青混凝土路面,沥青路面的平整度要

求≤1.8mm。

路面抗滑标准:

F0(路面摆式仪验收测定值)于47-50之间,F(设计年限内路面摆式仪使用值)于37-40之间,构造深度TD≥0.55mm,石料磨光值PSV于42-45之间。

本次道路改造道路结构实施:

机动车道新建路段路面结构起点桩号0+141,原非机动车道既有沥青砼路面保留,此路段西侧人行道铺砌保留,东侧人行道重新铺砌彩砖。

6.1新建机动车道路面结构组合:

EO=30Mpa

SBS改性细粒式沥青混凝土AC-13F厚3.5cm

中粒式沥青混凝土AC-20C厚5cm

粗粒式沥青混凝土AC-25C厚6.5cm

上基层:

水泥稳定碎石厚18cm

下基层:

原状土压实

路面顶设计弯沉值21.4(1/100mm)

基层顶面设计弯沉值33.9(1/100mm)

土路床设计弯沉值279.4(1/100mm)

新建路段根据地勘结果显示在桩号0+141~0+350路段、1+125~1+300路段基层以下需做换填处理换填方法如下:

0+141~0+350路段按机动车道宽度及结构层深度开槽后将密实度较差的原状土全部清除,保持路槽内无积水状态。

在路槽开挖范围内将凿碎的既有路面板块(块径大小30cm左右)分两层抛入路槽(厚度50cm左右),每抛入一层板块需采用中粗砂灌缝,然后再换填30cm天然级配砂砾料垫层压实,达到规范要求的重型压实度标准95%以上,待换填层稳定后,再按设计要求做路面结构层。

1+125~1+300路段换填方法同上,只是垫层换填20cm天然级配砂砾料。

6.2砼砖人行道路面结构组合:

(电缆沟盖板以外范围)

C30彩色混凝土砖厚6.5cm(新铺砌砼砖样式及树池同西侧人行道铺砌)

M10水泥砂浆3cm

水泥稳定碎石厚15cm

6.3彩色压模地坪人行道路面结构组合:

绿色压模地坪3mm(压模样式应由甲方及相关部门共同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教育 > 幼儿读物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