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化学二轮复习小题狂做专练十三氮及其化合物文档格式.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14138277 上传时间:2022-10-19 格式:DOCX 页数:11 大小:219.3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考化学二轮复习小题狂做专练十三氮及其化合物文档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高考化学二轮复习小题狂做专练十三氮及其化合物文档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高考化学二轮复习小题狂做专练十三氮及其化合物文档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高考化学二轮复习小题狂做专练十三氮及其化合物文档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高考化学二轮复习小题狂做专练十三氮及其化合物文档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高考化学二轮复习小题狂做专练十三氮及其化合物文档格式.docx

《高考化学二轮复习小题狂做专练十三氮及其化合物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考化学二轮复习小题狂做专练十三氮及其化合物文档格式.docx(1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高考化学二轮复习小题狂做专练十三氮及其化合物文档格式.docx

其中NO2二聚为N2O4的反应可以迅速达到平衡,体系的总压强p随时间t的变化如下表所示(t=∞时,N2O4(g)完全分解):

t/min

40

80

160

260

1300

1700

p/kPa

35.8

40.3

42.5.

45.9

49.2

61.2

62.3

63.1

①已知:

2N2O5(g)===2N2O5(g)+O2(g)ΔH1=−4.4kJ·

mol−1

2NO2(g)===N2O4(g)ΔH2=−55.3kJ·

则反应N2O5(g)===2NO2(g)+O2(g)的ΔH=_______kJ·

mol−1。

②研究表明,N2O5(g)分解的反应速率v=2×

10−3×

(kPa·

min−1),t=62min时,测得体系中=2.9kPa,则此时的=________kPa,v=_______kPa·

min−1。

③若提高反应温度至35℃,则N2O5(g)完全分解后体系压强p∞(35℃)________63.1kPa(填“大于”“等于”或“小于”),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④25℃时N2O4(g)2NO2(g)反应的平衡常数Kp=_______kPa(Kp为以分压表示的平衡常数,计算结果保留1位小数)。

(3)对于反应2N2O5(g)4NO2(g)+O2(g),R.A.Ogg提出如下反应历程:

第一步N2O5NO3+NO2快速平衡

第二步NO2+NO3NO+NO2+O2慢反应

第三步NO+NO32NO2快反应

其中可近似认为第二步反应不影响第一步的平衡。

下列表述正确的是__________(填标号)。

A.v(第一步的逆反应)>

v(第二步反应)

B.反应的中间产物只有NO3

C.第二步中NO2与NO3的碰撞仅部分有效

D.第三步反应活化能较高

4.【2018天津卷、节选】烟道气中的NOx是主要的大气污染物之一,为了监测其含量,选用如下采样和检测方法。

回答下列问题:

Ⅰ.采样

采样步骤:

①检验系统气密性;

②加热器将烟道气加热至140℃;

③打开抽气泵置换系统内空气;

④采集无尘、干燥的气样;

⑤关闭系统,停止采样。

(1)采样步骤②加热烟道气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Ⅱ.NOx含量的测定:

将VL气样通入适量酸化的H2O2溶液中,使NOx完全被氧化为NO,加水稀释至100.00mL。

量取20.00mL该溶液,加入V1mLc1mol·

L−1FeSO4标准溶液(过量),充分反应后,用c2mol·

L−1K2CrO7标准溶液滴定剩余的Fe2+,终点时消耗V2mL。

(2)NO被H2O2氧化为NO的离子方程式是___________。

(3)滴定过程中发生下列反应:

3Fe2++NO3−+4H+===NO↑+3Fe3++2H2O;

Cr2O+6Fe2++14H+===2Cr3++6Fe3++7H2O;

则气样中NOx折合成NO2的含量为_________mg·

m−3。

(4)判断下列情况对NOx含量测定结果的影响(填“偏高”、“偏低”或“无影响”)若缺少采样步骤③,会使测试结果_______________。

若FeSO4标准溶液部分变质,会使测定结果______________。

 

1.【2018广西柳州一模】化学与生产、生活、社会密切相关,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钢铁在潮湿的空气中放置,易发生电化学腐蚀而生锈

B.SO2、NO、NO2都是大气污染物,它们在空气中都能稳定存在

C.水泥、玻璃、陶瓷是生产、生活中用量最大的无机非金属材料

D.用NH4Cl浓溶液除铁锈,因为NH4Cl水解显酸性

2.【2018全国名校第二次大联考】下列由相关实验现象推出的结论正确的是()

A.NH4Cl和NH4HCO3受热都能分解,说明可以用加热NH4Cl和NH4HCO3固体的方法制氨气

B.向溶液中滴加酸化的Ba(NO3)2溶液出现白色沉淀,说明该溶液中一定有SO

C.Fe与稀HNO3、稀H2SO4反应均有气泡产生,说明Fe与两种酸均发生置换反应

D.NH3遇到浓盐酸产生白烟,说明二者发生反应生成白色固体

3.【2018郑州二模】次磷酸(H3PO2)是一种精细磷化工产品,属于一元中强酸,具有较强的还原性。

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H3PO2溶于水的电离方程式为H3PO2H++H2PO

B.H3PO2与过量NaOH溶液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H3PO2+3OH−===PO+3H2O

C.将H3PO2溶液加入到酸性高锰酸钾溶液中,H3PO2的还原产物为H3PO4

D.用惰性电极电解NaH2PO2溶液,其阳极反应式为2H2O-4e−===O2↑+4H+

4.【2018安徽十校联盟高三摸底考试】已知Ca3N2遇水发生水解反应,需密封保存。

利用如下装置制取氮气,并用氮气制备Ca3N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①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NaNO2+NH4ClNaCl+N2↑+H2O

B.③、④、⑥中依次盛放浓H2SO4、酸性氯化亚铁溶液、碱石灰

C.②为安全瓶,作用是防止停止加热时①中的溶液进入③中

D.实验结束后,取⑤中少量产物于试管中,加适量蒸馏水,再滴加石蕊试液,溶液变蓝

5.【2018辽宁实验中学建模】Cu与浓硝酸反应生成氮的氧化物,这些氧化物恰好溶解在NaOH溶液中得到NaNO3和NaNO2的混合溶液,反应过程及有关数据如图所示。

下列有关判断正确的是()

A.若铜片为51.2g,则生成0.2molNaNO3

B.常温下,Cu遇浓硝酸发生钝化,不可能发生上述反应

C.标准状况下收集的氮氧化物为20.16L

D.反应过程中生成的Cu(NO3)2既是氧化产物,又是还原产物

6.【2018天津实验中学二次建模】已知NaNO2是色泽、味道与NaCl相似的盐,是导致某些建筑工地食物中毒的主要物质,它可与酸性KMnO4溶液发生反应:

2MnO+5NO+X===Y+5NO+3H2O。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X是6H+、Y是2MnO2

B.反应过程中溶液的pH减小

C.还原产物是Mn2+

D.当有0.1molY生成时转移电子数为NA

7.【2018陕西安康第一次质检】为了证明NO也可以与氧气和水反应生成HNO3,某学生设计了如图所示装置(有关夹持装置已略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装置Ⅰ的U形管中盛放的是浓硝酸

B.为观察到NO气体的生成,加入酸前后都应该关闭K1、K2

C.紫色石蕊试液的作用是验证装置Ⅱ的长玻璃管中是否有硝酸生成

D.装置Ⅲ不能用于制备氢气、二氧化碳气体

8.【2018豫南九校第四次联考】下列实验过程中的现象及结论均正确的是()

ABCD

A.锥形瓶中有气体产生,烧杯中溶液变浑浊,证明非金属性:

Cl>

C>

Si

B.形成美丽的红色喷泉,证明HCl极易溶于水

C.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NaOH溶液时,定容时如图观察液面会使所配制的NaOH溶液浓度偏低

D.只产生红褐色沉定,证明Ksp[Al(OH)3]>

Ksp[Fe(OH)3]

9.【2018合肥高三调研】某研究性学习小组的同学为了制取NO并探究其性质,进行了如下实验。

试回答下列问题:

(1)某同学用图甲装置进行实验,收集到无色气体,由此确定铜和稀硝酸反应生成NO气体。

该同学的推断不合理的理由是(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2)另一名同学设计了图乙装置进行实验,步骤如下:

①在大试管中放入适量石灰石加入过量稀硝酸;

②待石灰石反应完全,将铜丝浸入过量的稀硝酸中;

③一段时间后,观察到大试管中气体始终为无色,收集反应产生的气体。

其中步骤①的作用是。

(3)当过量的铜与稀硝酸完全反应后,再加入20%的稀硫酸,铜片上又有气泡产生,稀硫酸的作用是

(填选项编号),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a.还原剂b.氧化剂c.提供氢离子d.提供热能

(4)某些资料认为NO不能与Na2O2反应。

有同学提出质疑,他认为NO易与O2发生反应,应该更容易被Na2O2氧化。

查阅资料:

a.2NO+Na2O2===2NaNO2

b.6NaNO2+3H2SO4(稀)===3Na2SO4+2HNO3+4NO↑+2H2O

c.酸性条件下,NO能被MnO氧化成NO

该同学利用图丙中装置来探究NO与Na2O2的反应(装置可重复使用)。

图丙

①装置的连接顺序为A→,装置E的作用是。

②充分反应后,欲检验装置D中是否生成了NaNO2,请简述实验方案

10.【2018长沙六校联考】亚硝酸和亚硝酸盐在生产、医药等领域有着广泛应用。

某校化学兴趣小组用如图所示仪器(夹持装置已省略)及药品,探究硫酸与亚硝酸钠反应生成气体的成分。

已知NO2和NO液化温度分别为21℃和-152℃。

(1)装置A中盛放70%硫酸的仪器名称为,反应前通入氮气的目的是

仪器的连接顺序(按从左到右连接)为A→→→→B。

(2)在关闭弹簧夹、打开分液漏斗旋塞、滴入70%硫酸后,装置A中产生红棕色气体。

确认装置A中产生的气体中含有NO,依据的现象是。

(3)装置A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4)如果没有装置C,对实验结论造成的影响是。

一、考点透视

1.【答案】C

【解析】A项,中子数为8的氮原子的质量数为15,表示为,A项错误;

B项,HCl中只含共价键,HCl的电子式为,B项错误;

C项,NH3中含有3个N,一个H,NH3的结构式为,C正确;

D项,Cl−最外层有8个电子,Cl−的结构示意图为,D项错误;

答案选C。

2.【答案】C

【解析】A.雾和霾的分散剂均是空气;

雾和霾的分散剂均是空气,分散质是水。

霾的分散剂,分散质固体颗粒。

因此雾和霾的分散剂相同,A正确;

B.根据示意图分析;

由于氮氧化物和二氧化硫转化为铵盐形成无机颗粒物,因此雾霾中含有硝酸铵和硫酸铵,B正确;

C.在化学反应里能改变反应物化学反应速率(提高或降低)而不改变化学平衡,且本身的质量和化学性质在化学反应前后都没有发生改变的物质叫催化剂;

NH3作为反应物参加反应转化为铵盐,因此氨气不是形成无机颗粒物的催化剂,C错误;

D.氮肥会释放出氨气;

氮氧化物和二氧化硫在形成雾霾时与大气的氨有关,由于氨肥会释放出氨气,因此雾霾的形成与过度使用氨肥有关,D正确。

3.【答案】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教育 > 幼儿读物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