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部编版八年级上册文言文重点字词注释(带答案).docx
《2017年部编版八年级上册文言文重点字词注释(带答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7年部编版八年级上册文言文重点字词注释(带答案).docx(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八年级上册文言文重点字词注释(部编版)
三峡 郦道元
自.(在)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完全没有)阙.(同“缺”,空隙、缺口)处;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如果)非亭.午.(正午)夜.分.(半夜),不见曦.(太阳)月。
至于夏水襄.(2017版:
升到高处,2018版:
冲上,漫上)陵,沿.(顺流而下)溯.(逆流而上)阻绝。
或.(有时)王命急宣,有时朝.(早晨)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即使)乘奔.(飞奔的马)御.(驾驶)风,不以疾.(快)也。
春冬之时,则素.湍.(激起白色浪花的急流)绿潭,回.清.(回旋的清波)倒影。
绝.巘.(极高的山峰)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飞速地往下冲荡)其间,清荣.(茂盛)峻茂,良.(甚,很)多趣味。
每至晴初霜.旦.(下霜的早晨),林寒涧肃.(肃杀,凄寒),常有高猿长啸,属.引.(接连不断)凄.异.(凄惨悲凉),空.谷.(空旷的山谷)传响,哀转久绝.(消失)。
故渔者歌曰:
“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
沾裳!
”
课文分析:
《三峡》以凝练生动的笔墨,写出了三峡的雄奇险拔、清幽秀丽的景色。
作者抓住景物的特点进行描写。
写山,突出连绵不断、遮天蔽日的特点。
写水,则描绘不同季节的不同景象。
夏天,江水漫上丘陵,来往的船只都被阻绝了。
“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
绝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
”雪白的激流,碧绿的潭水,回旋的清波,美丽的倒影,使作者禁不住赞叹“良多趣味”。
而到了秋天,则“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那凄异的叫声持续不断,在空旷的山谷里“哀转久绝”。
三峡的奇异景象,被描绘得淋漓尽致。
作者写景,采用的是大笔点染的手法,寥寥一百五十余字,就把七百里三峡万千气象尽收笔底。
写春冬之景,着“素”“绿”“清”“影”数字;写秋季的景色,着“寒”“肃”“凄”“哀”数字,便将景物的神韵生动地表现了出来。
文章先写山,后写水,布局自然,思路清晰。
写水则分不同季节分别着墨。
在文章的节奏上,也是动静相生,摇曳多姿。
高峻的山峰,汹涌的江流,清澈的碧水,飞悬的瀑布,哀转的猿鸣,悲凉的渔歌,构成了一幅幅风格迥异而又自然和谐的画面,给读者以深刻的印象。
7
短文两篇
答谢中书书 陶弘景
山川之.(的)美,古来共谈。
高峰入云,清流见底。
两岸石壁,五色交.辉.(交相辉映)。
青林翠竹,四时俱.(全,都)备。
晓雾将歇.(消散),猿鸟乱鸣;夕日欲颓.(坠落),沉.鳞.(水中潜游的鱼)竞跃。
实是欲界之仙都。
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欣赏、领悟)其奇者。
课文分析:
《答谢中书书》是陶弘景写给朋友谢中书的一封书信。
文章以感慨发端:
山川之美,古来共谈,有高雅情怀的人才可能品味山川之美,将内心的感受与友人交流,是人生一大乐事。
接下来的十句,作者便以清峻的笔触具体描绘了秀美的山川景色。
“高峰入云,清流见底”,极力描写山之高,水之净,用笔洗练,寥寥八字,就写出了仰观俯察两种视角,白云高山流水三重风物,境界清新。
“两岸石壁,五色交辉。
青林翠竹,四时俱备”,又改用平远、高远的视角极目远眺,青翠的竹木与五彩的山石相映衬,呈现出一派绚烂辉煌的气象,在清爽宜人的画卷上平添了万物勃发的生命力“。
晓雾将歇,猿鸟乱鸣;夕阳欲颓,沉鳞竞跃”,由静景转入对动景的描写。
猿鸟的鸣叫声穿越了清晨即将消散的薄雾,传入耳际;夕阳的余晖中,鱼儿在水中竞相嬉戏。
这四句通过朝与夕两个特定时间段的生物的活动,又为画面增添了灵动感,传达了生命气息。
最后,文章又以感慨收束,“实欲界之仙都”,这里实在是人间的仙境啊!
自从谢灵运以来,没有人能够欣赏它的妙处,而作者却能够从中发现无尽的乐趣,带有自豪之感,期与谢公比肩之意溢于言表。
本文写景,没有仅仅停留在景物本身,而是抓住景物的灵魂,即自然万物的勃勃生机,通过高低、远近、动静的变化,视觉、听觉的立体感受,来传达自己与自然相融合的生命愉悦,体现了作者酷爱自然、归隐林泉的志趣。
文字明朗,毫不雕琢。
记承天寺夜游 苏轼
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高兴的样子)起行。
念.(考虑,想到)无与为乐者,遂.(于是,就)至承天寺寻张怀民,怀民亦未.寝(睡觉),相.与.(共同,一起)步于中庭。
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交错纵横),盖.(大概是)竹柏影也。
何夜无月?
何处无松柏?
但.(只是)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罢了)。
课文分析:
《记承天寺夜游》是苏轼的一篇小品文,写于作者被贬黄州期间。
文章仅84字,却创造了一个清幽宁
静的艺术境界,传达了作者复杂微妙的心境。
“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
”时值冬初,寒意森森,正“解衣欲睡”之时,月色悄然入户,于是作者“欣然起行”。
“欣然”写其兴奋喜悦之情。
“念无与为乐者”,“念”由“行”转化而来,写出心理活动的变化过程,文情也显得跌宕起伏。
作者也许在想:
究竟与谁一起赏月,才不致辜负如此良夜?
在这贬居的寂寞中,谁又能与我共同赏月呢?
“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这是作者“念”的结果,下笔十分轻淡,实则意味深长。
“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月光下的漫步,该是如何一种心情!
“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
“积水空明”写月光的清澈透明,“藻、荇交横”
写竹柏倒影的清丽淡雅。
作者以高度凝练的笔墨,点染出一个空明澄澈、疏影摇曳、似真似幻的美妙境界。
“何夜无月?
何处无竹柏?
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耳。
”寥寥数语,意味隽永:
贬谪的悲凉,人生的感慨,赏月的欣喜,漫步的悠闲──种种难言的感情尽在其中;语言凝练,含蓄深沉,精美传神。
与朱元思书 吴均
风烟俱.(全,都)净,天山共色。
从.(跟、随)流飘荡,任意东西。
自.(从)富阳至桐庐一百许.
(表示约数)里,奇山异水,天下独.绝.(独一无二)。
水皆缥.碧.(青白色),千丈见底。
游鱼细石,直视无碍。
急湍甚箭,猛浪若.奔(飞奔的马)。
夹岸高山,皆生寒.树.(形容树密而绿,让人心生寒意),负.(凭借)势竞.(争着)上,互相轩.邈.(往高处远处伸展),争高直指,千百成峰。
泉水激.(冲击,撞击)石,泠泠作响;好鸟相鸣,嘤嘤成韵。
蝉则千转.(同“啭”,鸟鸣,这里指蝉鸣)不穷,猿则百叫无绝。
鸢飞戾.(至、到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筹划、治理)世务者,窥谷忘反.(同“返”,返回)。
横.柯.(横斜的树枝)上蔽,在昼犹昏;
疏条交映,有时见日。
《孟子》二章富贵不能淫
景春曰:
“公孙衍、张仪,岂.(难道)不诚.(真正,确实)大丈夫哉!
一怒而诸侯惧,安居而天下.熄
(太平无事)。
”
孟子曰:
“是.(这)焉.(怎么,哪里)得为大丈夫乎?
子未学礼乎?
丈夫之.(取独)冠.(行冠礼)也,父命.(教导、训诲)之;女子之嫁也,母命之。
往送之门,戒.(告诫)之曰:
“往之女.(同“汝”,你)家,必敬必戒.(谨慎),无违夫.子.(丈夫)!
以顺为正.(准则,标准)者,妾妇之道也。
居.(住 )天下之广居,立.(站)天下之正位,行.(走)天下之大道;得志,与民由.(遵循)之;不得志,独
行其道。
富贵不能淫.(使……惑乱/迷惑),贫贱不能移.(使……改变/动摇),威武不能屈.(使……屈服)。
此之谓大丈夫。
”
主题归纳:
《富贵不能淫》义正词严地驳斥了景春的谬论后,紧接着便对真正的大丈夫的标准作了明确的说明和界定。
真正的大丈夫有两个标准:
一是要有“行天下之大道”的远大志向和抱负;二是要有“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道德操守。
只有这样,才算得上大丈夫。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舜发.(被选拔/被任用,)于畎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间,胶鬲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士.(狱官),孙叔敖举.()于海,百里奚举.()于市。
故天将降大任于是.(这)人也,必先苦.(使……痛苦)其心志,劳.(使……劳累)其筋骨,饿.(使……饥饿)其体肤,空.乏.(使……受到贫困之苦)其身,行拂.(违背)乱其所为,所以动.心.(使他的心受到震撼)忍.性.(使他的性格坚忍起来),曾.(同“增”,增加)益其所不能。
人恒.(常常)过.(犯错误)然后能改,困.(忧困)于心衡.(同“横”梗塞、不顺)于虑而后作.(有所作为),征.(征验、表现)于色发于声而后喻.(了解、明白)。
入.(在国内)则无法.家.(守法度的大臣)拂.(同“弼”,辅佐)士,出.(在国外)则无敌.(匹敌、相当)国外患者,国恒亡,然后知生于忧
患而死于安乐也。
课文分析:
短文开始一连用六个排比,举出事实说明这些人虽出身贫贱,但他们在经受了艰苦磨练之后,终于成就了不平凡的事业。
顺此事实,作者连用几个短语得出“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的结论,让人不能不信服。
在此基础上,作者又从正反两方面进一步论证经受磨练的好处,最终提出本文的中心论点。
1、本文的论点是什么?
答: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2、本文开头所列举的六个著名的历史人物,他们的共同特点是什么?
答:
都是在经历了一番艰难困苦之后,成就了不平凡的事业。
3、在作者看来,一个人经受了艰难困苦的磨练,将会有怎样的益处?
答:
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4、文中由个人升华到国家,论证“死于安乐”的道理的句子是什么?
答:
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
愚公移山 《列子》
太行、王屋二山,方.(方圆/面积)七百里,高万仞,本在冀州之南,河阳之北。
北山愚公者,年且.(将近)九十,面山而居。
惩.(苦于)山北之塞,出入之迂也,聚室而谋曰:
“吾与汝毕.(尽、全)力平险,指.(直)通豫南,达于汉阴,可乎?
”杂.然.(纷纷地)相许.(赞同)。
其妻献.(提出疑问)疑曰:
“以.(凭)君之力,曾.(连……都)不能损.(削减)魁父之丘,如.太行、王屋何.(把……怎么样)?
且.(况且)焉.(哪里)置.(放置、安放)土石?
”杂曰:
“投诸.(之于)渤海之尾,隐土之北。
”遂.(于是)率.(带领)子孙荷担者三夫,叩石垦壤,箕.畚.(用箕畚装土石)运于渤海之尾。
邻人京城氏之孀妻有遗男,始龀,跳往助之。
寒暑.易(更替)节,始一反.(同“返”,往返)焉。
河曲智叟笑而止之曰:
“甚矣,汝之不惠.(同“慧”,聪明)!
以残年余力,曾不能毁山之一毛,其如土石何?
”北山愚公长息曰:
“汝心之固.(顽固),固不可彻.(改变),曾不若孀妻弱子。
虽.(即使)我之死,有子存焉;子又生孙,孙又生子;子又有子,子又有孙;子子孙孙无.穷.匮(穷尽)也,而山不加增,何苦.(担心)而不平?
”河曲智叟亡.(同“无”,没有)以应。
操蛇之神闻.(听说)之,惧.(害怕)其不已.(停止)也,告之于帝。
帝感其诚,命夸娥氏二子负二山,一厝.(放置、安放)朔东,一厝雍南。
自此,冀之南,汉之阴,无.陇(高地)断.(隔绝)焉。
课文分析:
本文是古代寓言中的名篇,有生动的故事情节,又带有神话色彩,历来脍炙人口。
文章通过愚公移山的成功反映了我国古代人民改造自然的伟大气魄和坚强毅力。
1、愚公移山的原因是什么?
惩山北之塞,出入之迂也。
2、愚公移山的目的是什么?
直通豫南,达于汉阴。
3、愚公的妻子和智叟对移山的态度有何不同?
愚公的妻子是出于对丈夫的关心而“献疑”的,她不反对移山,所以提出移山过程中必须解决的问题:
且焉置土石。
智叟更多的是讥笑,阻止移山,也体现了他智非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