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用工程设备施工方案 修复的.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1413353 上传时间:2022-10-22 格式:DOCX 页数:23 大小:22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公用工程设备施工方案 修复的.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3页
公用工程设备施工方案 修复的.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3页
公用工程设备施工方案 修复的.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3页
公用工程设备施工方案 修复的.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3页
公用工程设备施工方案 修复的.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3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公用工程设备施工方案 修复的.docx

《公用工程设备施工方案 修复的.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公用工程设备施工方案 修复的.docx(2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公用工程设备施工方案 修复的.docx

公用工程设备施工方案修复的

宜宾海丰和锐有限公司二期募投项目

公用工程设备安装施工方案

 

编制:

 

审核:

 

批准:

 

编制单位:

七化建宜宾海丰和锐

二期募投项目部

 

日期:

二○一一年三月二十日

 

一、工程概述

根据已接收到的施工图,本公用工程由我单位安装的设备总共约有127台,其中压缩机组8台,机泵约65台,容器及过滤器约54台。

从目前接受到的施工图纸和设备清单看,在本装置中设备安装的难点主要集中在设备吊装方面,因此先完成设备安装通用方案的编制;设备吊装方面单独编制设备吊装特殊措施方案。

二、编制依据

1.机械设备安装工程施工及验收通用规范GB50231-98;

2.压缩机、风机、泵安装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75-98;

3.现场设备工业管道焊接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36-98;

4.石油化工施工安全技术规范SH3503-1999;

5.钢结构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05-2002;

6.石油化工工程建设交工技术文件规定SH3503-2007;

7.宜宾海丰和锐有限公司提供的施工图纸。

8.公司质量体系文件(QG/CC-7.0501~0503—98)

三、静设备安装通用技术方案

(一)施工准备

1.施工技术条件准备

1.1设计及其它技术文件齐全,施工图纸业经会审,施工方案已经编制并经过业主审核,技术交底和必要的技术培训已经完成。

1.2材料、劳动力、机具准备齐全。

1.3现场施工用水、电、道路等可以满足要求,如果道路不通畅,需要临时施工措施,项目部将根据现场实际情况编制专项施工措施报业主审批。

1.4基础砼强度已达要求,准备交安。

2.基础验收

2.1土建资料验收:

基础交接证书、测量记录及其它施工技术资料。

2.2基础外观检查:

⑴基础上应有明显的标高基准线、纵横向中心线,沉降观测水准点。

⑵基础外观不得有裂纹、蜂窝、空洞和露筋等现象。

⑶基础中心位置、标高、水平度误差在允许范围内。

⑷预埋件、地脚螺栓预留孔或预埋地脚螺栓符合设计要求。

3.设备验收和清点

3.1清点验收随箱的出厂合格证明书及安装说明书等技术文件。

3.2按装箱清单清点检查设备及设备附件和内件名称,型号和规格及数量,表面不得有损坏、变形及锈蚀。

3.3备品备件收回仓库保存,其它暂不安装的零部件则复好箱子,妥善保管。

(二)静设备安装程序及工艺

1.施工程序

静止设备安装程序见图表3.2-1。

一般静止设备安装程序

2.安装前检查

2.1安装前检查设备上制造厂是否标有中心标志和定位基准标志,如没有则在现场自行标出。

2.2检查设备方位标记,重心标记及吊挂点,不符合者要予以补充。

2.3有内件装配要求的设备,检查设备内壁的基准园周线,基准园周线应与设备轴线垂直,以保证内件安装的准确性。

3.基础表面处理

3.1铲出垫铁设置位置,用水平检查垫铁的水平度。

3.2非垫铁位置的基础表面应铲麻,以保证二次灌浆层结合良好。

3.3垫铁的大小和数量由设备和附件及设备操作重量和地脚螺栓拧紧压力计算求得。

3.4垫铁/馒头间距300~500mm。

3.5塔和罐类设备图纸上要求在基础上铺50mm细砂,因此此类设备安装前基础表面不进行处理,设备安装前按要求铺50mm厚细砂。

4.设备就位

设备的就位采用吊车吊装就位,对于玻璃钢设备,在就位过程中要注意设备的易碎性,一定要采取防范措施。

对于吊装难度要求较大的,根据现场实际情况编制特殊专项施工方案。

4.1设备安装方位正确

4.2安装标高、中心线;垂直度、水平度满足要求(见下表3.2-2):

表3.2-2

允许偏差(mm)

一般设备

与机械设备衔接的设备

立式

卧式

立式

卧式

方位

沿底座园周测量D≤2000,10

D>2000,15

——

沿底座环园周测量5

中心线

±5

±5

±3

±3

标高

±5

±5

±3

±3

水平

——

纵向L/1000

横向2D/1000

——

纵向0.6L/1000

横向D/1000

垂直度

H/1000,但不超过30mm

——

H/1000

<30mm

——

H——立式设备两端测点距离,D——设备直径,L——卧式设备两支座距离

4.3立式设备垂直度测量方法

(1)有条件可挂铅垂线直接测量的,则在互成90°的方向悬挂两根铅垂线直接测量上下两个数据值,确定垂直度偏差。

(2)高大设备,在互成90°的方向架设两套经纬仪,切边测量垂直度偏差值。

(3)高大设备受气候条件(太阳照射和风力)的影响,为求得垂直度偏差正确性,应选择最佳气候条件来测量和调整。

(4)不得用松紧地脚螺栓及局部加压等方法来调整设备垂直度。

4.4卧式设备滑动端地脚螺栓位置应准确,安装时紧固,开车前松开0.5~1mm,以满足设备热胀冷缩的要求,安装前底座应清理干净,在滑板上涂以黄干油以利滑动。

5.二次灌浆

5.1二次灌浆前隐蔽工程检查和记录内容:

(1)各组垫铁的松紧程度应一致。

(2)垫铁的配置及间距300~500mm。

(3)每组垫铁的块数(≤4块)和高度。

(4)垫铁与设备底座的接触情况,0.05mm塞尺塞不通。

(5)每组垫铁的摆放应整齐,伸入长度超过地脚螺栓,露出设备底板外缘10~20mm。

5.2点焊垫铁,冲洗基础、置模板。

5.3用比基础砼标号高一级的细石砼进行二次灌浆1~2小时后抹面收光,平面稍向外倾斜;对于在设备基础上铺细砂安装的设备,设备灌浆时应沿基础外沿进行将细砂封堵住。

6.梯子平台及其它附件的安装。

直爬梯的安装必须保证设备能自由伸缩。

7.内件安装

(1)人工清扫设备内部的铁锈、泥砂、灰尘、木块、焊条等杂物。

(2)按图纸或技术文件安装内件(如筛板、泡罩等)。

(3)充填填料,填料应干净,不带泥砂及其它污物。

8.人孔封闭

由施工、、业主及监理共同检查认同,方可封闭,并填写“隐蔽工程记录”。

四、动设备安装通用技术方案

(一)施工准备

1.施工技术条件准备

1.1设计及其它技术文件齐全,施工图纸业经会审,施工方案已经编制并经过业主审核,技术交底和必要的技术培训已经完成。

1.2材料、劳动力、机具准备齐全。

1.3现场施工用水、电、道路等可以满足要求,如果道路不通畅,需要临时施工措施,项目部将根据现场实际情况编制专项施工措施报业主审批。

1.4基础砼强度已达要求,准备交安。

2.基础验收

2.1土建资料验收:

基础交接证书、测量记录及其它施工技术资料。

2.2基础外观检查:

⑴外观检查,不应有裂纹、缝隙、孔洞、露筋等缺陷。

⑵基础中心、标高、水平度误差在允许范围内。

⑶预埋件、地脚螺栓预留孔,预埋地脚螺栓应符合设计要求。

3.设备开箱和验收

3.1由建设单位组织施工单位人员参加,清点随机出厂合格证明书、图纸及文件等技术资料。

3.2清点零部件,备品备件及专用工具。

3.3检查设备和零部件有否缺陷和损坏、锈蚀等情况。

3.3移交后要妥善保管。

(二)动设备安装程序及工艺

1.施工程序

动设备安装程序见图表4.2-1。

序号

基础

安装

设备

1

基础验收

设备材料点交

2

基础放线

检查或设置找正基准线

3

基础表面处理

清理设备底座板

4

安放垫铁

清理地脚螺栓

5

地脚螺栓孔清理

设备吊装就位、穿好地脚螺栓

6

初找平

7

地脚螺栓灌浆

8

精找平、拧紧地脚螺栓

9

点焊垫铁、二次灌浆

10

配管、配电仪

11

靠背轮对中

12

油箱清洗和加油

13

管道冲洗,入口加滤网

14

电机单洗

15

靠背轮对中复查、联接靠背轮

16

单体联动试车

17

机械竣工

2.基础表面处理

2.1在地脚螺栓两侧及机座的立筋及纵向中心线部位或负荷集中的地方铲出垫铁位置,用铁水平检查垫铁的水平度。

2.2除垫铁位置外基础表面铲麻,以利二次灌浆结合良好。

2.3配置垫铁每组垫铁(包括一对斜垫铁)不得超过4块,如果基础标高过低,则应采用较厚垫铁或预埋垫铁,以减少垫铁块数。

2.3垫铁大小根据设备大小而定。

3一般泵的安装

3.1泵就位,按图纸要求定位方位、中心和标高。

3.2泵水平度测量,如是解体泵,则在水平中分面,或轴颈处测量。

如是整体安装泵,水平出口法兰面上,或垂直进出口法兰面上测铅垂度,允许偏差纵向≤0.1mm/M,横向≤0.2mm/M。

3.3地脚螺栓灌浆。

3.4地脚螺栓灌浆层达到一定强度后,精找平,拧紧地脚螺栓,测量中心、标高、水平度为最终记录。

3.5点焊垫铁,二次灌浆。

3.6配管前靠背轮对中

(1)测量靠背轮间距,应符合说明书或规范规定。

(2)对中方法,两点对中法。

(3)偏差应符合图纸要求或安规范要求。

3.7配管:

管法兰不得与泵法兰强行连接,否则将对泵体产生附加外力,管道完成后应检查管道与设备的无应力对中。

3.8配电气、仪表。

3.9清洗轴承箱,加进合适的润滑油。

3.10管道清洗。

3.11配管后对中(最终对中)。

3.12电机单试。

3.13联接靠背轮,进行泵单体试车。

3.14整理施工记录,办理中间交接手续。

3.15安装注意事项:

(1)大功率离心泵靠背轮对中时应磁力对中。

转子的轴向窜动量应符合设备技术文件的规定。

(2)轴密封件组装后,盘动转动应灵活。

(3)离心泵起动时应打开吸入管路阀门,关闭排出管路阀门。

4.风机安装

4.1检查基础、消音装置和防震装置符合设计规范要求。

4.2风机就位,找正。

4.3地脚螺栓灌浆,灌浆选用比基础高一个等级的混凝土进行灌浆。

4.4精找平。

点焊垫铁,二次灌浆。

4.5联轴节对中。

4.6进气、排气管路安装。

管路与机壳连接时,机壳不应承受外力。

4.7配电气仪表。

4.8风机试运转。

4.9整理施工记录,办理中间交接手续。

4.10大功率风机在安装过程中应注意以下事项:

(1)风机的转子有一定的滑动量(~5mm)。

其转子的固定对中属磁力对中,所以电机与风机对中时,应施外力,确定其滑动量,以符合设计要求。

(2)风机转子的轴承,一般情况下,在运输过程中没有安装,只是采用木质轴承形状的垫块支承,固在安装时,应按规定程序和方法及时更换,并检查和调整其配和间隙符合要求。

(3)风机润滑油路的畅通和内部零部件的间隙及其清洁度,也不能忽视,应十分重视。

五、质量保证措施

1、主要要求

1.1严格接受业主、总包、监理的质量监督;

1.2认真贯彻ISO9002质量标准,对施工过程进行全面质量管理;

1.3严格按照“三检制”进行过程质量控制;

1.4施工中使用的测量设备、仪器,必须经检定合格,并在检定周期内,确保测量结果准确、可靠;

1.5向施工人员做好技术交底工作,非专业人员严禁施工;

1.6对施工中的重点环节,重点检查,加强质量控制;

1.7做好配件、工具等的存放和保管工作,做好现场文明施工及场地清洁,禁止乱扔乱放;

2、质量控制点

表5.2-1设备安装(静设备、容器、过滤器)

序号

检查点

等级

备注

1

设备/材料检查

2

基础检查

B、R

3

基础表面处理

4

垫铁布置

C、R

5

方位检查

6

地脚螺栓孔清洁度

7

地脚螺栓孔灌浆

8

对中(标高、中心线、垂直度、水平度)

A、R

9

二次灌浆

10

紧固地脚螺栓

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小学教育 > 语文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