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科学下册 第4章第5节 地壳变动和火山地震教案 浙教版Word文件下载.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14130155 上传时间:2022-10-19 格式:DOCX 页数:9 大小:26.5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七年级科学下册 第4章第5节 地壳变动和火山地震教案 浙教版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七年级科学下册 第4章第5节 地壳变动和火山地震教案 浙教版Word文件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七年级科学下册 第4章第5节 地壳变动和火山地震教案 浙教版Word文件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七年级科学下册 第4章第5节 地壳变动和火山地震教案 浙教版Word文件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七年级科学下册 第4章第5节 地壳变动和火山地震教案 浙教版Word文件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七年级科学下册 第4章第5节 地壳变动和火山地震教案 浙教版Word文件下载.docx

《七年级科学下册 第4章第5节 地壳变动和火山地震教案 浙教版Word文件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七年级科学下册 第4章第5节 地壳变动和火山地震教案 浙教版Word文件下载.docx(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七年级科学下册 第4章第5节 地壳变动和火山地震教案 浙教版Word文件下载.docx

喜马拉雅动物化石图片(喜马拉雅鱼龙化石)

引入:

你知道这个化石出自哪里吗?

它的名字叫喜马拉雅鱼龙化石,属于海洋古生物。

“世界屋脊”的喜马拉雅山区会有海洋古生物化石,说明什么?

还有那些现象能证明地壳的变动?

(学生畅所欲言)对,说明在很久以前,“世界屋脊”曾经是一片海洋;

同时也告诉我们地壳是在变动的。

这种力主要来自哪里?

(地球的内部),因此我们有必要先对地球的内部做一下了解。

引出课题

板书:

第5节地壳变动和火山地震

一、地球内部结构

讲:

如果我们用一把巨大的刀将地球切开,就会发现地球内部的结构与煮熟的鸡蛋很相似。

展示:

对照已经打开的可拆分的地球仪

指出:

地球内部可分为地壳、地幔、地核三层。

地壳:

从地表到地表以下17千米处,平均厚度17千米。

地幔:

从地壳下界到2900千米处;

地核:

人地幔到地心。

学生自己小结三层结构,并与鸡蛋的结构进行比较。

地核-----蛋黄

地球地幔-----蛋白鸡蛋

地壳-----蛋壳

如果再深入了解地球内部的结构,还可以再分:

其中地幔按其性质差异可分为上地幔、下地幔,地核可以分为外地核和内地核。

(板书)

地壳和上地幔的顶部共同构成了岩石圈,学生注意观察图,看看岩石圈的下面是什么?

(软流层),所以岩石圈的概念也可以说是软流层以上部分。

简单介绍软流层:

其主要成分就是呈熔化状态的岩浆,一般认为火山暴发岩浆就来自于此

引:

在地球的各处,每时每刻都在进行着各种形式的运动,这些运动有时进行得很激烈,但更多的时候,地壳运动难以为人类直接感知,我们如何知道地壳曾经变动过。

二、地壳变动的证明

讨论:

你知道有哪些现象或事例可以证明地壳是不断地变动的?

生:

火山、地震、珠峰、台湾海峡(发现森林遗迹和古河道)

(可当作作业回去查找资料)

教师提供材料,

材料一:

1692年,美洲中部牙买加发生了一次猛烈地震,岛上首府叶尔港有3/4沉入海底,许多年后当船只驶过这座水底城市顶部时,人们还能看见淹没在水下的一幢幢房子。

材料二:

世界上最高的喜马拉雅山,近几十年科学工作者在山上发现了很多鱼类化石。

在3000万年前,喜马拉雅山是古地中海的一部分,一片汪洋,第三纪以来,发生了喜马拉雅造山运动,亚欧板块和印度洋板块相互挤压,大陆板块缓慢上升形成高大山脉。

现在仍每年以0.33~1.27厘米的速度上升。

材料三:

近几十年内,黄河每年向渤海输入从黄土高原带来的泥沙十几亿吨,现在渤海仍是一片汪洋,而且渤海也没有因之而变浅,就连黄河河口的三角洲仍处在水下。

材料四:

位于非洲中西部的刚果盆地,原来是一个面积很大的内陆湖盆,湖里水量很大,后来由于地壳运动,河流下切,湖水外泻,形成一个盆地。

让学生分析地壳发生了什么变化?

分析四个材料,填写下表:

属于上升运动的

属于下降运动的

属于缓慢运动的

属于剧烈运动的

讲述:

地壳的变动有的表现为地壳的上升,有的表现为地壳的下沉,有时进行得很激烈、很迅速,有时又进行得十分缓慢,难以察觉。

但我们可以通过对一些自然现象的观察来证明过去所发生的地壳变动。

阅读P4-28大理石的升降,分析地壳变化情况

1、建成时到十五世纪,地壳下降6.3米

2、十五世纪到十八世纪,地壳上升6.3米

3、十八世纪到1955年,地壳下降2.5米

问:

从这幅图可以看出什么信息?

升降有周期性;

升降幅度的变化有大有小

地壳的变动有时表现为上升,有的则表现为下沉,有时迅速,有时缓慢。

阅读图4-27,展示课件,教师讲述地壳变动引起的地质构造——断层、褶皱

活动:

让学生到一本书,先让其平展,然后握住两端向中间用力,使书弯曲

讲解:

水平岩石层在内力的作用下,发生弯曲,是地球上山脉形成的最重要的原因。

地层的断裂(断层)

出示图示

断层如何形成的:

水平岩层在内力的作用下,向外用力,引发断裂,这是地球上形成山谷的重要原因。

从地球形成以来,地壳变动一直在广泛地不断地进行着,形成地球上各种地形

断层:

岩层受力断裂,断块位置发生错位。

褶皱:

地壳受力挤压所发生的弯曲。

1、根据上述地壳变动的现象,说说引起地壳变动的巨大能量主要来自何处?

(地球内部)

你知道还有哪些现象,可以证明地壳是不断地变动?

3、在你的家乡,地壳曾经发生过怎样的变动

永强地表下沉

总结:

现有的地表各种形态上一地壳运动的结果,地壳运动基本有两种方向,即水平运动和升降运动。

有的剧烈有的缓慢,但我们并不难找到地壳变动的痕迹,例如:

悬崖峭壁上岩层断裂的痕迹,采石场上弯曲的岩层,高山上的海洋生物化石等。

设问:

地壳的缓慢变动我们觉察不出,地壳的剧烈运动又会造成什么现象呢?

探究:

寻找地壳变动的证据

第二课时:

三、火山

同学们在电视里可能都看过火山爆发的情景,你能给大家描述一下吗?

学生发言:

滚滚的火山灰,炎热的熔岩流,炽热的熔岩会使大地变成一片焦土。

举例:

意大利的维苏威火山在公元79年的一次喷发活动中,淹埋了位于其山脚下的庞贝城,废墟后来被重新发掘出来的庞贝城遗址。

设疑:

(1)火山由哪儿部分组成,喷发物主要有哪些。

(2)火山喷出的岩浆来自何处,它们是怎样冲出地表的,岩浆冷却后变成什么?

(3)火山给人类带来的危害和益处有哪些?

(4)依图4-34说出全球的火山分布状况。

(5)火山可以分为哪儿类?

录像播放火山片段,然后完成上述问题。

1、火山有哪几部分构成:

火山口、火山锥、岩浆通道(火山管)

2、喷发物主要有哪些?

气态(水蒸气、二氧化碳---以水蒸气为主)、固态(火山灰、火山尘)、液态

强大的火山喷发可以将火山灰和灰尘携带到几十千米的高空进行平流层,在空中漂浮若干年甚至会使地球获得的太阳辐射能减少。

液体:

岩浆

3.岩浆主要来自何处?

地幔的软流层

4、岩浆如何冲出地表?

地球内部灼热岩浆在强大的压力作用下沿地壳薄弱处喷出地表的现象。

6、岩浆后变成岩石,叫岩浆岩。

不同火山的内部结构基本相同,但外部形态和火山活动特点是千差万别的

活火山:

正在喷发或周期性喷发的火山如日本富士山、冰岛,台湾的七里山。

休眠火山:

有史以来曾经喷发过,但长期处于静止状态。

如:

天池、东北地区的五大连池火山

死火山:

史前曾经喷发,而有史以来未活动的火山。

大同火山

这种分类是相对而言,不是绝对的

目前全世界被确认的种类火山共有2500余座,它们的分布并不均匀主要集中些地区

世界火山分布图(学生从图中自己找出两个分布点)

主要分布在1、环太平洋的陆地和周围海区(占四之三)2、地中海—喜马拉雅山一带

学生活动:

在地图上勾出我国地图的轮廓看一看我国哪些地区曾经有过火山活动

(东北五大连池)

我国目前已经找到的火山锥有600多座,绝大部分是死火山,只有少数火山在近代以来有活动过,主要分布在东北,东南沿海,台湾云南、西藏等地。

活动六:

观看火山活动的录象及图片材料,学生展示并介绍收集的的资料。

火山活动会给人类的生产和生活带来哪些有利或不利的影响?

学生讨论回答,教师补充:

不利:

毁坏交通,埋没农田、房屋,引起火灾,甚至危及人类的生命。

有利:

火山灰和火山尘可为农田提供无机肥料,形成肥沃的土壤,如印度德干高原上肥沃的黑棉土;

火山口可富集大量的矿产(如硫矿);

火山活动多的地方往往有很多温泉;

火山景观是自然旅游景观的组成部分,如日本的富士山、美国的夏威夷群岛、我国的长白山天池等。

第三课时:

四、地震------地震是由地壳运动所引起的另外一种形式

实验:

双手分别握住竹筷的两端。

双手用力使竹筷弯曲直至断裂。

体会在竹筷断裂时双手的感觉。

(震动的感觉)

地震是指地壳岩石在地球内力的作用下,发生断裂和错位而引起的震动现象。

注意几个概念

震源:

地震的发源地。

一般位于地表以下0~300千米处。

震中:

震源在地面上的垂直投影处。

一般受地震影响最大的地方。

震源深度:

震源距地表的垂直距离。

震中距:

各点离震中的距离。

世界各地每年发生的地震多达500万次。

我们如果换算一下,就会得出地球上差不多每六秒钟就来一次,大家一听可能会说:

六秒钟就来一次地震,那全世界的人不都得被震得晕头转向。

其实并不是所有的地震都那么剧烈,在500万次地震当中大部分是小打小闹,人们并没有感觉,只有通过地震仪才能知道它们的存在。

另外只有其中的百分之一,也就是差不多五万次能被人们所感觉到,而这五万次当中,能够严重破坏的只有18次左右,既然有些地震很小,小到以至于我们感觉不到,而有些地震却很大,能够千万很大的破坏。

那么我们有没有一个标准来衡量地震的大小呢?

我们用震级的大小来反映地震所释放的能量。

一般来说,地震的震级越大,释放的能量也越多,造成的破坏也越大。

1976年7月28日的唐山大地震7.8级,世界上记录到的最大地震是1960年5月22日发生在智利的8.9级大地震。

唐山的所释放的能量相当于智利的百分之三。

震级越高,说明地震的强度越大,所释放出来的能量越大,震级相差一级,能量不是相差一倍,而是相差32倍,如果用炮弹的杀伤力来比喻,假如说一次五级地震相当于向一个地方发射了一枚炮弹,则一次六级地震则相当于向这个地方发射了32枚相同的炮弹。

一般来说,三级以上地地震才能够被人所感觉到,叫做有感地震,五级以上的地震会千万不同程度的破坏,称为破坏地震。

我国是一个多地震国家。

师:

什么地方特别容易发生地震呢?

1、最容易发生地震的地区主要分布在什么地方?

2、将世界地震分布图和世界火山分布图进行比较,你能发现它们的分布特点有何相同之处?

3、找出你所查找的地震发生地点,看看它们是否位于容易发生地震的地区?

教师补充:

全球地震带主要分布在:

环太平洋地区、地中海、喜马拉雅山

中国地震带主要分布在:

东南部台湾福建沿海,华北太行山脉,津唐地区,青藏高原及边缘的四川、云南西部,西北的新疆、甘肃、宁夏。

地震有什么危害?

我们应该采取哪些措施来减少地震所造成的危害吗?

(学生讨论:

快速离开房间、跑到空旷的地方、躲到面积较小的房间里或桌子底下……)

教师总结:

地震来临时千万不要慌乱不知所措,要冷静快速地离开房屋到空旷的地方,或躲到小面积的房间里或桌子下。

如在室外的话不要靠近建筑物、不要站在山边以防大石块落下。

要防范地震带来的灾害,先预报地震的到来是很重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小学教育 > 英语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