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基施工质量控制要点公路_精品文档Word文档格式.doc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14122485 上传时间:2022-10-18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10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路基施工质量控制要点公路_精品文档Word文档格式.doc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路基施工质量控制要点公路_精品文档Word文档格式.doc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路基施工质量控制要点公路_精品文档Word文档格式.doc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路基施工质量控制要点公路_精品文档Word文档格式.doc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路基施工质量控制要点公路_精品文档Word文档格式.doc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路基施工质量控制要点公路_精品文档Word文档格式.doc

《路基施工质量控制要点公路_精品文档Word文档格式.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路基施工质量控制要点公路_精品文档Word文档格式.doc(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路基施工质量控制要点公路_精品文档Word文档格式.doc

直线地段每20m、曲线10m为一断面,在边桩上标示出填高,再在桩边打入竹条,绑扎好布条用以控制填筑厚度

2

地表清理

二级及二级以上公路路堤和填方高度小于1m的公路路堤,应将路基基底范围

内的树根全部挖除并将坑穴填平夯实;

填方高度大于1m的二级以下公路路堤,可保留树根,但根部不能露出地面。

取土坑范围内的树根应全部挖除。

对路幅范围内、取土坑的原地面表层腐殖土、表土、草皮等进行清理,并进行填前压实,二级及以上公路路堤压实度不小于90%;

三、四级公路不小于85%。

3

填料选择

填料种类、质量应符合设计要求。

填筑前对取土场填料进行取样检验,当填料土质发生变化或更换取土场时应重新进行检验。

4

填料运输

采用大型自卸车运输,并应保证运输能力,运料车不能在新铺且未碾压成型的层面上行驶

5

摊铺整平

采用推土机摊铺、平地机精平的摊铺方法,摊铺作业时必须设专人指挥、防护。

刮土时,应低速行驶,刮刀的升降量不得相差过大

性质不同的填料,应水平分层、分段填筑,分层压实。

同一水平层路基的全宽应采用同一种填料,不得混合填筑。

每种填料的填筑层压实后的连续厚度不宜小于500mm。

填筑路床顶最后一层时,压实后的厚度应不小于100mm。

不得在由透水性较好的填料所填筑的路堤边坡上覆盖透水性不好的填料。

6

碾压

碾压时填料的含水量控制在最优含水量的—3%-+2%范围以内。

碾压时先用轻型压路机初压,再用重型振动压路机复压、终压。

压路机不可在未完成或正在碾压的地段调头和急刹车。

改良细粒土、砂类土每层压实厚度不大于30cm,碎石类填料不大于40cm,最小压实厚度均应不小于10cm

7

压实标准

压实度标准:

高速、一级公路:

路床(0~0.8m)≥96%;

上路堤(0.8~1.5m)≥94%;

下路堤(>1.5m)≥93%;

零填及挖方(0~0.8m)≥96%

二级公路:

路床(0~0.8m)≥95%;

下路堤(>1.5m)≥92%;

零填及挖方(0~0.8m)≥95%

三、四级公路:

路床(0~0.8m)≥94%;

上路堤(0.8~1.5m)≥93%;

下路堤(>1.5m)≥90%;

零填及挖方(0~0.3m)≥95%

压实度检测:

每1000m2至少2个点,不足1000m2检验2点。

8

质量标准

检查项目

规定值或允许偏差

高速公路一级公路

其他公路

二级公路

三、四级公路

弯沉(0.01mm)

不大于设计要求值

纵断高程(mm)

+10,-15

+10,-20

中线偏位(mm)

50

100

宽度(mm)

不小于设计

平整度(mm)

15

20

横坡(%)

±

0.3

0.5

边坡

不陡于设计值

填石路堤施工质量控制要点

02

承载力应滿足设计要求

在非岩石地基上,填筑填石路堤前,按要求设过渡层。

膨胀岩石、易溶性岩石不宜直接用于路堤填筑,强风化石料、崩解性岩石和

盐化岩石不得直接用于路堤填筑

路堤填料粒径应不大于500mm,并不宜超过层厚的2/3,不均匀系数宜为15~20。

路床底面以下400mm范围内,填料粒径应小于150mm

路床填料粒径应小于100mm

路床施工前,应先修筑试验路段,确定能达到最大压实干密度的松铺厚度、压实机械型号及组合、压实速度及压实遍数、沉降差等参数。

二级及二级以上公路的填石路堤应分层填筑压实。

二级以下砂石路面公路在陡峻山坡地段施工特别困难时,可采用倾填的方式将石料填筑于路堤下部,但在路床底面以下不小于1.0m范围内仍应分层填筑压实。

严禁将软质石料与硬质石料混合使用。

压实机械宜选用自重不小于18t的振动压路机。

采用推土机摊铺,设专人指挥、防护。

用试验路段确定的工艺流程和工艺参数,控制压实过程;

用试验路段确定的沉降差指标检测压实质量。

填石路堤成型后的外观质量标准:

路堤表面无明显孔洞。

大粒径石料不松动,铁锹挖动困难。

边坡码砌紧贴、密实,无明显孔洞、松动,砌块间承接面向内倾斜,坡

面平顺。

压实质量标准:

上路堤(0.8~1.5m):

孔隙率≤23%(硬质石料)、≤22%(中硬石料)、≤20%(软质石料);

下路堤(>1.5m):

孔隙率≤25%(硬质石料)、≤24%(中硬石料)、≤22%(软质石料)

沉降差:

≤试验路确定的沉降差。

石方路基实测项目

高速公路、一级公路

压实

层厚和碾压遍数符合要求

+10,-30

30

坡度

平顺度

符合设计要求

桥、涵及结构物回填质量控制要点

03

准备

过渡段地基加固在横向结构物基础施工前完成,过渡段填筑和与其相连的路堤同步施工

填料宜采用透水性材料、轻质材料、无机结合料等,非透水性材料不得直接用于回填

基坑

回填

基坑回填必须在隐蔽工程验收合格后方可进行。

基坑回填应分层填筑、分层压实,

分层厚度宜为100~200mm。

二级及二级以上公路,采用小型夯实机具时,基坑回填的分层压(夯)实厚度不宜大于150mm,并应压(夯)实到设计要求的压实度。

台背

二级及二级以上公路应按设计做好过渡段,过渡段路堤压实度应不小于96%,并应按设计做好纵向和横向防排水系统。

台背回填部分的路床宜与路堤路床同步填筑。

桥台背和锥坡的回填施工宜同步进行,一次填足并保证压实整修后能达到设计宽度要求。

涵洞

洞身两侧,应对称分层回填压实,填料粒径宜小于150mm。

两侧及顶面填土时,应采取措施防止压实过程对涵洞产生不利后果。

半填半挖路基、路堤与路堑过渡段施工质量控制要点

04

基底处理

应从填方坡脚起向上设置向内侧倾斜的台阶,台阶宽度不小于2m,在挖方一侧,台阶应与每个行车道宽度一致、位置重合。

石质山坡,应清除原地面松散风化层,按设计开凿台阶。

纵向填挖结合段,应合理设置台阶。

有地下水或地面水汇流的路段,应采用合理措施导排水流。

施工控制

路基应从最低标高处的台阶开始分层填筑,分层压实。

填筑时,应严格处理横向、纵向、原地面等结合界面,确保路基的整体性。

路基填筑过程中,应及时清理设计边坡外的松土、弃土。

高度小于800mm的路堤、零填及挖方路床的加固换填宜选用水稳性较好的材料。

路堑开挖施工质量控制要点

05

开挖前先做好堑顶截、排水设施,开挖段排水保持通畅,排出的水不得损害路基及周边设施

放样

根据地面高程、设计坡率准确定出坡顶开挖线;

用坡度尺,确定开挖面

开挖

开挖自上而下,纵向分层,严禁掏底开挖。

爆破

遵守国家爆破安全规程,确保周边环境安全;

宜采用松动爆破,严禁采用峒室爆破

弃方

沿河弃土不得影响排洪、通航,不得加剧河岸冲刷。

不得向水库、湖泊、岩溶漏斗及暗河口处弃土。

禁止在贴近桥墩台、涵洞口处弃土。

沿线弃土堆设置应符合设计要求,设计无要求时应符合下列规定:

1)弃土应相对集中堆放,并与周边环境相协调,严禁随意处理。

2)弃土堆的几何尺寸、压实程度、位置应保证路基边坡和弃土堆自身的稳定。

弃土堆的边坡不陡于1:

1.5,顶面向外设不小于2% 的横坡,其内侧高度不宜大于3m。

3)在地面横坡陡于1:

5的路段,不得在高于路堑边坡顶的山坡上方设弃土堆。

4)在山坡上侧的弃土堆,应连续而不间断,并在弃土堆上侧设置截水沟。

山坡下侧的弃土堆,应每隔50~100m设宽度不小于1m的缺口排水,排水主流方向不得对地面结构物及农田等造成不利影响,必要时可设人工沟渠导引排水。

弃土堆坡脚应进行防护和加固。

边坡施工控制

挖方边坡应从开挖面往下分段整修,每下挖2~3m,宜对新开挖边坡刷坡,同时清除危石及松动石块。

石质边坡不宜超挖

石质边坡质量要求:

边坡上无松石、危石。

重力式挡土墙施工质量控制要点

06

天气情况收集,基坑开挖宜在旱季施工,准确放样

基坑开挖

明挖基坑应符合下列规定

施工过程中应对地质情况进行核对,与设计不符时,应及时处理。

基坑开挖宜分段跳槽进行。

坑内积水应随时排干。

采用倾斜基底时,基底标高应按设计控制,不得超挖填补。

基础施工

应将基底表面风化、松软土石清除。

硬质岩石基坑中的基础,宜满坑砌筑。

雨季在土质或易风化软质岩石基坑中砌筑基础时,应在基坑挖好后及时封闭坑底。

当基底设有向内倾斜的稳定横坡时,应采取临时排水措施,辅以必要座浆后安砌基础。

采用台阶式基础时,台阶与墙体应连在一起同时砌筑,基底及墙趾台阶转折处不得砌成垂直通缝,砌体与台阶壁间的缝隙砂浆应饱满。

基坑应随砌筑分层回填夯实,并在表面留3%的向外斜坡。

墙身施工

墙身要分层错缝砌筑,砌出地面后基坑应及时回填夯实,并完成其顶面排水、防渗设施。

伸缩缝与沉降缝内两侧壁应竖直、平齐,无搭叠;

缝中防水材料应按设计要求施工。

泄水孔应在砌筑墙身过程中设置,确保排水畅通,并应保证墙背反滤、防渗设施的施工质量。

墙背填筑

当墙身的强度达到设计强度的75%时,方可进行回填等工作。

在距墙背0.5~1.0m以内,不宜用重型振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人文社科 > 法律资料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