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速铁路无砟轨道精调作业指南_精品文档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14120751 上传时间:2022-10-18 格式:DOC 页数:96 大小:4.57M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速铁路无砟轨道精调作业指南_精品文档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96页
高速铁路无砟轨道精调作业指南_精品文档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96页
高速铁路无砟轨道精调作业指南_精品文档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_第3页
第3页 / 共96页
高速铁路无砟轨道精调作业指南_精品文档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_第4页
第4页 / 共96页
高速铁路无砟轨道精调作业指南_精品文档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_第5页
第5页 / 共96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高速铁路无砟轨道精调作业指南_精品文档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

《高速铁路无砟轨道精调作业指南_精品文档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速铁路无砟轨道精调作业指南_精品文档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9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高速铁路无砟轨道精调作业指南_精品文档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

北京

前言

本指南是根据铁道部“关于印发《2009年铁路工程建设标准编制计划》的通知”(铁建设函[2009]34号)要求进行编制的。

本指南用于指导高速铁路无砟轨道施工精调作业。

本指南依据现行的有关技术标准和相关设计资料,认真总结了我国前期引进技术及相关工程试验段的成果和经验,借鉴了国际先进标准,充分体现了高速铁路无砟轨道的技术特点和质量要求。

本指南围绕高速铁路无砟轨道施工精调作业的特点编写,体现了我国高速铁路无砟轨道施工精调作业所采用完全自主创新的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新材料,具有适用性、先进性、科学性和可操作性。

本指南共分10章,其主要内容包括:

总则、术语、轨道控制网(CPⅢ)测设、CRTSⅠ型板式无砟轨道施工精调作业、CRTSⅡ型板式无砟轨道施工精调作业、CRTSⅠ型双块式无砟轨道施工精调作业、CRTSⅡ型双块式无砟轨道施工精调作业、长枕埋入式无砟道岔施工精调作业、板式无砟道岔施工精调作业、钢轨伸缩调节器施工精调作业等。

在执行本指南过程中,希望各单位结合工程实践,认真总结经验,积累资料。

如发现需要修改和补充之处,请及时将意见及有关资料寄交中铁二十三局集团有限公司(成都市二环路西二段10号附1号,邮政编码:

610072),并抄送铁道部经济规划研究院(北京市海淀区羊坊店路甲8号,邮政编码:

100038),供今后修订时参考。

本指南由铁道部建设管理司负责解释。

本指南主编单位:

本指南参编单位:

成都普罗米新科技有限公司

本指南主要起草人:

钱振地、付建斌、陈幼林、伍林、陈心一、徐振龙、何义松、翟勇、刘扬、李辉、张冠楠、刘延龙、汪永进、肖鸿章、杜新立、石春艳、于晓明、张吉毅、李秀华、张雪锋、王彬、古新敏、刘国卫、周敬勇、杜娟、姚云峰、杨娱、蒋书。

目录

1总则 1

2术语 2

3轨道控制网(CPⅢ)测设 4

3.1一般规定 4

3.2平面控制网测量 4

3.3高程控制网测量 6

3.4测量成果整理与评估 7

4CRTSI型板式无砟轨道施工精调作业 8

4.1精调作业流程 8

4.2钢模检测 9

4.3轨道板检测 9

4.4底座混凝土边模精确定位及外形检测 10

4.5凸形挡台精确定位 14

4.6轨道板精调作业 15

4.7钢轨精调作业 19

4.8轨道几何状态检测 21

5CRTSII型板式无砟轨道施工精调作业 23

5.1精调作业流程 23

5.2轨道板承轨台检测 24

5.3底座(支承层)混凝土边模精确定位及外形检测 24

5.4轨道板安置点与基准点测设 25

5.5轨道板铺设精调作业 27

5.6钢轨精调作业 30

5.7轨道几何状态检测 31

6CRTSI型双块式无砟轨道施工精调作业 32

6.1精调作业流程 32

6.2底座(支承层)混凝土边模精确定位及外形检测 32

6.3标准轨排组装检测及粗调定位 33

6.4轨排精调作业 35

6.5钢轨精调作业 37

6.6轨道几何状态检测 37

7CRTSII型双块式无砟轨道施工精调作业 38

7.1精调作业流程 38

7.2底座(支承层)混凝土边模精确定位及外形检测 38

7.3支脚测设 39

7.4支脚精调作业 41

7.5道床模板精确定位 42

7.6框架轨排精调作业 43

7.7工后承轨槽检测 45

7.8钢轨精调作业 45

7.9轨道几何状态检测 45

8长枕埋入式无砟道岔施工精调作业 46

8.1精调作业流程 46

8.3道岔控制基桩测设 47

8.4轨排组装 48

8.5道岔精调作业 50

8.6道岔区道床混凝土浇筑监控测量 55

8.7道岔几何状态检测 55

9板式无砟道岔施工精调作业 56

9.1精调作业流程 56

9.2CPⅢ点复测 57

9.3底座(支承层)混凝土边模精确定位 58

9.4基准点、角点及垫块位置测设 58

9.5道岔板精调作业 59

9.6道岔板复测 60

9.7道岔精调作业 61

9.8道岔几何状态检测 63

10钢轨伸缩调节器施工精调作业 64

10.1精调作业流程 64

10.2底座混凝土边模精确定位 64

10.3控制基桩及加密基桩测设 65

10.4轨排组装及精调 66

10.5伸缩调节器精调 67

10.6伸缩调节器区道床混凝土浇筑监控测量 67

10.7轨道几何状态检测 67

附录A二等水准引测上桥实施方法 69

附录BCRTSI型轨道板及钢模检测 77

附录C轨道板防上浮侧移的措施 80

附录DCRTSI型轨道板精调作业的测量装置 82

附录E道岔精调作业 85

附录F钢轨伸缩调节器精调 88

本指南用词说明 90

90

1总则

1.0.1为统一高速铁路无砟轨道施工精调作业技术要求,加强施工管理和过程控制,保证工程质量,制定本指南。

1.0.2本指南适用于高速铁路无砟轨道施工精调作业。

其它无砟轨道铁路可参照执行。

1.0.3无砟轨道施工精调作业测量应符合铁道部现行测量标准的规定。

1.0.4无砟轨道施工精调作业应积极采用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推行作业标准化、管理信息化。

1.0.5无砟轨道施工精调作业应做好与相关工程施工的衔接配合工作。

1.0.6需要对本指南主要工艺方案优化的,实施前应由建设单位组织评估、论证。

1.0.7作业中应认真作好原始记录,积累资料,不断总结经验,提高无砟轨道施工精调作业技术水平。

1.0.8无砟轨道施工精调作业除应符合本指南要求外,尚应符合国家和铁道部现行有关强制标准的规定。

2术语

2.0.1轨道控制网(CPⅢ)

沿线路两侧布设的三维控制网,平面控制起闭于基础平面控制网(CPI)或线路控制网(CPII),高程控制起闭于沿线路布设的二等水准网,一般在线下工程施工完成后施测,为无砟轨道铺设和运营维护的几何基准。

2.0.2CPⅢ目标组件

轨道控制网(CPⅢ)点的实际空间物理位置的反射目标,由反射棱镜和预埋件

等组成。

2.0.3轨道几何状态测量仪

能够自动检测线路中线坐标、轨顶高程和轨距、水平、高低和方向等轨道静态参数,并自动进行记录整理的轻型轨道检测设备。

2.0.4自定心螺孔适配器

适合不同孔径、固定在轨道板螺栓孔中心上的测量装置,能够反映轨道板承轨平面几何关系、精调轨道板和检测轨道板平整度的测量器件。

2.0.5边模板适配器

安装在底座混凝土边模板边缘上的固定测量装置,能够反映边模板几何关系、精确测控边模板顶面高程和位置的测量器件。

2.0.6凸形挡台钢模标架

安放于凸形挡台钢模上,能够反映凸形挡台钢模空间位置和姿态的测量器件。

2.0.7轨道板粗铺定位架

安装在凸形挡台上,能够引导轨道板粗铺定位的机具。

2.0.8轨道板测量标架

安放于轨道板上的固定位置,用于测量轨道板空间位置和姿态的装置。

2.0.9棱镜三脚座

可强制对中、目标高为定值的棱镜支座。

2.0.10强制对中三脚座

可放置全站仪和棱镜,高度固定、强制对中的三脚座。

2.0.11底座混凝土找平尺

在混凝土浇筑抹面过程中,测量底座混凝土表面高程和断面形状的检测器具。

2.0.12测钉

带90度锥凹的钉状测量点预埋标志。

2.0.13水准尺适配器

吸附于水准尺底面,用于测钉锥凹处高程测量的辅助器具。

2.0.14无线信息显示器

无线显示调整工位的调整量、具备简单请求功能的信息显示器。

2.0.15精密棱镜

当棱镜绕横轴和竖轴转动时,棱镜反射中心保持固定,棱镜各向异性偏差不大于0.3mm。

3轨道控制网(CPⅢ)测设

3.1一般规定

3.1.1CPⅢ布设应符合下列规定:

1沿线路两侧成对分布;

2纵向间距宜为50m~70m;

3安装高度宜高于外轨顶面30cm。

4桥上应设于固定支座端。

3.1.2CPⅢ目标组件的质量应满足下列要求:

1每个棱镜均需提供各向异性和棱镜加常数的检测报告。

2重复设置或互换棱镜后坐标分量较差不得大于0.3mm。

3所有棱镜加常数互差不得大于0.2mm。

3.1.3CPⅢ点的预埋件宜通用、统一。

3.1.4CPⅢ观测时应避免在气温变化剧烈、阳光直射、大风或能见度低等恶劣气候条件下进行,宜选择在阴天无风或日落二小时后、日出前、气象条件稳定的时段进行;

测距应进行气象改正。

3.2平面控制网测量

3.2.1轨道控制网平面控制测量应采用自由设站边角交会法进行,控制网的主要技术指标应满足表3.2.1的要求。

表3.2.1CPⅢ平面网的主要技术指标

控制网级别

测量方法

方向观测

中误差

距离测量

同精度测量限差

相对点位

精度

CPⅢ

自由设站边角交会

±

1.8″

1.0mm

3mm

1mm

注:

1 同精度测量限差指控制点两次测量,其X、Y方向坐标差的限差。

2相对点位精度指的是相邻两点间相对点位误差椭圆长短轴平方和的平方根。

3.2.2轨道控制网平面控制测量应使用自动跟踪的全站仪。

仪器水平角测量方向中误差不应大于1″,距离测量中误差不应大于1mm+2D×

10-6(D为测距)。

3.2.3轨道控制网平面控制测量应符合下列规定:

1自由设站间距宜为120m,每一测站应前后各观测3对CPⅢ控制点,下一测站应至少重复观测上一测站的3对CPⅢ控制点,每个CPⅢ控制点至少应在3个自由设站点上被观测过;

2当设站间距为60m时,每一测站应前后各观测2对CPⅢ控制点,下一测站应至少重复观测上一测站的2对CPⅢ控制点,每个CPⅢ控制点至少应在4个自由设站点上被观测过;

3测量CPⅢ时,每隔500~800m应与CPⅠ或CPⅡ联测,当CPⅠ或CPⅡ密度不能满足要求时,应加密CPⅡ控制点;

4CPⅠ或CPⅡ点应至少在两个测站上进行联测,联测长度宜在200m以内,最长不应超过300m。

当受观测条件限制,只能有一个测站点和CPⅠ或CPⅡ通视时,应设置辅助点;

5自由设站水平角测量应采用全圆方向观测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农林牧渔 > 畜牧兽医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