恶性肿瘤患者的营养支持_精品文档Word文件下载.doc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14120688 上传时间:2022-10-18 格式:DOC 页数:32 大小:11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恶性肿瘤患者的营养支持_精品文档Word文件下载.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2页
恶性肿瘤患者的营养支持_精品文档Word文件下载.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2页
恶性肿瘤患者的营养支持_精品文档Word文件下载.doc_第3页
第3页 / 共32页
恶性肿瘤患者的营养支持_精品文档Word文件下载.doc_第4页
第4页 / 共32页
恶性肿瘤患者的营养支持_精品文档Word文件下载.doc_第5页
第5页 / 共32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恶性肿瘤患者的营养支持_精品文档Word文件下载.doc

《恶性肿瘤患者的营养支持_精品文档Word文件下载.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恶性肿瘤患者的营养支持_精品文档Word文件下载.doc(3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恶性肿瘤患者的营养支持_精品文档Word文件下载.doc

营养与肿瘤的发病及预防关系密切,目前肿瘤的发病原因虽然仍未完全阐明,但研究表明,约有1/3的肿瘤发病与营养因素有关,如高脂饮食、某些微量元素的缺乏、低膳食纤维饮食等,可能与结直肠癌、胃癌、乳腺癌、前列腺癌等肿瘤患病率高具有一定的相关性。

因此,通过合理的饮食指导和积极的体育锻炼,可能是降低及控制肿瘤发病的有效方法之一。

目前,国际肿瘤协会已推荐了包括控制高糖类、高脂饮食,控制肥胖,多吃新鲜蔬菜及水果,少食烟熏、火烤的食物等14条营养保健措施。

针对我国肿瘤高发病的严峻形势,通过饮食及营养的调节加强肿瘤的预防控制,不失为一个值得重视并需加大宣传的重要措施。

目前,在我国临床肿瘤的治疗中,还没有重视营养支持的重要性,许多大型的肿瘤专科医院还很少有专门的营养支持小组,很多肿瘤病人是在饥饿及营养不良的情况下,反复多次地进行化疗、放疗或手术治疗。

由于营养不良,血浆蛋白水平降低,机体对化疗药物的吸收、分布、代谢及排泄均产生障碍,明显影响化疗药物的药动学,导致化疗药物的毒性作用增加,机体耐受性下降,抗肿瘤治疗效果也有明显影响。

营养不良也同样使放疗病人的耐受性下降。

已有大量的研究表明,恶性肿瘤病人营养不良的

发生率高达40%~80%。

在诊断时约有一半的肿瘤病人已有体重下降,其中以食管癌、肺癌、胃癌及胰腺癌等肿瘤病人的营养不良发生率最高。

营养不良不但导致抗肿瘤治疗耐受性下降,而且由于营养物质的缺乏,导致免疫功能下降,感染发生率增加。

因此不难发现,营养不良的肿瘤病人在各种治疗中,并发症及病死率均有显著升高。

同时,由于营养不良导致消瘦、体弱等原因,严重地影响病人的体力,导致生活质量下降。

早在20世纪30年代就有研究报道,约有20%以上的肿瘤病人直接死亡原因是因为营养不良。

另外,在值得注意的一项研究中发现,体重下降的化疗病人与体重没有下降的化疗病人相比,前者的生存时间明显缩短。

由此可见,营养不良直接影响了肿瘤病人的预后及生活质量。

因此,在肿瘤病人的治疗过程中,重视营养支持,改善营养状况是非常必要的。

肿瘤病人发生营养不良及体重下降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主要包括:

进食减少、代谢异常、急性炎性反应增加等。

肿瘤本身引起的消化道梗阻和手术、化疗、放疗等抗肿瘤治疗均可引起病人的进食减少。

肿瘤病人的代谢异常主要表现为肌肉及脂肪的大量消耗,而单纯饥饿时的机体保存瘦组织群的代偿保护机制被破坏。

随着对肿瘤恶病质发病机制的不断认识,人们发现肿瘤病人的营养不良通过普通的营养支持手段及方法往往很难纠正,需要在强调营养支持的同时,针对肿瘤病人的代谢异常进行调节。

因此,在临床肿瘤病人的治疗中,营养支持联合代谢调理是一项富有挑战性的工作,需要进一步地加大投入和研究力度。

目前,可用于肿瘤病人营养状态评估的方法有多种,最常用的方法是病人体重的动态测定,简便易行。

一般认为,如果在3个月内体重下降超过平常的5%,6个月内下降超过10%,就被认为有营养不良存在。

较为精确地营养评估及营养不良诊断,还可以通过测定血清蛋白质浓度、外周血淋巴细胞计数、氮平衡及人体组成测定等方法。

营养不良的病人应重视早期的发现及治疗,等到明显恶病质出现时,营养支持的治疗也往往很难达到理想的疗效。

在肿瘤治疗的开始及过程中,重视营养状态的不断评估,如同重视肿瘤病人体力状态及生活质量评估一样同等重要。

临床上需要进行营养支持的肿瘤适应证病人主要包括:

①手术后发生消化道瘘、胃肠排空障碍等并发症的病人;

②化疗、放疗等抗肿瘤治疗引起严重胃肠道反应、放射性肠炎的病人;

③头颈部恶性肿瘤、食管癌、胃癌、胰腺癌等导致肠梗阻等病人;

④需手术、化疗、放疗而伴有严重营养不良的病人等。

营养支持的使用原则是:

当胃肠功能良好并且可以安全使用时,首选肠内营养支持途径。

因为肠内营养符合生理、价格便宜、操作简便,并且比较适合于家庭内营养支持的开展。

肠内营养的使用一般可通过口服、鼻

饲、胃造口及空肠造口等多种途径。

而当肿瘤病人胃肠功能障碍,不可能使用肠内营养时,通过静脉途径进行肠外营养支持是主要选择。

肿瘤病人家庭内营养支持的实施,对于进一步改善肿瘤病人的生活质量,降低治疗费用,具有重要作用。

近年来,应用于肿瘤病人营养支持的肠内及肠外营养制剂发展很快,免疫营养支持的概念正逐渐受到人们的重视,所谓免疫营养支持就是通过使用一些特异性免疫营养物质,不但改善肿瘤病人的营养,而且发挥改善免疫机制,调节机体炎性反应的作用。

目前,研究及应用较多的免疫营养物质有:

精氨酸、谷氨酰胺、核苷酸及n-3脂肪酸等。

已有不少研究工作表明,免疫营养支持应用于肿瘤病人,既达到了改善营养、免疫及生活质量的目的,又有对肿瘤病人延长生存时间的作用。

当然,这还需要在临床作大量、深入的工作。

在肿瘤病人应用营养支持的过程中有一个疑惑,就是营养支持是否会促进肿瘤细胞的生长。

近来年一些研究证明,使用免疫营养物质,非但不会促进肿瘤细胞的生长,反而抑制其生长,取得了一定的抗肿瘤治疗的效果。

可能的解释是营养促进了肿瘤细胞的分裂,S期的细胞增多,有利于化疗、放疗的作用。

文献中有相关的动物实验报道。

另外,此类营养物在协同抗肿瘤治疗作用时,可减少化疗药物引起的严重毒副作用,这也是激发人们越来越多地关注营养支持在肿瘤治疗中应用的重要原因之一。

对于肿瘤病人的营养支持应根据肿瘤的不同病理类型及不同的分级和分期,遵循个体化的原则。

在接受手术、化疗、放疗的肿瘤病人中,使用营养支持的目的主要是帮助他们完成抗肿瘤的治疗方案,改善营养,促进机体的康复及愈合,减少并发症及不良反应,保持良好的体力及功能状态。

对于不能接受进一步抗肿瘤治疗,处于姑息支持治疗阶段的病人,营养支持的主要目的是改善生活质量。

生活质量的改善与否,是当今所有肿瘤治疗中均应进行评估的一个重要指标,无论从伦理还是从临床的需要来看,在机体处于饥饿状态下进行抗肿瘤的各种治疗,不但不能发挥抗肿瘤治疗的作用,反而会增加并发症及毒副作用。

控制不适应症状应视为肿瘤病人营养支持的第一线治疗,因为疼痛、恶心、呕吐、腹泻、焦虑等都将导致病人进食减少、代谢增加以及机体消耗。

因此,要通过使用促进食欲、镇痛、镇吐、抗抑虑等多种药物,一般可以得到很好的治疗和控制。

要在控制疼痛的同时,更应重视肿瘤病人的营养支持问题。

(本文摘自《肠外与肠内营养》,2004;

11

(1):

1-2)

营养科配合临床科开展肠内营养(EN)

工作步骤

黄献军

(广州力衡临床营养品有限公司广东广州510640)

一、营养科的建设

1、营养科建设规划(3~5年);

2、营养科肠内营养(EN)管理、配制系统;

3、添置EN软件及EN包装机报告;

4、肠内营养(EN)工作业绩分别记录方案报告。

二、营养科与3~5个临床科形成合作意向书,并获得双方科主任(行政主任)签字认可;

1、营养科与神经外科合作意向书;

2、营养科与神经内科合作意向书;

3、营养科与ICU合作意向书;

4、营养科与普外科合作意向书;

5、营养科与_________科合作意向书。

三、营养科将上述全部文件(即一、1~一、.4,二、1~二、5),形成一份文件递交医院正院长签字认可。

四、分别向各分管副院长打报告,分别解决具体问题(如房屋、电脑收费等);

1、给分管后勤副院长的报告;

2、给分管财务副院长的报告。

五、营养科与各临床科开始摸索、修改,形成各科EN治疗方案;

六、开展工作;

七、总结经验,向领导汇报。

——详细资料备索,另收20元邮寄费

营养师专访

蒋云萍

编者按:

第一期《临床营养通讯》寄往全国26个省、市、自治区近千家医院后,受到了广大临床营养医师的热烈欢迎。

通过对部分回信医院营养科调查,我们发现不少医院营养科尚未开展临床营养工作,营养医师们非常想开展此项工作,但苦于人力、物力、财力的不足及其他原因,不知如何开展临床营养工作。

从本期起,“通讯”增设“营养师专访”栏目,目的在于把目前临床营养工作开展得好的医院营养科的先进经验与各位临床营养医师分享,希望大家能从中得到一点启发,更好地开展临床营养工作。

本期介绍“通讯”编辑对广东省中山市人民医院营养科李洪广主任的采访内容。

编辑:

贵院临床营养工作开展了多少年?

肠内营养工作开展了多少年?

李洪广主任(以下简称李主任):

在我来到医院之前,医院临床营养治疗工作几乎是空白的。

本人是1995年7月大学毕业后分到中山市人民医院营养室工作。

真正开展临床营养工作从1996年下半年在我完成临床科室轮转实习(内科3个月,外科4个月)后开始的,至今近8年时间。

在这8年里,临床营养经历了从无到有、从弱到强的艰辛历程。

肠内营养工作开展前营养科状况?

李主任:

临床营养开展前还没有营养科,医院只设置营养室,属于总务科下属的一个部门,科室人员共有4人,营养主管护师2名,营养医师、营养医士各1名,由一位从护理专业转行的主管护师兼任营养室主任。

与伙房工作人员同在一间办公室里办公。

当时营养室的业务主要是负责统计“医院膳食两率(住院病人饮食开膳率、治疗饮食开膳率)”、检查饭菜质量和清点饭菜数量、收饭菜票并登记各种饮食的数量。

各种治疗饮食的协定食谱处方、家庭治疗饮食指导细则等均未制订出来,营养医师查房制度尚未建立,营养病历书写格式及内容也未明确,与临床营养治疗相关的理论书籍极其缺乏,连一本《全国食物营养成分表》这样的参考书籍都没有,更别说其它工具书籍了。

临床营养治疗的理论也远没有今日完善,营养专业人员完全没有发挥出其应有的作用。

专访人物:

李洪广(1972~),男,主治医师,广东省茂名人。

1995年毕业于中山医科大学医学营养学系医学营养学专业,目前从事临床营养专业。

肠内营养工作开展时遇到的问题?

当时医院临床营养工作仍然一片空白。

没有合适的参考书籍,没有老一辈的营养专家可以请教,医务护理人员对临床营养缺乏了解和重视,营养治疗时可供选择的产品极少(最初只有“优特力生”,97年之后才有了“安素”),病人及其家属完全没有临床营养的概念。

开展工作难度之大,开展工作之艰辛可想而知。

我凭借着较为扎实的医学基础与医学营养学知识、坚定的信念、坚强的毅力以及细致周到的服务,开始开展临床营养工作。

在开展临床营养工作的同时,不断进行营养科普知识的宣传教育,历经8年才有今日临床营养治疗的新局面。

营养科与临床科室是怎样配合的?

现在营养科的主要工作内容、步骤是什么?

不断地沟通、细致周到的服务、统筹安排病人的临床治疗和营养治疗、制订个体化的营养治疗方案、良好的治疗效果是临床营养工作的关键。

除此之外,还要考虑到营养治疗时护理工作方面的要求,加强与护士长及护士的沟通。

只有这样,才能做到配合默契,使临床治疗、营养治疗、护理工作三者密切与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取得最佳的疗效。

目前营养科主要的工作内容包括了临床营养治疗、TPN统一配制管理及处方审核、营养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人文社科 > 法律资料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