楼转换层模板支撑方案Word格式.doc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14120211 上传时间:2022-10-18 格式:DOC 页数:15 大小:10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楼转换层模板支撑方案Word格式.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楼转换层模板支撑方案Word格式.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楼转换层模板支撑方案Word格式.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楼转换层模板支撑方案Word格式.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楼转换层模板支撑方案Word格式.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楼转换层模板支撑方案Word格式.doc

《楼转换层模板支撑方案Word格式.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楼转换层模板支撑方案Word格式.doc(1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楼转换层模板支撑方案Word格式.doc

住宅总户数:

1006户。

2、有关高支模板施工情况

工程建筑总层数:

1层(13栋商业、14栋垃圾站)、3层(5栋、7栋住宅)、9层(3栋、9栋、11栋住宅及10栋商住)、11层(2栋、8栋、18栋、20栋住宅及15栋商住)、15层(1栋住宅)、16层(16栋商住)、18层(12栋商住及6栋、17栋、19栋、21栋住宅),地下室1层(范围包括1栋、2栋、3栋、5栋、6栋、7栋、8栋、9栋、10栋、11栋、17栋、18栋、19栋、20栋、21栋)

建筑层高:

地下室1层为5.6m、4.3m、4.7m等;

架空1层为4.3m、5.55m、5.77m、6.2m、6.0m等;

1层商铺5.9m;

2层3.27m、3.3m、3.25m等;

以上为2.9m。

楼板厚度有100mm、110mm、120mm、130mm、150mm、180mm(非人防区地下室顶板)、200mm(人防区地下室顶板)等。

工程框架梁的截面尺寸主要为300×

600mm、200×

700mm、200×

600mm、400×

600mm、250×

500mm、200×

500mm、400×

800mm、400×

1000mm、350×

600mm、550×

1200mm、550×

1200mm等。

工程框支梁的截面尺寸主要有250×

600mm、300×

600mm、400×

1000mm、400×

1200mm、450×

1300mm、500×

1400mm、600×

1200mm、600×

1300mm、600×

1400mm、700×

1400mm等。

3、本高支模板方案计算取值情况

高支模板高度最大为12(B)栋架空层,从基础面至架空层主梁底高度为8.2米,但其主梁为300×

600mm核载较小。

16栋主梁支架高度为6.7米,框支梁为最大情况700×

1400mm。

所以按照以上两种核载计算。

基础土方为粉质粘土,承载力为160kN/m2。

二、编制说明:

本施工方案是针对模板支架设计的高度超过4.5米的梁板。

特别是架空层为转换层,且层高相对较高,梁板核载较大,模板的支撑有些落在基础土方上,要经过周密的受力计算确定模板支架参数。

并且按照危险性较大工程安全专项施工方案编制及专家论证审查办法进行。

三、编制依椐:

1、二期工程结构施工图

2、二期工程建筑施工图

3、二期工程施工组织设计

4、建筑施工手册

5、建筑施工扣件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JGJ)130-2001。

四、施工准备:

1)、模板支撑采用Ф4.8×

3.5mm钢管脚手架。

严禁使用弯曲、锈蚀、端口不平的钢管。

对有裂缝的扣件及松扣的螺丝帽必须更换。

质量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碳素结构钢》(GB/T700)中Q235—A级钢及现行国家标准《钢管脚手架扣件》(GB15831)的规定。

支模架采用的扣件,在螺栓拧紧扭力短达65N.m时,不得发生破坏。

2)、梁、板采用18mm厚双面聚脂模板。

模板之间允许偏差1mm,不合格的退场。

所有模板统一在加工房加工成型,现场拼装。

3)、木枋统一刨成50×

90mm、90×

90mm,弯曲、腐朽和尺寸不合格的木枋退场。

尤其是有节和断裂的不能用于高支模中的梁底和板底。

4)、对拉螺杆采用Φ14普通螺杆,加套塑料套管。

5)、梁侧面的围檩均采用双钢管

6)、梁板垫块全部选用砂浆垫块。

五、模板施工设计:

1)、模板安装流程

弹线→搭设满堂脚手架支撑→铺梁模底板→铺楼板模板→绑扎墙柱、梁钢筋→验收梁钢筋→封梁侧模板

2)、梁板支撑架设计

a、梁底支撑架:

梁宽度<500㎜且梁高≤700时,架子间距800×

1000㎜;

梁宽度<500㎜且梁高≥700时架子间距为800×

500㎜;

梁宽度≥500㎜且700<梁高<1000时架子间距为600×

1000㎜,在梁底中部有一道竖向支撑;

梁宽度≥500㎜且梁高≥1200时架子梁底立杆间距为600×

500㎜,在梁底中部有一道竖向支撑;

立杆间距为(横向×

纵向)。

b、板底支撑架:

立杆纵横间距为1000㎜。

c、梁下横纵向水平杆间距≤1800mm。

沿梁方向在梁两边设剪刀撑,垂直于梁方向设剪刀撑间距3000mm,剪刀撑与地面夹角45—60度,连续布置。

梁底立杆顶加顶托,水平杆接头采用直扣连接。

梁中间底水平杆下加双扣件,距地200mm设扫地杆,且每根梁底剪力撑不少于两道。

d、梁模板采用侧包底的形式,梁高≤700的在梁两侧钉50㎜宽的层板压条压住梁侧板,梁侧中间加一根木枋并与旁边的钢管顶紧。

梁底用50×

90木枋,横向布置间距为300㎜。

e、梁、板交界处用在梁侧钉一根通枋,梁侧板与板面层板以木枋连接,禁止从板面向梁侧板钉钉子;

3)、梁板模板设计

框支梁梁底采用50×

90mm木枋垂直梁方向间距≤300mm通长摆设。

梁底模安装时,梁头两边吊线,中间拉通线;

吊边梁线排中间梁线。

梁底模安装好后,梁底木枋两侧用扣件隔跨卡住防止底模移动,再绑扎钢筋。

梁钢筋验收后封梁侧模板,梁侧设穿墙螺杆,螺杆水平向间距610,梁高大于700的设竖向螺杆间距610,侧模木枋采用50×

90mm间距300mm。

围懔梁高小于1200mm的双支Ф48#钢管间距610mm,螺杆Φ12间距457×

610mm。

为了防止因螺杆过紧而梁模板变形,在框架梁拉钩两端绑垫块作为梁的保护层,同时作为模板支撑。

框支梁和框支柱相交处、框支梁和框支梁相交处、框支柱端部无法对穿螺杆时,模板安装前预埋螺杆,螺杆与框支柱箍筋和框支梁钢筋水平焊100mm,间距457×

转换层框支梁下横纵向水平杆间距1800mm。

梁底立杆顶加顶托,立杆不得有接头,水平杆接头采用直扣连接。

梁底水平杆下加双扣件,距地200mm设扫地杆,且每根梁底剪力撑不少于两道。

板模采用18mm散拼模板,板底铺50×

90木枋,间距≤350布置,板下立杆间距不大于1000×

1000。

板下剪刀撑间距4米一道。

、侧模

1.1、条件参数

最高梁截面尺寸 

800×

2000

模板:

1830×

915×

18mm

背枋:

50X90 

@300

 

背楞:

Ф48#双钢管@610

对拉螺杆:

Φ14普通螺杆 

610X610

混凝土:

自重γc=24kN/m3³

强度 

C55

坍落度:

14—16cm

浇筑速度:

4m/h

混凝土温度:

35℃

1.2、荷载设计值计算

①混凝土侧压力

混凝土侧压力标准值

初凝时间:

4小时

F1=0.22γct0β1β2V1/2

=0.22×

24×

1.2×

1.15×

41/2

=58.3kN/m2

F2=γcH

=24×

1.4=33.6kN/m2

取二者中的较小值即

F2=33.6kN/m2

混凝土侧压力设计值:

F=F2×

分项系数×

折减系数

=33.6×

0.9

=36.3kN/㎡

b、振捣砼对侧模产生的荷载:

取4kN/m2

荷载设计值为:

1.4×

0.9=5.04kN/m2

荷载组合:

Fˊ=36.3+5.04=41.34kN/m2

使用验算:

②模板验算

截面参数:

I=bh3/12=500×

183/12=243000mm4

W=bh2/6=500×

182/6=27000mm3

计算简图:

由于木枋的支撑作用,可以将模板块简化为一个5跨连续梁。

荷载集度 

q1=Fˊ×

0.5

=41.34×

0.5=20.67kN/m=20.67N/mm

(用于计算承载力)

q2=F×

=36.3×

0.5=18.15kN/m=18.15N/mm

(用于计算挠度)

抗弯强度验算:

对照施工手册的荷载表可得:

M=0.105×

ql2

=0.105×

20.67×

0.32=0.195kN·

m

σ=M/W

=0.195/27000=7.22N/mm2<

fm=13N/mm2 

满足要求

挠度验算:

ω=0.644×

ql4/100EI

=0.644×

18.15×

3004/(100×

9000×

243000)

=0.433mm<[ω]=300/250=1.2mm

③木背枋验算:

(简化为2跨连续梁受均布荷载)

I=bh3/12=50×

903/12

=3037500mm4

W=bh2/6=50×

902/6

=67500mm3

q1=Fˊ×

0.3

0.3=12.4kN/m=12.4N/mm

q2=F×

=36.3×

0.3=10.89kN/m=10.89N/mm 

抗弯强度:

M=0.125q1l2

=0.125×

12.4×

0.612=0.577kN·

=0.577×

106/67500=8.55N/mm2<

fm=13N/mm2

ω=0.521q2l4/(100EI)

=0.521×

10.89×

6104/(100×

3037500)

=0.287mm<[ω]=610/250=2.44mm

④普通螺杆

螺杆拉力:

N=Fˊ×

螺杆间距×

双钢管间距

=41.34×

0.61×

0.61

=15.38kN<

[f]=105×

σS=22.58kN

⑤双钢管围檩

I=12.19×

104mm4;

W=5.08×

103mm3;

E=2.06×

105N/mm2

由于对拉螺杆的支撑作用,可以将钢管围檩简化为一个5跨连续梁。

0.61=25.22kN/m=25.22N/mm

0.61=22.14kN/m=22.14N/mm

25.22×

0.612=0.985kN·

=0.985/2×

5.08×

103=96.95N/mm2<

fm=215N/mm2 

22.14×

6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人文社科 > 哲学历史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