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健康知识讲座.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1411865 上传时间:2022-10-22 格式:DOCX 页数:6 大小:71.8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老年健康知识讲座.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老年健康知识讲座.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老年健康知识讲座.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老年健康知识讲座.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老年健康知识讲座.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老年健康知识讲座.docx

《老年健康知识讲座.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老年健康知识讲座.docx(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老年健康知识讲座.docx

老年健康知识讲座

老年健康知识讲座

 

老年健康知识讲座

保定市第二医院刘树理

健康是我们每个人都关心的话题,它不但关系到我们的寿命,更关系到我们的生存质量和家庭的幸福。

如果说健康是1,那么金钱、事业、地位、家庭、幸福都是后面的0,只有有了1,后面的0才能存在;如果失去1,后面的0再多也不会有任何意义。

可以说,健康是人类永恒的追求。

历史是一条奔流不息的长河,人类文明在不断发展,社会在不断进步,我们对健康的意义在不同时期也有着不同的理解。

古人云“人生七十古来稀”,而现在我们追求的健康是:

“60岁以前没有病,80岁以前不衰老,轻轻松松100岁,高高兴兴一辈子”。

这是有理论依据的。

哺乳动物的寿命是生长期的5-6倍,人的生长期依最后一颗智齿萌出的时间为20-25岁计算,寿命应该达到100-150岁,也就是说人的寿命起码应该达到100岁。

按世界卫生组织的定义,65岁以前算中年人,65-74岁算青年老年人,75-90岁才算正式老年人,90-120岁算高龄老年人。

目前我国的人均寿命已达71.8岁,接近发达国家水平,但健康寿命仅为62.3岁,位居世界第81位,而邻国日本高达74.5岁,位居世界第一位。

美国、日本、加拿大等发达国家,冠心病、脑卒中的死亡率逐年下降,而我国却逐年上升,说明我们的预防工作还非常薄弱。

很多,但我相信很多人并没有真正理解它的含义,其中包含着两层意思,一是预防,二是治疗。

预防是主动的,是防患于未然,治疗是被动的,从某种意义上可以说是急来抱佛脚。

高科技医疗手段好,但没有预防好。

预防到位了,病人可以少受罪,家人可以少受累,还能减少很大一部分经济负担,而且高科技也不可能使人恢复到原来没病的状态。

据测算,花一元钱用来预防,可以节约8元钱治疗费,100元钱抢救费。

有个高血压的病人,高压200不难受,血压降下来反倒不舒服,于是就不吃药,结果12年下来,高血压,肾病,尿毒症都有了,每周3次透析,一年9万元,结果透析了10年,花了90万,最后也死了。

我们要控制高血压,方法很简单,一天一片药,不到一元钱,就可以减少脑溢血,真正脑溢血就要开颅打洞抽血,即使救活了也很可能是半身不遂。

实践证明,预防很简单也很管用,可以减少很多人得病,减少很多人得意外,从这方面讲,预防对保障健康比高科技更有效。

养成文明的生活方式

我们生活中的很多疾病,其实是吃出来的,喝出来的,抽出来的,气出来的。

与其说我们是面临着心脏病、脑血管病、恶性肿瘤、糖尿病等疾病的挑战,毋宁说是面临着不良的生活方式和行为的挑战。

比如劝酒,外国人尊敬你,跟你碰一下杯,然后随意。

而中国人呢,讲究什么“感情深一口闷,感情浅舔一舔”,表面看是文化不同,本质上却是落后的表现。

什么是文明的生活方式呢?

那就是世界卫生组织一再倡导的维多利亚宣言健康四大基石:

合理膳食,适量运动,戒烟限酒,心理平衡。

上面简简单单几句话,真正做到了,能使高血压减少75%,糖尿病减少50%,肿瘤减少三分之一,健康寿命延长10年以上,还不用花什么钱。

合理膳食。

民以食为天,合理膳食很重要。

那么怎样做到合理膳食呢?

两句话,十个字:

“一、二、三、四、五,红、黄、绿、白、黑。

一是每天一袋牛奶。

牛奶里含丰富的钙(一袋奶约含300毫克),每人每天需要800-1000毫克钙,饮食中含有500毫克,每天再喝一袋奶正好补齐。

二战前的日本人很矮,有“小日本”之称,二战后日本政府给中小学生每人每天供应一袋牛奶,结果日本人一代比一代高,现在都超过了中国人。

所以日本有句话:

“一袋牛奶振兴一个民族”。

有人喝牛奶后腹泻或肚子不舒服,那是因为肠道内缺乏半乳糖酶,喝酸奶就可以解决,或者喝二倍于牛奶的豆浆;二是每天二百五十到四百克碳水化合物,相当于5-8两面或米,以满足人体每天所需要的糖分。

如果想减肥,就要少吃主食,还要养成饭前喝汤的习惯,有句话说:

“饭前喝汤,苗条健康;饭后喝汤,越喝越胖”;三是三份高蛋白。

一份蛋白是一两瘦肉或一个大鸡蛋或二两豆腐或二两鱼虾,要尽可能做到荤素搭配;四是四句话:

“有粗有细,不甜不咸,三四五顿,七八分饱。

”每周吃2-3次粗粮,有助于通便。

不能吃太多的糖和盐,糖过多增加胰岛的负担,尤其是老年人。

盐每人每天6克左右,太多了容易诱发高血压、冠心病。

要少吃多餐,有利于预防糖尿病、脂肪肝、高血脂,尤其对胃溃疡、胃炎等消化道疾病有益;五是五百克蔬菜和水果。

人生最大的痛苦莫过于癌症。

预防癌症最好的办法,就是常吃新鲜蔬菜和水果,多补充维生素、硒等营养物质,能减少癌症一半以上,并且有助于通便。

红是每天一个西红柿或1-2两红葡萄酒。

西红柿最好是熟吃,因为番茄红素是脂溶性的。

男同志每天吃1-2个西红柿,可以使前列腺癌减少45%。

红葡萄酒可以提高血液中的高密度脂蛋白,减少动脉硬化,每天饮用50-100毫升为宜;黄是黄色的蔬菜瓜果,如胡萝卜、柑桔、西瓜、南瓜、老玉米等,这些蔬菜含有丰富的维生素A前体,可增加肌体抵抗力,改善视力;绿是绿茶。

绿茶含有多种抗氧自由基物质,可以减缓衰老,能够延年益寿,减少肿瘤,防治动脉硬化;白是燕麦粉和燕麦片。

喝一两燕麦粥,可以少吃一两馒头,不但降胆固醇,降甘油三脂,还对治疗糖尿病、减肥效果特别好,而且有助于通便,减少脑血管意外的发生;黑是黑木耳。

常吃黑木耳,血液得到稀释,人不容易得脑血栓、老年痴呆,也不容易得冠心病。

一天5克至10克,每斤黑木耳吃50到100天,做汤做菜都可以,每天吃一点,能够降低血黏度,有效减少脑血栓和心肌梗塞。

适量运动。

运动是健康非常重要的要素。

医学之父希波克拉底早在两千四百年前就讲过一句话:

“阳光、空气、水和运动,这是生命和健康的源泉。

”什么运动最好?

走路!

最新研究已证明,步行特别适合中老年人,坚持步行一年以上,粥样硬化斑块就能部分消除。

步行能有效预防糖尿病,坚持经常运动可以减少发病30%-50%。

更重要的是步行能使神经系统功能,特别是平衡功能改善,能改善思维,使情绪变得愉快。

怎么步行最好呢?

三个原则,三个字。

三个原则:

有恒,持之以恒;有序,循序渐进;有度,适量运动。

三个字:

“三、五、七”。

三,就是每天步行三公里左右;五,就是每周最少运动五次;七,就是运动到年龄加心跳等于170。

除了步行,打太极拳也是一项很好的运动,最大益处在于改善神经系统,如果持之以恒,平衡功能将会改变。

戒烟限酒。

吸烟有害,大家都知道,为什么还有那么多人吸呢,原因有两个方面。

从客观上讲,因为吸烟的危害不是立刻显现的,不是说吸烟后身体马上就不行了,象慢性中毒一样,它的时间间隔比较长。

吸烟可以造成冠心病、肺癌、脑卒中等病,因果是肯定的,但不是唯一的作用因素,不是说吸烟后必定得肺癌,必定发生脑溢血,它是肯定有危害的,但不是百分之百,因此有人还存有侥幸心理。

从主观上讲,是意志力不强。

戒烟容易不容易,关键在于意志力。

我们有些人费了很大劲烟还是戒不掉,可一旦得了肺癌、脑梗塞、心肌梗塞马上就不吸了。

俗话说“不见棺材不落泪”,人一旦被证实由于吸烟而被判处了“死缓”,那种求生的欲望就会产生极大的控制力。

有人将导致心脑血管病的原因比喻为四大杀手:

“悄悄的杀手-高血压,无声的杀手-高血脂,快乐的杀手-吸烟,甜蜜的杀手-糖尿病。

”其中,吸烟是唯一能够人为控制的。

调查发现,戒烟分为两种类型,一种是主动戒烟,病人高高兴兴、真心诚意、心甘情愿主动戒烟,戒烟后心绞痛、高血压会控制的很好。

第二种无奈戒烟后,因为是被动的,不心甘情愿的,所以效果就不明显。

既然吸烟确实有害,既然戒烟势在必行,为什么我们不心甘情愿,不去争取主动?

酒是一把双刃剑,少量是健康之友,多量是罪魁祸首。

适量饮酒可以增加生活情趣,少量饮酒可延缓动脉硬化,预防部分心脏病。

但酒里面的主要成分是乙醇,营养物质极少,且经过肝脏代谢转化成热量,大量饮酒会使人发胖,升高甘油三酯并消耗人体维生素B,影响钙的吸收。

大量饮酒还会伤肝,导致心血管病大量增加。

怎样才能做到科学饮酒呢,一是要喝低度酒,如啤酒、葡萄酒;二是量要控制,每餐酒精含量不超过15克(相当于2两红酒或一罐啤酒);三是不要空腹,不要与碳酸饮料一起饮用。

另外,服药期间,以及患肝病、消化性溃疡、心脏病的人都不宜饮酒。

心理平衡。

人对社会有两种态度:

一种人永远用乐观、积极的态度看世界;一种人用悲观的、消极的态度看世界。

实际上这是划分人的心理平衡不平衡,只要你乐观地积极地看世界,这世界就会很美好。

有这样一个故事,古代一个老太太有两个女儿,一个卖布鞋,一个卖雨伞。

老太太下雨天为卖布鞋的女儿发愁,天好了又为卖雨伞的女儿着急,所以整天处在着急、紧张和忧郁当中。

有个聪明人给她出了个主意,把这件事倒过来想,于是老太太就每天生活在快乐中了。

这个故事讲的就是心理平衡的道理,心理平衡的作用超过一切保健措施的总和。

人的心理状态很重要,得病与康复因人而异,有的人不容易得病,有些人就容易得病,这与心理状态关系极大,我们的疾病在很大程度上受心理影响。

我们平常讲的动脉硬化要几年、十几年甚至几十年才会把血管堵死。

一般人四五十岁动脉硬化,每年血管都狭窄一些,一年大概狭窄1%-2%左右,如果你抽烟、高血压、高血脂可以狭窄3%-4%,或更多。

但只要你生气着急,可能一分钟动脉就能狭窄100%,当时就死,情绪的作用就有这么厉害。

同样得了一种病,用的同样的治疗方法,有些人半年就死了,有些活了十年还好好的,为什么,最大的区别就在于有没有平衡的心态。

所以说,良好的心理状态就是最好的抗癌药,一个人心理平衡,生理平衡,什么病都少得,得了病也好得快,任何病都是这样,这个力量非常非常强大,有时强大得你不可想象。

关于文明的生活方式,最后有四句话送给大家:

最好的医生是自己,最好的药物是时间,最好的心情是宁静,最好的运动是步行!

生活中应该注意的两个问题

两个三。

一是三个半分钟。

醒来后躺半分钟,起来后坐半分钟,双腿下垂等半分钟。

老年人多动脉硬化,血管舒缩功能差,突然体位变化容易造成体位性低血压,甚至晕厥,夜里醒来,不要马上起来,在床上先躺半分钟,然后坐起来等半分钟,双腿下垂在床沿再等半分钟,经过这三个半分钟,能避免好多危险发生。

二是三个半小时。

早晨活动半小时,走路、打太极拳都可以,因人而异,适度为宜。

午休半小时,是适应生物钟的需要,有午睡习惯的人,冠心病的死亡率明显降低,因为午睡这段时间是血压曲线有个低谷,心脏从而得到保护。

晚上漫步半小时,晚上6-7时漫步行走半小时,使老年人睡得香,可以减少很多疾病。

六不要。

一不要做猛烈转头运动。

转头固然可以锻炼颈部肌肉,缓解颈椎病,但头部转动过快,持续时间过长,动作幅度过大,有可能使颈部动脉受压扭曲而致急性脑缺血,发生晕厥而出现意外。

二不要烫澡。

烫澡会使全身毛细血管扩张,大量血液分布在体表,导致心脑肾等重要脏器供血相对不足,特别是有心脑血管疾病的患者,更容易因心脑急性缺血而发生意外。

三不要喝冰镇饮料。

老年人大量饮用冰镇饮料及其危险,因为人的食道就在心脏背后,胃又在心脏底部,喝大量冰镇饮料会诱发冠状动脉痉挛,容易猝死。

四不要饱餐和酗酒。

饱餐和酗酒会增加心脏负担,老年人的心脏储备功能刚刚满足平时需要,经不起额外的负荷,如果说把饱餐、酗酒、激动、中老年和心脏病这几项合起来,危险性极大,差不多等于猝死。

五不要空腹跑步。

生命在于运动,但运动要讲究科学。

空腹跑步不仅会增加心脏和肝脏负担,而且极易引发心律不齐,导致猝死。

老年人由于利用肌体内游离脂肪酸的能力比年轻人低的多,发生意外的可能性更大。

六不要蹲便。

排便时血压和心肌耗氧量会增加,血压骤升可导致脑溢血,心肌耗氧量增加可诱发心绞痛、心肌梗塞和心律失常。

尤其是老年人,血管调节反应差,蹲便时间过长突然站起来,时常因发生脑缺血而晕倒甚至猝死,所以老年人使用坐便为好。

关于五种老年常见病

糖尿病,把握四个点,驾好五套车。

把握四个点:

多懂点,少吃点,勤动点,放松点。

多懂点,就是多看看有关糖尿病的书籍、报刊、电视,多听听关于糖尿病的讲座和广播,增加自己对糖尿病的基本知识和防治方法的了解。

少吃点,就是减少每天的热量摄取,特别是避免大吃大喝、肥甘厚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教育 > 幼儿读物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