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奶业分析报告模版.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1409952 上传时间:2022-10-22 格式:DOCX 页数:95 大小:144.4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国奶业分析报告模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95页
中国奶业分析报告模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95页
中国奶业分析报告模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95页
中国奶业分析报告模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95页
中国奶业分析报告模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95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中国奶业分析报告模版.docx

《中国奶业分析报告模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国奶业分析报告模版.docx(9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中国奶业分析报告模版.docx

中国奶业分析报告模版

 

中国奶业分析报告

 

ConfidentialMaterial(商业,非得允许请勿传阅复制)

2004年7月

 

一、我国乳品业的慨述

随着中国宏观经济的持续增长以与农村城市化,2003-2015年中国乳品消费总量和人均消费水平将明显提高。

在实施国家学生饮用奶计划方案下,2015年乳品消费总量将为2002年的2.7倍,达到2501.4万吨,年均增长率为6.83%,人均消费量将是2003年的2.43倍,达到17.83千克,年增长率为6.1%;2015年城镇人均乳品消费水平将达到41.03千克,是2003年的2.02倍;农村居民消费水平达到2.43千克,是2003年的2.31倍,年均增长率为5.72%。

2015年由于国家实施学生饮用奶计划,每年至少可以增加乳品的消费需求153.9万吨。

由于中国城乡居民奶类人均消费水平和城乡人均收入增长有很大差异,农村居民奶类消费增长仍缺乏动力,城镇居民在今后较长时期仍是奶类消费的主要群体。

从乳类总产的发展看,在实施国家学生饮用奶计划的方案中,2005、2010和2015年中国乳类产量将分别达到1,426.8万吨,1,930.4万吨和2,501.5万吨,分别是2003年的1.55、2.1和2.72倍。

1990-2001年,中国奶类总产量由475万吨增加到745万吨,年增长率为5.8%,2003-2005年中国乳类产量年增长速度为9.2%,高于1990-2001年期间乳类生产增长速度。

但从2005年后这一增长速度有所下降,2005-2010年和2010-2015年中国乳类产量年增长速度分别为6.23%和5.32%。

整个宏观经济走势持续好转将会带动乳业各部门的同步增长。

城市奶类消费的增加和畜牧大省奶源基地的建设为中国乳业进一步发展创造了条件。

但如何改造中国目前传统的乳业产业链仍然面临许多困难。

此外,如何进一步提高中国目前奶牛单产水平,进一步推广中国式的产业化经营,扩大农村居民乳品消费市场,提高农民收入仍面临许多难题。

1、中国原料奶的生产

中国的原料奶主要包括牛奶和羊奶,其中牛奶占据了绝对的地位。

从奶牛单产水平的角度来讲,过去20多年来中国原料奶的快速增长,仅仅是一种粗放的量的增长,并不是一种质的提高。

从1978年到2003年,中国原料奶总产量已由97万吨增长到879.5万吨,平均每年增长36.67%。

尤其是近3年来,每年以8—9%的速度继续递增。

1978年以来,中国奶牛存栏量已由当年的48万头增长为2003年的456.1万头,平均每年增长38.65%。

1978年中国奶牛的平均单产为1,839.60千克/头,到1985年增长为最高点2,016.40千克/头,2003年中国奶牛的平均单产是1,715千克/头,大大低于70年代末80年代初的单产水平。

造成中国奶牛平均单产水平下降的主要原因是,20多年来快速增加的奶牛存栏量中,绝大多数新增奶牛是由农户个体分散养殖的,养殖规模小,奶牛品种差,管理水平低,拉低了全国奶牛的平均单产水平。

2003年中国原料奶的总产量比上年增长了9%。

在高速增长的液体奶消费市场需求拉动下,中国原料奶的收购价格总体趋势是继续走高,各地原料奶的收购价格差异非常大,主要表现为“南高北低”。

南方地区平均收购价格为北方地区的146.67%,造成这种较大价格差异的原因是南北方饲料成本和奶牛单产水平的不同。

目前,中国原料奶的生产主要分布在、、、、、、等7个省、自治区。

以上北方7省奶牛存栏量占全国存栏总量的比重已由1996年的75%进一步上升为79%,牛奶产量占全国总产量的比重连续3年为62%。

中国原料奶生产的区域布局变化呈现以下两个趋势:

一个趋势是原料奶的增长点主要来自农区;另一个趋势是中国原料奶的增长点主要来自北方地区。

可以预见,未来的十多年里,中国原料奶的生产增长仍然会是以北方的农区为主,其他地区为辅。

目前中国原料奶生产主要有以下几种组织经营模式:

一是“公司+基地+农户”的组织经营模式。

未来几年,这种组织经营模式在中国原料奶增长方面仍然会发挥着最为重要的作用。

二是“奶农技术协会(或奶农合作社)+农户”的组织经营模式,也是中国未来发展原料奶生产重要的组织经营模式之一。

三是部分国营奶牛场或私人奶牛场独立生产的组织经营模式,这种独立的组织经营模式在未来的发展趋势是会越来越少。

奶牛的平均单产水平太低,制约了原料奶总量的增长;原料奶的质量问题突出,直接关系到中国奶业的健康发展;养殖农户的组织性弱、养殖规模过小以与收益稳定性差,将长期影响中国原料奶的稳定供给;奶牛饲料结构的不合理,直接影响到原料奶量的增长和质的提高;良种繁育等新技术推广应用缓慢,综合性服务体系亟需建立。

未来的15年中国奶类产品的消费需求将呈现高速增长的趋势。

依靠目前中国原料奶的生产水平是远远满足不了未来奶产品消费需求的。

所以,要加快中国原料奶的生产,利用现代科学技术加快良种奶牛的繁殖、育种和推广;尽快提高奶农生产的组织化程度,加快奶业产业化发展;大力加强饲草饲料的生产,推广牛奶记录体系,进一步提高奶牛的饲养管理水平;政府有关部门应该尽快制定奶产品优质优价的标准,并严格执行管理要求;各级政府部门在原料奶的生产发展有作为;从战略的角度重新安排中国原料奶生产的区域布局。

2、中国乳品的加工

(1)通过对2003年上半年国73家企业的调查,说明目前中国乳品行业的发展势头更加强劲,加工企业的效益也明显好转,2003年上半年比上年同期增长31.4%。

但中国的奶业总体上水平较低,在上千家乳品企业中,绝大部分处于低产量、低质量和低效益的三低状态,目前万吨以上生产能力的企业仅10余家。

(2)据2003年统计,中国十大乳品企业累计销售额达70.4亿元,加工鲜奶173.9万吨,占全国鲜奶产量的近20%,表明中国的乳品企业开始向规模化、集团化发展,但这并不意味着,中小型乳品加工企业失去了生命力,因为在近千家乳品企业中,中小型企业仍在大量发展,且具有一定的经营活力。

企业间的竞争将加剧。

(3)“以液代粉”的过程仍将继续,“生态奶”、“免疫奶”等新产品将不断涌现。

3、中国乳品消费

1990到2003年,中国乳品消费的总量增长速度为6.67%,在13年间几乎翻了一番。

但其间发展速度亦不太均衡,消费总量年增长速度从1994年的11%减少到2000年的4%,2001年甚至为-3%。

2003年消费增长达到10.4%,说明又一个乳品消费增长高峰期已经来临。

尽管2003年中国人均乳品消费量已达到7.38千克,但与世界乳品消费平均水平的差距仍然十分明显。

城镇居民是中国乳品消费的主要群体。

城镇居民的人均乳品(包括鲜乳品、奶粉、酸奶,不含其他乳制品)消费量2002年已达到9.19千克,是农村居民人均消费量0.96千克的近10倍。

收入和消费习惯是影响奶类消费需求的重要因素。

广大农区的农户每年仅有少量奶粉和鲜奶消费,消费人群主要有老、幼、病、加夜班的乡镇企业职工与备考的农村学生。

目前中国乳品消费的品种主要是巴氏消毒奶、酸奶和奶粉。

近几年来,在一些大城市如、等地出现了保鲜奶,超高温(UHT)灭菌奶、各种配方奶粉、花色奶等新产品,给消费者留下了很大的选择余地。

但实际上人们主要消费的仅仅是液态奶和奶粉两大类。

在主要乳品消费中鲜奶消费所占比重为最高,占60-67%,说明鲜奶消费量最大,其次为奶粉占26-36%,比例最小的为酸奶占4-7%;但从整体发展趋势来看,液态奶与酸奶尤其是酸奶的消费量增长最为明显,而奶粉的消费总量虽略有上升,但在总的消费量中所占的比例不断下降,这是一种乳品品种消费趋势。

中国乳品消费的影响因素有很多,其中主要有消费习惯和消费偏好、人均收入、消费意识、乳品质量、销售服务等,这些因素共同作用,影响着中国乳品消费的现状。

中国乳品消费存在着消费量低、消费品种单一、消费结构不尽合理、区域消费不均衡、城乡差异大、没有消费习惯等问题与未来中国乳品消费的潜力十分巨大的特点。

加强乳品营养知识宣传和消费引导工作;调整产品结构,降低奶粉生产比例,增加适销对路、饮用方便的液态奶生产;乳品企业应注重产品质量,以质优味美的乳品吸引人们消费;加大农村市场开发力度,引导农民消费。

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增长、国居民收入的提高和每年新增1,000万婴儿的特点,以与农村城市化的进展、国家学生饮用奶计划的实施,国居民乳品消费仍将呈不断上升的势头。

国居民乳品消费的总量将继续增加,但人均消费量增长幅度波动较大;液态奶是居民乳品消费增长最快的品种;城市奶类消费仍是中国乳品消费增长最快的地区,城乡乳品消费差距将进一步拉大。

4、目前乳业市场竞争分析

目前乳业已进入了战国时代,从大量中小资本的蜂拥而至到国大小企业的强势整合,人们依稀看到了乳业遍地纷燃的战火,“战国时代”便因此坊间频传。

然而,业有“乳业一哥”之谓的伊利却看法迥异:

战国时代是群雄并起,争抢地盘,但中国乳业市场却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与抢地盘相去甚远,其结果是通过竞争,使市场越变越大,越是大家争抢积极,市场就越是变得更加宽广。

事实正是如此,中国乳业市场现今仍处在需求驱动阶段,国竞争者业务量的增长在很大程度上并不是源于竞争,而是得益于这个高速成长市场的既有市场份额的同步扩大。

在这个正在建构的分散型行业里,竞争通常被局限在一个狭小的围,它需要用一种完全区别于成熟市场竞争策略的态度来诠释。

(1)市场基本面分析

①乳品特性

简单的从形态上划分,乳品有液态奶和固态奶之别。

固态奶以奶粉为主,液态奶根据生产工艺的不同,也有巴氏杀菌奶、超高温灭菌保鲜奶和酸奶之分。

据中国食品行业协会推估,在全国乳制品产量中,奶粉类产品有70%,在奶粉类产量中,全脂奶粉约占19.8%,全脂加糖奶粉约占38%,脱脂奶粉约占2.6%,婴儿配方奶粉约占18.1%,其他奶粉约占21.5%。

在全国液态奶产量中,巴氏杀菌奶约占53.1%,超高温灭菌保鲜奶约占29.9%,酸奶约占17.0%。

从趋势上看,液态奶产量有看涨之势,近两年增势迅猛。

仅以液态奶为例。

根据包装的不同,液态奶有利乐包/枕、屋顶盒、PET瓶、玻璃瓶等四种,根据顾客的口味与营养偏好,又有加钙、香浓、特浓、脱脂、低脂等之分,另外,就产品分布层次来看,60%以上集聚低端,40%主攻高端,由此综合分析,在乳业市场产品属性的挖掘上,市场尚存大量尚未开发的盲点,乳业市场的竞争当是百花齐放,争奇斗艳,然而事实并非如此,由于现实乳业需求和行业技术易扩散的原因,国各大厂商产品间的差异性很小,相互之间极易复制,比如奶的浓度、口感、味道以与添加物就可以比较容易的调整,厂家在产品上极难构筑持续强势的差异化。

②需求特性

如今乳品的消费已不再属于专供老年人、婴幼儿、病人和少数高消费者的奢侈品,它已渐趋成为了一种大众化的生活必需品。

以液态奶消费为例,据等地的调查,如今婴幼儿对液态奶的消费占整个消费群的19%,60岁以上的老人占28%,其他年龄的人占53%,消费者的职业结构遍与各类人群。

另据权威机构调查显示,消费者对乳品不同属性的关注是有鲜明层次性的,其中“新鲜”占到60.5%,“营养丰富”占到50.3%,“来自无污染的草原牧场”51.5%,“纯天然”28.1%,“口感细腻柔滑”27.9%,“口味纯正”19.8%,“奶源优质”18.6%,“牛奶颜色为白色”10%,“采用最先进的加工工艺”8.3%,“采用先进的保险包装”7.9%,“闻起来很香”5.7%。

由以上调查结合各地域的消费偏好分析,乳业需求差异性非常显著,厂家存在着构筑差异化优势的空间,但现实的情况是,由于中国奶业消费有其独特的文化结构,中国人的消费以植物型消费为主,是典型的亚洲型消费,与欧洲型的动物食品消费相比,亚洲型在奶制品的消费潜量上要远远小于欧洲,再加上现行市场竞争者对潜在市场消费的引导、培育不够,细分市场的有效需求并不可观,这客观上也给厂家的差异化竞争制造了一定的障碍。

③行业竞争激烈程度分析

目前我国年人均奶类消费仅为7.2公斤,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教育 > 幼儿读物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