栈桥施工安全专项方案Word文件下载.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14097734 上传时间:2022-10-18 格式:DOCX 页数:22 大小:258.8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栈桥施工安全专项方案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2页
栈桥施工安全专项方案Word文件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2页
栈桥施工安全专项方案Word文件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2页
栈桥施工安全专项方案Word文件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2页
栈桥施工安全专项方案Word文件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2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栈桥施工安全专项方案Word文件下载.docx

《栈桥施工安全专项方案Word文件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栈桥施工安全专项方案Word文件下载.docx(2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栈桥施工安全专项方案Word文件下载.docx

一、适用范围

本施工方案适用于枣菏高速南四湖特大桥钢栈桥施工。

二、编制依据

1、《日照(岚山)至菏泽公路枣庄至菏泽段两阶段施工图设计》

2、《公路桥涵施工技术规范》(JTG/TF50-2011)

3、《公路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JTGF801-2012)

4、《公路工程施工安全技术规范》(JTGF90—2015)

5、《桥涵》

6、《路桥施工计算手册》周水兴、何兆益

7、《钢结构设计手册》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8、《公路桥涵设计通用规范》(JTGD60-2015)

9、《公路桥涵地基与基础设计规范》(JTG_D63-2007)

10、《钢结构设计规范》(GB50017-2003)

三、工程概况

南四湖特大桥东西向跨越独山湖,部分桥位位于湖区,为水上施工,为便于施工设备材料的运输,满足35m箱梁的运输安装要求,需搭设钢栈桥,栈桥自东向西平行于主线,位于主线桥梁左侧,栈桥沿线设错车平台。

3.1工程地质及水文

根据设计图纸提供的勘察资料,栈桥区域为河间平原和湖积洪积地貌,区内地面高程31-37m,地势相对平坦,地面坡度较小,地层以淤泥质土、粉质粘土为主,呈灰褐色,含较多有机质,局部含较多贝壳碎,呈可塑-软塑状态。

桥址属于淮河流域,地表水较丰富,地下水稳定水位平均标高33.76m。

目前南水北调调蓄水位34.0m,水位稳定。

白马河属淮河流域湖东区水系,规划为Ⅲ级航道,现状为Ⅴ级航道,目前通航水位34.0m。

南水北调东线工程济宁调水线路通过南四湖进行调蓄,济宁市境内一期工程调水规模为入下级湖流量200立方米每秒,进行调蓄后,其调蓄水位为32.8米,然后经二级坝泵站以125立方米每秒的流量入上级湖,调蓄水位为34.0米,经梁济运河提水至东平湖新湖区内的柳长河。

输水时间为10月至次年5月,年输水天数为240天,干流水质稳定达到国家地表水环境质量Ⅲ类水标准。

四、钢栈桥总体布置

根据桥位区域原地貌及现场实地勘察,需搭设钢栈桥段落为白马河、湖东泄洪区、湖西泄洪区、湖西航道,其中新白马河和湖西航道不通航,规划为Ⅲ级航道,现状为Ⅴ级航道,河面宽71.15米。

4.1、钢栈桥总体布置

1、跨白马河段钢栈桥(60#-63#)

该段栈桥总长390m,宽6m。

跨新白马河K42+380-K42+500段,跨径布置8×

15m,长120m,跨老白马河航道K42+658-K42+952段,长度270m,跨径布置8×

15m+30m+8×

15m,其中30m跨径为通航孔,宽4.5m,距离最高通航水位通航净空7m,两侧8×

15m=120m为上下坡道,纵坡5%,运梁车通行,不考虑错车和跟车。

图跨白马河段栈桥

2、跨湖东泄洪区段钢栈桥(108#-135#)

里程桩号K44+562-K45+447,栈桥长度885m,宽6m,跨径布置59×

15m,为非通航孔栈桥,在栈桥里程280米和560米处设置错车平台,混凝土搅拌车和运输车通行,不考虑错车和跟车。

3、跨湖西泄洪道段钢栈桥(189#-207#)

里程桩号K47+630-K48+230处,栈桥长度600m,宽6m,跨径布置40×

15m,非通航孔栈桥,在栈桥里程280米处设置错车平台,混凝土搅拌车和运输车通行,不考虑错车和跟车。

4、跨西航道段钢栈桥(243#-244#)

K49+550-K49+670处,栈桥长度120m,跨径布置8×

15m,非通航孔栈桥,混凝土搅拌车和运输车通行,不考虑错车和跟车。

图湖区非通航孔栈桥布置图

五、设计标准及结构形式:

5.1、设计标准

根据淮委要求及图纸地质资料,湖区防汛水位为34.3mm,所以非通航孔栈桥贝雷梁底部高程按35.3m(高于防汛水位1m)控制,以利于防汛。

白马河通航孔栈桥满足通航净空7m要求,通航孔栈桥梁底高程按41.3m控制,以满足通航要求。

跨白马河段钢栈桥按照运梁车-136t(35米单列)通行标准设计,其余段落钢栈桥按砼搅拌车-10方、公路-Ⅰ级荷载运输车通行标准对栈桥结构进行设计,控制行车速度10km/h。

非通航孔栈桥设计宽度6m,通航孔栈桥设计宽度4.5m,栈桥长度大于500m时,中间设错车平台,平台尺寸24×

8.5m。

栈桥通行使用期间,禁止重车同向并排行驶、跟车、对向错车,对向错车在错车平台完成。

5.2、钢栈桥设计结构形式

栈桥基础采用钢管桩,栈桥上部结构采用多跨连续梁方案,跨径按15m设计,每联长60m,4×

15m一联。

每联设置双排墩式制动墩。

跨白马河非通航孔钢栈桥结构形式如下:

支撑桩:

普通墩采用直径820mm,壁厚10mm螺旋焊钢管;

双排制动墩采用直径630mm,壁厚10mm螺旋焊钢管。

高于河床6m的管桩设置双肢[20槽钢剪刀撑和平联。

横梁:

双肢I45a,支撑在钢管桩上。

纵梁:

采取7肢“321”型贝雷桁架,间距6×

900mm单层布置,贝雷桁架之间采用900mm花架作为横向联系为一组,组与组之间采用[8槽钢剪刀撑连接。

横向分配梁:

I25a,间距750mm,支撑在贝雷梁上。

纵向分配梁:

I12.6,间距250mm,分担横向分配梁上。

面板:

10mm厚钢板作面板。

横桥向点焊φ6mm的钢筋,作为防滑条,建议φ6mm的钢筋间距为500mm。

护栏:

[8槽钢和φ48mm钢管组合护栏。

立柱间距2.0m,高1.2m。

连接:

分配梁与贝雷采用U型螺栓连接,贝雷梁与横梁采用门架连接。

I25a和I12.6型钢焊接,面板和I12.6型钢焊接。

图跨白马河贝雷栈桥断面图

湖区15m跨径贝雷栈桥结构形式如下:

普通墩采用直径630mm,壁厚10mm螺旋焊钢管;

双排制动墩采用直径529mm,壁厚8mm螺旋焊钢管。

采取6肢“321”型贝雷桁架,间距(0.9+1.35+0.9+1.35+0.9)m单层布置,贝雷桁架之间采用900mm花架作为横向联系为一组,组与组之间采用[8槽钢剪刀撑连接。

I25a,间距1500mm,支撑在贝雷梁上

I12.6,间距350mm,分担在横向分配梁上。

横桥向点焊φ6mm的钢筋,作为防滑条,建议φ6mm的钢筋间距为600mm。

图湖区15m跨径贝雷栈桥断面图

跨白马河通航孔钢桁梁栈桥结构形式如下:

采用直径820mm,壁厚10mm螺旋焊钢管。

上下弦:

HN500×

200×

10×

16型钢,标准节段4.5m。

上、下横梁:

16型钢,上横梁间距4.5m,下横梁间距1.5m,横梁与主桁上下弦焊接。

竖杆:

16型钢,间距4.5m,连接上下弦。

斜腹杆:

HN250×

125×

9型钢。

上弦斜杆:

I25a工字钢间距35cm。

图通航孔栈桥断面图

图通航孔栈桥结构图

为满足防撞要求,通航孔每排管桩上下游2米、10米、20米、50米处各打设一组防撞桩,由3根同型号管桩组成等边三角形,防止船舶撞击及抵抗船舶冲击,确保栈桥结构安全、可靠。

六、施工组织机构及安全目标

6.1.1、安全组织机构图

项目经理

副经理

项目总工

6.1.2、安全体系

1)项目部成立以项目经理为第一责任者的安全管理领导小组,下设安全部,设专职工程师和安检员,自上而下形成安全生产监督保证体系。

2)加强施工人员技术培训和环保学习,正确使用和维修机械设备,确保施工机械设备在良好的条件下运行,减少作业过程的噪声。

3)分部分项工程施工时需进行全面的、有针对性的书面安全技术交底,受交者确认后,履行签字手续。

4)施工栈桥上的施工垃圾、生活垃圾分类集中上岸统一处理,禁止无组织排入河中。

在现场布置垃圾箱,遵照规定收集和排放垃圾,并把多余材料运到远离施工现场的适当地方。

5)有害垃圾应由当地垃圾处理部门运走,并妥善处理废黄油、胶合剂、溶剂、有害物。

有害垃圾应用适当的垃圾箱与其他垃圾分开,垃圾可以密封,封上标识。

6)施工栈桥、平台施工注意安全,严禁在水中乱拉电线,栈桥上注意防滑措施。

栈桥、平台夜间施工要在上面悬挂红色彩灯作为安全标志。

7)进入场地的工人必须进行所属工种的安全教育,经考核合格后方可进行该工种的操作。

工人掌握本工种的操作技能,熟悉本工种安全技术操作规程。

特种作业人员必须经有关部门培训,经考试合格后持证上岗,操作证必须按期复审,不得延期使用。

2.安全目标

1.死亡及重伤(含交通责任)事故为零;

2.重大火灾(爆炸)事故为零;

3.重大设备事故为零;

4.重大环境污染事故为零;

5.急性中毒事故为零;

6.职工职业病发病率为零;

7.劳保用品发放及时率100%。

七、安全技术保障

7.1安全技术保障措施

栈桥、平台施工过程中,为确保施工的顺利进行和安全,制定详细的施工作业程序,采取以下的施工安全措施:

7.2施工安全技术保证

建立以项目经理、各施工队和班组的专职和兼职安全员的三级安全管理网络,负责工程的全面安全管理工作。

建立健全安全生产责任制,做到有指标、有措施、职责分明。

做好安全教育和安全技术交底工作,建立定期安全检查制度。

认真做好安全生产的检查、记录工作。

发现事故隐患必须限期整改,如发现重大的安全问题或隐患必须停止作业,排除危险后方可继续进行作业。

成立一支随时听从专职安全工程师指挥的紧急救援队,并配备必要的救援工具、设备和通讯联络设施。

进入施工现场必须佩带安全帽;

设置交通警示牌,提醒过往的行人绕道行驶;

安全标语和安全标志必须醒目;

封闭的彩钢板上设置夜间警示灯,并安排人员夜间值班。

施工用电线路按要求敷设,夜间施工保证照明亮度。

加强施工现场用电的检查与维修,确保生产用电的安全。

严格按操作规程组织施工。

严禁违章指挥、违章操作,做到持证上岗,戴帽工作。

特殊工种必须持证上岗,按操作规程作业。

7.3、吊装安全措施

(1)树立“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指导思想,对工作人员进行经常性的安全教育。

(2)设置专职安全员,对项目安全生产全面负责,进行日常安全检查工作,发现违规现象及时处理。

(3)施工现场采取封闭措施,严禁闲杂人员出入。

(4)对施工用的机具或设备进行全面的安全检查,检查合格后方可投入使用。

(5)构件的吊装设立指挥小组,由专人统一指挥,其他人不得干预。

(6)构件吊装之前,必须进行技术、安全交底,分工明确,职责分明。

(7)注意天气情况,如遇五级(含五级)以上大风或大雨等恶劣天气,应停止吊装作业。

(8)严格执行“十不吊”原则:

被吊物重量超过机械性能允许范围;

指挥信号不清;

被吊物下方有人;

被吊物上站人;

埋在地下的被吊物;

斜拉、斜牵的被吊物;

散物捆绑不牢的被吊物;

立式构件不用卡环的被吊物;

零碎物无容器的被吊物;

重量不明的被吊物。

7.4、施工现场其它的技术措施

(1)打桩前必须对桩进行严格检查。

不允许使用有裂缝或其他缺陷的桩,以防止断桩事故。

(2)吊装时应系缆风绳,使桩保持平衡,防止碰撞。

(3)周围安装安全网,防止落水事故发生。

(4)水上作业人员必须穿救生衣。

(5)潜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工作范文 > 行政公文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