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医学检验技术士考试真题卷1测Word格式.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14091888 上传时间:2022-10-18 格式:DOCX 页数:8 大小:19.7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临床医学检验技术士考试真题卷1测Word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临床医学检验技术士考试真题卷1测Word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临床医学检验技术士考试真题卷1测Word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临床医学检验技术士考试真题卷1测Word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临床医学检验技术士考试真题卷1测Word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临床医学检验技术士考试真题卷1测Word格式.docx

《临床医学检验技术士考试真题卷1测Word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临床医学检验技术士考试真题卷1测Word格式.docx(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临床医学检验技术士考试真题卷1测Word格式.docx

D.DIC

E.Evans综合征

2.某男,42岁,建筑工人,施工时不慎与硬物碰撞,皮下出现相互融合的大片淤斑,后牙龈、鼻腔出血,来院就诊。

血常规检查,血小板计数正常,凝血功能筛查实验APTT、PT、TT均延长,3P试验阴性,D-二聚体正常,优球蛋白溶解时间缩短,血浆FDP增加,PLC减低。

该患者主诉自幼曾出现轻微外伤出血的情况。

A.血友病

B.遗传性血小板功能异常症

C.肝病

D.原发性纤溶亢进症

E.继发性纤溶亢进症

3.下列关于弥散性血管内凝血(DIC)的叙述错误的是

A.体内有血小板聚集,生成病理性凝血酶

B.大量血小板和凝血因子被消耗

C.多种因素导致血管内凝血

D.通过内激活途径发生继发性纤溶亢进

E.纤溶系统被抑制

4.DIC时血小板计数一般范围是

A.(100~300)×

109/L

B.(50~100)×

C.(100~300)×

1012/L

D.(100~300)×

106/L

E.(100~250)×

5.DIC诊断中血小板计数低于正常,PT延长,Fbg低于2g/L。

如果这三项中只有两项符合,必须补做哪一项纤溶指标

A.3P试验

B.PRT

C.血小板抗体

D.因子Ⅷ

E.血小板功能试验

6.DIC时生理抗凝系统不能有效发挥作用的原因是

A.抗凝血酶大量消耗

B.肝功能受损

C.蛋白C活性下降

D.因子Ⅻa激活补体

E.以上都包括

7.TXA2减少常见于

A.血栓前状态

B.DIC

C.服用阿司匹林类药物

D.脑血栓形成

E.心肌梗死

8.口服抗凝药物可以预防血栓的形成,但必须进行监测。

不需要监测的药物是

A.肝素钠

B.小剂量阿司匹林

C.华法林

D.尿激酶

E.以上药物均需监测

9.实验室用以溶栓治疗的监测指标有

A.优球蛋白溶解时间

B.凝血酶时间

C.D-二聚体

D.纤溶酶原活性

E.以上均可

10.使用口服抗凝剂时PT应维持在

A.正常对照的1.0~1.5倍

B.正常对照的1.5~2.0倍

C.正常对照的2.0~2.5倍

D.正常对照的2.5~3.0倍

E.正常对照的3倍以上

11.根据国际血液学标准化委员会,血凝仪主要通过以下哪种性能评价

A.精密度和准确性

B.线性

C.污染率和抗干扰能力

D.相关性研究(也称可比性分析)

E.以上都是

12.发色底物法一般产色物质选用对硝基苯胺(PNA),游离的PNA呈黄色,测定波长为

A.405nm

B.255nm

C.805nm

D.105nm

E.340nm

13.下列哪项结果与DIC的诊断不符

A.血小板进行性下降

B.FDP36μg/L

C.凝血酶原时间18s

D.血浆纤维蛋白原0.12g/L

E.血浆D-二聚体阴性

14.骨髓检查原始粒细胞>

80%,早幼粒细胞12%,中幼粒细胞3%,诊断____

A.急非淋白血病M1型

B.急非淋白血病M2a

C.急非淋白血病M2b

D.急非淋白血病M3型

E.急非淋白血病M4型

15.急性粒细胞白血病(M2)的血象特点是____

A.白细胞计数一定高于正常

B.白细胞分类计数以中、晚幼粒细胞为主

C.红细胞大小不等,中心淡染

D.白细胞分类原始、早幼粒细胞明显增多

E.血小板增多

16.最适宜用来识别原始巨核细胞的白细胞分化抗原(CD)的是____

A.CD33

B.CD3

C.CD19

D.CD41

E.CD44

17.红斑狼疮因子(LE因子)属于____

A.IgG型抗核抗体

B.IgM型抗核抗体

C.IgA型抗体

D.IgE型抗核抗体

E.IgD型抗体

18.在正常凝血过程中,下列哪一项不能形成复合物____

A.因子Ⅸa,Ⅷa,磷脂,Ca2+

B.因子Ⅲ,Ⅶa,Ca2+

C.因子Ⅹa,Ⅴa,磷脂,Ca2+

D.因子Ⅻa,Ⅺa,Ⅸa,Ca2+

E.以上都不是

19.因子Ⅶ和因子Ⅴ主要含于下列哪种血液成分中____

A.硫酸钡吸附血浆

B.硫酸钡吸附血清

C.正常人新鲜血浆

D.正常人新鲜血清

E.正常人贮存血清

20.下列哪一项是发现巨大血小板综合征最简便的试验____

A.血涂片上体积巨大(如小淋巴细胞)的血小板&

gt;

50%

B.体内外血小板黏附试验减低

C.血小板聚集试验正常,但对Ristocetin无反应

D.单克隆抗体(AN51,SW2)证实缺乏GPIb

E.血小板对ADP肾上腺素及AA,TXA2的聚集试验正常

21.下列哪一项复合物来源、性质和功能是由完全不同的两部分组成____

A.血小板膜糖蛋白Ⅱb和Ⅲb复合物

B.凝血因子a和b

C.凝血因子Ⅺa与Ⅺb

D.因子vWF:

Ag和Ⅷ:

C复合物

22.一肝病患者,临床表现皮肤淤斑,齿龈出血,鼻出血,消化道出血。

应选择下列哪组筛选试验____

A.血小板计数,凝血酶原时间,APTT,TT

B.阿司匹林耐量试验,束臂试验,出血时间测定

C.血小板计数,凝血酶时间,纤维蛋白原

D.凝血时间(CT),复钙时间测定

E.血小板计数,出血时间测定,APTT

23.一患者术后伤口渗血不止,临床疑有DIC,应选择下列哪一组筛选试验____

A.出血时间,束臂试验,凝血时间

B.血小板计数,凝血酶原时间,纤维蛋白原测定,部分活化凝血活酶时间

C.血小板计数,血块收缩,出血时间

D.凝血时间,凝血酶原时间,部分活化凝血活酶时间

E.血小板计数,出血时间,凝血时间,部分活化凝血活酶时间

24.就红细胞生成素(EP)而言,下述错误的是____

A.是一种糖蛋白,主要由肾产生,而人工无制备

B.能刺激造血多能干细胞,使形成红细胞系祖细胞

C.能促进幼红细胞增殖和成熟

D.缺氧状态时,肾产生红细胞素增加

E.胎儿时期肝脏也可产生

25.外周血三系减少,而骨髓增生明显活跃,下列哪一项与此不符____

A.巨幼红细胞性贫血

B.再障

C.颗粒增多的早幼粒细胞白血病

D.阵发性睡眠性蛋白尿

E.以上都符合

26.下列有关溶血性贫血的叙述,哪项是正确的____

A.可能存在红细胞内在缺陷

B.红细胞寿命缩短

C.可能存在红细胞外在异常

D.脾脏功能亢进

27.血浆游离Hb的正常参考范围是____

A.1~5mg/dl

B.5~10mg/dl

C.10~15mg/dl

D.15~20mg/dl

E.20~25mg/dl

28.患者,女,21岁,16岁时开始乏力、头晕,月经量过多,曾服用中药及铁剂,症状无改善。

体检:

皮肤黏膜苍白,肝肋下2cm,脾肋下2.5cm,余无异常。

化验:

Hb80g/L,RBC3.3×

109/L,Hct0.26,网织红细胞0.027,染色血片中可见靶形红细胞,嗜多色性红细胞及有核细红细胞,肝功能正常,血清胆红素正常,骨髓增生明显活跃,幼红细胞增生显著,以中晚幼红细胞为主,G/E=0.9:

1,未见巨幼样变,细胞外铁(+++),铁粒幼红细胞0.60,此病人最可能的诊断是____

A.缺铁性贫血

B.地中海贫血

C.再生障碍性贫血

D.失血后贫血

E.巨幼红细胞贫血

29.溶血性贫血者的红细胞用Cr测定其半寿期为____

A.12和叶酸缺乏无关的红细胞的改变是____

A.细胞分裂增殖加速

B.红细胞体积增大

C.核染质疏松

D.发生巨幼细胞性贫血

E.红细胞分裂成熟,不能正常进行

32.患儿,母乳喂养,10月龄,贫血外貌,腹泻3个月,红细胞3.2×

1012&

/L,血红蛋白105g/L,血片中见巨杆状粒细胞和粒细胞分叶过多,属何种贫血____

B.单纯小细胞性贫血

C.正常细胞性贫血

D.小细胞低色素性贫血

E.恶性贫血

33.患儿,男性,12岁,面色苍白,贫血、乏力。

肝、脾肿大,血红蛋白70g/L,血片见正常和低色素红细胞及少数中、晚幼粒细胞,红细胞渗透脆性减低,骨髓环状铁粒幼红细胞达45%,其诊断可能为____

A.铁粒幼红细胞性贫血

B.缺铁性贫血

C.溶血性贫血

D.地中海贫血

E.巨幼红细胞性贫血

34.再生障碍性贫血的主要诊断根据是____

A.全血细胞减少

B.网织红细胞减少

C.造血原料减少

D.骨髓造血功能低下

35.患儿,男性,10岁,上呼吸道感染后,曾服用氯霉素3日。

贫血,网织红细胞12/L,白细胞1.9×

109/L,中性20%,淋巴78%,单核2%,血小板25×

109/L,网织红细胞0.2%,骨髓增生明显减低,粒红二系均减少,成熟淋巴细胞占65%,巨核细胞未见,血小板难见。

本病可能是____

A.急性再生障碍性贫血

B.粒细胞缺乏症

C.感染性贫血

D.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

E.骨髓纤维化

37.多发性骨髓瘤患者,血清中M蛋白含量低,不易在电泳中发现,常出现本周蛋白质、高血钙、肾功能损害及淀粉样变,属于免疫学分型的哪一型____

A.IgA型

B.IgD型

C.轻链型

D.不分泌型

E.IgG型

38.以下关于纤维蛋白原错误的说法是____

A.参与血浆凝固过程和糖蛋白

B.属于血浆蛋白质

C.电泳时位于α球蛋白区带

D.在肝脏合成

E.又称为凝血因子Ⅰ

39.对凝血酶敏感的凝血因子是下列哪一组____

A.FⅪ、FⅨ、FⅩ

B.FⅫ、FⅪ、PK、HMQK

C.FⅠ、FⅤ、FⅧ、F

D.FⅢ、FⅩ

E.FⅦ、FⅩ、FⅫ

40.与浆细胞特征不符合的是____

A.核偏位

B.可见核旁淡染区

C.胞浆有泡沫感

D.胞浆内可见Auer小体

E.核染色质浓密成块

41.通常下列哪种疾病不会出现粒红比例减低____

A.粒细胞缺乏症

B.急性化脓性感染

C.脾功能亢进

D.真性红细胞增多症

E.溶血性贫血

42.下列哪种细胞糖原染色呈强阳性反应____

A.尼曼-匹克细胞

B.巨幼红细胞

C.红白血病时的幼稚细胞

D.再生障碍性贫血时的幼红细胞

E.原始粒细胞

43.对于多发性骨髓瘤最具诊断意义的是____

A.血清中出现异常免疫球蛋白

B.骨髓内出现大量异常浆细胞

C.X线示广泛骨质疏松

D.血清钙增高

E.血沉加快

44.Lichtuitz首先采用"

临床化学"

作为教科书名公开出版是哪一年

A.1915年

B.1918年

C.1901年

D.1931年

E.1941年

45.临床生化检验在疾病诊断和治疗中的应用

A.揭示疾病基本原因和机制

B.诊断特异性疾病

C.为某些疾病的早期诊断提供筛选试验

D.监测疾病的病情及辅助评价治疗效果

E.以上都正确

46.临床化学检验发展的特点

A.自动化

B.试剂的多样化

C.方法学的标准化

D.床边检验的兴起

47.临床化学的基本作用是

A.阐述有关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人文社科 > 法律资料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