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体备课研讨讲稿文档格式.doc
《集体备课研讨讲稿文档格式.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集体备课研讨讲稿文档格式.doc(1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2、课题要写清第几课,课题名称。
3、教学时间:
要写清共几课时,第几课时。
4、备课一栏要填所在乡镇,整理一栏填写教师的姓名。
5、教学目标:
阅读教学的课时目标既是上课的出发点又是其最终归宿,是课堂教学的灵魂。
教师要重视每一课时目标的制定与落实。
制订教学目标要依据课程目标,体现课文特点,根据学生基础,力求恰当、全面,实现三个维度的整合。
首先,要依据课程目标。
先要关注课程总目标——学段课程目标——学年教学目标——学期训练重点——单元训练重点——课文教学目标——课时目标之间环环相扣的序列关系以及步步分解落实的系统布局,确定本节课在其中的特定位置。
接下来就要脚踏实地,根据课时条件(总课时分配、一节课时间长短等)和课型(精读课、略读课、选读课等)特点初步确定阅读知识学习与能力培养的要点。
其次,要明确具体,可操作,可检测。
目标的陈述一般包括四个基本要素:
行为主体(学生)、行为条件、行为动词(在描述知识与能力目标时要特别注意使用表现学生外显行为的动词。
常用动词有:
能填写、默写、说出、列举、辨认、识别、认读、复述、理解、体会;
会比较、指明、判断、解释、评价、使用、背诵等。
)、行为程度。
第三,要适合学生基础。
目标定位要准,不越位。
要把握好学生的学习起点,反复推敲目标的高、低、难、易。
第四,目标要少,不贪多。
6、吃透文本,明确教学的重点、难点。
7、教学准备。
8、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要简。
要改变繁琐的、或面面俱到地分析课文内容、或离开课文语言挖掘人文内涵的教学套路,要依据阅读教学的基本规律,突出语言的理解、积累与运用,来构建简约、实用的阅读教学。
(1)导课,这一个环节,可以直入课题,不需要太冗长的铺设。
节省时间,用在学习语言文字的运用上。
(2)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这一步主要是引导学生自读自悟,整体把握课文,或理清思路,或抓住主要内容,在整体把握的同时培养分析、概括能力;
(3)抓住重点,深入领悟。
一般指重点部分的理解,或体会关键语句在表达上的作用与效果,或领悟文章基本的表达方法,或侧重培养某一方面的能力,掌握某一方面的学习方法。
(4)品读赏读,揣摩写法。
引领学生在品读中揣摩作者的写法,体会作者是如何遣词造句、布局谋篇的,又是如何表达真情实感的,从中感悟出值得学习和运用的写作方法。
(5)积累语言,尝试运用。
(回归整体,对课文赏读或积累语言或体现写法迁移的小练笔。
)
“尝试运用”环节是训练学生学习语言文字运用,形成语言表达能力的关键环节。
在读懂了内容,领悟了表达方法之后,再创境激趣,引导学生尝试运用。
(6)联系学生生活实际,自主运用。
(第五步和第六步可以合并为一步)
学会独立创造性使用语言,是学习语言运用的终极目标。
学生从积累吸收,到尝试运用,再到富有创造性地自主运用,这既是把内部语言转化为外部语言的过程,也是言语外化的一个思维训练过程。
温馨提示:
阅读课的备课,一定要有写字指导环节(至少三个字);
一定要有语言文字运用的环节。
9、教学板书:
板书要深入浅出、直观形象、鲜明醒目,要体现教学意图,突出重点、难点,形成知识结构。
10、教学反思:
成功或不足之处。
(三)精彩课例备课展示:
课例一:
三年级语文下册精读课文11、画杨桃课时备课(课件)
课例二:
一年级语文识字课(课件)
(四)几种课型的教学流程;
(仅作参考)
略读课文教学基本程序:
激趣导入
明确目标
—
粗读课文
感知大意
自读自悟
赏析重点
总结提升
迁移运用
口语交际教学基本程序:
创设情境
明确话题
自主交流
探究方法
围绕话题
互动交流
拓展运用
提升能力
回顾拓展教学基本程序:
整体把握
分块推进
纵横联系
内化吸收
巩固运用
总之,备课是“在享受中获取,在获取中享受。
”备课=集体智慧+个人风格。
集体备课是推进课程改革的重要平台,是开展校本教研的重要载体,是教师成长的舞台。
我相信在教研室领导的大力指导下,在我们各学校间的充分交流和合作中,集体备课一定会绽放出灿烂的花朵,教育的明天一定会更加辉煌!
不当之处,敬请原谅!
谢谢大家!
2012年12月28日
新课标下的数学备课
范镇中心小学靳艳丽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老师:
大家上午好!
我是范镇中心小学的一名普通教师,被安排做这次培训,感到非常荣幸。
下面我根据自己多年来教数学的经验,结合新课标谈一下自己的一些理解,也是抛砖引玉。
众所周知,备课是教学的重要行为之一,是教师上好课的关键,如果备课无效,教学就必然无效。
目前,面对新的课程标准,该如何备好小学数学课,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呢?
我认为首先要树立新的课程理念。
理念是什么?
理念就是教学指导思想,先进的课程理念都来自于成功的教学实践。
理念指导实践,实践孕育理念。
新修订课标基本理念“三句”变为“两句”,原来的“三句话”是:
●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
●人人都能获得必需的数学
●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
现在的“两句话”是:
●人人都能获得良好的数学教育
●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修订后与过去的提法相比:
有更深的意义和更广的内涵,落脚点是数学教育而不是数学内容,有更强的时代精神和要求。
我们的数学课程应突出体现基础性、普及性和发展性,使数学教育面向全体学生,实现课标中提出的:
(1)人人都能获得良好的数学教育;
(2)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
教师在思想观念上必须有突破和创新,可以说,没有教师教育思想上的一次重大转变,就不会有整个备课内容方法上的突破。
教师若真正确立了这样的理念,就会在备课上关注学生,只有将以上这些理念烂熟于心,在备课中才能给自己的课堂教学重新定位,才能使我们的课堂教学与时俱进。
在新课标和理念的指导下备好课,首先就要深入研究教材,认识教材编写特点,了解教材体系,掌握教材知识结构。
结合我们这次活动的备课要求,以山口镇中心小学王平老师的备课为例,我简单说一说。
其课题是济南长途汽车总站—乘法结合律和交换律,如果题目较长,可以只写知识性内容。
课型为新授课,在我们平时的教学中课型可分为:
新授课、练习课、复习课、单元矫正课。
教学内容是第19、20、21页和自主练习第1——3题。
共3课时,这是第1课时。
一、目标的确立
目标的确立要有针对性,要包含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基本思想和基本活动经验四部分内容。
我们平时所指的那种单纯的知识属于显性知识,而技能、思想、经验及其所表现出来的诀窍、思维、意识、信念、价值取向等多方面的内容属于隐性知识。
隐性知识是显性知识的基础,即可以辅助和向导,也可以干扰和冲突,只有显性知识的人会成为书呆子。
作为一名数学教师,我们要树立基于全面知识的教学观,把隐性知识纳入范畴,定位我们的教学目标,使学生在知识、情感、价值观方面得到全面发展,实现数学教育的根本目标:
升学、做人、提高生活质量。
二、教学重点
教学重点指教材中贯穿全局、带动全面、起核心作用的内容。
它“在整个知识体系或课题体系中处于重要地位和突出作用”。
如果某知识点是某单元内容的核心、是后继学习的基础或有广泛应用等,即可确定它是教学重点。
也就是学生必须掌握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如意义、法则、性质、计算方法还包括数量关系、解决问题的策略等。
三、教学难点
教学难点,一般指对于大多数学生来说是理解和掌握起来感觉比较困难的关键性的知识点或容易出现混淆、错误的问题。
由于教学重点与难点二者形成的依据不同,所以有的教学内容既是教学重点又是教学难点,有的内容是教学重点但不一定是教学难点,有的内容是教学难点但不一定是教学重点。
但是教学重点和难点都是由同一教学内容的教学目标所决定的。
四、教学准备
教学是有目的、有计划的活动,在进行教学之前,教师需要进行必要的准备,在头脑中有计划,才能做到有条不紊,找到教学的方向感,才能在教学中有自信,游刃有余。
教学准备主要有:
准备教学目标、准备学生情况、准备教学材料、准备教学心理、准备教学过程、准备教学评价。
这里的教学准备主要指准备教学材料,例如:
三角板、挂图、课件等。
五、教学过程
经过实践与研究,我区形成了小学数学“四段式·
九环节”新授课教学模式。
由于空间所限,教学过程中的每一步骤所写内容不能面面俱到,但是教师也要备一份详细的教案,在祥案的基础上凝练、总结。
过程要体现出本节课的重点,突破重难点的方法设计及师生的双边活动。
也就是从大处着眼思路,小处着手处理问题的方法。
1、创设情境——选取贴近学生生活的素材
我们的数学太过远离学生实际,学生觉得数学很神圣,触不可及,太难学了;
还有的觉得学数学干什么,没有用,现在都有计算机了,因此失去兴趣。
正是基于这一点,新课程中出现了情境图,让数学回归生活,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只有从学生所熟悉的事物出发,纳入课堂教学素材,学生才会有兴趣。
数学是生活的一部分,我们首先要做的就是追寻数学内容的源头。
2、自主探究——设计要更有利于学生主体积极主动性的发挥
数学既是学生成长的需要,又是学生成长的载体,数学既有作为科学的数学又有作为教育的数学的两重性。
作为课堂内容的数学,关注数学作为“成长载体”的教育价值,要努力摆脱学生只听不想、只学不问、只知不识的教育状态。
学生是本,学生是主体,教师只是课堂的组织者、引导者,要引导学生自己认知,自己发现,不然你教给学生多少他会还给你多少。
叶圣陶这样说过:
学习是学生自己的事,无论教师讲的多精彩,不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不让他们自学,不培养自学能力,是无论如何学不好的。
3、应用拓展——选取有代表性、有层次性的练习题。
只有经过充分练习,才能形成熟练的技能、技巧,近一步发展能力、开发智力。
如果由于备课中空间的限制,也可以单独写一写练习题的设计。
另外教学过程的备课中还要注意以下几点:
1、深入钻研教材,吃透教材,把握准这一节课的本质内容。
举个例子:
除法意义的教学我们都抓住了平均分这一点,其实,除法的本质是减法,不是平均分,平均分只是一种解题技巧;
方程的本质是等价,也不是加减乘除法各部分之间的关系。
小学阶段是数学本质最多的。
把握数学的实质远比操作重要,这是“本”、“末”的关系,我们不能把技巧当成本质。
如何把握数学本质的切入点,这就需要在课前对教材有全面、深度、系统的解读,深入钻研教材,充分挖掘蕴涵在数学知识中的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