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建设及基础设施发展规划.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1837213 上传时间:2022-10-24 格式:DOCX 页数:6 大小:21.6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城市建设及基础设施发展规划.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城市建设及基础设施发展规划.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城市建设及基础设施发展规划.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城市建设及基础设施发展规划.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城市建设及基础设施发展规划.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城市建设及基础设施发展规划.docx

《城市建设及基础设施发展规划.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城市建设及基础设施发展规划.docx(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城市建设及基础设施发展规划.docx

城市建设及基础设施发展规划

城市建设及基础设施发展规划

XX市城市建设及基础设施发展规划是在党中央提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落实科学发展观新形势下编制的,在我市提出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加速工业化进程、进军全省五强,有力构筑和谐社会新背景下编制的新一轮五年规划,城市建设发展规划依据XX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二五”规划和2020远景目标纲要编制,是指导我市加快城市建设管理、建设和谐社会的行动纲要。

一、现实基础

“十一五”工作成就:

1、城市基础设施投资大幅度增长,城市基础设施水平大幅度提高。

——城市道路进一步完善,城市防洪能力进一步提高。

“十一五”期间,本着提升城市品位,完善城市功能的目标,先后筹措资金亿元完成了“三线”工程建设,武广高速车站站前路及站前广场的硬化,友谊河两侧(罗城路-人民路)综合整治工程;公里龙舟路、金成路的建设以及建设路、城西北路、劳动路、罗城路的改扩建工程,使得城市道路系统更加完善。

据统计,“十一五”期间,主次干道新增公里,有效路面新增29万平方米,主次干道网密度增至/km2,路面质量进一步提高,绝大部分路面都是砼或者沥青砼路面。

对城市排水系统进行了维修、清淤,城市防洪能力由原先的10年一遇,提高到了50年一遇,达到了国内县级市领先水平。

——城市绿化上档次、上品位。

“十一五”期间,先后筹措资金5000万元,完成了汨罗江沿江风光带、龙舟路、龙舟竞渡中心、友谊河西侧(罗城路-人民路)的风光带建设,以及燎家山广场、政府广场、西湖公园一区的绿化,城区新增绿化面积近20万平米。

人民医院、自来水公司等单位企业加快院落的绿化改造,整个城区绿化形成了“点、线、面”相结合,为汨罗进入省级园林绿化城市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自来水管网改造完善了城区管网系统,提高了输配水的安全性。

XX市城市供水管网改造工程于2003年4月开工,“十一·五”期间,完成投资1100万元,新建维修城区供水管网公里,城区供水管网覆盖面积扩大,城市供水覆盖率达到85%,供水漏损率控制在22%以内,基本上达到了省内县级市领先水平。

——污水处理环卫设施进一步完善,污水处理率能力增强,垃圾日产日清。

“十一·五”期间,新建市城市污水处理厂一座,日处理规模吨/日,完成污水收集管网35km建设,改变了过来城市污水未经处理直排外河、污染环境的状况;城区环卫基础设施进一步配套完善,城区共新建了5处风格独特、导向性较强的公厕及垃圾收集站,改造翻新了原有28处公厕、高台垃圾站,新增环卫车辆5台,特别是多功能垃圾压缩车的投入使用,改变过来垃圾清运途中抛散现象的存在,城区垃圾日产日清。

投资近800万元完成了垃圾无害化处理场一期工程建设并投入使用,垃圾处理由卫生填埋向无害化处理转变。

——城市公交良性发展。

城市公交车由原来的31台增至67台,公交线路由原来的6条增至12条,初步建成覆盖全城区的公交网络,基本上方便了市民出行。

——城市亮化形成亮点。

“十一五”期间,城市路灯工作得到跨越式发展,新安装改造了多条城市主次干道和背街小巷的路灯,城市路灯从原来的“十·五”期间600基增至1100余基,解决了市民晚上出行安全问题。

2、城市管理体制逐步规范化、制度化,建筑业发展迅速。

——xx年编制的XX市城市总体规划修编(2008~2030),确定了汨罗的城市性质为:

长株潭卫星城市,国家循环经济试点城市,具有湘楚文化特色的生态旅游城市。

城市职能为以再生资源交易和加工为主体的国家循环经济试点基地,环洞庭湖区域的二级中心城市。

长岳中部地区物资集散中心,全市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科技、教育、信息中心,湖南省重要的旅游休闲基地。

——建筑业是我市支柱产业之一,“十一五”期间建筑业发展迅速,目前全市有国家一级总承包建安企业1个,二级总承包建安企业5个,三级总承包企业11个以及市政、路桥等专业承包企业多个,承接的建筑项目遍布全国各地。

城市建设投资有限公司拓宽了城市建设资金融资渠道,逐步解决了城市建设资金紧缺的矛盾;建立健全了规划设计方案评审制度、建筑设计方案评审制度,城市发展网络和城市风格正在积累和逐步形成。

3、城市化水平稳步提高,城市格局初步形成。

——“十一五”期间全面实施“打响两张品牌,推进三项工作,紧跟长望浏宁,进军全省五强”的发展战略,大力改善城区环境,吸引农民进城经商置业,城区规模由“十一五”期末的16平方公里,增至现在的19平方公里,城镇人口由“十一五”期末的万人,增至目前的18万人,城市化水平基本上按每年递增1个百分点逐年上升。

目前,城市化水平达到39%,超过全省平均水平%个百分点。

——各具特色的“四区”初步形成。

以商业金融为主的高泉区和以生态工业循环经济为主的XX区初具特色。

“十一五”期间,随着武广高速新火车站、建设路改造提质,龙舟商业街、龙舟竞渡中心及一些商业设施的投入使用,城市的商业辐射功能和物流集散功能日益凸现,城市格局初步形成。

4、建制镇进一步扩容提质。

“十一五”四个中心镇(桃林寺镇、白水镇、长乐镇、弼时镇)的基础设施进一步完善,中心职能进一步提高。

——长乐镇:

市域次级经济增长中心,东北部城镇经济区中心。

长乐镇为千年古镇,以发展机械制造业、地方特色食品加工业和商贸服务业为主的山水田园城镇,规划城镇近期人口万人,远期万人,用地平方公里。

——桃林寺镇:

市域次级经济增长中心,西北部城镇经济区中心,是桃林片区三镇的物资集散地和交通中心,以发展商业、服务业、农副产品加工为主的工贸型城镇,规划近期人口万人,远期万人,用地平方公里。

——弼时镇:

市域次级经济增长中心,东南片区中心镇,是东南各乡镇的物资集散地,是以任弼时故居暨隐居山、汉家山风景区为重点的旅游型城镇,规划近期人口万人,远期万人,用地2平方公里。

——白水镇:

市域次级经济增长中心,西南片区中心镇,是西南各乡镇重要的物资集散地,以发展交通、轻工和商贸服务的工贸型城镇,规划近期人口万人,远期人口万人,用地平方公里。

存在问题:

1、违反城市总体规划的现象较为普遍,按城市总体规划的新建项目不多。

团山再生资源市场和汨罗江工业园布置在汨罗江的上游,对城市给水水源构成了重大的污染威胁。

2、道路设施不足,支路不完善,尚未形成有效的快速干道系统。

3、静态交通设施落后。

市区公共交通设施落后,没有专用公交停车场及公交始、末站场;无规模上档次的社会停车场,现有加油站规模小,布局混乱,安全防护措施差。

4、城市市政公用设施严重不足。

城市基础设施相对短缺。

主要繁华街道基本上无公厕,垃圾收集站也相对欠缺;城市燃气工程尚未完全实施;给水管网尚未完全改造;公交停车场、社会停车场等静态交通设施不足,严重影响市民生产生活。

5、城市人均绿地偏少,绿化总面积偏低。

全市唯一一家公园西湖公园,从九十年代动工,到目前为止,并没有完全建成,另外,城市中心地区绿地偏少。

6、城市社会性基础设施欠缺。

“十一.五”期间各部门的办公楼新建,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城市形象,但为公众服务的老年人活动中心、青少年宫等文化娱乐设施存在欠缺。

7、城建资金依然不足。

市委、市政府加大了对城市建设的投入,但与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求相比还存在较大差距。

投资体制改革进行了许多尝试,并取得一定成果,但尚未形成定型的体系,特别是还没有建立起城建投资稳定的渠道来源和方式。

各方面的改革措施不配套,也制约了投资体制改革向纵深发展。

发展环境:

“十二五”及今后一段时期,我市城市建设发展将迎来一个良好的发展机遇,进入快速发展的黄金时期,具体表现为四大发展机遇。

1、倡导循环经济为我市城市建设发展提供了强大的发展动力。

再生资源产业是我市最具优势的支柱产业,是发展循环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十二五”及今后一段时期,国家将在政策、资金、技术、环保等方面对循环经济给予支持,市域经济的发展必为城市建设发展提供充足的资金。

2、实施中部崛起为我市城市建设发展创造了千载难逢的发展机遇。

实施中部崛起战略,中部地区将与西部、东北及沿海地区享受同等的政策待遇,国家将会加大对中部地区特别是粮食主产区的项目和资金的支持力度。

“十二五”期间,京珠复线、玉池提水蓄能电站等一批国家重点工程将可能开工建设,屈子祠核心景区、城市防洪工程、循环经济产业园、龙舟文化产业园、农业生态科技园等一批重点工程相继动工建设,我市将迎来一个加快发展的良好机遇。

3、推进长株潭经济一体化为我市加快城市建设提供了良好的发展平台。

长株潭区域经济一体化进程加快,范围不断扩大,已逐步拓展到我市南部与之相邻的一些乡镇,其辐射和带动作用不断增强,大力吸收着长株潭部分产业的转移、资本和技术的辐射,我市列入长珠潭两型社会建设XX区,为我市城市建设提供了一个广阔发展平台。

4、建设“两型”城市为我市加快城市化进程提供了广阔的发展空间。

建成长株潭特大城市群中的卫星城,环洞庭湖经济圈中的中等规模明星城。

势将推升城市建设的新一轮高潮。

二、战略构想

1、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发展为主题,以结构调整作为主线,以改革开放和科技进步为动力,以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为根本出发点。

坚持以人为本原则,提高城建行业的发展水平和服务质量,着力改善城市功能和生态环境,实现可持续发展。

2、结合建设部提出的“高质量的环境,高效能的基础设施,高水平的服务,高度发达的物质文明”的“四高”要求,以及建设节约型社会的“四节”(节能、节地、节水、节材),精心设计,高起点、高水准地规划构筑城建各项重点工程。

3、用可持续发展的理论、城乡一体化建设要求作指导,实现城市社会、经济、环境的协调发展。

4、以立足现实,着眼长远,深化市区建设内容,为城市规划实施为保障,科学地分析预测城市远景发展方向,保证城市近期、中期与远景发展的相互协调。

5、以节约利用、紧凑布局及少占耕地为原则,合理确定城市空间发展形态及城市用地格局,力争在规划期内,逐步将城区建设向着布局合理、功能齐全、设施配套、交通方便、文明卫生、环境优美的目标迈进。

三、发展目标

“十二五”期间,按照国家关于县(市)城镇体系发展战略,实施“以城带乡,以乡促城”发展方针,努力将城市建成街更洁、路更畅、人更欢、灯更亮、城更美,实现城市化与工业化、农业产业化协同互促,在“十二五”至2030年期间,完成对接长株潭两型社会建设,将城区建设成为32平方公里、32万城市人口的新型工业化中等城市。

把汨罗建设成为长株潭经济区域中的卫星城市,环洞庭湖的明星城市,

1、城市发展规划和布局。

按照“一城四区,轴向发展,城江一体,自然分隔”的市区总体布局,加快市区结构功能的调整,逐步实现市区东靠北上战略目标。

“四区”即指高泉区(商贸行政区,规划面积8平方公里,常住人口10万人)、XX区(产业发展区,规划面积10平方公里,常住人口10万人)、红花区(生活居住区,面积5平方公里,常住人口8万人)、屈子祠区(旅游休闲区,规划面积7平方公里,常住人口4万人),通过兴建相对独立、各具特色的四大片区,构筑汨罗大市区的发展新格局,至2015年,实现建成区常住人口达21万,面积达平方公里,城市水源和水质保证率控制在97%,绿地覆盖率39%,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100%,资源化率30%,污水处理率70%,发展天然气用户5万户,用气总量500万立方米。

工业用气量300万立方米,城市公交线路由12条扩展到20条,新建居民住宅20万平方米。

2、城市基础设施建设。

“十二五”期间,我市城市建设重点以优化城区基础设施为核心,以提升城市品位、促进经济发展、改善居住环境为目标,重点抓好八大工程建设。

城市建设总投资21亿元。

①城市防洪:

包括城市排渍工程、北沿江大道建设、垸区居民移民工程等投资5亿元。

②城区道路畅通工程建设:

投资亿元,新建跨京广线桥二座,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自然科学 > 天文地理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