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20物质的制备和定量实验三年高考化学试题Word文档格式.docx
《专题20物质的制备和定量实验三年高考化学试题Word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专题20物质的制备和定量实验三年高考化学试题Word文档格式.docx(2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停止加热,关闭k1,g中蒸馏水倒吸进入c,原因是____________;
打开k2放掉水,重复操作2~3次。
(4)仪器清洗后,g中加入硼酸(H3BO3)和指示剂。
铵盐试样由d注入e,随后注入氢氧化钠溶液,用蒸馏水冲洗d,关闭k3,d中保留少量水。
打开k1,加热b,使水蒸气进入e。
①d中保留少量水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
②e中主要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e采用中空双层玻璃瓶的作用是________。
(5)取某甘氨酸(C2H5NO2)样品m克进行测定,滴定g中吸收液时消耗浓度为cmol·
L–1的盐酸VmL,则样品中氮的质量分数为_________%,样品的纯度≤_______%。
【答案】
(1)避免b中压强过大
(2)防止暴沸直形冷凝管(3)c中温度下降,管路中形成负压
(4)①液封,防止氨气逸出②+OH−NH3↑+H2O保温使氨完全蒸出
(5)
【解析】
(1)a中导管与大气相连,所以作用是平衡气压,以避免b中压强过大。
L–1的盐酸VmL,根据反应NH3·
H3BO3+HCl=NH4Cl+H3BO3,可以求出样品中n(N)=n(HCl)=cmol·
L–1×
V×
10–3L=0.001cVmol,则样品中氮的质量分数为,样品中甘氨酸的质量≤0.001cV×
75g/mol,所以样品的纯度≤。
【名师点睛】明确相关物质的性质和实验原理是解答的关键,注意掌握解答综合性实验设计与评价题的基本流程:
原理→反应物质→仪器装置→现象→结论→作用意义→联想。
具体分析为:
(1)实验是根据什么性质和原理设计的?
实验的目的是什么?
(2)所用各物质名称、状态、代替物(根据实验目的和相关的化学反应原理,进行全面的分析比较和推理,并合理选择)。
(3)有关装置:
性能、使用方法、适用范围、注意问题、是否有替代装置可用、仪器规格等。
(4)有关操作:
技能、操作顺序、注意事项或操作错误的后果。
(5)实验现象:
自下而上,自左而右全面观察。
(6)实验结论:
直接结论或导出结论。
实验方案的设计要点:
(1)设计要点:
实验方案的设计要明确以下要点:
①题目有无特殊要求;
②题给的药品、装置的数量;
③注意实验过程中的安全性操作;
④会画简单的实验装置图;
⑤注意仪器的规格;
⑥要防倒吸、防爆炸、防燃烧、防暴沸、防氧化、防吸水、冷凝、冷却、水浴加热时采取相应措施;
⑦同一仪器在不同位置的相应作用等;
⑧要严格按照“操作(实验步骤)+现象+结论”的格式叙述。
2.【2017新课标2卷】
(14分)
水泥是重要的建筑材料。
水泥熟料的主要成分为CaO、SiO2,并含有一定量的铁、铝和镁等金属的氧化物。
实验室测定水泥样品中钙含量的过程如图所示:
(1)在分解水泥样品过程中,以盐酸为溶剂,氯化铵为助溶剂,还需加入几滴硝酸。
加入硝酸的目的是__________,还可使用___________代替硝酸。
(2)沉淀A的主要成分是_________________,其不溶于强酸但可与一种弱酸反应,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加氨水过程中加热的目的是___________。
沉淀B的主要成分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写化学式)。
(4)草酸钙沉淀经稀H2SO4处理后,用KMnO4标准溶液滴定,通过测定草酸的量可间接获知钙的含量,滴定反应为:
+H++H2C2O4→Mn2++CO2+H2O。
实验中称取0.400g水泥样品,滴定时消耗了0.0500mol·
L−1的KMnO4溶液36.00mL,则该水泥样品中钙的质量分数为______________。
(1)将样品中可能存在的Fe2+氧化为Fe3+H2O2
(2)SiO2(或H2SiO3)SiO2+4HF=SiF4↑+2H2O(或H2SiO3+4HF=SiF4↑+3H2O)
(3)防止胶体生成,易沉淀分离Fe(OH)3Al(OH)3(4)45.0%
(3)加热可以使胶体聚沉,防止胶体生成,易沉淀分离;
pH为4~5时Ca2+、Mg2+不沉淀,Fe3+、Al3+沉淀,所以沉淀B为Fe(OH)3、(OH)3。
(4)草酸钙的化学式为CaC2O4,作氧化剂,化合价降低5价,H2C2O4中的C化合价由+3价→+4价,整体升高2价,最小公倍数为10,因此的系数为2,H2C2O4的系数为5,运用关系式法:
5Ca2+~5H2C2O4~2KMnO4
n(KMnO4)=0.0500mol/L×
36.00×
10−3mL=1.80×
10−3mol
n(Ca2+)=4.50×
水泥中钙的质量分数为4.50×
10−3mol×
40.0g/mol÷
0.400g×
100%=45.0%。
【名师点睛】化学工艺流程题是高考的热点内容,每年都会涉及,体现了化学知识与生产实际的紧密联系;
工艺流程题一般由多步连续的操作组成,每一步操作都有其具体的目标、任务;
解答时要看框内,看框外,里外结合;
边分析,边思考,易处着手;
先局部,后全盘,逐步深入;
而且还要看清问题,不能答非所问。
要求用理论回答的试题应采用“四段论法”:
本题改变了什么条件(或是什么条件)→根据什么理论→所以有什么变化→结论;
化学工艺流程一般涉及氧化还原反应方程式的书写、化学反应原理知识的运用、化学计算、实验基本操作等知识,只要理解清楚每步的目的,加上夯实的基础知识,此题能够很好的完成。
3.【2017新课标2卷】
水中的溶解氧是水生生物生存不可缺少的条件。
某课外小组采用碘量法测定学校周边河水中的溶解氧。
实验步骤及测定原理如下:
Ⅰ.取样、氧的固定
用溶解氧瓶采集水样。
记录大气压及水体温度。
将水样与Mn(OH)2碱性悬浊液(含有KI)混合,反应生成MnO(OH)2,实现氧的固定。
Ⅱ.酸化、滴定
将固氧后的水样酸化,MnO(OH)2被I−还原为Mn2+,在暗处静置5min,然后用标准Na2S2O3溶液滴定生成的I2(2+I2=2I−+)。
(1)取水样时应尽量避免扰动水体表面,这样操作的主要目的是_____________。
(2)“氧的固定”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
(3)Na2S2O3溶液不稳定,使用前需标定。
配制该溶液时需要的玻璃仪器有烧杯、玻璃棒、试剂瓶和
____________;
蒸馏水必须经过煮沸、冷却后才能使用,其目的是杀菌、除____及二氧化碳。
(4)取100.00mL水样经固氧、酸化后,用amol·
L−1Na2S2O3溶液滴定,以淀粉溶液作指示剂,终点现象为_________;
若消耗Na2S2O3溶液的体积为bmL,则水样中溶解氧的含量为_________mg·
L−1。
(5)上述滴定完成时,若滴定管尖嘴处留有气泡会导致测量结果偏___________。
(填“高”或“低”)
(1)使测定值与水体中的实际值保持一致,避免产生误差
(2)O2+2Mn(OH)2=2MnO(OH)2(3)量筒氧气
(4)蓝色刚好褪去80ab(5)低
【解析】本题采用碘量法测定水中的溶解氧的含量,属于氧化还原滴定。
(1)取水样时,若搅拌水体,会造成水底还原性杂质进入水样中,或者水体中的氧气因搅拌溶解度降低而逸出。
(2)根据氧化还原反应原理,Mn(OH)2被氧气氧化为MnO(OH)2,Mn的化合价由+2价→+4价,化合价升高2,氧气中O的化合价由0价→−2价,整体降低4价,最小公倍数为4,由此可得方程式O2+2Mn(OH)2=2MnO(OH)2。
【名师点睛】本题考查滴定实验、溶液的配制、化学计算等,本题的难点是问题(4)和(5),本题弄清楚实验的目的和原理,围绕这两项展开,实验目的是测定水中溶解的氧的量,实验原理是
2Mn(OH)2+O2=2MnO(OH)2,MnO(OH)2把I−氧化成I2,本身被还原成Mn2+,2+I2=2I−+,计算氧的含量采用关系式进行,即O2~2MnO(OH)2~2I2~4Na2S2O3,得出已知物和未知物之间的关系,从而得出结果,误差的分析是建立在正确的关系式的基础上,进行分析,主要考查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以及化学计算能力。
4.【2017天津卷】
(18分)用沉淀滴定法快速测定NaI等碘化物溶液中c(I−),实验过程包括准备标准溶液和滴定待测溶液。
Ⅰ.准备标准溶液
a.准确称取AgNO3基准物4.2468g(0.0250mol)后,配制成250mL标准溶液,放在棕色试剂瓶中避光保存,备用。
b.配制并标定100mL0.1000mol·
L−1NH4SCN标准溶液,备用。
Ⅱ.滴定的主要步骤
a.取待测NaI溶液25.00mL于锥形瓶中。
b.加入25.00mL0.1000mol·
L−1AgNO3溶液(过量),使I−完全转化为AgI沉淀。
c.加入NH4Fe(SO4)2溶液作指示剂。
d.用0.1000mol·
L−1NH4SCN溶液滴定过量的Ag+,使其恰好完全转化为AgSCN沉淀后,体系出现淡红色,停止滴定。
e.重复上述操作两次。
三次测定数据如下表:
实验序号
1
2
3
消耗NH4SCN标准溶液体积/mL
10.24
10.02
9.98
f.数据处理。
(1)将称得的AgNO3配制成标准溶液,所使用的仪器除烧杯和玻璃棒外还有__________。
(2)AgNO3标准溶液放在棕色试剂瓶中避光保存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滴定应在pH<0.5的条件下进行,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b和c两步操作是否可以颠倒________________,说明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所消耗的NH4SCN标准溶液平均体积为_____mL,测得c(I−)=_________________mol·
(6)在滴定管中装入NH4SCN标准溶液的前一步,应进行的操作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判断下列操作对c(I−)测定结果的影响(填“偏高”、“偏低”或“无影响”)
①若在配制AgNO3标准溶液时,烧杯中的溶液有少量溅出,则测定结果_______________。
②若在滴定终点读取滴定管刻度时,俯视标准液液面,则测定结果____________________。
(1)250mL(棕色)容量瓶、胶头滴管
(2)避免AgNO3见光分解
(3)防止因Fe3+的水解而影响滴定终点的判断(或抑制Fe3+的水解)
(4)否(或不能)若颠倒,Fe3+与I−反应,指示剂耗尽,无法判断滴定终点
(5)10.000.0600(6)用NH4SCN标准溶液进行润洗(7)偏高偏高
(5)根据所提供的三组数据,第一组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