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省哈尔滨市第三中学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及答案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黑龙江省哈尔滨市第三中学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及答案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黑龙江省哈尔滨市第三中学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及答案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1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人的一生,绝大部分时间都是在家庭中度过的,家庭不仅为人的生存发展提供基本物质保障,而且也为人的精神生活提供重要环境。
人生的幸福很大程度上可归结为家庭的幸福。
因此,家庭是生命的摇篮、情感的港湾、文明的载体。
中华文化强调人伦之道,重视家庭成员之间的和谐,在几千年的发展进程中形成了一系列具有鲜明民族特色的家庭伦理道德规范,如尊老爱幼、父慈子孝、夫勤妇俭等,这些家庭伦理道德对维护家庭关系、家庭模式和社会稳定都具有重要作用。
《礼记》说:
“父子笃,兄弟睦,夫妇和,家之肥也。
”所谓“肥”,即健康、和谐、融洽之意。
在我国先贤看来,每个家庭成员都有自己的角色,自己的责任,所有角色互相配合才能成为团结协作的整体。
当然,家庭之中难免有矛盾,这就需要协调。
协调得好,大家都心情舒畅,同心协力发展事业、发家致富,培养子女健康成长,这就是“家和万事兴”。
家庭关系的重要协调和保障机制之一是孝道。
“百善孝为先”,孝道的基本内容是父慈子孝,它在社会道德生活中具有重要地位,得到普遍奉行。
由孝道形成的浓厚的家族亲情,对家庭稳定乃至社会稳定有着极为重要的作用。
孔子认为,“子生三年,然后免于父母之怀”,把“孝”的准则诉诸报恩的情理。
饮水思源、知恩图报,这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懂得报恩是一个有教养的人的必备品质,古今中外概莫能外,中华文化的特别之处在于,它不像宗教那样通过教堂而主要通过家庭来培育这种品质。
“立爱自亲始”“孝弟也者,其为仁之本与”,强调从报父母养育之恩开始,再推广到报师长教导之恩、朋友知遇之恩、国家培养之恩等。
亲情之爱犹如投进湖里的石子,荡开的层层涟漪由近及远。
传统的孝道还要求子孙继承祖辈的志向、理想及其崇高事业,弘扬祖辈进取的精神和坚忍的意志。
这是家族乃至民族后继有人、兴旺发达的重要精神纽带。
家庭关系的另外一个重要协调和保障机制是夫妇之道。
夫妇关系是家庭关系的核心,对待另一方的态度是衡量一个人乃至一个社会伦理道德的重要标准。
历史上,男尊女卑的现象在汉唐时并不明显,宋朝以后比较严重,这当然是需要批判的。
但即便在封建社会,也有许多忠于爱情、富不易妻的真君子。
如东汉时期的宋弘,不娶皇族之女,不休患难之妻,“糟糠之妻不下堂”的典故成为千古佳话。
汉代隐士梁鸿与其妻孟光相敬如宾、举案齐眉的故事,更是脍炙人人口。
这些事例对今天的中国人仍有很强的启示和借鉴意义。
历史和现实都表明:
没有稳定、和谐的夫妇关系,就不可能有稳定、和谐的家庭。
对传统夫妇之道进行合理扬弃,对于社会的稳定与和谐具有重要意义。
(摘编自郭齐家《家和万事兴》)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家庭对一个人很重要,能够提供丰富的物质、精神保障,家庭的幸福就是人生的幸福。
B.家庭的每个成员都要担负起自己应该承担的责任,唯有如此家庭才可能成为和谐的整体。
C.传统的孝道强调从孝顺父母始,由近及远、推而广之,可以达到报效祖国的高度。
D.男尊女卑不是自古有之,而是经过历史的演变,汉唐时出现,宋朝以后越来越严重。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文章强调了“父慈子孝”是孝道的内容,论证了“孝道”对家庭和社会稳定的重要作用。
B.文章用引用和对比的论证方法论证了中华文化是通过家庭来培育“懂得报恩”的品质的。
C.文章在论证传统夫妇之道时,提出对其合理扬弃对于当今社会的稳定与和谐具有重要意义。
D.文章先总论家和的重要性,然后分别列举了孝道和夫妇之道的表现及在家和方面的作用。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如果一个家庭充满矛盾,一家人不能相互配合、同心协力、发家致富,家庭就不会幸福。
B.西方通过宗教、中国通过家庭培育熏陶,报恩思想在中西方的获得途径不同,但都受到重视。
C.子孙后代继承祖辈志向、理想、事业、精神和意志,是家族、民族兴旺发达的重要精神纽带。
D.夫妇关系是家庭关系的核心,衡量人和社会伦理道德的标准就看夫妻间一方对另方的态度。
(二)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4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6题。
随风吹笛
林清玄
远远的地方吹过来一股凉风。
风里夹着呼呼的响声。
侧耳仔细听,那像是某一种音乐,我分析了很久,确定那是笛子的声音,因为箫的声音没有那么清晰,也没有那么高扬。
由于来得遥远,使我对自己的判断感到怀疑;
有什么人的笛声可以穿透广大的平野,而且天上还有雨,它还能穿过雨声,在四野里扩散呢?
笛的声音好像没有那么悠长,何况只有简单的几种节奏。
我站的地方是一片乡下的农田,左右两面是延展到远处的稻田,我的后面是一座山,前方是一片麻竹林。
音乐显然是来自麻竹林,而后面的远方仿佛也在回响。
竹林里是不是有人家呢?
小时候我觉得所有的林间,竹林是最神秘的,尤其是那些历史悠远的竹林。
因为所有的树林再密,阳光总可以毫无困难的穿透,唯有竹林的密叶,有时连阳光也无能为力;
再大的树林也有规则,人能在其间自由行走,唯有某些竹林是毫无规则的,有时走进其间就迷途了。
因此自幼,父亲就告诉我们“逢竹林莫入”的道理,何况有的竹林中是有乱刺的,像刺竹林。
这样想着,使我本来要走进竹林的脚步又迟疑了,在稻田田埂坐下来,独自听那一段音乐。
我看看天色尚早,离竹林大约有两里路,遂决定到竹林里去走一遭——我想,有音乐的地方一定是安全的。
等我站在竹林前面时,整个人被天风海雨似的音乐震慑了,它像一片乐海,波涛汹涌,声威远大,那不是人间的音乐,竹林中也没有人家。
竹子本身就是乐器,风是指挥家,竹子和竹叶便是演奏者。
我研究了很久才发现,原来竹子洒过了小雨,上面有着水渍,互相摩擦便发生尖利如笛子的声音。
而上面满天摇动的竹叶间隙,即使有雨,也阻不住风,发出许多细细的声音,配合着竹子的笛声。
每个人都会感动于自然的声音,譬如夏夜里的蛙虫鸣唱,春晨雀鸟的跃飞歌唱,甚至刮风天里滔天海浪的交响。
凡是自然的声音没有不令我们赞叹的,每年到冬春之交,我在寂静的夜里听到远处的春雷乍响,心里总有一种喜悦的颤动。
我有一个朋友,偏爱蝉的歌唱。
孟夏的时候,他常常在山中独坐一日,为的是要听蝉声,有一次他送我一卷录音带,是在花莲山中录的蝉声。
送我的时候已经冬天了,我在寒夜里放着录音带,一时万蝉齐鸣,使冷漠的屋宇像是有无数的蝉在盘飞对唱,那种经验的美,有时不逊于在山中听蝉。
后来我也喜欢录下自然的声籁,像溪水流动的声音,山风吹抚的声音,有一回我放着一卷写明《溪水》的录音带,在溪水琤琮之间,突然有两声山鸟长鸣的锐音,盈耳绕梁,久久不灭,就像人在平静的时刻想到往日的欢愉,突然失声发出欢欣的感叹。
但是我听过许多自然之声,总没有这一次在竹林里感受到那么深刻的声音。
原来在自然里所有的声音都是独奏,再美的声音也仅弹动我们的心弦,可是竹林的交响整个包围了我,像是百人的交响乐团刚开始演奏的第一个紧密响动的音符,那时候我才真正知道,为什么中国许多乐器都是竹子制成的,因为没有一种自然的植物能发出像竹子那样清脆、悠远、绵长的声音。
可惜的我并没有能录下竹子的声音,后来我去了几次,不是无雨,就是无风,或者有风有雨却不像原来配合得那么好。
我了解到,原来要听上好的自然声音仍是要有福分的,它的变化无穷,是每一刻全不相同,如果没有风,竹子只是竹子,有了风,竹子才变成音乐,而有风有雨,正好能让竹子摩擦生籁,竹子才成为交响乐。
失去对自然声音感悟的人是最可悲的,当有人说:
“风景美得像一幅画”时,境界便低了。
那一天,我在竹林里听到竹子随风吹笛,竟忘记了时间的流逝,等我走出竹林,夕阳已徘徊在山谷。
雨已经停了,我却好像经过一场心灵的沐浴,把尘俗都洗去了。
我感觉到,只要有自然,人就没有自暴自弃的理由。
(选自《林清玄散文选》,有删改)
4.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因为自幼父亲就告诉他“逢竹林莫入”,所以作者起初想要探寻竹笛的脚步迟疑了,认为竹林叶密不透阳光,又没有规则,容易迷路,并且有的竹林还有乱刺。
B.作者认为倾听好的自然声音仍需要有福分。
因为竹子的声音,每一刻全不相同。
好的竹林之音并不易得,必须有风有雨,并且正好让竹子摩擦生籁,成为交响乐。
C.本文语言清新自然,优美动人。
多处运用了比喻、比拟等修辞,形象生动,富有表现力和画面感。
同时,综合使用整句和散句,使得文章兼具整齐和错落之美。
D.本文平中见奇。
经过作者巧妙地艺术构思,风、雨、竹林等自然的平常之物,却创造出足以震撼人心的奇妙意境;
看似无奇的生活片断,却蕴含了深刻的人生哲理。
5.作者为什么说“当有人说:
“风景美得像一幅画’时,境界便低了”,请结合文章内容简要分析。
(5分)
6.在描写“竹林的交响”时,作者还增添了很多描写其他声音的笔墨,如蛙声、鸟声、雷声、蝉声、溪水声等,这样写有什么用意?
(6分)
(三)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2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7-9题。
边城的守望者——沈从文
在湖南、四川、贵州三省接壤处的湘西境内,有一座小城叫凤凰,四周皆山,草木繁盛,百鸟和鸣,相传是因早年曾有凤凰栖于此而得名。
沈从文就出生于这个偏僻、美丽、民风淳朴的地方。
沈从文原名沈岳焕,从小聪明过人,记忆力特强,6岁开始入私塾读书。
但私塾里呆板的生活引不起他半点儿兴趣,他常常逃学,去看染坊师傅踩着碾石,把布匹压得平整如镜;
看豆腐作坊里衣着艳丽的苗族妇人一面用铜勺舀豆浆,一面轻轻地唱着歌引逗背包里的孩子;
看面馆里头包青帕的大师傅骑在一条木杠上压面皮,再用又大又宽的刀子飞快地切剥……
幼时的沈从文不愿循着社会和长辈安排的道路走,而是在自然的世界里率性发展着,这影响着他一生中对社会、人生、世界的认识,所以他在自传里说他读着私塾里小书的同时读着一本大书。
1917年,沈从文15岁,刚刚小学毕业,被送到当地预备兵技术班,离开家乡,跟随当地部队在沅水流域漂流了5年。
在这常人难以设想的痛苦生活中,他认识了中国一小角的人事与风土民情,为后来的创作打下了丰富的生活基础。
1922年,“五四”运动余波未息,他受到报刊的影响,毅然放下枪,离开湘西,只身来到陌生的北京。
在北京,他想进大学读书。
到北大,接待人说他是“小学文化”,连报名费也退了回来。
报考燕京大学,又被认为学历太浅,不够资格。
最后,他决心用手中的一支笔打出自己的天下,从而开始了艰苦的创作历程。
后来,他得到郁达夫、徐志摩的支持和鼓励,到北大图书馆当馆员,拼命读书,拼命写作。
他的作品最早载于1922年的北京《晨报》副刊,接着又在《现代评论》《小说月报》上发表。
早期作品大多描写湘西的乡俗民风和独特的生活,后来结集为《鸭子》《旅店及其他》《蜜柑》等。
1934年,他发表了著名的中篇小说《边城》和散文《湘行散记》,并先后编辑北平和天津《大公报》文艺副刊,成了“京派”作家代表人物之一。
抗战爆发后,他离开北京逃难去云南,途经沅陵时,写作散文《湘西》、长篇小说《长河》。
漂泊的生活,坎坷的经历,执着的追求,深刻的思想,边城的风情,使沈从文与他的创作成为20世纪中国文化界的一个独特现象,也成了边城的守望者的热点研究。
人们嗟叹他的命运,推崇他的人格,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