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速公路边坡治理总体施工组织设计月号Word文件下载.docx
《高速公路边坡治理总体施工组织设计月号Word文件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速公路边坡治理总体施工组织设计月号Word文件下载.docx(7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本工程采用现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及陕西省、行业的相关法规、规范及标准:
1)《地基与基础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J202-83)
2)《工程测量规范》(GB50026-93)
3)《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D50204-92)
4)《普通混凝土用碎石或卵石质量标准及检验方法》(JGJ53-92)
5)《钢筋焊接及验收规程》(JGJ18-96)
6)《建筑桩基技术规范》(JGJ94-94)
7)《滑坡防治工程设计及施工技术规范》(DZ/T0219-2006)
8)《建筑机械使用安全技术规程》(JGJ33-86)
9)《建筑施工安全检查标准》(JGJ59-99)
10)《建筑边坡支护技术规范》(DB50/5018-2001)
11)《钢筋砼及验收规范》(JB10-89)
12)《陕西西铜高速公路有限公司2011年公路地质灾害治理工程施工招标文件》
13)《陕西西铜高速公路有限公司2011年公路地质灾害治理工程施工招标文件》第六卷图纸
14)工程建设地区自然环境及周边环境、施工区现场踏勘、调查情况
1.3编制原则
1.3.1依据陕西西铜高速公路有限公司2011年公路地质灾害治理工程施工招标文件要求,施工方案涵盖技术文件所规定的内容。
1.3.2施工方案力求采用先进的、可靠的工艺、材料、设备、达到技术先进,力求工艺成熟,具有较强的可操作性。
1.3.3根据西铜高速公路地质灾害治理工程设计成、施工方案,结合地质、水文、气象条件以及工程规模、技术特点、工期要求、工程造价等多方面比选的基础上确定。
1.3.4在保证工程质量的前提下,确保计划工期。
1.3.5高度重视环保、安全施工问题。
1.4工程概况
本项目包括三段边坡的治理,分别为西铜高速K795+830~+920段加筋土挡墙沉陷整治工程、S216省道K107+500~+590段边坡滑塌治理、S216省道K107+870~K108+880段高边坡治理工程。
1.4.1边坡概况
西铜高速K795+830~+920段加筋土挡墙沉陷治理工程位于赵氏河大桥南侧下塬路段,左侧毗邻黄土沟谷,路基与沟谷高差约35米。
加筋土挡墙分为两级,上一级高约为5米,下一级高度为12米,建成于九一年。
由于路基下沉,九五年在一级平台增设六根抗滑桩加固,桩径1.5×
2.0m,桩间距7.0m;
O五年在一二级边坡又增设浆砌片石垛加固,上级增设四根,下级增设八根,其中下级片石垛高约12米,宽2米,厚1.5~4.5米,垛间距7.5米。
根据现场调查,一级平台增设的抗滑桩桩间土体下陷20~24cm,下级挡墙面板鼓胀仍有新近发展迹象,片石垛上部与挡墙面板脱离。
分析认为该段挡墙仍处于沉陷变形状态,且变形发展主要发生于下级挡墙中下部,表现为鼓胀挤出,增设的片石垛依靠自重抵抗墙体下沉变形,其力度有限,未能阻止沉陷的进一步发展。
K795+830~+920段加筋土挡墙沉陷工地全貌
S216省道K107+500~+590段边坡滑塌治理工程位于楼子沟南侧下塬路段,路线以挖方形式通过一老滑坡后缘。
在九十年代初道路修建施工中,对老滑坡采取了清方、支挡以及地表地下排水措施对其进行了综合治理,通车近二十年来,滑坡整体一直处于稳定状态。
K107+500~+535段由于滑塌而形成凹槽地形,原护面墙已毁损,K107+535~+550段现仍残留一段护面墙,K107+550~+590坡面裸露,边坡高度约10米,坡度近1:
1。
分析认为该段边坡滑塌规模小,厚度较薄,仅2~5米,下滑力很小,目前处于整体基本稳定状态。
K107+500~+590段边坡滑塌全貌
S216省道K107+870~K108+880段高边坡治理工程位于楼子沟北侧,边坡所处地貌为黄土残垣—梁峁区,为陕北黄土高源的南部。
边坡为修路开挖形成的高陡人工边坡,全段边坡长约1000米,高30~50米,坡体走向近东西,倾向为109~210°
,基本为一坡到顶的直线型坡体,坡面倾角一般为上缓下陡。
由于泥岩强烈风化剥落、掉快,坡体表面局部出现黄土及岩石风化层的滑塌破坏,主要段落为K107+909~K107+932、K107+980~K108+000及K108+055~K108+097段,且局部边坡坡脚护面墙顶部出现挤裂变形。
整体边坡处于基本稳定状态。
K108+170~K108+880段边坡由于坡体砂岩风化较为轻微,因砂泥岩风化差异,仅局部出现剥落、掉快破坏,属稳定边坡。
分析认为该段边坡目前整体处于基本稳定及稳定状态,而由于边坡高陡,不同岩性的风化差异,坡面产生小型崩塌、碎落,坚硬岩石形成危岩,威胁下方路线通行安全。
K107+870~108+105段边坡
K107+909~107+932段滑塌K107+980~108+000段滑塌
K108+170~108+880段边坡局部护面墙顶部挤裂变形
K108+170~108+355段边坡(砂泥岩互层)K108+401~108+835段边坡(砂岩)
1.4.2工程建设区自然环境条件
1.4.2.1地形、地貌特征
区内地貌类型主要有黄土残垣-梁峁区、河谷阶地区及山地区。
黄土残垣-梁峁区为陕北黄土高原南部边缘,主要特点是黄土覆盖薄,沟谷下部大多裸露基岩。
河谷阶地区主要为赵氏河、漆水河河谷,一般为较开阔的“U”型谷,两侧不对称发育,阶地分布较为连续。
基岩山地区分布为漆水河河谷,裸露中生代砂岩、泥岩互层。
山顶高程一般1050~1100m,冲沟深切,坡度30~50°
,高差达100~150m。
1.4.2.2气候
该区属暖温带半干旱气候,由于山区影响,气候较关中北部偏低。
据铜川气象站资料,该区多年平均气温10~12°
,一月份最冷,七月份气温最高。
多年平均降雨量为550~700mm,七月至九月为降雨集中期,降雨量约占全年降雨量的50%以上。
该区冰期和霜期季节相近,一般初霜期约在10月中下询,终霜期为翌年的3月中上旬,冻土深度一般为50~60cm。
1.4.2.3水系
区内水系主要为赵氏河、漆水河,均为渭河二级支流。
赵氏河流向SE,漆水河流向SE~SW,河水常流量一般10~30m³
/s。
枯水期流量较少,而雨季或暴雨期河水流量猛增,常引发规模不等的滑塌、崩塌等地质灾害。
1.4.2.4地层岩性
路线区上覆地层为第四纪松散堆积物,包括黄土、河流冲积物及残坡积物等,厚数米至百余米。
黄土主要分布于黄土梁峁区,沟谷斜坡地带黄土层厚度一般30~40m,梁峁顶厚度超过100米。
残坡积物主要分布于基岩出露的谷坡地带,岩性为粉质粘土含较多块碎石,个别地段含巨块石,颗粒混杂。
厚度一般10~20m,随坡向上而减薄至3~5m。
下伏地层以二叠、三叠系砂岩、泥岩及其互层为主,夹有煤系地层、油页岩、炭质页岩等。
1.4.2.5区域地质构造
路线区域位于陕甘宁台向斜东南缘,新构造运动主要为整体性的缓慢抬升作用,运动微弱,褶皱、断层分布稀疏。
路线区涉及的构造类型大多为宽缓的背斜、向斜,向北东倾伏呈鼻状构造。
断层规模一般不大,断距较小,性质均为高角度正断层。
区域内岩性总体为一套向西北缓倾的单斜构造,岩层倾角5~8°
。
岩体内构造节理发育,以NE70°
<
85°
、NW330°
80°
两组节理为区域控制性节理,将近水平岩层切成四方块体,节理间距一般0.2~0.8m。
根据《中国地震烈度区划图》及《中国地震动参数区划图》,地震基本烈度为VI度,地震反应谱特征周期为0.35s,地震动峰值加速度值为0.05g。
1.5施工组织管理机构及施工职责划分
1.5.1施工组织管理机构
1.5.2项目各部门职责
1、项目经理的职责
(1)、负责协调同业主、建设监理等各方面的关系。
(2)、确保按合同要求进行施工,完成合同规定的施工内容。
(3)、确保项目组织结构,选择合适人选并上报主管批准。
(4)、确保项目工作方针、工作目标和工作程序。
(5)、对重大问题包括实施方案、人事任免、技术措施、设备采购、资源调配、进度计划安排、合同及设计变更等会同上级主管部门进行决策,牵头并会同有关部门制定“项目质量保证计划”。
(6)、制定项目安全责任制。
(7)、协调各施工工种及各分包商之间的关系。
(8)、监督各施工队按设计要求和规范组织施工。
(9)、监督执行质量检查规程,对项目的分项工程、分部、单位工程负有直接责任。
(10)、审查并批准现场人员工资名单、工程费用报告及财务报告。
(11)、组织工程项目的竣、交工验收工作,向业主移交产品和资料。
(12)、安排竣工后的结算工作。
2、项目总工职责
(1)、负责项目工程技术管理工作。
(2)、参加工程项目施工组织设计的编制及修订工作。
(3)、规划施工现场及临时设施的布局。
(4)、主持“项目质量保证计划”的编织及修改工作。
(5)、支持处理施工中的技术问题,参加质量事故的处理和一般质量事故技术处理方案的编制。
(6)、负责项目的设计变更、材料代用等技术文件的处理工作。
(7)、核实分包商的施工方案。
督促总体方案的实施。
(8)、负责推广应用“四新”科技成果,并负责资料的收集、整理、保管工作、撰写施工技术总结。
(9)、组织主持关键工序的检验、验收工作。
3、工程技术部职责
(1)、参与施工方案的编制。
(2)、编制施工计划,报项目经理综合平衡。
(3)、熟悉并掌握设计图纸、施工规范、规程、质量标准和施工工艺,向班组人员进行技术交底,监督指导工人的实际操作。
(4)、按施工方案、技术要求和施工程序组织施工,制定工程的测量、定位、操作等工作的作业指导书,并负责指导实施。
(5)、合理使用劳动力,掌握工作中的质量动态,组织操作工人进行质量的自检、互检。
(6)、检查班组的施工质量,制止违反施工程序和规范的错误行为。
(7)、参与上级组织的质量检查评定工作,并办理签证手续。
(8)、对因施工质量造成的损失,要迅速调查、分析原因、评估损失、制定纠正措施,报上级技术负责人批准后及时处理。
(9)、负责现场文明施工及安全交底。
4、安全员职责:
(1)、对进场工人进行安全知识教育,并在施工前进行安全技术交底。
(2)、在项目上督促执行安全责任制。
(3)、参与施工组织设计中的安全措施设计。
(4)、监督特重作业人员持证上岗工作。
(5)、设置现场安全标志。
(6)、定期进行安全检查,对事故隐患督促整改。
(7)、协助上级主管部门处理各种工伤事故。
5、质检员职责:
(1)、执行国家颁发的关于建筑安装工程质量检评标准和规范,代表上级质检部门行使监督检查职权。
(2)、负责专业检,随时掌握各分项工程质量情况。
(3)、负责对管辖的工程项目的分部分项工程质量情况进行评定,建立工程质量档案,定期向技术负责人和上级质量检验部门上报质量情况。
(4)、对不合格项要及时上报技术负责人和上一级质量检验部门,监督工长制订纠正措施,并协助上级进行损失评估和质量处罚。
1.5.3主要设备和人员
1.5.3.1施工人员
人员及物资设备分批进入现场。
在签订合同后,项目主要管理人员和测量、设备、材料人员在3日内到达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