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数学教材比较修正稿000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14046169 上传时间:2022-10-17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15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六年级数学教材比较修正稿000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六年级数学教材比较修正稿000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六年级数学教材比较修正稿000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六年级数学教材比较修正稿000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六年级数学教材比较修正稿000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六年级数学教材比较修正稿000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

《六年级数学教材比较修正稿000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六年级数学教材比较修正稿000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六年级数学教材比较修正稿000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

在“比例尺”一节,新增求“比例尺”的例题;

在“图形的放大与缩小”的例4中,增加了发现问题的教学:

把原教材中“观察一下,放大后的图形与原来的图形相比较,有什么相同的地方?

有什么不同的地方?

”改为“观察一下放大后的图形与原来的图形,比较它们的内角、边长、周长,什么变了,什么没变?

”,使问题的指向更加明确,学生对放大和缩小有更加清楚的认识。

“数学广角”中,在原标题“数学广角”后面增加了“鸽巢问题”,直接揭示了承载问题的媒介,新增了对“鸽巢原理”进行相关介绍的阅读材料。

例题1教学之前,新增了一个“魔术”表演情景,以求激发学生探究的欲望。

“整理与复习”中,与原教材内容相比,不求面面俱到,而是抓住主要内容、主要问题进行整理复习。

不再像以往那样进行知识点罗列,概念、法则汇编;

注重提供线索,让学生进行知识的梳理,为学生留下整理知识的空间。

“数学思考”从“数与代数”中分离出来并新增例3、例4,体现新教材对“等量代换”、“推理”等数学思想的重视。

各章节中,都相应适量地增加了一些与实际生活联系紧密的习题。

二、新教材特点浅析

(一)时代性

1.现代气息浓郁

原教材始编于2006年,距今已有10年之久,其中的许多信息已经陈旧不堪。

修订

的新教材中,则录入了大量具有现代气息的文字内容或图片。

例如,教材第2页中出现的“高468米的上海东方明珠塔”;

第4页展示的北京的“鸟

巢”……(图片如下)

又如,教材52页介绍了“京沪高铁”;

58页习题中介绍了2012年6月21日设立的

我国最南端的城市“三沙市”;

教材15页问题情景中所涉及的“理财产品”、“折上折”、“网上书店”、“负增长”……

2.充分体现新《课标》

(1)传统的“双基”得到巩固与发展

让教育真正面向全体学生,“人人都能获得良好的数学教育,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是新《课标》所提出的目标之一。

新教材十分重视继承和发展传统的“双基”训练,全册设置练习二十二个,共计习题228道,其中含“星号题”15道;

设置课后“做一做”44个,涉及习题59道,其中含动手操作题6道;

单元整理和复习2个,共计8道综合复习题。

海量的习题为巩固学生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不难发现,新教材适当增加了具有综合性、挑战性的练习题的比率,用以激发或满足学生日益增长的求知欲望。

除教材中设计的15道“星号题”外,“数学思考”中新增的习题几乎都属于高挑战性题型。

同时旧教材中部分星号题被改为常规题,如29页12题(求钢管的体积),44页14题(根据乘法等式改写比例)等等。

(2)重视解决问题方法的引导

新教材在有关问题解决的例题中,刻意安排了“阅读与理解”、“分析与解答”、“回

顾与反思”三个学习环节,并且每个环节都通过“同学的对话”或“小精灵的话”给以适当的提示。

“阅读与理解”意在训练学生,养成认真读题的习惯,在读题的过程中去获取信息、理解题意,明确所要解决的问题。

“分析与解答”是培养思维的过程。

通过正确的分析、思考,获取正确的解答问题的方法。

“回顾与反思”意在让学生学会验证结论,能“自圆其说”,达到“知其然”也“知其所以然”的目的,从而积累解决问题的方法和经验。

实际上,让学生经历上述三个步骤,也就解决了“做什么?

”、“怎么做?

”“为什么?

”三个关键点。

让这三个步骤成为学生的习惯,可以有效地训练学生解题思维,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3)注重活动经验的积累与实践能力的培养

为提高学生综合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新教材除保留了原有的综合与实践外,还增加了“绿色出行”和“北京五日游”专题,一共安排了六个综合与实践主题活动。

让学生通过小组合作的探究性活动,综合运用所学的“调查统计”、百分数的应用、反比例、优化组合等有关知识,动手实践解决问题,体会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价值,不断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4)更加注重数学思想方法的培养

新教材除了结合各个章节的学习渗透数学思想方法之外,特地把“数学思考”单独

成节。

其中共安排了四道例题,例1和例2沿用原教材例题,主要渗透归纳推理和逻辑推理的思想;

新增的例3让学生在运用等量代换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掌握演绎推理的方法;

例4要求学生推出“对顶角相等”的结论,训练学生运用等量代换思想进行演绎推理,使学生学会“说理”的方法。

(二)实用性

1.更加贴近生活

新《课标》明确要求,“把数学作为人们日常生活中交流信息的手段和工具”,“人

人学习有用的数学”。

新教材中,无论是课本例题还是课后习题,所有知识无不蕴含在丰富多彩的生活情景之中。

例如,“负数”的引入,以中央气象台发布的天气预报为载体;

“百分数”的知识与生活中购物时打折以及农业收成、存款等联系起来;

“圆柱与圆锥”的教学更是离不开生活中的相关物件;

“比例”的教学,以计算不同大小的国旗的长宽的比值而导入;

“数学广角”研究的是鸽子与鸽巢(或者抽屉与书)之间产生的一些奇妙的关系……实例比比皆是,不胜枚举。

教材贴近生活,学生切切实实地感受到数学与生活的联系是如此的紧密,生活离不开数学,学习数学、应用数学知识解决生活问题的意识极大地增强。

2.巧妙渗透德育

例如,在“绿色出行”中有这样一段文字:

据统计,2011年末,全国民用轿车保有

4962量万辆,同比增长25.5%,市民的“绿色出行”意识不断增强,隐含环保教育;

再如,74页关于中国陆地面积和2010年人口的统计数据,渗透了现代国情教育;

又如,第7页第6题中关于家庭开支一项,特意列举了“给爷爷、外婆”各1000元”,意在教育学生孝敬长辈;

第72页介绍的2008年北京奥运会和2012年第30届夏季奥林匹克运动会上中国奥运健儿所取得的辉煌成就,讴歌了团结、拼搏的奥运精神。

(三)科学性

为了使教材内容更加严谨,结构更加科学合理,新教材作了一些改变。

1.修改细节

在“反比例”这一节,“把相同体积的水倒入底面积不同的杯子”,旧教材出示的“杯

子的底面积与水的高度的变化情况”如下表

高度(cm)

30

20

15

10

5

底面积(cm2)

60

体积(cm3)

在新教材中,统计表是这样的:

杯子的底面积(cm2)

水的高度(cm)

不难看出,两个表格的内容有细微的不同。

因为水的高度是随着杯子的底面积的变化而变化的,也就是底面积的变化影响到水面高度的变化。

如果像旧教材所示,学生先观察到的是水的高度,会误导学生产生“高度的变化影响底面积的变化”的错误认识,因此新教材将“杯子的底面积”调到了表格的第一行。

再如,在《数学广角》中,旧教材例2研究的是“把5、7、9本书放到2个抽屉中,有1个抽屉至少放多少本书”?

学生在探索的过程中得到算式分别是:

2=2……1

2=3……1

2=4……1

这样,学生通过观察,余数都是1。

学生往往会得出“至少数=商+余数”的错误结论,想要纠正,需要花费很大的精力。

因此新教材对例题2进行了适当改变:

“把7本书放进3个抽屉,不管怎么放,总有一个抽屉至少放进3本书。

如果8本书会怎样呢?

10本书呢?

”。

于是,算式分别是:

3=2……1

3=2……2

10÷

3=3……1

这样,平均分后得到的余数不再仅仅是1,有效地避免了误导的发生。

2.微调结构

原教材中的“百分数”被一分为二,将其中关于百分数的特殊应用安排到本册新教

材中,一方面减轻了上册教材的分量,另一方面分散了难点,突出了章节重点。

同时,原教材中的“合理存款”也随之被改编为“生活与百分数”出现在新教材中。

原教材中的综合实践“节约用水”放到了六年级上册;

新增了“绿色出行”和“北京五日游”;

原教材“数与代数”一节中的“数学思考”被分离出来,单独成为一节。

(四)前瞻性

新教材中,适当渗透了中学部分浅显知识,以求做好中小学教材的衔接,为学生今后的学习作下铺垫。

例如改进了“比例”的编排,教材新增了一些利用正比例图像解决实际问题的习题,加大了对正比例关系图象认识的力度,突出了对初中数学中函数思想的重视。

又如,改进“整理和复习”的编排,促进所学知识的系统化、结构化,更好地达到小学数学的预定目标,为中学的数学学习奠定基础。

教材102页例题4中,两直线相交,要求学生推出“对顶角”相等的结论。

尽管这并非真正意义上的几何证明,教材中也没有给出“对顶角”的概念,但实际上已经让学生初步感受了初中数学中几何证明的过程,为今后初中的学习积累了经验。

三、个人思考

新教材经过了教育部的审定,是诸多专家、学者辛勤工作的结晶,其权威性任何个人都无法撼动。

作为一线的教师,我结合实际的教学,对教材的几个细小末节的方面谈谈自己肤浅的看法。

(一)脱离实际,惹“闭门造车”之嫌

教材第37页第4题:

一种水稻磨米机的漏斗由圆柱和圆锥两部分组成。

底面直径是4dm,圆柱高2dm,圆锥高4dm,每立方米稻谷重0.65Kg。

(1)这个漏斗最多能装多少千克稻谷?

(2)如果稻谷的出米率是70%,一漏斗稻谷能磨多少大米?

(图片如下)

本题的第一个问题是求这个漏斗最多能装多少千克的稻谷。

很明显,编者的本意是先求组合图形的容积,再求稻谷的重量。

但题目的设计忽略了一个实际操作的常识:

稻谷倒入漏斗时,其上部的圆柱形器皿装满后,还可以继续倒入一些稻谷,在最上面也堆出一个圆锥或者不规则的图形来(磨米的人都是这样操作)。

如此看来,该如何求所谓的“最多”呢?

因此,在教学这一题时教师只得给学生补充要求:

这一题按照把稻谷堆平漏斗来计算。

其次,按照本题的数据计算圆锥的体积时,结果不能整除,而题目也没有提出取近似数的要求,不知其意图何在,想考查学生的灵活性吗?

(36页第8题也如此)

(二)明显错误,枉使白玉有瑕

在教材65页第三题2小题中有一处明显的错误,原题如下:

圆锥的高是10cm,它的体积与底面积如下表。

5

8

10

16

20

50

80

100

160

200

根据上表中的数据,不难算出圆锥的高应该是30cm,与已知信息矛盾。

也许原题中的“圆锥”本应该为“圆柱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医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