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下册五六单元重点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八年级下册五六单元重点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八年级下册五六单元重点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1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形成无数的山峰。
嘤嘤成韵:
鸣声嘤嘤,和谐动听。
千转:
长久不断的叫。
千,表示多。
转,通“啭”,鸟叫声。
鸢飞戾天:
鸢飞到了天上。
这里比喻极力追求名利的人。
鸢,一种凶猛的鸟。
戾,至。
望峰息心:
看到这些雄奇的山峰,就会平息热衷于功名利禄的心。
经论世务者:
治理政务的人。
经论,筹划。
窥谷忘返:
看到(这些幽美的)山谷,就留恋忘返。
“反”通“返”。
横柯上蔽:
横斜的树枝在这上边遮蔽着。
柯,树木的枝干。
文章分析:
本文是一封书信,但却突破了书信的一般格式,非通常世务的叙述,亦无客套的絮语,而是奇山异水的描绘。
如“风烟俱净,天山共色,从流飘荡,任意东西”,作者泛舟于浩浩江面上,饱览沿途悦目赏心的绮丽风光。
文章浑然一体的结构可以从以下三方面来说:
形声兼备。
山水之画面与鸟禽之声、波涛翻滚之声。
虚实相间。
实写奇山异水之景色,虚写“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
经纶世务者,窥谷忘返”。
动静互见。
“蝉则千转不穷,猿则百叫不绝。
”表面是写鸟禽的声音,实则以鸟禽之声来衬托山林之寂静。
以静写动,寓视于听的手法。
“横柯上蔽,在昼尤昏。
疏条交映,有时见日。
”光线随着枝条疏密而明暗,是因为人在船中,船随水行。
这是以静写动,寓动于静的写法。
胼散相间。
文章是骈体,但有散行句穿插其中。
骈体文源于两汉辞赋,到了南北朝畸形发展,文风绮丽浮靡。
但本文既不艰深晦涩,又不华辞丽藻。
22《五柳先生转》
陶渊明,字潜。
东晋著名山水田园诗人。
与《归去来兮辞》是姊妹篇。
重点实词:
何许:
何处,哪里。
许,处所。
不详:
不知道。
因以为号焉:
就以此为号。
以为,以之为。
焉,语气助词。
好:
爱好
不求甚解:
这里指读书只求领会要旨,不在一字一句的解释上过分深究。
会意:
指对书中的内容有所领会。
会,体会、领会。
亲旧:
亲戚朋友。
亲,亲戚。
旧,这里指旧交,旧友。
或:
有时
造饮辄尽:
去喝酒旧喝个尽兴。
造,往、到。
辄,就。
曾不吝情去留:
(五柳先生)态度率真,来了就喝酒,喝完就走。
曾不,竟不。
曾,用在“不”前,加强否定语气。
吝情,舍不得。
去留,去,离开。
环堵萧然:
简陋的居室里空荡荡。
环堵,周围都是土墙,形容居室简陋。
萧然,空寂。
短褐穿结:
粗布短衣上打了补丁。
短褐,用粗麻布做成的短上衣。
穿结,指衣服上有洞和补丁。
箪瓢屡空:
形容贫困,难以吃饱。
箪,古代盛饭用的圆形竹器。
瓢,饮水用具。
屡空,经常是空的。
晏如:
安然自若的样子。
自终:
过完自己的一生。
赞:
传记结尾的评论性文字。
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
不为贫贱而忧愁,不热衷于发财做官。
戚戚,忧愁的样子。
汲汲,心情急切的样子。
其言兹若之人俦乎?
:
这话大概说的是五柳先生一类的人吧?
若人,此人,指五柳先生。
俦,辈,同类。
衔觞赋诗:
一边喝酒一边作诗。
觞,酒杯。
1、五柳先生有三大志趣(爱好)。
一是读书,而是饮酒,三是著文章。
2、“闲静少言,不慕名利”,点出了五柳先生的隐者心境。
这是他性格中最突出的地方。
3、五柳先生(陶渊明)为什么“好读书”却“不求甚解”?
这与他“不慕名利”有关。
他读书的目的是一种求知的满足,精神的享受。
所以他“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
他既不求名,也不求利,只求精神觞的满足与安慰。
因此不求甚解。
4、“赞”中那句话与传文中“不慕名利”一句照应?
不汲汲于富贵。
5、“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
”不能仅将这句话的意思理解为一种读书方法,即读书不死扣字句,而要求其真谛。
6、文章最后两句设问的话“无怀氏之民欤?
葛天氏之民欤?
”表明作者很欣赏道家所鼓吹的无为而治的古代社会,但全文主要精神仍然是儒家的“独善其身”。
23《马说》
韩愈,字退之,河南河阳人。
唐代文学家,“唐宋八大家”之一。
本文选自《韩愈文选》中的《杂说》。
杂说共四篇,《马说》是第四篇。
重点实词:
祗:
只是
骈死于槽枥之间:
和普通的马一同死在槽枥之间。
骈,两马并驾。
骈死,并列而死。
槽枥,喂牲口用的槽。
不以千里称:
意思是不以千里马著称,即人们并不认识这是千里马。
一食:
吃一顿
食:
通“饲”,喂。
下文“而食”“食之”的“食”,都念si4。
见:
表现在外面。
见,通“现”。
且:
犹,尚且。
安:
怎么
策:
鞭打
以其道:
按照(驱使千里马的)正确方法。
道,正确的方法。
尽其材:
竭尽它的才能。
指喂饱马,使它日行千里的能力充分发挥出来。
材,通“才”。
其真无马邪:
真的没有(千里)马吗?
邪,通“耶”,表示疑问,相当于“吗”。
1、文章千里马指代人才,而伯乐指代发现赏识任用人才人。
在韩愈看来,千里马(人才)常有,而伯乐(发现人才的人)不常有。
所以文章中流露出的是作者怀才不遇之情和对统治者埋没摧残人才的愤懑和控诉之情。
2、本文虽短,结构却十分精巧。
先从正面提出问题:
“世有伯乐,而后有千里马。
”然后笔锋一转,“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从反面展开议论。
千里马和伯乐的依赖关系是如此密切,而伯乐却不常有,千里马被埋没的命运就不可避免了。
接下去,自然就写到了千里马被埋没的遭遇,其才美不得外显的原因,对无知的“食马者”发出强烈的谴责,进行了辛辣的嘲讽。
本文虽短,中心却十分的突出。
以“伯乐不常有”开始,中间以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千里马“才美不外现”写食马者的无知造成的恶果,然后对食马者的无知进行痛斥,最后归结出“其真不知马也!
”这一贯穿全文的中心句。
24《送东阳马生序》
宋濂,字景濂,号潜溪。
明初文学家,本文选自《宋学士文集》。
嗜:
爱好,喜爱。
致:
得到
假借:
借
弗之怠:
即弗怠之,宾语前置。
不懈怠,不放松读书。
弗,不。
之,指代抄书。
走:
跑
逾约:
超过约定的期限
以是:
因此
硕师:
学问渊博的老师。
硕,大。
患:
担心
尝:
曾经
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
拿着经书向当地有道德学问的前辈请教。
叩,请教。
德隆望尊:
道德声望高。
填:
填满,充满
稍降辞色:
把言辞放委婉些,把脸色放温和些。
辞色,言语和脸色。
援疑质理:
提出疑难,询问道理。
援,引、提出。
质,询问。
叱咄:
训斥,呵责。
至:
周到
俟:
等待
负箧曳屣:
背着书箱,拖着鞋子(表示破鞋)。
穷冬:
隆冬
皲裂:
皮肤因寒冷干燥而开裂
支:
通“肢”。
媵人:
这里指服侍的人
寓逆旅:
住在旅店。
寓,名词动用,住。
逆旅,旅店。
被:
通“披”,这里是穿的意思。
腰:
腰佩。
名词动用。
烨然:
光彩照人的样子。
缊袍敝衣:
破旧的衣服。
缊,旧絮。
敝,破。
略无慕艳意:
毫无羡慕的意思。
慕艳,羡慕。
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
因为内心有足以快乐的事(指读书),不觉得吃的穿的不如人。
口体之奉,指吃的穿的。
1、文章多处采用对比的写作手法
A、师:
辞色严厉,甚至叱咄
生:
色愈恭,礼愈至
B、同色生:
衣饰华美,鲜食鲜美
作者:
缊袍敝衣,日仅再食
C、昔日作者:
借书抄书,奔走求师,生活艰辛,尊师力学
今日太学生:
衣食丰足,学舍宽宏,有问必答,应有尽有
通过对比,作者说明了学习条件的好坏,对学习效果没有决定性的影响。
成功的重要因素是求学者的态度:
要“勤且艰”要勤奋,要舍得吃苦,要有恒心。
2、作者在求学过程中遇到了哪些困难?
他是如何克服的?
(要求引用原文的词语或句子回答,然后再概括)
A、无以致书以观……(致书之难)
解决:
假借于藏书之家,手自笔录,计日以还。
B、又患无硕师……未尝稍降辞色……遇其叱咄(求师之难)
趋百里之外,从乡先达持经叩问……立侍左右,援疑质理,俯身倾耳以请。
……色愈恭,礼愈至,不敢出一言以复。
C、足肤皲裂而不知……无鲜肥滋味之享……缊袍敝衣(生活之艰)
四肢僵劲不能动,媵人持汤沃灌,以衾相覆,久而乃和。
3、作者为什么开篇就写自己艰苦求学的经历?
告诫马生要珍惜太学优越的学习条件,勉励马生勤奋学习,成为德才兼备的人才。
4、太学生学习条件优越的表现在哪些方面?
A、“日有癝稍之供”、“岁有裘葛之遗”(无冻患)
B、坐大厦之下(无奔走之劳)
C、有司业、博士为师(有专门的老师)
D、书皆集于此(有丰富的藏书)
5、作者为什么要写这篇赠序?
A、马生则在太学已二年,流辈甚称其贤。
B、“以乡人子谒余”(同辈关系)
C、“是可谓善学者”
“其将归见其亲”,“故道为学之难”来勉励他。
25、诗词曲五首
《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刘禹锡
巴山楚水凄凉地。
二十三年弃置身。
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今日听君歌一曲,暂凭杯酒长精神。
“二十三年弃置身”从唐顺宗永贞元年,刘禹锡被贬为连州刺史,到写此诗时共22个年头,因第二年才能回到京城,所以说23年。
闻笛赋:
指西晋向秀所作的《思旧赋》。
向秀跟嵇康是好朋友,嵇康因不满司马氏集团而被杀,向秀经过嵇康故居时,听到有人吹笛子,不禁悲从中来,于是作《思旧赋》。
烂柯人:
指晋人王质。
王质上山砍柴,看见两个童子下棋,就停下观看。
等棋局终了,手中的斧把已经朽烂。
回到村里,才知道已经过了100年。
本诗颔联采用用典的修辞手法,使诗词意蕴丰富、简洁含蓄、庄重典雅,增强其说服力。
大凡诗文中引用过去有关人、事、地、物的史实,或有来历出处的词语、佳句,大都是借此来表达使人的某种情感。
本诗表现了作者对自己被贬谪、遭弃置的无限心酸和愤懑不平的思想感情,同时也表现了使人的坚定信念和乐观精神。
1、“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的本意和喻义是什么?
这两句的本意“沉舟”“病树”比喻自己,是抒发使人的身世之感,但其中包含的新事物代替旧事物。
后人引用此诗,多是指新生事物无比美好,社会总是向前发展等等。
《赤壁》杜牧
折戟沉沙铁未销,自将磨洗认前朝。
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
作者并不从正面写赤壁之战的过程及其在政治上的后果,而是反说其事,并以两位美女的命运来反映赤壁之战对东吴的政治军事形式的重大影响。
由折戟引出话题、有二乔的命运代表东吴的命运,以小见大,深刻警策。
《赤壁》所咏赤壁,并非是赤壁之战发生之地,由此可见传统咏史诗的一个什么特点?
咏史诗是中国古代十个的一个重要类型。
许多咏史诗不仅是对历史沧桑的歌咏,更包孕了作者的认识和感情,即所谓名为咏史诗,实为咏怀。
这首诗中作者所要表达的不仅仅是感怀赤壁,而是表达自己对历史兴亡的感叹。
《过零丁洋》文天祥
辛苦遭逢起一经,干戈寥落四周星。
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
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丁。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此诗是文天祥的代表作,作于作者被俘后第二年正月过零丁洋时。
诗歌首联写了个人和国家的两件大事:
一个是他21岁时,明经入仕,因科举而走入仕途:
二是在国家危急存亡关头,起兵勤王抗元。
第二联些国家山河破碎,局势危急,个人命运也动荡不安,国家命运和个人命运紧密相联,历经艰辛危苦。
第三联上句追忆当年兵败福建时,忧念国事的心情,下句写目前不幸被俘的孤独处境。
诗歌巧妙的运用了顶真的修辞手法,将惶恐滩和零丁洋两个地名结合起来,写出了形式的险恶和情况的危苦。
最后一联直抒胸臆,表明自己以死明志的决心。
全诗概括了作者一生中的重